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河南日报编辑部文章:中原出彩 河南担当

2020-11-21 18:35:01
相关推荐

□河南日报编辑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

把中原更加出彩的时代责任放在心中、抓在手上、扛在肩头,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责任是信念之基,担当是力量之源。我们的力量,源自一年前的金秋,在新中国70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勉励中原儿女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6年时间里,他先后三次踏上中原热土考察调研,在全国两会上与河南团代表亲切交流,指引方向、擘画全局,对河南发展始终牵挂于心。这份牵挂,深沉而厚重。

明责笃行,知责奋进,担责敢为。河南牢记嘱托,把准方向,紧紧抓住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努力创造出无愧历史、无愧时代、无愧人民新的更大的业绩——

这一年,省委、省政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历史的大视野来读懂责任,以时代的新标尺来认清责任,以人民的新期待来强化责任,团结带领亿万中原儿女汇聚起发展进步的滚滚洪流。

这一年,全省卫生健康大会、文化旅游大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加快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会议,加快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专题会议,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和全省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暨总攻动员会等先后召开,河南把握形势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想在前、谋在前、干在前、走在前,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这一年,以沿黄八市启动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为起点,河南深化对黄河的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呵护之心,着力构建黄河流域大生态、大保护、大治理格局,用黄河文化哺育滋养干事创业的向心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这一年,中原大省铆足干劲、精准发力,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以坚强党性和过硬作风为保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这一年,全省上下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再夺丰产丰收,河南粮,安天下。

这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河南筑牢扎紧安全防线,有序复工复产,着力畅通经济循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这一年,河南奋勇争先。这一年,河南真是好样的!

践行人民至上的责任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习近平

暄气初消,阳光醇厚温和。今年秋天,河南的天格外蓝、云格外美。

“沐恩前段时间做了检查,微量元素正常。他很棒,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9月15日,河南省儿童医院隔离病区主任冯迎军看到沐恩爸爸发来的这条微信,瞬间绽开笑容。

小沐恩,这个出生5天确诊危重型新冠肺炎的信阳宝宝,今年2月下旬转诊到省儿童医院后,得到医护团队的精心呵护。从会诊治疗到痊愈出院,十几天时间里,他的病情牵动无数人的心。满月那天,爸爸给他取名“沐恩”,意味着沐浴恩情,向阳重生。

这一天,千里之外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大一新生赵欣然正在参加军训。“疫情期间我最震撼的是,每个中国人都显示出高度的责任意识、自律观念、奉献精神、友爱情怀,这背后有一种深沉的文化自信。我报考了艺术专业,就是想探究它源自哪里。”

还是这一天,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一早就投入紧张工作。他说:“学习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和科学家座谈会精神,我的认识是,为人民生命健康贡献力量,是科学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更是应有的情怀和操守。”

跨年之际,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一场全国总动员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作为与湖北省毗邻的人口大省、交通枢纽,河南的战况事关一亿人生命健康,事关阻击战全局走向。中原防线,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牢牢守住。

1月25日,河南启动疫情防控一级应急响应,早早就进入“战时状态”。

省委书记王国生密集调研,把总书记的指示、党中央的决策层层压实到疫情防控的每一项工作、每一处场所、每一个细节、每一道关口。

在村口的检测点、高速公路的下站口、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里、科研攻关的岗位上,很多干部第一次见到刚刚履新的省长尹弘。

14位省领导牵头7个工作专班,连续奔波在防疫一线。百天之内,河南连续举行55场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疫情防控进展情况。

这场艰苦卓绝的阻击战,“人民”二字贯穿始终。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第一责任。

全省86万名医护人员全部返岗,指定定点救治医院147所,成立省市县三级专家组;中西医协同诊疗,远程在线会诊系统全部联通;从98岁的老人到刚出生的婴儿,一个都不放弃。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

党政牵头、社区(村)动员、上下贯通、群防群控,58.9万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基层,17.7万名民警辅警全员在岗,1.35万名驻村第一书记提前返岗,300多万名志愿者驻守一线,铸就众志成城的强大防线,全国网友都赞叹,河南人民真“硬核”。

