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020-11-20 21:10:01
相关推荐

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一直是个难题。学生害怕写作文,一说写作文就感觉头疼,空语、套话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纵观小学语文课标要求,习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那么,如何改变小学生作文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虚情假感”的现象,引导学生写真话、写实话,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开发校本课程,培养积累素材的习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他们的米在哪里?课标说:“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不是单一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师要有课程意识,要努力开发自己的课程资源。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学校文化是教学的资源,校园活动是教学的资源,教师本身也是教学的资源,学生的生活更是他们的实践体验。

教育家叶圣陶爷爷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低年级孩子,好奇心强,容易对身边的事物感兴物,但往往是无意识的注意。面对教育教学改革,开发校本课程是语文教师最有效的习惯培养。要培养开发课程的习惯,教师要保持拥有一颗好奇心,随时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面发现出美来,从而引导学生去有意观察。

开学时,校园中的环境又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走进教室,同学们的身边又多了几位新的同学;开学第一课,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我们的新学期?发新书了,你的心情怎么样?上学路上,你又认识了哪些路标?春天来了,校园里的树木发生了什么变化?运动会上,校园里的哪上场面最让你感动?秋天来了,校园里的桂花开了;营养餐,我们都吃了啥?今天的苹果真甜?整体来说,孩子们在校园的实践内容有很多,如果语文老师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开发校本课程,并主动为学生创设观察、品味体验、参与实践的环境,学生的视野就会开阔,他们自主观察的能力就能增强,也会养成积累的习惯。

二、加强交流,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生活是实践的体验,表达是写作的源泉,只有当学生有了书面表达的欲望,他们才会真正去尝试如何把自己的观察所得、体验感受写出来。

比如说三年级孩子在参加完春游之后,他们看到了大自然中许许多多的美好事物,表现得十分兴奋,但却不一定能表达出来。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春游”的口语交际。在口语交际中,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情景分享给别人,他说“黄黄的菜花一大片一大片的,像铺上了一地地金子”,她说“小草儿绿油油的,给大地铺上了绿色的地毯。”只有通过交流,孩子们的语言才会变得丰富,从而懂得怎样用语言去描绘春天,把春天的美展现给大家。

再如,秋天到来,校园的桂花开了,整个校园都沉浸在桂花的香味之中,那可谓是一种惬意的享受。但我们常常也会发现,很多表面看起来大家都很熟悉的事物,然而却很少有人对它产生好奇心,做到真正去了解它、走近它。这时,语文老师要尝试引导,让学生去观察。通过观察,每个孩子脑海中留下了不一样的印象。为促进学生对观察事物的进一步了解、熟悉,交流很重要:“不知什么时候,平常一点都不起眼的桂花树已经被扮成白色的、橙红的、金黄的、橙黄的圣诞树。”“开了的桂花十分小巧,圆圆的花瓣围在一起像小小的铃铛,没有开的桂花还是个小花苞,跟小米粒一样大小。”因为交流,孩子们的思维变得活跃,他们的语言丰富起来,这样就会有表达的欲望。

三、迁移仿写,落实随课微写训练

清人余学成说:“学文之事,可授者规矩方圆,不可授者,心营意造。”语文教学要落实读与写的训练,让写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迁移性仿写符合小学生写作的规律,“随课微写”更是教育改革的顺应。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大人的天性。结合具体环境指导学生仿写造句,使用关联词写一段话,学着课文的方法书写对话都是学生思维的迁移。在三年级下册,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一文非常优美,它是一篇孩子们学习观察和联想的典范。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迁移仿写,运用叶圣陶爷爷写荷花、联想的方法去写身边的的植物(桂花、菊花、油菜花、梨花等等),去表达自己对植物的喜爱(看久了,看呆了,看得自己也变成了一位花仙子在翩翩起舞,忘了回家,忘了周围的一切)。再如,当我们学习《颐和园》一课时,我们认识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如何从一个地方过渡到另一处景物,这种方法就适合写我们的校园,写参观的一处景致,开展随课微写迁移训练学生容易掌握。

