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苏洵的一篇文章 写出了苏轼兄弟的不同性格和差异

2020-11-21 03:35:01
相关推荐

兄弟这个称谓,听起来就让人感到亲近、温暖;兄弟如手足这个比喻,又是那么形象、贴切。他似乎在提醒人们:骨肉亲情,是与生俱来的天伦之情,是血脉相连的生命相关,也是每个人心中永远的惦念和港湾。

苏轼和苏辙两兄弟相差三岁,形貌各异,苏轼中等身材,健壮结实。苏辙则是高个子,圆形脸,比较丰满。苏轼曾戏言:“宛丘先生长如丘”,把弟弟比作身材高大的孔夫子。还曾打趣道:“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戏子由》),既说出弟弟初入仕途时住房的简陋矮小,又把弟弟身材高大的形象诉之于众。

兄弟两个从小就一起读书,成长,但其性格、气质很不一样。其父苏洵作《名二子说》,便写出了苏轼兄弟二人的差异。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他们兄弟的名字是早就起好了的,一个名轼,字子瞻。一个名辙,字子由。在这里,苏洵根据对二子性情的观察了解,由命名引发,由物及人,提出了个性上的告诫,爱子之情油然而生,知子莫若父也非虚言。古人往往把对子女的希望寄托在他们的名字中。“轼”,本意是车厢前面供人凭依的横木,“瞻”作为表字,是望的意思;“辙”的本意是车轮压出的痕迹,“由”是顺随、听出的意思。可见苏洵是希望苏轼能登高望远,志向远大,功成名就。苏辙能顺从父亲的教诲和自己的个性,稳重守成。二子果然如父亲所望,一个才华横溢,豪放不羁;一个执着沉稳,性情淡泊。

苏洵比较担心苏轼“不外饰”,过于锋芒毕露,易招祸端,对另外一个二子苏辙则比较放心,知道他“善处乎祸福之间”。后来他们兄弟的遭遇和经历也印证了父亲的明智和担忧。苏轼放情肆志,直言无隐,屡遭贬谪;苏辙恬淡沉静,寡言沉稳,虽也坎坷多难,但官至宰执,得尽天年,享寿七十有四。

苏轼兄弟虽然性情不同,但相互敬重,感情极深,既休戚与共,又棠棣同辉。文必共赏,诗必同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堪称楷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初心的作文 写苏轼的作文 写人作文700字 把握当下 作文 邻居作文600字 写滑雪的作文 跳绳作文300字 关于青春的作文素材 乡村风光作文 旅行的意义作文 五年级英语小作文 品味作文600字 全家福英语作文 青春的力量作文 破茧成蝶作文 仓鼠作文300字 云南旅游作文 同舟共济作文 赏梅作文 写绿萝的作文 写好朋友的作文 期待的作文600字 温暖的陪伴 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400字 读书经历作文 身边的美作文 拼搏奋斗的作文 挫折作文500字 桂花作文300字 团结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