即使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候,也必须管好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也要使基本生活物资、基本公共服务有序运转。“服务员”“代办员”“采购员”,漫卷红旗下,基层党员干部用心用情传递党的温暖。

15批队伍、1281名医疗队员,从黄河畔奔赴长江边,寒冬出征,踏春方归。在全国支援湖北物资中,1/3的医用防护服、1/5的N95医用口罩、1/7的普通医用口罩自河南调出,推食食之、解衣衣之的“厚道河南”形象赢得无数点赞。

这一段艰难成长的历程,河南广大干部群众在这场没有脚本的实战中经受住了考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与病毒的殊死较量中得到了提升。在这个大战场大课堂上,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诠释什么叫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大暑时节,战场又转移到了信阳市固始县的史灌河堤防上。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造成丰港乡潘庄村右堤发生重大管涌险情,进而发展成洞穿。沙堤洞穿几乎没有被封堵的先例,危急时刻,省领导和市县干部来了,水利专家来了,人民子弟兵来了,周边的群众来了。四天四夜不眠不休的抗洪鏖战,最终实现堤防不决口、无一人伤亡、城市未受淹“三大目标”,堪称河南抗洪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功范例。

这场重大险情的成功有效应对,又一次有力证明,中国共产党和她紧紧依靠的人民,如鱼和水一样相依存,如种子与大地一样共生长。

落实保护好母亲河打造好幸福河的主体责任

加强统筹协调,落实沿黄各省区和有关部门主体责任,加快制定实施具体规划、实施方案和政策体系,努力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明显进展。

——习近平

9月12日,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进会议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召开,学习8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之外,参会人员还分两组实地观摩了沿黄各市的生态保护治理项目,学到心里,干在实处。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之地,河南在总书记亲自谋划的治理和保护大江大河战略大棋局中,责任尤其大,担子尤其重。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响亮提出,发挥河南在黄河流域的独特优势,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谱写出彩河南乐章”。

一年来,省委省政府桩桩部署、件件安排,无不紧扣黄河大战略谋篇布阵、落子成局。

——岁岁安澜的平安河。

条条黄龙挟泥带沙喷涌而出,一时间峡谷轰鸣,彩虹凌空。蓄洪坝上,“小浪底”三个大字熠熠生辉。今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世纪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经受住了最近20年以来最大洪水的检验,岿然不动安如山。这座超级水库就像一颗年轻而强劲的心脏,让黄河由害变治的千年梦想终于梦圆。

从小浪底顺河而下240公里,就是位于封丘县的曹岗险工。这里是黄河临背悬差最大的河段,号称豆腐腰中的豆腐腰。“去年以来,我们加班加点建设了控导工程,坝、垛、护堤都进行了加固。虽然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工程给黄河加上了一道道安全阀,但我们依然随时准备投入抗洪抢险。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

如今,河南沿黄各地统筹抓好调沙固堤安澜工程、健全防汛应急体系、湿地保护恢复、水土流失治理及污染防治、河道滩区整治,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河南段)主体工程完工,黄河两岸501公里标准化堤防建成,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正有序推进。

——绿意盎然的生态河。

郑州黄河花园口南去不远,矗立着黄河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这样两张照片:一张是断流时期的黄河河口,河床龟裂,满目苍凉;一张是河口生态恢复的照片,草长莺飞,水天一色。两相对比,恰是黄河生态巨变的写照。

孟津县会盟镇,因武王伐纣时“八百诸侯会盟津”而得名。如今,这里每天都在上演“会盟”的生动戏码。成百上千只鸟儿组成阵列,豆雁在前,赤麻鸭、绿头鸭和斑嘴鸭形成“中军”,白鹭殿后,鸟鸣啾啾,数里可闻。

