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给31位云南少年打call!谁是你心中的新时代好少年?

2020-11-21 23:05:01
相关推荐

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新时代好少年层出不穷

近期,省文明办联合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省少工委在全省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评选出2019年“新时代好少年”。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乐观进取、向上向善,用满满的正能量,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哪些少年被评为了

2019年“新时代好少年”

和云报君一起去看看吧

↓↓↓

王婷:在拼搏中收获快乐

“扑通”一声,王婷跃入泳池。只见她身姿矫健,动作流畅,在水中自由前行。

王婷是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学校六(1)班学生。8岁时,她在游泳方面表现出过人的天赋,随即投入到专业的训练中。“训练很苦很累,但也能在拼搏中收获快乐。”王婷说,上课期间,每天要练两个半小时;到了寒暑假,仍然坚持每天训练。

仰泳、蝶泳、蛙泳……通过一次次训练,王婷不断提升能力,超越自我。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婷在各级各类比赛上获得的奖励无数,因成绩优秀,2016年,她被选拔到了云南省游泳体工大队。

游泳训练锻炼了王婷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多次摘得学年第一的桂冠。

“要仰望星空,首先要脚踏实地,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王婷说。

黄晓冬:向日葵般温暖的男孩

接过姑妈手里的活,黄晓冬擦桌子、拖地板、洗衣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这位就读于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五(5)班的小男孩,虽然有过惨痛的经历,但也有着坚强不屈的意志和一颗温暖善良的心。

“爷爷奶奶和姑妈都很爱我,老师和同学们那么关心我,我没有理由不努力。”两岁时父母因车祸双双离世,黄晓冬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艰辛的环境并没有成为他成长的绊脚石,反而塑造出他坚强不屈、积极上进的品质。后来爷爷把他送到县城姑妈家,希望他能有一个好的未来。黄晓冬特别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总是付出百倍努力,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曾获学校“自强之星”称号,以及首届英语书法竞赛“书写达人”称号等。

在姑妈眼里,他乖巧懂事、健康乐观;在老师和同学眼里,他勤奋好学、乐于助人。“沐浴着关爱的阳光和雨露成长,我要做向日葵般温暖的男孩。”黄晓冬这样说,也这样做。

杨锦瑜:越努力越幸运

生命就像鲜花一样,越接受风雨的洗礼,它就越顽强。杨锦瑜是玉溪市红塔区北城街道东古城小学六年级学生,13岁的她用勤奋和坚强书写出了本不该属于这个年龄段的别样美丽。

杨锦瑜6岁时,一场意外降临到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母亲遭遇车祸不幸身亡;8岁时,父亲突发疾病也离开了她。稚嫩的年纪,本该在父母手心尽享欢乐童年,度过七彩时光,但笼罩在杨锦瑜身上的却是生命的无常和生活的苦难。

然而,杨锦瑜并没有被不幸和苦难圧垮,如同一株顽强的小草,在风雨中茁壮成长。她常说:“越努力,越幸运。我要激励自己好好学习,不能泄气,一定要努力再努力。”

杨锦瑜是校园里最活跃的一个学生,她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活动。参加征文比赛时,老师告诉她,家庭作业可以暂时不做,先写征文,但她还是先完成家庭作业,再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她牢牢记在心里,仔细琢磨,不停地修改。由于学习刻苦、准备充分,杨锦瑜在学校举办的作文竞赛、口算竞赛、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活动中多次获奖,在北城中心小学举办的“筑梦玉溪 共建宜居生态文明城市”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在玉溪市第三届“起来·读书”暨中华经典诵书讲系列活动全市中小学征文比赛中获小学组一等奖。

一路走来,杨锦瑜以微笑面对困难,凭着自己坚持不懈、滴水穿石的精神努力战胜困难,收获幸福和成功。

布昀凡:勤学善思做好每件事

活泼开朗的彝族帅小伙布昀凡,是蒙自市第一小学五年级(2)班的学生。

别看他年纪小,他可是一名“资深”的小记者。2017年10月,布昀凡加入了红河日报小记者团,他时时以身边的优秀记者为榜样,积极参加小记者团组织的社会实践。从杨红樱的“小樱桃见面会”到刘珈辰的《阅读,相伴美好生活》讲座;从元阳南沙踏春采风到五里冲生态茶园采茶制茶;他走进军营、走进交警队去体验和采访,甚至在“州中小学生运动会”“州两会”上都活跃着他的身影……多彩的社会实践,丰富了布昀凡的思维;广泛的阅读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他的写作水平。一篇篇采访稿、体验稿陆续发表在《红河少年报》和“红报小记者微信平台”上,其中,一篇关于州中小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的消息,还刊登在《红河日报》上……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为他点赞:小布是红河州参加小记者活动最积极、发表文章最多的小记者。

