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学习别人做“副业” 先搞清这4点

2020-11-21 13:55:01
相关推荐

别让副业变成了“负业"

这是智远的第082篇成长笔记的分享。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做副业

做副业本质也是一种“自我的管理”。

早起,打开手机,公众号的粉丝朋友M女士给我发来信息,内容是这样说的:

本来在乙方公司也就就不好做,好不容易维护了一个客户,还被领导撬走了,“心情好糟糕”,好想跳槽,想听听你的建议。

他说,看你每天写文章,做社群都非常不错,我也想去做。

我当时犹豫了一下,心中有两个答案,但是我这样回复他的,其一大概意思是:今年整体环境不太好,建议你不要随意的更换,如果已经找到了另一家公司,谈的还不错,可以去试试”。

其二:“如果你决定,那就去跳,前提先看看自己腰包里面有没有足够的现金支撑自己3个月,乃至于半年的生活,社交,等各方面的开销。

他说,现在是短视频,直播风口,看别人做的热火朝天,我也想试试,我是这么回复他的:你只是看到了别人赚钱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别人吃苦的一面。

如果你决定了,可以去试试,但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李佳琪”,“薇娅”和散打哥。

01.关于“副业”和“复业”。

“复业”是体系化,“副业”是碎片化。

副业:顾名思义就是“除了工作以外能够挣钱的业务”是通过时间换金钱的方式,比如“打零工”,“发传单”“投稿代写稿件等。

“复业”则不同,除了工作之外,利用很少的时间建立营收模式,就可以带来最大利润的业务。

比如古典老师擅长教学,平时写作文章很多,结合他的技能,加上他的演讲,职业生涯规划,最后出书等一系列手段,综合到一起产生的复利效应,叫做“复业”。

今年有两个热词一直都是互联网领域从业者用的比较多的,一个是“我太难了”,一个是“副业刚需”

两者可谓是互为因果,因为个人生活“太难”,企业又受到冲击,工资又太低,所以副业就成了刚需,其实“副业没那么好做”,也没有那么华丽,看不到的有他不同的一面。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你被开除了:

前段时间,L先生高高兴兴的去上班,到公司之后接到了一个来自于人力资源部的通知:“你因为在工作之外做副业,被开除了”。

他给我描绘的场景,当时气的差点吵了起来,但是“并没有这么做”。他们是做TOB的企业,专门为甲方公司做创意营销,品牌口碑等,他在市场部工作,也知道公司年后一直没有任何的太大现金流收益,都是维护“老客户”。

而这些老客户,也都普遍的很难受,没有太多的预算去做广告,投放,甚至于品牌的口碑营销。

35岁的他就平时没事下班做点“副业”,跑跑外卖,干个微商,朋友圈卖卖货,做的事情也比较多。

而经过沟通我才得知,他经常下班之后去跑外卖等,然而白天上班“精神不佳”,萎靡不振,刚好感到年后业务稀少,公司优化员工,就赶到自己身上了。

最后因为“副业没有赚多少钱”,主业也没有了,得不偿失。

说实话,我特别羡慕能够做“好”副业的人,也羡慕那些能做副业“月入上万”的人,因为能做好副业必然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他们能把副业做好,主业也一定会很好,因为主业做不好的人,副业也好不到哪里去。

为什么?你可以想下,在公司,有人管,有时间限制工作都做不好,私下就能做好吗?

但是,智远经过研究发现,那些副业能够月入过万的人,他们和别人做“副业”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比起“副业”,我更喜欢“复”业:

两者的本质不同,一个是用时间换取金钱,一个是用“时间”搭建渠道。

我有个朋友M先生,他的主业也是在“广告公司”,也有着自己的“副业”,但是他这个副业不但公司不拒绝,而且还鼓励他去做。

我和他交流学习,得知,他做的“副业”和别人的“副业”有所不一样,他不做零散的兼职,做的是和自己业务相关的“副业”。

他的公司是做传播的,身边非常多的影视渠道,明星渠道,供应链等。

但是我们平时维护“渠道”,一般常规的操作就是加上微信好友,不定期的发个信息,慰问一下,这样的情况,难免也会觉得没有话题可聊,或者不好意思的时候。

他做了一个什么决策呢?