砂场清退,湿地还绿,黄河又可以自由惬意地呼吸,鸟儿才有了“会盟”的胜地。

国土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手段。现如今,全省的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已经跑出“加速度”,“五年增绿山川平原、十年建成森林河南”的宏伟目标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三门峡灵宝,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绿意荡漾,青山妩媚。这个黄河中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里成为全国第二大黄金生产基地主产区,淘金大军纷至沓来,车辚辚,马萧萧,渣坡满山、河水混浊。还小秦岭以宁静,还母亲河以清流。4年多来,一场再造小秦岭的生态文明捍卫战打得荡气回肠,成效卓著。

金山终有挖尽时,绿水青山将永续。以《2020年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为标志,从实施沿黄生态廊道试点示范、规划建设沿黄湿地公园群,到四水同治、推进重要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河南已经清晰描绘出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绿色发展的“千里江山图”。

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这个“牛鼻子”,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今年以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捷报频传,全省大气环境质量四项指标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边省份均排名第一,优良天数增加幅度位居全国第一。

——传承历史的文脉河。

居天地之中而为文化肇始之地,看黄河文化中原文脉独领风骚。

除夕之夜,黄河之滨,央视春晚郑州分会场上万人唱响《黄河颂》。一场“黄河精神”的视听盛宴,在炎黄二帝塑像见证下,呈现于全球华人面前。八分钟精彩,亿万人感动。

不久前,黄河文化的魅力又引得并蒂花开“落”中原。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即将在郑州拉开帷幕,下个月由洛阳承办的央视中秋晚会也会“接力”登场。

当古老文化融入现代旅游、餐饮、商贸等新业态,文化就变成了“文化+”,这条长河就能焕发出新的光彩。

黄河岸边,陕州地坑院。“十碗席”香气四溢,“锣鼓书”有滋有味,“捶草印花”“澄泥砚”琳琅满目,地坑院里泡温泉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这里成为业界的一匹“黑马”。

河南适时推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三年行动计划暨2020年重点工作》,实施中华文明探源、黄河文化研究阐释、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行动,规划建设黄河国家博物馆、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办好黄帝故里拜祖大典、2020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等重大文化活动……文化之光从历史照进现实,照亮未来。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城与城的握手,拓宽的是发展空间。

2019年12月6日10时,随着第一台车通过,国道234焦作至荥阳黄河大桥及连接线项目正式通车。这条快捷通道打通了焦作市南大门,郑焦融合发展由此进一步提速。“依托这条通道,我们将在深度融入郑州大都市圈中跑出加速度,这对我们县域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大桥项目所在地的武陟县委书记秦迎军说。

水与水的相遇,浸润的是人的心灵。

秋风拂过开封市留芳园广场,清澈的东护城河波光粼粼,阳光透过常青树叶的缝隙洒在浓密的绿草地上。河边,市民们或乘凉散步,或拉琴唱歌,让人不由得赞叹岁月之静好。

而去年,这里还是一条臭水沟。开封市下大力气搞“一渠六河”连通综合治理工程,引来黄河水,活水润古城,人居环境发生了颠覆性改变。

这发展、那发展,归根结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来看看今年上半年河南的民生账单:城镇新增就业61.73万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99675户,提高困难群众、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发放困难群众价格补贴5.6亿元,13657名残疾儿童接受免费康复救助服务,8000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全部开工……中原父老收获的,是稳稳的幸福。

扛起乡村振兴的重大责任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习近平

对于特殊而难忘的庚子之年来说,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广袤的中原大地上,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就是粮食安全和脱贫攻坚。

十几亿人要吃饭,这个最大国情决定了保障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今年我省夏粮总产量再创新高,比历史最高水平的2019年增产1.67亿斤,实现夏粮生产“十六连增”。其中小麦总产量750.63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28%以上,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夏粮“颗粒归仓”,秋粮丰收在望。“河南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实现粮食生产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河南时刻铭记、牢牢扛稳的责任。

先手棋,赢开局。今年春耕春管,开局困难重重:疫情之下无法精耕细作,条锈病、赤霉病趁机发难,“倒春寒”“干热风”也来添乱。面对严峻形势,河南出手果断:

