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致敬五四青年节:我们的青春关键词

2020-11-22 01:35:01
相关推荐

来源:中国青年报

谨以此致敬五四青年节 我们的青春关键词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青春是热烈的,青春是张扬的;青春是羞涩的,青春是懵懂的;青春似酒,青春如诗……每个人回首自己的青春往事,都有酸甜苦辣的感触,都有刻骨铭心的瞬间。这里是几个年轻人的青春关键词,谨以此致敬五四青年节,以及所有为理想奋斗和拼搏的年轻人。

热爱:为了写作,我看完了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志鸟村(网文作家)

朋友总会说,真羡慕你们网文作家的工作,自由。我很想说,其实我全年365天无休。但大家都不相信,因为我这么说的时候,自己的表情总是显得很享受。

享受是一个很直观的感受,表现在我身上,就是长成了190斤的胖子。

我爱这份工作,这是一份努力付出就有相应回报的工作。同时,我确实是比较自由的,我可以写到凌晨四点睡,也可以凌晨五点起来写作,我能自由支配时间,能陪伴在父母身边,像他们照顾我长大一样,陪伴他们老去。

我爱这份工作,还因为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尽管我们生活在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年龄,但在讨论问题时,永远激情澎湃。我们是作者,也是彼此的读者,见面总是愉悦而充满热情。

也会有一些好奇的朋友跑来问我,如何成为一名网文作家,我的回答通常没有什么新意,那就是阅读。吃饭、上厕所、走路……我会利用很多碎片时间来阅读。

我写作的内容跨度很广,从科幻到历史,到能源、生物学、医学。每次我写哪一方面题材的时候,读者都会以为我是专门做这个的。之前写《超级能源强国》时,有石油行业的读者来问我是不是他们的同事;后来写《重生之神级学霸》,读者又猜测我可能是大学教生物的老师;现在写《大医凌然》,还有读者怀疑我是医生。

硬要说我的阅读有什么技巧,就是我不仅会阅读大众文献,而且会阅读论文,看到感兴趣的论文,我会将论文后方的参考文献都找出来,尽可能读得深入一些。

在写《大医凌然》之前,我还去了医院采风,因为许多东西是从文字阅读中很难获知的,譬如手术室内的环境,医护人员的状态,甚至详细到当病人昏迷后,医生和护士们的聊天内容。对我来说,这像是一种深度阅读。

当然,每天至少要写5000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总有觉得辛苦的时候。例如:身体不适的时候,家中有事的时候,电脑坏掉的时候……

久坐写作是网络作家的工作常态。写得腰疼了,我会站着写,有时候也会跪着写,目前来看,跪着写最舒服。我们还会讨论一些增加写作效率的办法,比如用什么椅子,什么按摩器。有时还会用人参泡水喝,大量的咖啡……所以我长胖也不仅是因为太开心。

我自大学期间就开始写作,毕业后在家全职写作。我爸妈是比较支持子女的家长,但是面对亲朋好友询问的时候,还是要反复解释:我儿子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在写小说。

到现在,网文作家不再是让人感到陌生的职业了,爸妈逢年过节的“介绍任务”,也渐渐轻松起来。我父亲是个很内敛的男人,平时轻易不发朋友圈。每天转载的养生文,都要认认真真挨个群发,绝对不发到朋友圈里。唯独关于我的内容,关于他儿子的小说和采访,朋友圈里一条接一条。

经常有读者在起点读书的评论中互相讨论,因为某某场景而看哭了。其中最常见的段落,一个是小说《重生之神级学霸》里,父亲收到了女儿的高考录取通知书时的场景,再一个则是《大医凌然》中,主角凌然作为医生,救治一名年轻运动员的场景。

这些都让我意识到,我的文字传递给读者的东西,比我以为的更多。在网络小说创作过程中,读者不仅是单纯地阅读,通过评论,他们也参与其间。

例如,每当大家看到主角帅气的描写的时候,就会评论一个“呸”字,以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很多读者,他们疲惫地下班,坐上公交车,坐上地铁,翻阅手机,看到我的小说,愉快地“呸”上一句,心情也许就会变得愉悦起来。

看到读者们夸我,我也会笑得像是个190斤的胖子。

读者:呸,你本来就是。(志鸟村 网文作家)

坚持:梦想的种子从来不会一蹴而就地萌发生长周震南(青年音乐人)

如果12岁那年,没有走进超市的唱片区,我无法现象,现在会过着怎样的生活。

人生第一次了解到音乐,便是从那一天开始。

我已记不清当时为什么会买下迈克尔·杰克逊的《This is it》。或许,当时只是被专辑封面所吸引。但在回家以后,看完他的表演,我却被强烈地震撼了。仔细想来,人生第一次想要站上舞台,应该就是在那一天。