布昀凡不但是活跃的小记者,还是学校红领巾广播站优秀播音员,也是学校各种活动“最受认同”主持人。从国旗下的演讲者到各种演讲比赛的获奖者,从朗朗上口的英语口语到婀娜多姿的拉丁舞姿,从《红河少年报》的作者到绘画比赛的获奖者,多重的角色、出彩的成绩,让他成了同学们最佩服、最骄傲的榜样。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布昀凡坚信,只要勤学善思,就可以做好想做的每一件事情。

曹汝特:立志要做“金凤凰”

“我有一个梦想,长大后要当一名教师,把知识带给乡亲,我要成为‘金凤凰’,让家乡更美丽。”这是盈江县弄璋镇姐帽中学98班曹汝特的“梦”。

曹汝特的家在弄璋镇古里卡村,生活在这里的大部分村民为景颇族、傈僳族,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

最初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来到这里时,由于一半以上的群众不懂汉语,沟通上的障碍一度让工作队难以开展工作。此时,刚刚小学毕业的曹汝特自告奋勇,主动为工作队当起了“双语翻译”。工作队员与群众的交流通畅了,她成了村里的脱贫攻坚“小翻译”。

村寨环境“脏乱差”,曹汝特带头组织了一个“小小环卫队”,捡垃圾、清杂草、打扫环境卫生……用实际行动,激励大家整治环境。在“小小环卫队”的带动下,寨子里随意丢垃圾的人少了,参与环境卫生大扫除的人越来越多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曹汝特家境贫寒,自幼和爷爷奶奶留守家中,一年级开始便跟着村里的小伙伴步行上下学,从没有叫过苦,也没让爷爷奶奶操过心。贫困的生活环境塑造了她坚强勇敢的性格,积极乐观、勤学好问的她,以优异的成绩换来了贴在墙壁上的38张奖状。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心怀感恩坚强面对,只要我们善于感受爱、理解爱、传递爱,同样能够成为一个自立自强,对社会有用的人。”曹汝特在日记里激励自己向着未来奋勇前行。

祁润鲁:彝族文化传承人

时而翻腾跳跃,时而旋风扫退,一招一式,有模有样。正在表演彝族民间舞蹈“擦大钹”的是保山一中附属智源小学的祁润鲁。12岁的他已多次随彝族擦钹队荣登各种级别的舞台,成为保山市隆阳区彝族群众眼中的小明星。

祁润鲁生长于彝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世家,是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彝族文化的小传承人。他的曾祖父是隆阳区杨柳乡腊鲁彝族文化保护的发起者;父母毕生都在传承和发扬彝族腊鲁文化,是集彝族文化技艺于一身的民间艺人;叔叔是彝族腊鲁支系文化传扬会的负责人,彝族“擦大钹”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彝族小四门拳的第五代传人。

祁润鲁5岁开始学习彝族“擦大钹”的基础动作和基本的擦法,6岁开始和叔叔传习彝族小四门传统武术,勤学苦练,毫无怨言。

在学校,他是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好学生。生活中,他谦逊有礼,尊敬长辈,关心同伴,深受亲朋邻里的喜欢。2018年,他参加隆阳区“三区”人才服务成果系列展演,荣获一等奖;参加保山市武术比赛,荣获少数民族传统类金牌;参演《小鸟与金钹》,参加云南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颇受好评。

多年来,受叔叔的影响,祁润鲁对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立志做一个彝族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研究者和保护者,在传承和发扬腊鲁彝族文化的大道上不断前行。

李奕萱:一言一行传递真善美

博学笃志、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的李奕萱是普洱市思茅第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传递着真善美,展现了一名新时代好少年应具备的美德。

在知识的海洋里,李奕萱是一个快乐的畅游者,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她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她是班里的学习委员,积极承担老师交给的任务,带领同学们自觉主动、快乐地学习,是老师得力的好帮手。

她还是同学们公认的“小老师”。班上两位同学因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他们,导致厌学、怕学,看到老师每天放学后辅导功课的辛苦,李奕萱主动提出帮忙辅导,当起了“小老师”。在她的激励和帮助下,两名同学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重拾自信。

