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写作基础知识:主题的表现

2020-11-20 16:50:01
相关推荐

#主题的表现应该鲜明、集中、深刻。

所谓鲜明,就是说一篇文章所说明的问题,所发表的主张,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见,应该是很明确的。歌颂什么、打击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憎什么,旗帜要鲜明,态度要明朗。

不只是议论文、记叙文要求主题的表现是鲜明的,文艺作品也是同样。比如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它通过“车夫”在路上撞倒一个“老女人”,不顾“我”的不满,把她扶进巡警分驻所这样一件“小事”,对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热诚歌颂,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自私心理予以深刻解剖、严肃批判。其主题同样是十分鲜明的。

当然,文艺作品的主题一般说并不像议论文文那样直接地表露出来,而往往通过曲折、婉转的方式,含蓄地、间接地、艺术地表现出来。但是,这也只是表现手法上、方式上的区别而已,其目的也正是为了更鲜明、更深刻地表现作品的主题。不可设想,一篇优秀的文艺作品,它的主题却是含糊不清、把握不定的。

为了使主题鲜明,初学写作者要注意这样三点:第一,不要笼统地把文章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当作主题。主题应是作者对所提出问题所持的观点、看法。第二,不要把写作对象、范围、主要材料当作主题。主题应是通过这些所要表达的思想。第三,不要把文章的题目和主题等同起来。有些文章的题目可能体现主题,有些就并不如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

所谓集中,就是说一篇文章的目的性要简单明确,不枝不蔓;围绕一个中心,说深说透。古人所谓“立主脑,减头绪”的说法讲的正是这个意思。如果什么都想说,既想告诉人家这个,又想告诉人家那个,结果是问题提得不尖锐、不明确,好似蜻蜓点水,那个意思也没说透,不可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要使主题集中、突出,就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把它集中、突出地反映出除了用比较的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以使主题集中突出外,其它如对比、衬托的方法;“立片言以居要”的方法,设置对立面,开展思想交锋、论战的方法,等等,都是收效较好的方法。

主题不集中、不突出,是初学写作常犯的毛病。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第一,动笔时主题未能很好地确立,想表现的意思太多,兴之所至,信笔写来,结果是头绪纷繁,主旨不清。第二,对主题的把握和理解不够深透,写作时不能将主题一贯到底,有时靠得近些,有时离题而去,造成“闲笔”。第三,材料过多,不忍割爱、疏于剪裁,写作时又不能深入发掘材料的内在含义以说明主题,因此造成主题为材料所淹没。

所谓深刻,就是说主题的论述和表现应该是透辟地,揭示事物本质的,入木三分的。好的文章总是以其深刻的主题,崇高的思想来影响、教育读者的。它或是以其对某问题的真知和灼见去启迪读者的思想,或是鲜明揭露出事物的本质意义使读者深受启发,它或是从平凡的事件中看出了不平常的思想的光辉,或是触动了人们最为关心、最感迫切的社会问题从而收到了强烈的反响。主题的深刻与否,关乎着一篇文章的作用和质量。

所谓提炼主题,从认识论说,就是通过丰富的感觉材料探求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是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就是抓住了文章的主题。而只有抓住了本质的东西,才能够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主题的表现才会是深刻的。

比如通讯《生命线》。它写的内容是:一个刚满十四个月的婴孩,气管里卡了一颗玉米粒。病情危急,必须立即从张家口送往北京抢救。由于铁路员工、人民解放军、医务人员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援、密切配合、这个小孩终于得救,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这是一个发生在我们伟大祖国日常生活中的十分感人的故事。这件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不同的主题,如写国家对儿童的无比关怀,以此歌颂国家;写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歌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风格;写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援,突出表现人民群众热心助人的情操;写医务工作者竭诚为病患服务的先进事迹等等。

这些主题都是有意义的,也都比较容易想到。但《生命线》的作者并不停留在这样一些认识之上,而是对事件做了层层深入的分析:在病情危急的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孩子得救主要是抢救过程一环紧扣一环,各方面组织、配合得很好。为什么能阻止得这样好?是由于与此有关的全体人员都以高度的自觉性,全力以赴地投入抢救的战斗。

深刻的反映来自深刻的认识。而能否深刻的认识,即能否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主要取决于作者的立场、世界观。同样一个题材,由于作者立场、世界观不同,观察问题的观点、方法不同而主题迥然不同的情况屡见不鲜。

推广全民阅读新时代!这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关注起来,一起来读书养性。

我们提倡阅读纯文学,拒绝玄幻言情、豪门总裁、穿越架空、仙侠奇缘、科幻网游、都市异能、校园宠妃、职场娱乐、同人灵异等网络爽文小说!

我们也拒绝听书,听书不利于思考,更容易被朗读者、讲解者带动情绪。读书的时候,喜欢哪一段,可以反复咀嚼、品味。有感触了,可以停下来慢慢思想,而听书适合浮光掠影地了解。另外,汉字的博大精深与艰深晦涩,哪能听得懂呢?

#写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六级作文模板万能 关于六一的作文 社会公德作文 秋游作文400字 我爱老师作文 抓娃娃作文 350字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材料 初三学生作文 走亲戚作文 反省自我作文 培训英语作文 观后感600字作文 作文国庆见闻 挫折作文600字 高尚的作文 四级考试作文 成人高考作文 北京中考作文 话题作文范文 银杏树的作文 议论文作文范文 小学作文教学 小考作文 雾霾作文 高三语文作文 我的名字作文 工作文件 童话故事 作文 看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