从开始有这个念头,到现在已有6年,周围很多事情都在改变。幸运的是,我心中对梦想的坚守从未更改。

最初来到《创造营2019》,坦白讲,我在心理上是有一些担心的。我从小就习惯独来独往,对集体生活完全陌生,想到要和100多个人朝夕相处,或多或少有些忐忑。可是,住进集体宿舍以后,我发现这种感觉其实挺有趣。在和新朋友聚在一起交流时,总能碰撞出新的观念。我想,等到日后离开,我应该会很怀念这里的生活经历。

我们是朝夕相处的兄弟,也是相互竞争的对手。在训练过程中,在准备公演的时候,总能看到学员们坚持的模样。有的学员为了练好一个转圈的动作,可以重复练习70遍,直至练到汗流浃背。尽管高强度的训练很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那种无畏、勇敢和拼劲,真的可以让我们迎头而上。

舞台是什么?我该怎么做?我还能挑战什么?每一天我都在寻找答案。在最好的年纪里,能够为了自己热爱的舞台,跟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去乘风破浪,这样的经历很难得。能够来到这里,我很幸运,所以,我必须用100分的拼搏,打造100分的自己。

如果以前你问我什么是男团,我可能只会傻乎乎地回答:“男团就是一个人以上的男子组成的团体。”如果今天再问我同样的问题,我会把它定义为一个热情的能量体,一个责任感的汇聚点。过去,我沉浸在自己的舒适圈里,音乐的风格、喜欢的作品类型都是固定的,那种氛围很安全,但很自我。直到来到这里,我才明白团体对个人所附加的价值和意义是无穷大的,只有在尊重自我的前提下,尊重他人的打拼,才能凝聚成有团魂的集体,才能一起变得更好。

现在,我要感谢依旧在坚持的自己,也要感谢小时侯为了梦想咬牙坚持的自己。

梦想的种子从来不会一蹴而就地萌发生长。最开始,其实我并没有给未来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我只是单纯想学习舞蹈,于是就报名参加了街舞班,学习类似breaking等舞种。在前三个月,作为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初学者,我的膝盖、肩膀常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等忍受过最初龇牙咧嘴的疼痛期后,我发现对于舞蹈的热爱已经可以让自己忽视疼痛。我享受每天一点一滴的小进步,而单纯的喜欢便足以支撑我坚持下去。

学习街舞的前两年,我把征服每一个高难度动作当作挑战的乐趣。我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强大,现实却并非如此。偶然一次,我在电脑上看到前辈的作品,那种巨大的冲击感再次出现。“变成更强者,成为艺人站上舞台”,成了我决心要完成的目标。

最初,父母对于我的梦想很是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我一时兴起的念头而已。青春期的少年梦想经不起他人一丁点的质疑,我激烈地表达着自己对舞台梦的执着。最终,与向来保守严厉的父亲经历了一次简短却足够深刻的谈话后,他没有再干涉我的决定。回想那一天,我很骄傲自己毫不犹豫地告诉父亲,“我知道这件事很难,但是我很想做这件事情。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两年来一次次思考推敲后做出的决定,你们要相信我,我不会后悔。”

如果要给青春下一个定义,那么我的青春就是要去勇敢追梦,就是要去做一些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去成为一个自己真正想成为的人。

现在,每一天都很累,但是,这种累却有一种充实感。我知道,只要始终保持着不妥协的热爱和不服输的冲劲,就能离梦想越来越近。我只希望,每一天的自己都能更加无畏、更加努力,剩下的,尽心去享受便可。

毕竟,我的青春、我的梦想、我的赤子之心,此刻都在向前奔跑的路上。(周震南 青年音乐人)

担当:青春不只有诗和远方 还有家国和边关浪万鹏(青年军人)

几乎每个男生儿时都有一个军旅梦,我也不例外。

2007年夏天,我参加完高考,又通过政审、面试、体检、心理测试等一系列考察程序,如愿收到了军校录取通知书。在那个懵懂的年纪,军人需要担当什么,我只有从影视剧中得来的模糊印象。此后至今,12年的军旅生活,4000多个日日夜夜里,走过天南海北的一座座军营,我的答案才逐渐清晰起来。

2010年8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泥石流袭击了甘肃舟曲县城,一夜之间,近千户人家的房屋被毁、亲人罹难。当时,正值大三暑假,我看着时时更新的灾情,一个强烈的念头在心底萌发:我要去灾区。和家人商定后,我打起背包出发了。在灾区,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每天做些协助卫生防疫、登记统计信息资料、搬运救助物资等琐碎而具体的事情,看着身上穿的迷彩服,不时就有乡亲拉着我的手说:“感谢亲人解放军……”

