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张俊清丨杏花岛上好耕田(散文)

2020-11-21 03:10:01
相关推荐

在微信上看到大庆作家徒步中内泡的通知,我马上跟帖报了名。我虽然退休了,但每到双休日,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事需要应酬打理,抽不出时间参加周六的走湖活动。

这次中内泡的走湖,我之所以一定要去,胸中之意是,中内泡我已好多年不见了,六十年代末,我在义和中学读书,那时中内泡叫义和,学校北边荒野深处就是一个大泡子。我的一个同学家就住在泡子南沿。东北的孩子见到水域苍茫的大泡子,心情也是亢奋的,反正我是。那年和同学在泡子边,举目瞭望开阔的水面,我想到了海,因为那时我根本没见过海。后来,我为了写一篇和中内泡有关的文章,到过中内泡。一晃过去几十年了,今天趁着走湖,我多想再一次见见当年的中内泡呀!

“湖头”刘培亮八点准时来接我,不到一小时的行程,我们到了红岗区一个采摘园。下车那一刻,一块十分醒目、红白相间的牌匾,映入了我的眼帘。上横行是“大庆书友会——耕读基地杏花岛”,竖行是“杏花岛——野域风情”,竟然有大庆书友会耕读基地在此,多么富有诗意呀,我心中思量这“地主”真的会起名呀,杏花岛野域风情园。门两侧十几块图文的介绍吸引了我,杏花岛神话的由来,此传说构思细腻文笔流畅,刻画出了红岗区青山堡蛮荒之地,竟然是王母娘娘二女儿杏花仙子和后生张宝的爱情有关。从那时起,青山堡有了杏花仙子酿造的杏花酒,为民造福的杏花仙子,颂诗文、弘仁义,采草药、施万家的故事流传开来。

从此,这片黑土地有了新的名字——“杏花岛”。我曾在红岗区那片土地上生活工作了三十多年,那年我写过一篇杏花村的文章,登在了《岁月》杂志上。每年四、五月份,红杏飘香的杏树给了多少人遐想,目睹杏花岛神传的由来,我更相信这传说是真的。底下落款是大庆老于,我才知道这图文出自于杏花岛地主老于之手,便暗自佩服想急于见他。忽听同来的一位女士招呼我们上车去走湖。我们分别登上了几台小车,沿土路向杏花岛东北方向的中内泡挺进。过了几片一人多高的玉米地,我们走进了一大片宽阔的草原,泥土的地面车辙很深车不好走,我们都下了车,湖头刘培亮说,中内泡就在这东北角,咱们穿过草原就到了。于是我们向目的走去,这片草原是禁牧区,荒草恢复得十分茂盛,走在绿草茵茵的草地上,四周满是养眼的绿,白云在蓝天上飘荡。同来的李枫、欣月等女士们更是欢喜得不得了,她们张开了双手向蓝天呼喊,挥舞着鲜红的纱巾,在绿草地上美滋滋地照相。我们的心胸宽阔了起来,我们嗅到了草原的清香,漫步在风吹草低的草丛中,我们遇见了绿野上那些黄的、蓝的花儿,它们绽放着明媚的笑脸,这极美的草原风光,我们仿佛置身于内蒙古大草原上了,我多么想有一匹马跑到我的面前,我骑在马背上在草原上奔跑豪放。半个小时后刘培亮和我们一行人,走到了一大片芦苇深处,临风摇曳无边无际的芦苇塘挡在了我们面前。芦苇的脚下是潮湿的水塘,苇海翠绿,许多水鸟在绿茵摇曳的芦苇上飞翔,站在高岗上,我们见到了东边一片耀眼的银光,白茫茫的一片,那就是中内泡了,但我们只能望洋兴叹了,我们前进不能,绕道又不知还要走多远了。加之已近中午,肚子也咕咕地叫了。刘培亮果断地说,快到中午了,我们返回吧。往回走在路上,我心中有几分不舍,没有亲近水面,瞭望我心中的海。但看到走在我前面的几个文友,那昂首阔步笑傲草原的神态,我的心也坦然了。我今天虽然没有看到当年中内泡的样子,但预想不到我亲近了草原,想到这歪打正着的遇见,我脚下的步伐便轻盈了许多。

