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不一样的山城棒棒军 从站街转移到了网络

2020-11-21 17:35:01
相关推荐

“棒棒……”

“来咯……”

对于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来说,即使是在纸面上看到这几个字,也一定会在脑海中响起一个音调起伏、韵味悠长的声音。一声棒棒,仿佛能喊出20多年前山城棒棒军在重庆码头上的魂魄。

刘晓萧便曾经是山城百万棒棒军的一员。

时代变迁,肩扛一米长的扁担,手拿青色尼龙绳的棒棒们已淡出我们的视线。但金丝眼镜、西装傍身的刘晓萧,却带着他的棒棒军公司,把老本行干得风生水起。

“靠力气吃饭,不丢人!”

5月18日下午2点,经纬大道源中源酒店露天茶桌中,“重庆棒棒军(集团)服务有限公司”20周年答谢会的红色横幅格外显眼。40多名统一身着红衣的员工,在答谢会上玩得兴致正高。

刘晓萧没那么清闲,来往招呼着陆续到场的客人。这些客人,都是曾经帮助过他的朋友和恩人。

熟悉的朋友,不同的故事,以及摆不完的龙门阵,似乎让他回到了20多年前解放碑的背街小巷中。几句简单的寒暄,他打开了话匣子。

刘晓萧来重庆完全是个意外。上世纪90年代初,进城务工代替了守着一亩三分地看天吃饭,成为农村青年的主流,自贡市富顺县农民刘晓萧也不例外。但与身边很多进城下力的人不同,刘晓萧曾通过自考取得原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证,他的初衷是要到城里圆一个文学梦。1992年春节,他托人担保从镇政府借到200多元路费,毅然走出老家。最初的目的地是广州,但他似乎低估了上世纪90年代春运的火爆。从四川借道重庆后,刘晓萧排了整整3天的队,却始终未能买到开往广州的火车票。身上的路费,已所剩无几。

“到不了广州了。”刘晓萧说,他想到有一位表哥正在重庆一家工厂打工,走投无路的他只能在重庆住下。

表哥的宿舍在渝中区七星岗,仅能让刘晓萧暂住几天,他需要自谋生路。那时,七星岗住宅多,居民多,有农夫用扁担挑着小菜当街售卖,刘晓萧摸了摸口袋,还剩12元,正好能做这样的买卖。

于是,他和附近菜农套近乎,弄清进货渠道,准备大干一场。为了不错过进货时机,他晚上悄悄在一辆运菜的货车货箱中睡了一夜,一大早便搭着顺风车到了农贸市场。用身上的钱买了一挑芹菜,乐滋滋地挑回七星岗当起菜贩子。

“每天几元钱收入,除了吃饭住宿,一点剩的都没有。”刘晓萧的菜贩生涯只有一年,1992年年底,因为卖菜时与人发生纠纷,瘦小的刘晓萧带着唯一的扁担逃了。他说,惹不起,躲得起。这时,他的口袋里只有10元钱。

“不要卖菜了,来当棒棒嘛。你有扁担,买两根索索(绳子)就可以开工了。”再次面临身无分文窘境,刘晓萧得到了几个棒棒老乡的指点。他心一横,用几角钱买了两根粗尼龙绳,系在扁担两头,站到了街边。

“靠力气吃饭,不丢人!”刘晓萧对自己说。

“我也许是最差劲的棒棒之一”

满是泥灰的青色劳动布外套,配上一双解放鞋,皱纹满脸、精瘦身材……如果按照棒棒的经典形象来衡量,刘晓萧并不合格——高度近视加上严重的眼疾,让原本就瘦弱的他更添了一份病恹恹的气质。

“我也许是最差劲的棒棒之一。”刘晓萧回忆中的棒棒生涯,充满苦涩。

那时的棒棒来生意时,顾主通常连个像样的称呼都不会给,棒棒、挑挑、农民……随意喊,读过书的刘晓萧似乎听得出其中的话外音。

有一次,刘晓萧和另一个棒棒接到从七星岗挑家具到桂花园的活儿。说好一个人给2元报酬,结果到了目的地,顾主却要求他们把东西挑上7楼。

上7楼太恼火了,能不能加点钱?刘晓萧试探性地询问,换来的是顾主的威胁,不挑上楼就不给钱。为了2元工钱,他硬是咬着牙把家具搬上了楼。

“吃不下苦就过不下去。”刘晓萧告诉重庆晚报记者,那时顾主一看他的身板,经常转头就走,瞬间被其他人抢走生意。一年多时间里,他吃了上顿没下顿,连房租都交不起。

他还记得,有一次实在交不出房租,大半夜偷偷把被子从窗户丢出来,跳窗逃走,“很难堪,也很无奈。”

“放到今天,我也算是网红”

“刘晓萧的文章又上报了!”

