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印象泉港」奉土生花做文章“抛砖引玉”两岸情

2020-11-20 18:00:01
相关推荐

奉土生花做文章 “抛砖引玉”两岸情

——专访隆庆红砖窑文化传承人黄雪鹤

闽南红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的闽南古厝建筑形式展示着闽南人的审美情怀和文化风貌。闽南传统民居采用大量红砖进行装饰,经过历史沉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红砖文化。

取方寸之土,经过制砖匠人的智慧,用土与火造就块块红砖。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虎石村的红砖窑,见证着红砖文化的历史脉络。隆庆窑采用砖土结构,穹窿顶,人工窑,是一座较为完整的古窑座。据方志记载,虎石窑业始于明代,发展于清代及民国,600年来砖窑火不灭,产业经久不衰,现存窑棚、烧坑、窑道、火膛、窑床、排烟道等一整套完整结构。隆庆红砖窑文化传承人黄雪鹤向记者讲述了红砖记忆。

传承人黄雪鹤(左一)与本网记者合影

方寸之土做文章

在黄雪鹤的介绍中,一块红砖的制成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基础的步骤是取土,虎石积土地带开阔,含铁黏土丰富,有着适宜制砖的土质条件。选用红土性质或黑色黏土制砖,烧制出来的砖块不变形且兼具美观。第二步炼泥,也叫做弓施,将选好的土放入土窖,灌注一至半个月的水,待水湿透,用弓搅碎土块,去除石头等大颗粒杂质。“这样烧制的砖不会裂开,才能达到结实紧密的效果。”黄雪鹤说。下一步就可以开始制胚了,也就是常说的印模,将土块放入模具压制成型,“放入模具前要在模具周边抹上一层窑灰,起到一个隔离的作用,土块不易碎而且好取出,这样的工作都需要手工完成。”黄雪鹤边说边演示。取出的土块涂上红色涂料做釉面,放置阴干,准备工作才算基本告成。

入窑烧制是红砖烧制的重中之重。阴干的土块要堆放进高9.8米的隆庆窑里,入窑出窑都只能依赖人力。黄雪鹤介绍道,入窑叠放也有技巧性,砖块依次错开垒起,才能保证砖块四面都能被均匀烧到。因其受火点不同,砖块的摆放结构要遵循“上厚下薄”的特点。在门上留两三个小口放入燃料,这批砖就进入焙烧阶段,最快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可以烧制成功。

砖雕技艺见艺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除了常见的模具式红砖烧制,私人定制也进入市井平民的家庭。所谓私人定制,也就是砖雕。砖雕是指在红砖上以山水、花卉、人物、篆刻等图案进行的表面深度创意雕刻,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砖雕种蕴含传递了一系列历史信息,以其独特的美与丰厚的内涵在建筑美学中被评之为”凝固的音乐、抽象的艺术”。

曾永卿,万印社社长,泉州青年篆刻家;闽南红砖雕刻大师;福建省收藏家协会会员;泉州市青年文化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闽台民俗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常务理事;被誉为“卿派砖雕第一人”。他与黄雪鹤的砖窑合作已久。黄雪鹤告诉记者,“工艺大师与好砖好窑是绝配,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实现艺术价值最大化。”

一块普普通通、方方正正的闽南红砖,经过砖雕者曾永卿的雕刻修饰,一方普通的红砖就变得身价百倍,这就是艺术的价值和魅力。曾永卿一方面深入研究中国印学,追本溯源,宏览百家,摹习经典;另一方面,以极大的热情和心力从事艺术创新。本着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永卿把世界非遗篆刻艺术结合在中国非遗闽南红砖上,灵性创意与纯手工创作,让红砖在简约中散发着时尚与个性的新时代内涵。

红砖也不仅仅局限于墙上装饰、桌面摆设的实用性和装饰性,更凝聚着篆刻者的情感心力,传达着他们对社会的思考感悟,兼具收藏投资性。“卿派砖雕艺术不仅是实用与欣赏的价值所在,更是红砖文明的继承和发扬,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崇高敬意。”曾永卿坚信这是弘扬红砖文化所要具备的匠人品质。