李奕萱自幼就热爱唐诗宋词和中国传统文化。她有一个梦想:长大要成为一名翻译官,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了这个梦想,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在每学期的校级语文知识竞赛、数学知识竞赛和钢笔字竞赛中都荣获一等奖;她精心准备的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百善孝为先》分别荣获思茅区第四届“国学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和普洱市第四届“国学经典”诵读大赛二等奖;在普洱电台第二届“我是朗读者”中荣获网络人气奖。

段维柠:用更灿烂的笑容迎接明天

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眉宇间透着灵气,她就是段维柠,个旧六中七年级的一名学生。

面对这样一个优秀、阳光、乐观的女孩,谁能想到,她竟然与病魔抗争多年。

2015年1月,段维柠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她不得不离开了校园,开始了漫长的治疗之路。在与疾病抗争的日子里,她总是用最灿烂的笑容面对,勇敢地坚持着,30多次往返于个旧和昆明,30多次骨穿手术,化疗打针吃药……坚强的她闯过了一关又一关。

在医生的精心治疗和妈妈的细心照顾下,段维柠的病情奇迹般地好转。重返校园的她,倍加珍惜读书学习的好时光,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文学、英语、手工、音乐……她都不舍得放弃,因为每一样都是自己喜欢的。

“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就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在学校上课时,她专心致志听课;身体不舒服在家休息时,她把不懂的内容整理出来,带到学校请教老师和同学。在缺课很多的情况下,她依旧保持优异的成绩,让老师和同学们赞许不已。

“治病就像爬山,只有一点一点努力才能攀登山顶。”没有被病魔击垮的段维柠,将会绽放出更绚烂的笑容给明天。

何家佳:身体力行热心公益

在老师和同学眼里,她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在父母眼里,她乖巧懂事、独立自强。这只在傣乡大地上正待展翅的“小孔雀”,就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允景洪小学五年级3班的何家佳。

沐浴着浓浓的傣乡风情,5岁时何家佳便开始学习钢琴和舞蹈,小小年纪的她不仅学得有模有样,9岁时便跟随老师外出参加各类钢琴、舞蹈比赛,并多次在国内外各项比赛中获奖。

刻苦的训练,让何家佳从小养成了自强自立自信的品格,在学校里,她勤奋自律、高效学习,各门功课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校“三好学生”“四好少年”“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优秀队干部”。

美丽的西双版纳,有着神奇的热带雨林和各种珍稀动植物,这让保护大自然的种子早早地在何家佳心中生根发芽。热心公益的她,成为一名小小环保志愿者,积极参与“留住蓝天碧水,我们在行动”——澜沧江公益环保徒步志愿活动,沿景洪城区澜沧江段开展垃圾清理,身体力行宣传生态环保的重要意义。

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在老师家长的培育下、在自己的努力下,何家佳这只“小孔雀”在美丽富饶的傣乡大地上正茁壮成长,展翅高飞。

黄梓旋:“胞波”情谊的小使者

每天7时,一群小“留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有序地从缅甸木姐市入境到瑞丽市姐告小学上学。校门口,一位中国小学生早早等候着“留学生”们的到来。她就是姐告小学四年级59班学生黄梓旋。

黄梓旋就读的姐告小学是一所地处中缅边境线上的小学,这里有很多来自缅甸的小“留学生”。中缅两国的小学生在这里融洽相处,很好地诠释了中缅“胞波情”。

在班上,黄梓旋和缅籍小“留学生”娜薇相处得最好。娜薇刚来姐告小学时,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上性格内向,有点跟不上节奏。细心的黄梓旋看到娜薇的窘境后,在学习上热心地为她讲解难点重点,做好笔记;课余时间,她主动带着娜薇一起玩游戏,一起出黑板报,一起制作手抄报。渐渐地,娜薇适应了这个新环境,性格也变开朗了,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在黄梓旋的影响下,娜薇也开始力所能及地帮助其他同学。黄梓旋说:“我们友好相处共同进步,我们既是好朋友,也是传播中缅友谊的使者。”

为更好地和缅甸小伙伴沟通,黄梓旋积极报名参加学校的缅语培训班。她说,学会了缅语才能更好地和缅甸小伙伴沟通,才能一起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问及她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她开心地说,长大后想当一名外交官,因为我有很多缅甸小伙伴,我们要共同维护中缅友谊。

李舒月:做一粒熠熠生辉的棋子

2018年代表学校参加保山市“永子杯”中小学幼儿园围棋赛,获团体第一名、个人第六名;代表保山市参加“谁是棋王”中国围棋民间争霸赛获儿童组第七名;先后参加过省级、市级围棋比赛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是保山市拥有围棋业余四段水平为数不多的几个女孩子之一,她就是昌宁县第一示范小学六年级(1)班的李舒月。