回到杏花岛耕读基地,两个大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这些美味都是大家从家里带来的。有红烧排骨、美味鲤鱼、地三鲜、凉菜等。不会做菜的我为图省事,带来了烧鸡。任武英带来了一大锅热气腾腾的大碴粥,是她父亲起大早煮出来的,多么好的老父亲呀!李枫教授更是大气,随车带来了几个菜还有一桶豆油,李云迪主席及夫人带来了各种水果,王带来了十几个大西瓜。这种把自家美食慷慨拿出来,让大家品尝,诱惑了我们每一个人的食欲。饭桌上大家相互礼让着,啃着杏花岛老于为我们煮好的玉米,喝着烧酒真是别有味道。

在酒桌上,我看到了杏花岛上的大庆老于,老于不老五十出头的样子,一副近视眼镜稳稳当当地挂在鼻梁上,他五官端正、谈吐幽默很有见识。言语中得知他是一个政府官员,曾在乡村工作了好多年,颇有工作能力很有领导水平。曾带领村民把贫穷落后的村子改变成了十分富裕的村屯。这个大庆书友会耕读基地,就是他创办的。他把自己的土地拿出了几亩,作为大庆作家来这里读书基地。他的文化素养、思想境界令我感叹。席间大庆作家协会李云迪主席,赞扬了大庆这个耕读基地的作用,肯定了老于为大庆文学做出的贡献。他说基地也是大庆作家深入生活,提高文学写作水平的根据地,在这里我们可读书可种田可交流可研讨,让文学智慧的光芒,深深扎在每一个人的头脑之中,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酒足饭饱后,老于带领我们走进了大庆作家耕种的菜地。穿过一大片玉米地,我看到了一片开阔的菜园。初秋时节,满地的丰收果实挂在秧叶枝头,有鲜红的柿子,黑油油的茄子,翠绿的辣椒,还有嘀里嘟噜的豆角等。老于给我们每人发了两个塑料袋,让我们随便摘。我在一块块地里头的木板前站了下来,木牌上写着地主XXX的名字,他们都是我们大庆作家的名字,他们春天来这里耕种施肥劳作,他们的付出心血没有白费,如今已果实累累了。而我却成了不劳而获的摘桃者,拎着满满的果蔬走出了菜地。

回过的路上,心生感慨,明年春天,我要随大庆作家来这里耕田读书,当一回地主,洒下我滴滴汗水,育好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五谷丰登的果实,装满心田。

作者简介:

张俊清,黑龙江省人。诗人,散文家。笔名:小麦,网名:玉树临青。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大庆作家协会理事,红岗区作协副主席。有小说、散文、评论散见《散文世界》《散文选刊》《中国作家》《读者》《小小说选刊》《青年作家》《天津文学》《山东文学》《金山文学》、《散文百家》《雪花》《红豆》《渤海》《东方文学》《中国魂》《日月》《白银文学》《散文博览》《人民日报》《黑龙江日报》等多家报刊。有诗歌散见《岁月》《诗刊》《星星文学》《诗林》《散文诗》《地火》《黄河文学》《绿风》等。多篇散文获各种征文一二三等奖,入选《当代散文精选》十年精华,和《最优美的田园散文诗》《中国优秀散文集》和被收入全国精品名家录和语文周报等。著有散文《黎明雨丝》,《一座城和一汪汪湖》。诗集《没有季节的河流》抒情诗《蓝色的火焰》和《铁韵吟风》《澎湃的洪流》合集。有随笔《书楼漫记》和旅游文集《一张城市的名片》新韵诗《古韵诗香》待出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赶集的作文 第一次月考之后作文 我的学习生活作文300字 写青春的作文 同学吵架作文 5年级300字作文 赞扬老师的作文 辩论会作文开头 六年级作文好词好句 我为什么喝彩作文400字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普通话口述作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英语作文 德的作文 毕业旅行作文 一篇写人记事的作文 作文的英语 我的幸福 作文 初中作文怎么教 我身边的小动物作文 作文题目可以写什么 快速作文法 的暑假作文600字 赞扬父母的作文 夏天的海边作文 点赞中国作文 互相关心作文 关于红色革命的作文 常见作文题目 2006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