他注册了一个公众号,公众号垂直输出各大渠道商相关的内容,比如影视的最新动态,资讯类,或者一些行业的干货。

就这样他通过社群的形式,将这些渠道朋友,都拉进一个群中进行维护,有任何的甲方单子需要做,自己做不了,就发到自己社群中给其他同行朋友做资源共享。

后来社群越做越大,然后开始做门槛制,付费,而他每天所做的就是“运营社群”,维护这些朋友。

一次偶然的机会,公司需要做一个大的营销事件,需要找“明星”录制10S祝福视频,而它通过自己社群的形式,只给公司花了极少部分的资金,就把这事办妥了,并且找了几十个明星做了联动。

比起上面L先生的副业,智远认为有复利思维,结合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去做“副业”,更是当下人应该思考的。

副业有助于自己扬长避短,假设M先生跳槽,在应聘的时候,就可以把自己的这段履历写进去,那就相当于一个品牌的“市场部外脑”,任何的资源随时都可以调动。

而L先生则不同,如果把自己的“副业”履历写进去,不断不会加分,而且可能还会给自己“减分”,做副业之前,先思考下,什么才是自己可以长期投入的,而不要一位的追逐风口。

02.没有“自律”,别做副业。

如果你也想做副业,那么智远有一些想法想分享给你,初期,想法不要太多,这永远排在第一位,戒掉欲望,从小事做起。

我在写“公众号”之前也是,感觉以前工作所学的经验,全都可以用上,但是幻想之后,到自己执行,发现“我太难了”。

做副业,可以说和创业基本是相似的,唯一不同的是,自己可能投入极少的成本,工作之外的时间去做一件事情,创业是没有人监督的,你开不开张,有没有业务,都要发工资。

而副业则是自己先行动,自我驱动,自己给自己打工,去做了,可能会有薪水,自己不做,连屁都没有,甚至有的时候行动了,都不一定有收获。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020年的过年在家的时间,你完全可以审视下自己,如果2-3个月你都是每天10点起床,甚至于闹钟响了几次,都起不来的那种,不建议你做副业。

随意的放飞自我,生活没有规律,学习没有规律,更别说自我驱动了,你可能过不了一星期就放弃了。

你一定听过,“自律给我自由”这句话吧,你不自律,那么别人就会要求你自律,别人就是“你的公司”。

公司要求我们自律相对就很简单呀,如果你到时间都还没有到公司,那么就要扣绩效。

如果工作损失,就要扣绩效,这就是“他律”。如果自己接受不了他律的行为,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自己”。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不要靠计划表去忽悠自己:

“自律”是一个人能否在副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所以很多做副业的人,一开始就给自己制定了一张非常“科学合理”的时间计划表。

企图通过这个计划表来让自己变得“自律”起来,但知道归知道,可真执行起来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容易。

举例:

我有个前同事,看了某篇文章之后,就给自己制定了一张时间计划表,说要通过这个表格让自己变成彭于晏一般的“自律者”,他的目的是减肥。

然而他执行这张计划表不到一星期,一会儿是有朋友要请他吃饭不好推脱,一会儿又是自己太饿有力气锻炼等。

总之一句话,借口总比计划更有说服力,其实诸如此类的情况比比皆是,执行力才是做副业的核心,而非一张挂在墙上的计划表。

懒惰需要自己克服:

我承认,吃着瓜子,看着肥皂剧,睡在床上的确很舒服,但是给自己带不来收入,你需要拥有自律之外,还要克服“惰性”。

所谓“惰性”,其实并非就是说自己不勤快,而是你对于副业过程中遇到阻碍时候心态的调整。

简单来说,就是当自己做副业时期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收入,期望值没有达到的时候,自己会不会因此而丧失了做副业的热情。

我在刚开始写作,做社群的时候,不得不说,热情度非常的高涨,每天下班都在想关于自己副业的构想,未来的发展,和可遇见的收益,文章的阅读量等。

然而在干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发现副业并没有按照自己预期的方式进行,写了6000字的文章被别人怀疑没有人看,阅读量低的可怜,做个付费社群被别人质疑“价值”。

这些都是需要自己去承受的,“每一次的打击都可以让自己的想法破灭,但是朋友都知道,我是一个不爱服输的人,越是”做不到的“,就越要挑战一下。

所以,你必须战胜自己的惰性,2020年3月31日,一季度已经过完了,我翻了下自己的公众号,90天我写了55篇6000字+的文章。

我给自己定的KPI就是一年200篇,拆分到一个季度是55篇,时间挤挤总是有的,惰性会影响自己很多方面,现在回忆90天,我觉得那30天没有写作的日子就是对”青春“的浪费。

03.本职不够“硬核”,别做副业。

我先问你两个问题:“你是做什么职业的”,新媒体,运营,品牌,公关,律师,财务,还是策划?你有没有自己的“硬核能力”?