海峡两岸血脉情

黄雪鹤的祖厝就在隆庆窑附近,高耸的燕尾脊彰显着家族辉煌。”燕尾归脊””双燕归垂”的设计,意燕子(后裔)归巢,在闽南一带甚为流行,传递为海外侨胞认祖归宗、血脉相连的一种思乡情结,是维系中华民族千年血脉的精神纽带。

说到血脉相连,黄雪鹤感慨万千地聊起先辈故事。黄雪鹤自豪地跟记者说起,他们以前也算得上是名门望族。他的太爷爷当年下南洋,是南洋一带知名的华侨。他的爷爷作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1948年考入台湾大学,由于政治局势的变动,回家成为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求学期间,生活费、学费等费用都是从大陆经由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中转,最终寄到爷爷手中。奶奶早年与爷爷成亲后,爷爷踏上求学之路,从此海峡两岸却咫尺天涯一生,黄雪鹤也只能偶尔从奶奶的口中听到爷爷的故事。

2013年,黄雪鹤终于踏上寻找爷爷的路途。多方辗转,最终找到爷爷的坟墓,只剩下骨灰盒里留着一张照片缅怀。爷爷辉煌一生,生前在台湾担任台北银行襄理和大学教授等职务,却始终没能回归故土,这是终生之憾。已经生病的奶奶得知这一消息,于第二天与世长辞。“觉得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奶奶守候了一辈子,牵挂了一辈子,这份血脉之情割舍不断。”

闽台两地同根同源,闽南的红砖古厝也在台湾的建筑中随处可见,这些红砖成为了数代人情感记忆的载体,同时也是两地文化交流的见证。在黄雪鹤眼中,两岸虽隔海峡,却因为这份割舍不下的血脉和共同的建筑形式,显得尤为亲密。

“抛砖引玉”:红砖文化建设

因高温燃烧,年代久远,隆庆窑内壁四周壁体形成了厚约3至6厘米的流涎状黑色结晶体层,见证了虎石窑薪火相传的制砖文化传承。橘红色的窑壁,折射出600多年的熊熊窑火,映显出匠人忙碌的身影。因为隆庆窑以马尾松为燃料,响应新时代环境保护的要求,目前,隆庆窑采用新方式烧砖,同时开辟了红砖展示馆,红墙砖、瓦当、贡果、泥塑等作品精雕细琢,展示精湛的工艺水平。

“我们主要是’抛砖引玉’,以红砖文化为核心,同时引进来和走出去,打造文化旅游新模式。”黄雪鹤说,目前,虎石红砖文化园的建设正在同步进行,集中民宿、餐饮、茶馆等多种休闲方式,致力于打造成田园综合体和国际首个红砖文化与自然生态结合的旅游休闲景区。虎石村内遍布闽南红砖皇宫式古城建筑,砖雕艺术拼嵌而成的图案栩栩如生,以庄严的隆庆古砖窑遗址为核心,开发建设百年戏台、木制亭台、虎石题刻、紫云阁楼、红砖老井、诚意佛堂、村史励志室、虎石公园等乡村景点,淳朴的红地砖与乡村绿景构成幽然田园之风和静穆浓郁的书香气息。

一景一物诉说着祖辈久远的辉煌成就,一砖一厝续写海峡两岸血溶于水的动人乡土故事。虎石村隆庆窑传承百年,窑火烧制的红砖走进了千家万户。黄雪鹤说,红砖建筑是闽台早期显著的建筑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表现力。“红砖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与新时代相融合,借助文创和旅游散发吸引力。”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新闻联播 记者:张薇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生生日作文 记事优秀作文 各种英语作文 给我印象最深的人作文 蒲公英的自述作文 作文写景的 榴莲的自述作文 关于坚持作文的结尾 在逆境中成长的作文 小学生作文老师 看烟花的作文 推己及人作文 坚持的作文题目 青年 作文 化腐朽为神奇作文素材 新闻类作文400字 给妈妈洗脚作文450字 一次快乐的经历作文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作文 家乡风俗作文800字 夏至的作文 春节600字作文 爱画画的同学作文 我的叔叔于勒作文 网络暴力英语作文 信心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宠物的作文600字 春天来了作文四百字 关于性的作文 关于景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