下拨专项资金,支持各地统防统治8300多万亩小麦;将涉农企业纳入重点保供目录,发放通行证畅通运输;组织专家及基层农技人员,线上线下密集展开技术服务。全省“两病”防控面积达到1.46亿亩次,减产“危势”被逆转为增收“胜势”。有专家感慨,今年麦情是近三年最难的,长势却是近三年最好的。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

“藏粮于地”枝繁叶茂。河南累计建成6320万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粮食产能。“藏粮于技”开花结果。无人机、大数据、云计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比全国高15%,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达38个,总数居全国第三。

更为可喜的是,到今年年底,我省新型职业农民人数将破百万,这些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后浪”们,必将挑起“金扁担”,筑牢“大粮仓”,成为新的“麦田守望者”。

特殊年景、决战时刻,更让我们牵肠挂肚的是走在脱贫路上的老乡们。

“人勤劳蜂勤酿生活甜蜜蜜,搬新房娶新娘幸福奔小康”。这副对联贴在嵩县黄庄乡易地搬迁安置小区三合村村民张嵩现家门口。啥是幸福?拄着铁拐养蜂致富的张嵩现有自己的理解:“有‘衣’穿、有‘一口田’,这就是幸福!”

“铁拐张”的满足,来自于河南对“脱贫路上不落一人”的孜孜以求。

1.3万名驻村第一书记、数十万名扶贫干部坚守一线;帮扶186万名贫困群众返岗就业,所有扶贫龙头企业复工复产;以金融扶贫放发展“活水”,用健康保障兜民生底线;以消费扶贫开增收新路,用扶贫扶志激内生动力,中原儿女阔步走向属于每个人的小康生活。

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明显。秋日里的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美不胜收,一排排传统豫南民居错落有致,一间间特色创客小店生机勃勃。一年里,总书记“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在大别山革命老区落地生根,“多彩田园”产业扶贫品牌越擦越亮,“电商+旅游”等扶贫新路子越走越顺。截至目前,全省90%以上贫困村环境面貌一新,昔日的萧条破败如今难觅踪迹。

改革破题治理效果突出。“过去山是山,水是水;现在山是股份,水是财富,人人都有份,浑身都是劲。”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的新县、获嘉县、濮阳市华龙区等地,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一大批村庄突破20万元。今年10月底前,全省所有行政村将完成整体改革,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为脱贫后的中原农村,再次插上腾飞翅膀。

尚未脱贫的地区,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决攻克“最后堡垒”。三山一滩重点县区,挂牌督战、以督促战。今年以来,对20个贫困人口超过5000人的重点县(市、区),省市县领导“一对一”分包,省级还开出“小灶”,专门安排20亿元新增债券和2.3亿元财政扶贫资金。啃下这场硬仗中的“最后硬骨头”,河南志在必得。

已经脱贫的人民,美好生活再出发。正阳做大“一颗花生”,沃野遍种“金豆豆”,一二三产有机融合,扶贫项目变身优势产业;栾川等地以重渡沟为龙头,撑开“沟域经济”新天地,乡村旅游换挡升级,千沟万壑里升腾致富希望。今年以来,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9年高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达到13252元。

今年2月28日,全省53个贫困县全部正式脱贫摘帽,累计651.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9484个贫困村退出;最后一批52个村、35万人年底前脱贫,将为这场世纪攻坚战画上圆满句号,也将为乡村振兴开启新的篇章。

在育新机开新局中展现责任担当

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

——习近平

郑州市郑东新区智慧岛,中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中标麒麟、统信等193家生态与行业企业的406个软件,集中在中央机房里“千锤百炼”,直至“棱角”被磨平,适配华为鲲鹏芯片;许昌市建安区,黄河鲲鹏产业园,平均每70秒就能有一台计算机下线,4条生产线已具备年产服务器36万台、微型计算机75万台、主板25万台的制造能力。

计算产业的“大航海时代”,河南立足中原、面向全国打造“Huanghe”品牌,实现自有品牌服务器和计算机及主板生产“零”的突破,成为华为公司在全国重要的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和鲲鹏计算产业发展高地。很难想象,在内陆腹地居然会有这样成规模的前沿IT产业,正在涵养新的互联网生态。