自幼便开始学习围棋的李舒月,养成了爱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锤炼出胜不骄败不馁的坚毅品格,围棋带给她快乐的同时也让她感悟颇多:“面对变化莫测的棋局,棋手只有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有志者事竟成。学习上刻苦发奋一丝不苟的她,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学习成绩都在班级或年级名列前茅,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学生。

多才多艺的她,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努力使自己成为品、学、才兼优的好少年。从“红领巾广播站”播音员到学校各种活动的主持人,从橱窗里篇篇习作的作者到各科考试的全优,她不断地挑战历练着自己。

“每个人的路不尽相同,可我们都应走出精彩的一盘棋,成为人生这个棋盘上熠熠生辉的棋子。”李舒月相信只要努力拼搏,未来将会更加精彩美好。

刘文兰:自强不息收获别样人生

来自双柏县石咢嘉大山深处的刘文兰,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九年级学生。因为先天性听力障碍,从未聆听过这个世界的美好。虽然命运对她是如此不公,但她却始终坚信:生命的意义在于全心全意地投入,只要自强不息,努力追求进步,总能获得别样精彩的人生。

听力和语言功能的缺失,让刘文兰付出比常人多百倍的艰辛。她发奋学习,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只要有时间,她就会把自己平常练习写下的句子拿给老师批改,努力提高交流水平。在她的带动下,班里的其他同学也养成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各科成绩有了较大的提升。她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2019年5月荣获楚雄州“第一届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面对残疾给自己生活造成的不便,她从没有过一句抱怨。“虽然我听不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但我可以用眼睛去欣赏,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她热爱舞蹈,是学校艺术团的主要演员,多次代表学校和楚雄州参加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等各类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雄鹰若要搏击长空,就要承受那重重的摔打。刘文兰每天都在以向上昂扬的姿态迎接生命中的每一个挑战。她常说:“我们要发愤图强,学好本领,只有这样才能被人尊重,才能承担好家庭和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

徐唯耀:善于思考的“理科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呈贡校区高二理一班的徐唯耀,常常以清华校训激励自己。

成绩优异的他,善于独立思考,每天制订计划,保持高效学习,并且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踏实完成每一次作业。在中小学老师的谆谆教诲下,徐唯耀深爱国学,擅长英语,有着赤诚的爱国热情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曾在2018年的NEPCS(英语能力竞赛)高中组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国家级三等奖;在同年的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和中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均获得较好成绩。

徐唯耀还参加过“云南省第一届‘最佳阵容’足球赛”的志愿服务。“体验到志愿者是一个神圣的角色,我更加坚定了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理想。我希望祖国在我们的奋斗建设之下,绽放出更加艳丽的光芒。”徐唯耀坚定地说。

丁学平:自立自强的独龙少年

家住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峡谷深处献九当村的丁学平,现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怒江州民族中学高一年级。

丁学平家境贫困,父母早年离异,他和两个妹妹跟着爸爸相依为命。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清贫的生活环境磨炼出他自立自强的性格,从小学开始,他就树立理想:一定要走出大山,一定要踏出一条人生的新路。

虽然生活上缺衣少食,有时甚至连鞋子都穿不上,但他对学习的渴望始终不减,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与日俱增。自求学初始,年少的丁学平就异常刻苦,在小学阶段就因成绩突出转入贡山县茨开镇小学就读。在校期间,他多次获“三好学生”“学习积极分子”等称号,并以全县第二的成绩考入贡山一中初中部。初中阶段,丁学平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被评为“县级三好学生”,3年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怒江州民族中学。

走出独龙江的路,虽然艰难,但丁学平一路奋斗,一路积累了人生历练。在学校,他刻苦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生活中,他谦虚谨慎、团结同学,主动帮助一些成绩落后的同学。在家里,他全力帮助父亲分担家务,悉心照料两个妹妹,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

陈姝彤:藐视困难的人才能战胜困难

笑起来有两个可爱的酒窝,对生活和学习总是充满信心的陈姝彤,是富源县第七中学初二(8)班的学生。

面对这样一个阳光、清纯的女孩,怎么也不会想到她是一个身有残疾的少年。出生时,陈姝彤因在医院用药不当而导致极重度耳聋,从小听不见声音。3岁时,当别的孩子还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时,小姝彤已佩戴着助听器独自在昆明聋儿康复中心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了。