所谓硬核就是拿得出手,让别人足以信服的技能,比如你是做运营的,如果自己目前连运营都没有整明白,我建议你还是别做副业了。

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你没有做的精力去投入

第二:即使做副业你也会做不好

你要知道,越是“副业”,对人的要求和能力就会越高,本质是因为你在挑战别人的专业,靠别人的专业来谋取自己的“苟且红利”,如果自己能力不强,懂的不多,别人凭什么为你付费呢?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M先生的副业:

上面的M先生的副业付费社群,不难看出,是基于他个人的能力整合的资源,以及他个人的影响力。

表面看着其实很简单,有人觉得,我也可以,但是往往做一个群没有运营3天就被别人屏蔽了。

可能在看文章的读者,我们虽没有在一个行业,那么试想一下,自己做一个这样的社群,有没有这么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让别人支持你呢?

这一切的一些都是有积累的,这些积累包含很多方面,比如输出方面,公众号的“写作的能力”,运营方面“社群的运营能力”,资源方面,长期积累的客户和供应商。

先不说资源方面,很多人在“前两块”就被打败了。

比如写作,你不静下心,没有功底,怎么写出不同维度的观点。比如运营,如果心不够细,怎么去24小时候像宝妈一样,服务那么多人,还要找话题互动。

小心毁掉自己的职业生涯:

为什么要本职工作做强了才能去做副业呢?智远认为有三个方面:

其一:

每天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必须集中做最有价值的事。我有个前同事,他在公司是做软件开发的,他周围很多朋友也一起做,而很多人开发技术都还没有搞精通,就开始做副业。

如果不是天才肯定无法兼顾,所以最终的结果是,他那些朋友的主业被耽误了,副业也没有赚多少钱,还被公司开除了。

其实想要做好一件事情,是需要专注的,我以前在公司给新来的同事培训的时候,就会经常给他们说:

一段时间做好一件事情你就可以赢过很多人了,所以你的理财计划,减肥计划,考证计划,或者其他知识的学习计划,可以先放一放,每天啥都做,最后啥都做不成,弄不好还让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

其二:

本职工作有提升空间的时候,提升本质才是最高的性价比。我们普通人的本质工作从入行做精通很简单,也能感觉到进步的很快,也很有成就感。

但是如果以满分100分来看的话,自己做到90分左右的时候,要再网上提升就很不容易了,每一步都很难,很多人做熟容易,做精难。

自己之前干入职工作时感觉成长飞快,但现在努力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也只有很少的成长,这个阶段很多人就感觉自己的主业,也是本职没劲,想搞副业了。

智远理解中,其实这样是错误的,虽然从90分每提高一分很难,但是实际上每提高的一分,都能得到一个新的境界,而且回报也会进入一个新的范围,意义巨大,从90分到99分,值得自己拼尽全力。

这就是我们说的为什么要坚持不懈提升本职工作的原因,因为它存在复利效应。

其三:

本职工作和副业,搞清楚顺序。

知名大V猫先生一篇文章中说过的一个效应叫做“烧水效应”,重点就是,当水烧开了以后,只要维持小火不断,就能一直保持水的沸腾。

你看,M先生不就是吗?他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了烧开的状态,资源储备也够多了,然后开始做付费服务,付费社群,那么自己后续只需要投入少量的时间精力,就可以维持这种状态了。

03.没想好“模式”,别做副业。

在做副业之前,建议你想好自己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不仅仅只是变现,要尽可能的让他实现“复利”。