“不得了,看不出来还是个才子。”

……

1994年4月的一天,重庆晚报副刊刊登了刘晓萧一篇描写棒棒生活的散文。几天后,他又在重庆晚报副刊发表了两首诗歌。

几篇文章刊发后,得知作者竟是一个棒棒,立刻在重庆引起不小的反响。不少读者打电话到重庆晚报打听他的联系方式,还有人给他寄钱寄物,甚至有单位直接给他发出聘用邀请。

身边出了“作家”的消息,很快也在七星岗附近的棒棒圈子传了个遍。但刘晓萧知道,报纸上这短短几篇文章,有多么来之不易。

“我走的每一步,似乎都有贵人相助,她是第一个。”刘晓萧口中的她姓童,1994年,她是一家音响公司负责人。刘晓萧偶然接了她所在公司的搬运工作,闲聊时,他说起了自己的文学梦。

令刘晓萧意外的是,童女士竟被他打动,当即就给公司领导说明了情况,希望帮他安排一份工作。“当时以为她开玩笑。”刘晓萧说,第二天,他真的被这家公司录取,成了库管员。

由于这里多是女工,童女士还特意在仓库旁边专门安排了一个房间让他住下。

“有了住处,我才有条件写文章。”似乎幸运和梦想都会眷顾有准备的人,就在这个仓库旁边的小屋中,刘晓萧写出了自己第一篇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因为棒棒特殊身份的反差,让他名声大噪。

“那时候互联网不发达,放到今天,我也算是网红。”刘晓萧说,有点小名气后,让他信心倍增,1994年至1998间,他进过企业,当过保安,期间一直坚持写作,陆续在重庆晚报等市级报刊发表近百篇散文和诗歌。

“这个时候,我遇到了‘中国好房东’。”刘晓萧说,报纸上的豆腐块,并未改变他的经济状况,随后几年,他一直租住在渝中区枇杷山附近的一处房子里。

18日那天,房东张小中夫妇也被邀请到了周年庆答谢会现场。刘晓萧说,那时出租屋里住了近10个棒棒,但张小中夫妇唯独对他特别关照。张小中自己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只要吃好的,都会算上刘晓萧一份。张小中还特意给他买了台灯,特许他晚上可以不熄灯,随时写作。

“觉得他不容易,就想帮他一把。”张小中告诉重庆晚报记者,那时刘晓萧每天只吃一个烧饼,喝一点凉水,但每晚坚持写作,他们夫妻都被这个弟娃儿的精神所打动,只想给他力所能及的帮助。

张小中夫妇对刘晓萧的关照,实际上也得到了回报。那时,张小中的儿子还在读初中,刘晓萧辅导他写过的文章,很快也在重庆晚报副刊上发表,让孩子得意了半天。

“儿子至今都特别尊重他。”张小中说,现在儿子很争气,已经研究生毕业做了医生,想起来,这和儿子小时候受刘晓萧的影响关系不小。

“这2万元的情,比现在的500万元还大”

1998年5月18日,重庆市第五十中学门口的街道上锣鼓喧天,围观群众把街道堵了个水泄不通,各路媒体也是长枪短炮候场。当天上午,随着《山城棒棒军》中梅老坎扮演者庞祖云的剪刀落下,重庆山城棒棒军公司正式成立。

这一天,是刘晓萧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

1997年,随着电视剧《山城棒棒军》的火爆,棒棒成了重庆最受关注、也是最为特殊的群体之一。曾经身为棒棒的刘晓萧,有了与旁人不同的想法。

“那时的棒棒被个别人看不起,自身的缺点也很多。”刘晓萧说,从他的经历发现,一方面棒棒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被个别城市人看轻。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低、素质低,不少棒棒自身问题不少,包括不讲诚信、坑蒙顾主,砸了棒棒的招牌,导致恶性循环。