语训的艰辛,没有把小姝彤打倒,反而锻造出坚毅的性格,骨子里似乎与生俱来的一股不轻易服输的劲儿,让她勇于面对困境,磨炼得坚不可摧。就这样,在老师们的精心呵护下,经过两年半的训练后,她终于学会了说话。

回到父母身边,回到渴望已久的校园,她像一块海绵一样快乐地汲取着、学习着;像一只羽翼渐丰的小鸟一样快乐地成长着、翱翔着。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姝彤从学习中找到了新的乐趣,渐渐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成长为父母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

人生没有真正的绝境,只有藐视困难的人,才能战胜困难。这位带着助听器的学霸,一定会飞得更高、更远。

王应楠:用实际行动展示民族团结

来自壮乡苗岭的壮族女孩王应楠是砚山县第一小学四年级学生。她独立自信、乐群好学、尊老爱幼、文明有礼,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是师生眼中的优秀少先队员,是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王应楠深受壮族文化熏陶,以民族代言人的身份亮相砚山首部形象宣传片,展示了各民族相亲相爱、其乐融融的美好形象。多才多艺的她还荣获云南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戏剧小学甲组二等奖,多次被学校选派到省州参加中小学生“三球一操”运动会啦啦操比赛、科普剧表演、绘画比赛等活动,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她既是民族团结进步的代言人,又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人,用自己的努力为弘扬民族文化添砖加瓦,唱响了民族团结的赞歌。她积极参与本民族的文化调查实践活动,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中,她用自己的行动传播民族团结的意义,参与砚山县壮族使用民族语言的现状调查研究课题,她和老师、同学共同开展的科技创新项目《砚山县江那镇壮族使用民族语言的现状调查》,在云南省第3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机器人竞赛上荣获省级二等奖。

正如她所说,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锻炼了动手能力,提高了创新思维,使她从生活中得到了启发,做出了优秀的作品,在成长的路途中又多了一项新的技能。今后会更加努力奋进,争做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赵梓澞:宣传家乡讲好国门故事

充满自信、乐观向上的赵梓澞,是河口瑶族自治县城区小学三年级学生。她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与人为善,明礼诚信,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最喜欢的好伙伴。

二年级时,她被老师选为国旗下讲话的小主持。从那时候开始,为准备好每周国旗下的讲话,她用课余时间来熟悉稿子,不懂的字词就查字典或问老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讲好河口故事,她经常跟随妈妈到国门党建服务中心、河口起义纪念馆参观。回来后,她根据收集整理的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一遍遍地把党的知识结合河口故事在同学间进行宣讲,还代表河口的小学生参加红河州“新时代好少年”的演讲比赛,向全州的中小学生宣传家乡,讲好河口故事。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小小宣讲员”。

面对困难从不放弃,对知识执著探索,让她在学习的道路上,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孜孜以求的精神。赵梓澞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五名,还获得了“优秀班干部” “优秀少先队员”荣誉称号。

包芸僖:科技创新小达人

玉溪第四小学五年级(4)班的包芸僖是个懂事孝顺、品学兼优的女孩。在学习上,她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认真踏实,成绩名列前茅。她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数学竞赛、手抄报、书法、征文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她肯钻研、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学校科技社团里总能看到她活跃的身影,凭着自己的观察力、知识积累和动手能力,成为一名科技创新“小达人”。她的外公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每次看外公扛着又大又重的锄头劳动,她就想设计一把轻巧便捷的锄头。每天一做完作业,她就钻进书房查资料,虚心地向老师及村中老人求教,一次又一次修改,一次又一次制作实物,终于发明出了实用有效的折叠多功能组合锄。2018年,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参加了全国“第十四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比赛,小发明作品——折叠多功能组合锄获得了铜牌。

除了发明创造,包芸僖还非常喜欢阅读,《中国青少年百科全书》《昆虫记》《中华上下五千年》课外读物使她视野开阔;她喜欢演讲,2018年12月参加红塔区“筑梦玉溪 共建宜居生态文明城市”的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2019年5月参加红塔区“我为祖国点赞”的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

刀颜奕:老师的优秀小助手

“这孩子学习特别执着。”勐腊县第一小学教导主任杨承敏笑着说,每次考试成绩发下去后,她都会标出错题,自觉“留堂”再做一遍,不会的就请教老师,没有全部弄通弄懂决不回家。