在月圆村的一个受灾安置点,两名战士负责近百名乡亲的一日三餐。其中一个只有19岁,皮肤晒得黝黑。他说:“我是一个炊事员,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们,我只能努力做好饭,让他们吃好,有劲儿重建家园。”由于道路阻断,他们每天凌晨四点多就要起床,从十几公里外的宿营地背着当日的食材走来,一天只休息四个小时。看着战友们从早到晚忙碌的身影,一种强烈的自豪和责任感充盈在我的内心。

军校毕业后,我先是去了作战部队,后来到机关工作。一次次的岗位变换,一次次的任务磨砺,让我读懂了那个19岁炊事兵平淡话语的力量:军人的担当,就是站好你的每一班岗。

康西瓦烈士陵园,矗立在喀喇昆仑高原海拔4280米的地方,陵园里长眠着100多名烈士。而在海拔5120米的地方,有全军海拔最高的机务站——红山河机务站。

有一年,我跟随央视摄制组来到红山河机务站采访。令央视记者分外好奇的是,无论屋里屋外,张定燕总戴着一顶军帽。在室内拍摄时,记者想请他摘下帽子,张定燕不好意思地说:“头发快掉光了,不太好看。”由于高原缺氧,不到30岁的张定燕几乎谢了顶,因为担心父母见了伤心,他甚至从不主动提探亲休假的事儿。

后来,在一次访谈中,有一位大学生问他:“条件那么苦,你后悔吗?”张定燕平静地回答:“我们每次上山都要经过康西瓦烈士陵园,那里安葬着100多位烈士。我不止一次看过他们的墓碑——大多十八九岁——为了保卫祖国,他们已经在雪域高原长眠了几十年。问我后悔不后悔,在那里就能找到答案。”

我问自己担当是什么?一个个战友的面容闪现在我眼前。在帕米尔高原的红旗拉甫边防连门前,我看到这样一句话:把心安在高原,把根扎在边关。放眼祖国更加辽远的边疆,在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海拔5418米的河尾滩,最低气温达-60℃的伊木河,大雪封山7个月的詹娘舍……2.2万余公里的陆地边防线上,每一处都留下了中国军人的脚印。

当我乘着思绪的航船,瞻仰风雷激荡的时代,眼前浮现出一代代青年官兵的画面。他们抛头颅挥洒热血,上高原戍守边关,下深海走向世界,青春的画卷上印刻下他们担当的身影。

人的青春只有一次,有的岁月静好,有的负重前行,有的放飞自我,有的心系家国,而军人的青春,写满了家国和边关,盛满了使命和担当。(浪万鹏 青年军人)

闯:只要你敢闯 机会总比别人更多一些刘甜(深圳“量子云”合伙人)

不知不觉,我竟然已经工作了整整15年。但还好,离联合国对青年的定义上限45岁还有差不多10年,所以我正青春,还能闯!

“闯”对我来说是个很有魔力的字眼。因为爱闯,我从理科生成为新闻人;因为爱闯,这些年踏遍了中国除西藏之外的所有省份;因为爱闯,硬是从一个传统媒体人变成了互联网创业者。

创业这几年,我时刻追赶互联网迭代的步伐,奔波成了常态。2018年,我飞行了十几万公里,再算上在高铁上的时间,一年里可能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出差路上。如果要问是什么让我坚持?或许就是梦想的召唤:永不言弃,闯出一片天地!

我曾是一名地道的理科生,2000年却“闯”进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成为网络新闻学专业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学院重视学生实践,鼓励大家到媒体一线闯荡。于是,我从大一就开始实习。一开始,我写的稿子总会被报社老师改得面目全非。不过我没放弃,无数次地揣摩学习写作技巧后,渐渐得心应手,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文章发表,有时还会接连做出两三个整版的报道。

当然,媒体实习给我的最大收获不是稿费,也不仅是写作能力的提升。报社前辈教会我一个道理:想做一个好记者,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与社会打交道。在毕业后当记者以及此后的创业过程中,这个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怀揣着新闻理想,大学毕业后,我只身南下闯荡,加入刚筹建的深圳卫视。从编导、主编再到制片人,一干就是近12年。那些年,我走南闯北制作过不少特别的节目:曾经历时30多天,横穿整个澳大利亚,在澳洲冬季的严寒中风餐露宿,穿越荒漠无人区。我也曾带着摄制组开着帆船,花半年时间走遍了中国海岸线。