这仅是河南重点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行走在中原大地上,省科技馆新馆、中原大数据中心、郑许市域铁路等重点项目如同一粒粒“金种子”,播撒在高质量发展“田野”上,孕育着破土而出的“新力量”。

这些重点项目聚焦“两新一重”,瞄准先进制造业,正以新投资形成新拉动,新产能释放新动能。今年上半年,河南980个省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4524亿元,占年度目标的53.9%;共开工项目285个,占年度目标的85%,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

结合河南实际,7月初,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非常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把握好“保”“稳”“进”“蓄”四个方面,以保促稳、稳中求进、进中蓄势。

守住“保”的底线。保防疫底线不松懈,保脱贫成果迎决战,保就业固民生之本,保粮丰农稳天下安……落实“六保”任务特别是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就能守住民生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

筑牢“稳”的基础。“古都夜八点”点亮洛阳“夜经济”,许昌在全省首创“链长制”工作模式,农村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今年GDP增速“无数”,但河南“心中有数”,抓好“六稳”工作特别是稳就业、稳预期,就能稳定经济运行、稳定社会大局。

保持“进”的态势。宇通氢燃料电池客车走在世界前列;襄城县,原先一煤独大的“黑色”小城,却开出了拥有硅、碳、尼龙等新材料产业链条的“彩色”花朵;濮阳“首席服务官”“服务管家”全省推广……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主动作为,就能实现有质量、有效率的增长。

谋好“蓄”的潜能。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建设实质性落地,靠提升基础能力蓄势;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加紧建设,靠强化创新驱动蓄能;郑州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成为长江以北唯一获此称号的省会城市,靠生态文明建设蓄力……考虑“十四五”规划乃至更长远发展的要求,就能战胜当前的困难和挑战,抢下未来发展的先机。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指出“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第二天,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就指出,要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始终坚定发展信心,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育新机,开新局,两个“新”字,点明了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的科学方法论。

危中寻机,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又要弘扬首创精神。

9月14日至20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网络安全“顶级盛会”——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高峰论坛等主要活动在郑州举行。河南以“三化融合”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的样本,得到论坛上众多互联网“大咖”的高度评价。

这次疫情对河南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也带来了新的契机——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在线消费、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加速成长,一批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内需市场展现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化危为机,既要坚持底线思维,又要发扬进取精神。

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河南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重复老路,而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雨天”里“一手撑伞,一手干活”。

一架尾翼上喷绘着“Cargolux”标识的全货机,紧接着,又是一架机身喷绘着“Slkway”标识的全货机,相继从空中降落在郑州航空港。甫一停稳,工人们立刻操纵升降机卸货:一箱箱鲜切花、车厘子和服装从这里分拨到全国各地,一批批河南制造的苹果手机从这里发往全世界。

“白天把世界运进来,夜间再把世界送出去。”郑州航空港作为河南服务内陆、联通世界的高水平开放平台,正书写一篇发挥国内循环回旋空间和国际循环门户枢纽作用的大文章。

“双循环”是篇大文章,河南通过发挥优势和弥补短板,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答卷。

——以“内需”为主线,每年有超过15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新型城镇化带来庞大的投资消费增量;

——以科技创新为“支点”,人工智能、大数据推动传统生产组织模式重构,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

——以“循环”为目的,发挥全国重要交通物流枢纽的战略节点作用,依次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环节。

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同比下降0.3%,高出全国1.3个百分点。7月份,全省进出口增速居全国第5位,高于全国增速10.9个百分点;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年内首次实现由负转正;全省企业营业收入实现今年以来首次增长……一系列“硬指标”传递出河南经济持续向好的强烈信号。

深化改革开放是责任也是机遇

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

——习近平

改革,最需要直面问题的勇气。

轴承,一度成为中铁装备董事长谭顺辉最焦虑的事。由于来自意大利、法国的供应商物流受阻,公司陷入被动。“中铁装备与洛阳轴承强强联手,实现了盾构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重大突破。”谭顺辉说。