能不能让棒棒们抱个团,坚持诚信经营,让大家的饭碗更稳当呢?刘晓萧萌生了开公司的想法。

开公司需要钱,但刘晓萧并没有什么积蓄。他把想法告知身边的朋友后,意外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多点少点大家都在帮我筹钱。”刘晓萧满怀感激地回忆起,自贡作协的朋友赵邦伦二话不说,帮他在老家贷款2万元,实际上他们之前仅见过两次面,“这2万元的情,比现在的500万元还大。”

拿着2万多元,刘晓萧与两个股东一起,计划成立棒棒军公司。刘晓萧说,开业前,他通过别人介绍找到了庞祖云,希望他给公司开业剪彩。说明来意后,对方大度地表示:“我晓得你,这个事情我一定支持,分文不取。”于是,便有了开业时的那一幕。

从站街转移到了网络

“棒棒要开好一家公司,没有想象中容易。”刘晓萧说,公司3个股东没有经营企业的经验。1998年公司成立之后,公司完全没有做任何宣传,凭借棒棒军的招牌在运营。到1999年底,公司业务仅能维持基本开支,丝毫没有盈余。

“我们的资金基本上都是借来的,拖不起。”刘晓萧说,一方面,3个股东在公司经营上发生分歧。另一方面,到期的债务让很多债主找上门来。眼看着棒棒军公司在成立一年多后,就面临破产。

就在这时,刘晓萧又遇到一位贵人。时任自贡市富顺县副县长王孝谦以私人名义给他做了担保。

“能不能给刘晓萧2年时间,到时候如果还不上钱,你们找我还。”18日那天也在答谢会现场的王孝谦回忆,自己当时的确是拍着胸脯给他做了担保,因为刘晓萧的努力让他感动。同时,他相信棒棒军公司是一种整合劳动力资源走向市场的创新举措,短暂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作为老乡他要尽力支持他。为此,他还专门给刘晓萧做过一面锦旗:为山城人民服务,给家乡人民争光。

王孝谦的担保让公司暂时渡过难关,但并未一飞冲天。刘晓萧带着手下的几个棒棒,艰难地维持着公司的生存。

2001年,因为在帮助客户搬家时物品受损,客户要求的赔偿很高,公司员工和客户发生严重冲突,最后双方被扭送到派出所。“心痛啊,那时候扣我几十元钱都是掏心窝子的心痛。”但刘晓萧清楚,这样的事情不能再继续发生,否则自己给棒棒军定下的用口碑吸引客户的策略,将无法实现。

这以后,刘晓萧开始竭力让公司正规化,上门查探清楚再签合同、报价,成了公司铁打不动的规矩。2001年之后,公司逐步走上正轨。2005年,刘晓萧终于把所有的欠款还清。

逐渐有了充裕的流动资金,刘晓萧把业务拓展到家电安装、维修行业,由于口碑较好,棒棒军公司的业务也越来越稳定。

2010年后,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劳动力供给方式的转型,重庆街头的棒棒越来越少,但刘晓萧的棒棒军公司却稳稳地生存下来。如今,他们在重庆搬家行业相关企业中位列前茅,拥有15台货车,固定人员40人以上,一年毛利润500万元左右。刘晓萧也真的由一个棒棒,转身成了货真价实的企业老总。

刘晓萧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他会让棒棒军公司用符合时代潮流的方式,继续焕发青春。他认为,棒棒并没有消失,他们的阵地只是从以前的站街,转移到了网络上、手机上。他相信今后能带着棒棒军公司,用更前卫、更便捷的方式,继续走在为重庆市民服务的第一线。

时至今日,功成名就的刘晓萧也没忘记当初的文学梦。2015年7月,他自费创办了《广场诗刊》,聘请专业编辑运营至今。在创刊词中有一句话,似乎就是他的感悟:拒绝伪抒情、伪乡土,倡导有痛感、有温度的诗歌。

(来源:重庆日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与书作文300字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500字作文 过年的作文初中600字 初三随笔作文600字 关于书的作文700字 回味童年作文800字 别人帮助我的作文600字 一年级下册作文看图写话 写景物作文 描写植物的作文400字 英语作文20字 桑树作文 我的初中作文600字 最美的春天作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作文 水蜜桃节海报英语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中的好句 想象作文800 英语作文开头词 南京风景作文 二年级作文新年愿望 外貌描写作文 自我介绍七年级作文 同学过生日作文 考研英语满分作文 小猫过生日作文 38妇女节作文 关于精彩的作文 烤鸡翅的作文 慈爱的奶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