如果你只是为了“有趣”,“好玩”新鲜感,我建议你别做,浪费了时间,还没有结果。

很多人看别人去做直播,或者短视频了,自己也想干,中国古话,“干之前也要想明白”,如果想不明白,等于白干。

这应该是很多人的理解方式,从表层看,智远认为和“发传单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别急于否认,你可以琢磨下智远说的对吗?我理解的有两个方面:

直播是挺火,但不一定适合你

你看到别人通过直播挣钱了,靠别人打赏一小时就能挣几万,其实你不知道一个网红背后都是有经纪公司支撑的。

你要知道他们的打赏都是“资本运作的形式”,相互捧,如果你只是看到别人直播,自己就想做,那是没有意义的,你坚持不了3-5天就放弃了。

拍短视频挺好,也要摸清变现方式。

你可能看到很多的大V拍短视频,播放量上万,就能得到各大APP官方的扶持,流量的倾斜。

有了流量后自己就可以接广告,当你试了以后发现,做了一星期都不行为什么呢?

因为背后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比如剪辑,热点,拍哪些,其次就是个人IP变现的鱼塘模式。

如何吸引用户,如何让用户关注,如果建立关系,如果让用户付费等等,都是有一套完整的模型,而这些都是需要自己亲自搭建。

你要懂得兼顾成长发力:

我之前有个做产品的朋友,他很牛,我非常欣赏他的一点是,他做事情特别能分清主次和优先级。

和别人不一样的是,别人都在做兼职或者副业只顾存钱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找自己的模式了。

他现在已经出书了,在没有出书之前,其实并不是很厉害,而他通过六日,下班的时候,把自己的产品笔记去写出来,发到自己的公众号上,通过个人公众号去做个人品牌。

然后做付费圈子,别人买他的书,他还有不定期的培训,甚至于线下课程,我和他聊天,他说我挣的钱一分钱没存,现在都开发APP了。

是的,他通过一个公众号的模型,内容的输出,录短视频,个人品牌的建设,吸引垂直领域的用户粉丝,到做成一个APP,现在APP的日活在几十万。

当然还在公司上班,离职的时候拿到了老板的天使投资。

所以,有的时候别人的成功是有计划的,而在上路前别人已经想好了模式,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才会有更强大的动力。

做副业前期目标很重要,如果你的KPI给自己定位是“赚钱”,那么基本是赚不到钱的。

如果你的KPI给自己定位的是“学习成长”,在你打磨一个东西的时候,可能也就把钱赚了。

这个世界很公平,只要你一直在成长,早晚就会有回报,很多的副业,有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零工,并不是一个体系的规划。

为了防止错位,尽可能做一些和本职有关的副业,甚至于有链接关系的,这样有利于打通底层,也能给工作赋能,那么时间长了对我们个人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

文笔最后:

在某个社群中看到了一个做了10年的资深PR,前些天去卖保险了,开了一个10万的单子,高兴的在群里发红包,这个场景映入眼帘,值得“深思”。

做副业不光是看“赚钱”,也要看价值,甚至于和“本职业的互补性”,要让两者赋能,而不是“负能”。

千万别影响本职工作,你还年轻,想做的事情,勇敢的去尝试,不要等到别无选择的时候再去“选择”,那到时候也只有“无能为力”了。

尽可能让心中那个“我想”变成“去做”,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副业能不能转正,取决于自己有没有清晰的规划,让他变成“复业”。

如果只是因为3分热度好感,我劝你,别去做副业,不是每一个人都承受得了竞争,打击,失败,甚至于“自律”,“坚持”,大量的付出背后的痛苦。

利他思维:“免费”才是最“贵”的

顶级的高手,都学会了用“逆向思考”做决策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王智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桃花的作文300字 日记作文200字 可乐鸡翅的作文 春节的来历作文 优美作文摘抄 我阅读我快乐作文 乡情作文500字 创意作文400字 介绍家庭的英语作文 未来的我作文600字 我的小学生活作文 描写竹子的作文 黄果树瀑布作文 写景作文700字 元宵节作文300 愉快的假期作文 真的不容易作文 关于李白的作文 炒土豆丝作文 优秀作文题目大全 过年200字作文 250字优秀作文 妈妈的童年作文 什么的故事作文 错过作文600字 作文素材摘抄高中生 过年的作文400字 快乐的新年作文 拼搏作文600字 我眼中的世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