刀颜奕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第一小学三年级学生,她不仅学习成绩好,还是老师的小助手。教室里有个图书角,是各科老师专门用来放学生作业本的地方。每次图书角脏了、乱了,都是她自觉抹净、摆齐,如果有同学请教她题目,她也会细心讲解;她团结友爱,碰到有同学闹矛盾,她会主动劝阻调解,给他们讲道理;她环境保护意识很强,无论在校园,或者在哪里,只要看见地上有垃圾,她都会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她说:“妈妈从小就教我要爱护环境,只有环境好了,生活才会更健康。”

刀颜奕是一个乐观向上、成绩优异、品质良好的学生。2017年,她参加云南省学校民族团结经典文化教育活动比赛,获小学组“三等奖”;2018年,在勐腊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县级“科幻绘画一等奖”;同年,在西双版纳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州级“科幻绘画一等奖”。

段虹甜:有一颗美丽的心灵

作为班长,她带头团结同学组织活动,为班级为同学服务,是老师最得力的小助手。她勤奋学习,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多次在科技、手工、作文等大赛中获奖。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在老师的指导下,段虹甜当起了兴趣小组组长,用半年时间对扬名国内外的“澡堂会”所在地——怒江六库登埂温泉水质进行了调查,所撰写的调查报告荣获2019年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她就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实验小学的段虹甜。

段虹甜每年都会用零花钱、压岁钱购买一些小礼品,让父母带着她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给孤儿院的小朋友讲故事,还不断结交“心灵”朋友,成为这些人生遭遇不幸的同学的好朋友。

段虹甜在保护环境方面很“较真”。她知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也懂得有些物品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有一次,她在路边捡到几个矿泉水瓶,便顺手捡了卖给废品站,然后小跑到药店,将卖得的几毛钱放入柜台上的“扶贫箱”中。人看从小。这样的爱心,养成了,就是一生。

王锐思:做自己人生的主宰

“过去的我胆小脆弱,现在的我勇敢无畏,有句话说得好,‘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也将会继续与命抗争,做自己人生的主宰。”对面病魔,王锐思的话语铿锵有力。

王锐思是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八(1)班学生。2013年6月发现患有肾炎住院一个多月,2014年6月肾炎复发再次住院一个多月。从生病到现在都未完全康复,一边努力学习,一边与病魔抗争,并取得许多佳绩;2015年荣获镇沅县青少年科技创作大赛一等奖;2016年被评为自学能手。

升入中学以来,在学校组织的每次考试中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十名。展望未来,王锐思坚信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逐渐好起来,经过努力,也将如凤凰涅槃一般,浴火而重生,成功地完美蜕变。

杨丽梅:迎着风儿绽放的向阳花

“我希望自己是一朵向阳花,迎着风儿绽放,带给他人温暖……”她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前行。

杨丽梅是丽江市古城区民族中学九年级213班的学生,生活在农村,母亲因为经常生病干不了重活。看着爸爸被生活压得微弯的脊背,小小的她会觉得鼻子酸酸的:“我得帮帮爸爸,我得快快长大。”她从小学会了做农活,学会了做家务。每到种玉米时,爸爸妈妈每天早出晚归,而她也一有空就去地里帮忙,每次手心都被磨出水泡,但她咬牙坚持,心想自己多做一点,爸爸妈妈就会少累一些。

在村里长辈们的眼里,她是个不太孩子气的小孩子,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别的小朋友想的是赶紧做完作业然后出去玩,而她却想的是放学后回家帮父母干活;别的小朋友在想怎么样能跟家里多要些零花钱买玩具,而她却想的是多帮奶奶养几只鸡补贴家用;在别的小朋友还让爸爸妈妈给自己洗衣服洗袜子的时候,她却在爸爸妈妈汗流浃背从田里回来时,递上一杯提前凉好的温开水,给爸爸妈妈捶捶背,揉揉腰。

伍林:用诚实善良感染身边人

伍林是绥江县南岸镇中学九年级72班学生,在学校,她勤学善思,尽心帮助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在家里,她孝顺长辈,主动帮助妈妈、爷爷分担家务。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称号,并被评为“2018年绥江县新时代好少年”。

伍林幼年时,一次意外失去了父亲,身带残疾的妈妈辛苦支撑着这个家。妈妈的辛劳,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所以,幼小的她就一直主动承担起了力所能及的事。除了在学校学习外,每次放学回家,她就会帮妈妈干活,耐心、细心照顾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等待爷爷奶奶和妈妈都睡下了,她才开始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做功课,争分夺秒努力学习。周末时,她总是早早起床,做饭,收拾家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她不曾有过怨言。她知道妈妈的不易,所以她从来不会向妈妈要求这要求那,一心只想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改变现状,让妈妈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她立志要用自己的诚实、勇敢、勤奋、善良、自信、感恩来感染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真正做一位名副其实的新时代好少年。