许多课文,它们都有其可以延续书写的内容,《马背上的小红军》中故事的结尾陈赓会怎么做?教师要组织故事情节的续写。阅读于永正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艺术”里给我们展现的一篇完美案例,你会收获别样的启发。一个孩子在《马背上的小红军》故事结尾中是这样写的“陈赓把小鬼埋葬了。他说‘小兄弟,安息吧!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你记在心里,学习你这种宁肯牺牲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的高贵品质。’说完,他摘下帽子,拔出手枪,对天开了三枪。枪声是那么响亮,那么感人。”这样的续写,不仅可以达到情节的延伸,而且是主题的升华。

利用课文提到的生动画面、场景结合实际布置补写练习。二年级课文《黄山奇石》一课详细地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而对“天狗望月”、“狮子弹琴”“仙女弹琴”等奇石一笔带过。面对这样的引文素材,是老师借题发挥的有利机会,给学生出示画面,把生动形象的图画、场景展示给学生,学生在已学的范例带引下写起来不再困难,这样的写是有图可见,有法可依。

采用教师的“下水文”带动写。“下水”是叶圣陶先生打的一个比方。写“下水”作文,这一直是他所倡导的语文教学理念。老师和学生一起写,哪里水深,哪里水浅,教师可以了然于心,既可少让学生少走弯路,又可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激励学生持续写作、不断阅读。

四、以写促读,丰富语言文字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对于小学生来说,学生的表达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要让孩子们能够提高其写作的热情,老师必须要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来完成。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的内容都十分经典,比如说人教版二年级下第一篇课文《找春天》一文语言就十分优美,充满诗意,把春天的景色描绘得很美丽。阅读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尽情地让学生反复诵读,放开思维想像,让孩子们去感悟“春天的活泼”。对于农村的孩子,这些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是也很贴近的。通过反复阅读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去领悟春天的美好,还可以引导他们学会进一步用心去观察身边的一切。

除了课内阅读,更多的是课外阅读。每学期,老师要结合语文教学的要求开展课外阅读,向孩子们推荐好的书目(童话、寓言、作文、名人传记等),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落实家庭开展亲子阅读。大量的阅读,会使人的语言不断丰富,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文字的搭配组全、情感的表达,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生命力。所以只有读得多,积累的也才多,孩子们对生活的体验也才更加丰富多彩。

五、展评激励,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生活中,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鼓励,学生更是如此,兴趣来源于成功的体验。对于孩子们写出的东西,老师不仅要做到及时批阅,组织展评,还要给予激励。批改的过程是发现学生闪光点的过程,老师圈画的一个词,一句话是对学生努力的认可。评讲的过程更是学生闪光点“放大”的表现,教师把孩子们稚嫩的话语带进全班学生的心中,为全班同学树立写作的标杆,把孩子们的作文贴在班级的墙报,推荐给学校的校园之声。学生取得成功,又被老师所发现、所表扬,这样他们的兴趣自然就会被激发出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在生活中,只有当孩子们看了、听了、想了,他们的体验才能变得清晰,他们的观察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你说,我说,口语交际不仅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分享,还能对阅读、写作产生兴趣;阅读是写作的源泉,“不学诗,无以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多读书是写作的规律,那么学生写真话、写实话也就变得容易了;长期的训练,孩子们写出来的真话、实话多了,他们成功的体验增加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也就有了。(四川南江县正直镇小学 孙丽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真实故事作文 三年级比赛作文 写幸福的作文 幸福的作文600字 尺子作文 写作文的素材 专升本语文作文 三年级人物作文 6级英语作文 修身 作文 作文攀登 出发的作文 感动500字作文 写温暖的作文 作文坚持600字 河北中考作文 萤火虫作文 童年500字作文 欲望作文 作文加赏析 作文校园欺凌 作文游记500字 写人作文500 人物作文500字 关于友情作文 致自己作文 青春500字作文 修身作文 生日礼物作文 小猫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