参数,同样也曾困扰着郑煤机董事长焦承尧。不掌握采煤机核心参数,就难以提供煤矿有效解决方案。“我们自主研制成套化智能综采工作面,一键启动即可实现全程无人开采。”焦承尧说。

开放,最需要敢为人先的精神。

疫情最吃紧的时候,一趟列车在春天里隆隆开动。2月16日,中欧班列(郑州)春节后第一趟出口中亚班列从郑州中心站发车,在全国63个城市开行的中欧班列中,成为首家常态化稳定开行的班列。

在河南,货物“说走就走”是有底气的,“空陆网海”四条丝绸之路齐头并进,保持对外开放战略通道畅通无阻,服务国内外众多的外贸企业复工复产。

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内陆欠发达省份,要想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迎头赶上,甚至实现超越,只有“华山一条路”——改革开放的观念更强一点、力度更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以更深层次改革引领开放。河南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网通办”有求必应,“一网通管”无事不扰,政府上网当好“店小二”,营商环境平均得分比上年提高9.59分。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两类”公司试点改革,增强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扭住影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河南的各项改革正在往深里走、往实处落。

以更高水平开放倒逼改革。发挥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优势,谋划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开放试验区,打造引领河南未来一个时期改革开放创新的新引擎;组建河南国际陆港集团,统筹省内国际陆港建设,形成全省班列“一核多极”联动发展局面……河南“四路协同”联动成的“新路”,既是连接黄河流域和“一带一路”的黄金通道,也是实现各地走向国际化的发展引擎。

世界疫情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成为拉动经济的绝对力量。河南新型城镇化的提档加速,恰恰释放出内需的巨大潜能。

昂起“郑龙头”。总投资20亿元的上汽全球云计算(郑州)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将在今年10月建成使用,上汽管理全球业务的“数据大脑”放在了郑州;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编制的全球城市分级排名——《世界城市名册2020》出炉,郑州晋升全球二线大城市。

读完这两则消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姚栋嘉与他的博士同学及朋友,放弃京沪的优渥生活来到郑州创建泛锐复合材料公司。他们看中的,不仅仅是这里交通便捷、引才力度大,更因为这里发展空间大、前景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全市GDP已突破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0万元、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郑龙头”“郑中心”“国际郑”正成为北方城市里炙手可热的“新贵”。

演绎“双城记”。“洛玻回来了!”世界三大浮法工艺之一“洛阳浮法”创新鼻祖“洛玻”重回洛阳,迈上建设世界一流玻璃研发制造基地新征程。集“交通”“创新”“制造”“文化”“开放”“宜居”标签于一身的洛阳,不断提升副中心城市能级,和高歌猛进的“郑龙头”一起,共同演绎全省高质量发展“双城记”。

描绘“百将图”。临颍县健全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全产业链;中牟县形成以汽车、文化创意旅游、都市生态农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县域都有自己发展的“脉络纹理”。县域经济围绕“特”字做文章,加快形成“百将图”,牢牢稳住河南经济底盘。

以城乡区域协调性发展、百城建设提质、产城融合、中原城市群建设等为突破口,一场深刻的新型城镇化变革正在中原大地上演。既抓龙头带动、做强中心城市,又抓整体联动、做强县域经济,河南正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动车组”。

担起党要管党的政治责任

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习近平

郑州圆方集团“抗疫情战新冠”展教馆内,一群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正认真聆听讲解。疫情期间,这家民营企业派出11支党员突击队,高举党旗出征武汉等地,累计1.6万多名保洁员战斗在隔离病区、发热门诊等高危岗位。

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他们惊喜地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集团全体职工的回信。

“太感动!太幸福!”圆方集团党委书记薛荣至今抑制不住激动。薛荣和集团500多名党员职工胸前,都佩戴着一个醒目的身份牌,上面印着“我是共产党员:平时看出来、困难时站出来、危急时豁出来”的字样,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责任如山的誓言。