赵梓煜:传递爱心播撒希望

赵梓煜是昭通华宇特色学校五年级(1)班学生,在班级中担任学习委员,也是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成员之一。她品学兼优、阳光活泼,是同学学习的好榜样,也是老师的好帮手。

在学校,她作为大队部干部和班级班干部的一员,一直勤勤恳恳地为班级、为同学服务,同学们遇到难题,总喜欢和她讨论,同学生病了,她会主动去安慰照顾同学……现在,不管班里有什么任务,她总能把同学们凝聚在一起,带动大家团结合作,圆满完成班级任务。在她的影响下,班级充满了朝气活力,每个同学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作为一个心地善良,传递爱心的小天使,她一直都在努力地传递爱心、播撒希望。在家里,她尊敬长辈,孝顺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她深知,自己努力学习,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周末和假期里,她时常跟妈妈到福利院和敬老院,为小朋友送上学习和生活用品,帮老人们打扫房间,给他们唱歌跳舞,把欢乐传递给孤寡老人。

徐艺文:从书海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徐艺文是威信县第二小学五年级(3)班学生,有着开朗的性格、广泛的爱好。在学校,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家里,他是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他喜欢读课外书,闲暇时总是在书海中汲取知识。

在他的感染下,大部分同学爱上了读书,大家听说读写等能力大幅提升。他总是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在学校组织的各项知识竞赛中多次荣获一、二等奖,并成为威信县教育局小学组唯一选手参加昭通市第三届“彩云杯”传统文化知识电视直播大赛获得三等奖。

他生活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长期接受红色传统文化的熏陶,聆听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参观扎西会议纪念馆,缅怀革命者的英勇牺牲的精神,让自己的心灵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感受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立志做一个积极向上、懂得感恩、报效祖国的人。

杨世翰:收获帮助他人的快乐

通过家人的帮助,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一中初中部205班的杨世翰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加入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爱心包裹”项目,该项目包括向中国偏远山区的儿童捐赠学习用品。“我每季度用自己节省下的零花钱捐赠一个‘爱心包裹’,都会收到来自山区小朋友的回信,每一个‘爱心包裹’都代表着一分希望,我收获帮助他人的快乐。”

随着年龄的增长,杨世翰认为自己应该投入更多的力量帮助其他小朋友,传递更多的爱心。五年级时,杨世翰参加了中国扶贫基金会一对一帮扶,定向资助一名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的男孩。每个学期结束,他都会收到男孩的回信。

帮助他人的快乐,让杨世翰产生了更多的想法——将助人为乐的行动贯穿在他的生活之中,2016年,他走上街头,完成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公益传播官”爱心宣传活动;2017年六一儿童节大理州巍山回族彝族自治县开展“贫困山区儿童微心愿认领活动”,他认领了3个心愿,满足了3个小朋友的3个小愿望;2018年,他用节省下的1000元压岁钱捐助了苍洱公益与共青团大理州委的“暖春行动”。

杨世翰3次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担任“大理市第二届少先队代表大会”代表;2019年评为大理市第一批“新时代好少年”。

李金恒:伸出援手帮助同龄人

从小爱看书,让文山实验小学南校区四(10)班的李金恒养成了善于思辨的习惯,多篇习作发表在《七都晚刊》。逻辑清晰、谈吐大方、学习成绩优秀的他是班级学习委员,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常组织班会活动、上台讲课。2019年,他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的“祖国,我要为您点赞”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

几年来,他在学校组织的英语、数学、语文、演讲等比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被学校表彰为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优秀学生、道德风尚好少年、优秀小标兵等。

他一直坚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别人,当他听说建档立卡贫困户李荣发爷爷家有一个和他同岁的小男孩李发顺,冬天都还穿着夏装时,二话没说,从衣柜里抱出一堆衣服,又精心挑选了几本书对妈妈说:“我衣服太多了,这么冷的天,你帮我给李发顺送一些去吧。你一定要告诉他,知识改变命运,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走出贫困。”

鲁茸品初:热爱自然热爱家乡

鲁茸品初是德钦县德钦中学108班学生。他是同学们口中的学霸,在老师们眼中,他有许多值得称赞的地方。

他坚持每天阅读,时常穿梭在学校图书馆里,宿舍的柜子里,家里的书架上,教室的书桌上全是厚厚的书籍。广泛的阅读给他带来了许多荣誉。2018年,他在第二届迪庆州“美丽迪庆 留住乡愁”作文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德钦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当同学们遇到烦心事时,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很多同学都得到过他的帮助。

