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好家风好家训|洋县县委宣传部张恤民家庭

2020-11-20 21:10:01
相关推荐

洋县县委宣传部 张恤民家庭

家风家训

家风:以德立家,以德治家

家训:勤俭为本、耕读传家 、忠孝并举、团结向上、诚实善良、感恩包容

最美家风故事

张恤民的家庭从他的曾祖父起就注重家风的养成,祖辈十分注重“德”,强调“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虽然没有严谨的文字传承,但通过100多年的岁月积淀,一代代传承延续,潜移默化,形成了勤俭为本、耕读传家 、忠孝并举、诚实善良、团结向上、感恩包容的家风家训。也成为张恤民家庭代代牢记的座右铭和做人的准则。

在好家风的影响下,张恤民的家庭读书学习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一家四代人从事过教育职业,虽衣食简朴,住房简陋,却积累了丰富的图书、报刊,筑起了温馨的“书巢”,家庭处处充满浓郁的书香。

张恤民的父亲16岁参加中共地下组织,在革命先驱和长辈的教育影响下,曾阅读大量进步书籍,即使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他依然省吃俭用,不放弃买书读书。退休后,他把一半精力都放在了读书学习上。在担任政协学习组长后,组织起了80余人的学习宣传队伍,张恤民父亲和张恤民及其大哥曾为宣传队编写《转变》《观棚》《逛龙亭》等剧本。还在人口集中的集市办起了宣传专栏,宣传先进文化和党的政策法规。到了晚年,张恤民父亲借助老花镜、放大镜帮助阅读,在他88岁以后,视力极度下降,每天都是让张恤民给他读报,并按他的需要和要求选择一定的国学篇章念给他听。父亲痴情买书,曾积累了大量的书籍,可惜许多书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红卫兵”抢走烧毁,唯一“东藏西躲”保存下来的中华民国四年出版的《辞源》等极少的书籍,是张恤民家庭享用不完的精神食粮,也成为指引和鼓励他们读书的航标。

受家庭影响,无论是教书还是从事新闻新闻宣传工作,张恤民从未间断过读书买书,常购买、订阅一些文史、科技、写作方面的书籍、报刊,阅读面十分广泛,兴趣非常浓厚,知识视野也得到不断扩大。在文化投入方面张恤民舍得花钱,也不怕费周折,曾经为买一本关于介绍中国历代官制的书,让在北京工作的朋友购买,朋友跑了30家书店都没有,最后到北京图书馆借到该书一页一页复印后再装订成书寄回。2013年,西安一家书商来洋县开展捐赠活动,张恤民托商家给自己邮购了一套柏杨译注的《资治通鉴》共38册。

张恤民每次外出从不到商场购物不看风景,唯一爱去的地方就是书店。2016年夏天到西安,张恤民在书城选书30多分钟,同去的领导等了他30多分钟。

张恤民的大哥已经70多岁了,但几十年遵纪祖辈教诲,耕读传家,劳动之余从没忘记读书写作,其事迹被汉中日报等媒体刊发。几十年来,张恤民兄弟累计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精神文明报、陕西日报、汉中日报、语文知识、应用写作等报刊发表作品数万篇。

张恤民家庭的习惯渐渐被周围的人知道,许多作者经常向张恤民赠书,周围的同志也帮他找书送书。2017年已故故事大王周竟的儿子从汉中到洋县为张恤民家庭赠送周竟老人生前留下的书籍。这些感人的事更加激发了张恤民一家读书的热情。在西安工作的儿子也继承了家庭读书学习的优良传统,把读书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

几十年来,张恤民家每年订阅报刊10余种,买书投入3000余元,还把读过的书报装订成册,向群众借阅。家庭藏书达到6000余册,报纸种类达到30多种。被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才艺之家”,获得2016年陕西省“书香之家”、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荣誉称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梅花的作文300字 描写油菜花的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500 珍惜当下作文 打手板作文 亲情类作文题目 争论500字作文 不一样的爱作文 你是我的阳光作文 新锐作文 我心中的阳光作文 我的校园作文600字 优秀作文大全600字 文明从我做起作文 什么真美作文 my room作文 我的什么作文300字 吸烟的危害作文 拉裤子作文 三年级动物作文300字 万能英语作文开头结尾 贴鼻子游戏作文 写人作文600字初中 春的作文300字 特别的一天作文 我的成长经历 作文 春来了作文 一件新鲜事作文 团圆作文600字 我的偶像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