党的建设工作,只有抓在平时,才能用在战时。

平时对标对表,战时闻令而动——

河南省委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河南落地见效。

6月30日,“七一”前夕,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研讨。这是一堂特殊的“党课”,省级领导与来自基层的党员干部代表共聚一堂,共同交流学习。

“这次能走进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会场,把村民的心声直接带到省委,全村父老乡亲都很振奋。”嵩县黄庄乡三合村党支部副书记冯亚珂兴奋地说。

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领起来的是学风,鼓起来的是干劲。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省委第一时间发出“最强”动员令,市县乡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取消休假,全力以赴投入战斗。这股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起来、豁得出去的劲头在全省党员干部当中燃烧如火,鼓荡成海,为中原保卫战赢得了宝贵的先机和主动。

在这次战“疫”中,最感人的话语是“我是党员,我先上”。封丘县城关镇,一家八口上一线,其中七人是党员。河南20余万个基层党组织、500多万名党员主动请战,一个个义无反顾的“逆行”背影,就是一道道战“疫”雄关。

平时锤炼作风,战时务实重干——

河南省委持续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作风建设,不松劲,不停步。在全省倡树“五比五不比”、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五转”“五带头”、在普通党员干部中开展“五比一争”,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树得更牢。

“‘大花脸’不见了,为群众服务的时间更有保障了。”新县陈店乡梅花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保春高兴地说。一年来,全省各地积极贯彻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精神,许多“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切实解决,许多“新烦恼”得到了有效化解。群众办事,干部“跟跑”;群众“下单”,党员“接单”;百姓问政,干部勤政……全省各级领导带头大兴调查研究、务实重干之风,“领导有威信、干部有激情、群众有信心”的良好政治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平时涵养初心,战时勇担使命——

大别山干部学院第二报告厅内座无虚席。红军后代、新县检察院原副检察长黄德耀主讲的《大别山满门忠烈》,深深吸引着在场的所有党员干部。

他的外祖母晏春山被捕后受尽酷刑,最后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纵身跳下悬崖,被誉为“大别山江姐”。“外祖母跳崖牺牲后只留下一只耳环,这只耳环一直被我们当作‘传家宝’珍藏着……”台上,声音凝噎;台下,泪光盈盈。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河南充分激活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里,佩戴党徽的参观者随处可见。目前,我省已有198万余名党员干部就近接受红色教育,激发报国之志,厚植为民情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分两批在河南扎实开展,全省党员干部学思践悟、查改结合,推动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平时强基固本,战时众志成城——

河南省委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启动实施强基固本工程,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建强战斗堡垒。实施农村基层党建“百千万”示范引领行动,开展多轮“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322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面貌焕然一新。

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推动农村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建立党支部,全省2189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激活基层干部队伍。实施“头雁工程”,全省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2108个。“一编三定”、党员积分管理等做法,让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运用水平、深化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为国家前途挂怀,与民族命运相连,为人民幸福奔走,是河南21.2万党组织、565万名党员矢志不渝的初心。

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王国生反复提到“责任”二字——“坚决扛稳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扛稳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政治责任”“要扛稳扛牢政治责任,加快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水平,以铁肩膀担当硬任务”。

以“铁肩膀”担起的“十三五”即将过去,注定是“硬任务”的“十四五”即将到来。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惟有担当,方有作为。

担起中原更加出彩的时代重任,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荣光。

执笔:董林 刘雅鸣 万川明 柯杨 栾姗 侯皓 归欣

插图:张燕

责编:徐一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来源:河南日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初一写人作文 元宵节作文结尾 以爱为话题作文 说说我自己作文 课外活动作文 打破常规作文 时事评论作文 关于孔子的作文 人间真情的作文 有关母亲的作文 持之以恒的作文 写给男朋友的小作文 作文批改评语大全 有关环保的作文 雨露作文 我的新老师作文 三年级作文国庆节 十字路口作文 爱护环境的作文 小学国庆节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题目 四级英语作文预测 学会放弃作文 跨越再跨越作文 红楼梦高考作文 我喜欢的老师作文 我的大学生活作文 小学生想象作文 关于规则的作文 经典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