周末回到家中,他总是习惯性地帮助家人做些家务活,扫地、拖地、洗碗。瘦弱的身影总在不停忙碌着。给爷爷奶奶捶背按摩是他每个周末的“家庭作业”,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

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之下,他从小养成了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他热爱家乡的每一束花,每一株草,每一棵树,每一座山,他像爱着母亲一样爱护着自然。因为他知道美丽的大自然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

田强:幼小身躯撑起家

11岁,本是需要父母关爱照顾、吃糖玩耍、无忧无虑的年纪,但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中心完小五年级(2)班的田强却坚持学习、操持家务、照顾重病卧床的妈妈,从来不言苦和累,用孝顺、勇敢、善良和坚强,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田强9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留下母亲、哥哥和他相依为命,生活虽然有些艰难和贫苦,但还算勉强过得去。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意外打破了家的平静,他母亲遭遇车祸,几根肋骨断裂、脚踝和脚掌骨头粉碎,经过6次手术保住了右脚,仍需要卧床治疗。为不影响哥哥学习,他勇敢承担起家里的重担。每到周末,他便飞奔回家,洗衣、生火、做饭、采猪食,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帮着擦拭身体、按摩,给母亲讲述他在学校的点点滴滴。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母亲的身体日渐恢复。

田强在家里是一名“小家长”,他利用休息时间采茶叶卖,承担起家里的重担。他在班里是班长,他勤俭节约,除了买必要的学习用品外从不乱花钱;他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看见谁有困难就会毫不犹豫的伸出友爱之手;他刻苦勤奋,在照顾母亲的同时,从未落下学习,用实际行动践行“百善孝为先”的道理。

蒋雨珊:坚持做最好的自己

蒋雨珊就读于施甸县仁和中学八年级278班,是班里的体育委员和文艺委员。在生活中,她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在学习上,她刻苦认真,勤学好问,各科成绩优异,多次受到学校的表彰。

一直坚持“做最好的自己”座右铭的蒋雨珊在学习上以此严格要求自己,每个学期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周密地安排时间,不偏科。在每一次的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作为班干部,她总是勤勤恳恳地为班级为同学服务,不折不扣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为同学树立了榜样。

蒋雨珊爱好广泛,5岁开始学习舞蹈,如今已考取云南艺术学院中国舞的十一级证书和国际标准舞拉丁舞的二级证书。升入初中以来,在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英语竞赛、舞蹈排练等活动中也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

谷欣慈:用实际行动保护洱海

大理市下关一小136班的学生谷欣慈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读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年都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2018年获得大理市教育局、共青团大理市委表彰,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

她坚持每天早起一小时,利用每天上学前45分钟时间阅读。课余之外,她搜集关于洱海保护的知识,先后写出并发表了《乡愁古生》《家乡的母亲湖》《我爱荷叶》等文章,用实际行动保护洱海。

2018年11月,谷欣慈在云南省“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演讲比赛省级决赛中,以最高分荣获小学组第一名,摘得小学组一等奖。同年12月,代表云南省赴京参加由教育部举办的全国总决赛,以全国第九名的成绩荣获国家级二等奖。

在学校,她是少先队大队部的播音员;在校外,她是大理电视台《车行天下》栏目交通安全宣传员,一直在做交通安全的公益宣传。她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字正腔圆的朗诵也带动了许多同学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

“新时代好少年”充分展现了云南少年们在恪守学生道德、信守家庭美德、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表现出的良好精神风貌,真实地反映了他们传承中华美德的少年情怀,事迹感人,可亲可敬。他们是少年学习的榜样,展现新时代少年之美。

一起为云南这些

新时代好少年点赞吧

云报客户端综合自云南日报(记者:胡梅君 马喆 浦美玲)、云南网、云南文明网

责编:李喜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真好作文 对困难微笑作文500字 我的家乡包头作文 描写人的外貌的作文 抖音如何制作文字视频 海边旅游英语作文 那一次我真的开心作文 假如我是公主作文300字 情商的重要性作文 写秋的作文六百字 秋景作文300字 快乐的艺术节作文 高考作文优秀语段 通用作文 感谢师恩作文150字 什么小传作文600字 介绍铅笔盒作文400字 最简单的作文 用古文写作文 愿望作文500字 小学一二年级作文 一部电影作文 正能量作文素材 我的爸爸是医生作文 好作文摘抄大全 有意义的事作文100字 坚强的母亲作文 写柿子树的作文 这也是风景作文 七年级我的同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