不过,我刚进电视台时的状态却是糟糕透顶。由于不是广电专业出身,连最基础的编辑机、摄像机都不会用。于是自己暗下决心,通宵达旦地用了一个月把所有设备都学了个遍。我还拜师学了摄像技能,没想到全台考试拿了第一名,拍的第一部纪录片就拿到了全国大奖。

身处深圳,我始终对商业社会保持着关注。因为职业性质,我常有机会与一些成功的创业者面对面交流,这使我接触到不少前沿的互联网思维。在电视台工作的后期,我开始负责广电新媒体项目,成为国内第一批网络电视台的管理者,算是一条腿跨进了互联网行业。

离开电视台的决定是艰难的,曾经以为干新闻会是自己这辈子唯一的职业。但最终还是抵不上对互联网的执念,2015年,我辞职下海成了“创业狗”。

创业的项目是一个互联网出行平台——嗒嗒巴士,主打“一人一座、专巴直达”的白领上下班体验。由于赶上风口,我们的业务发展突飞猛进,在全国30多个城市,开通了3000多条巴士线路,总用户量达到300多万。前后不到半年,融资了三轮,估值数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定制巴士企业。

第一个创业项目,让我深刻体会到“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互联网力量。很多业务都是边做边创出来的,只要在一个小循环里跑通,就能成为全新的模式快速复制,迭代前进。

2017年,我开始另一个创业项目,运营一家做微信生态的互联网公司。很快,用户就达到数亿。公司员工绝大部分都是90后,一个个青春洋溢,都是“互联网原住民”,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网感。和他们一起闯、一起创业,心情和状态也年轻了许多。我会时常分享自己爱折腾的经历,人生的意义在于突破自我,只要你敢闯,机会总比别人更多。(刘甜 深圳“量子云”合伙人)

成长:与过去告别 向世界问好小声(高中生)

“五四”青年节又要到了,不知不觉中,我离自己的童年又远了一步。有时候,看着还在上初中的学弟学妹在操场上追跑打闹,我也会回忆起那些还能“欢度六一”的美好时光。如今,面临着成年的挑战,即将高中毕业的我,无疑不能再沉湎于无忧无虑的过去——毕竟,每个人都不能做长不大的孩子,我也绝不例外。

我在14岁第一次戴上团徽时,心里对什么是青年,并没有多少概念。那时中考在即,脑子里除了努力学习备考外,就是考完后该和朋友们去哪儿玩的问题。今天评价那时的我,“小屁孩”三个字绝对恰如其分。那时,看到朋友在QQ空间里转发“成长是一种痛”之类的鸡汤文句,我总是觉得他们太过装腔作势,却不知道自己的没心没肺,很快会被成长的风暴洗刷一新。

上高中后,崭新的生活在我面前展开。习惯完成固定任务的我,不得不面对很多父母、老师无法代替自己做出的选择。该选修哪门课程,要加入什么社团,要不要参与学生会竞选,又是否要投入学科竞赛……各种选择让我一时有些无所适从。其实,真正的成长不仅是学会做选择,而是发现所有的选择都会有相应的代价。接受和面对这些代价的过程,便是曾经为我所不屑的“成长的疼痛”

因为选择了修读预备出国的课程,我不得不和曾经朝夕相处、培养出深厚感情的同班同学挥手作别;因为加入了学生会,没有足够时间练琴,我只好放弃了考级的目标,彻底接受了自己不可能成为下一个马友友的现实;筛选考试之后,我最终没有走上学科竞赛的道路,然而当我看到当时不如我的同学拿下全国二等奖时,心里却不由得燃起了几分嫉妒的火苗……

小时候,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之下,我的世界一直笼罩着一层充满美好的“童话滤镜”。然而,美好的“童话滤镜”也是束缚着我长大成人的茧房。成长,是将这层滤镜打碎、剥落的过程,也是我面对真实社会破茧成蝶的过程。

在这几年的成长里,我尝到了青春的美妙滋味,我第一次确立值得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第一次交到了能为自己两肋插刀的知己好友,也第一次有了用心去爱另一个人的独特感受。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了青春的痛苦,初次触碰到了冰冷的现实……

当然,我也知道,未来的我回看今天,会觉得此时此刻的感想是如此矫情,此时此刻的忧愁又是多么无足轻重。或许,那时的自己会像今天嘲笑过去那个“小屁孩”一样,觉得今天的自己同样幼稚得可笑——但今天的我与昨天不同,明天的我又与今天不同,不正是成长最大的意义和魅力吗?

我还年轻,还在不断地成长。成长是与过去自己的漫长告别,也是与整个世界的漫长问好。(小声 高中生)

拼搏:对头发的调侃,最终应验在自己身上赵宇(医生)

从2007年踏入大学校门,直到2018年博士毕业,我常开玩笑说自己又读了一遍小学、初中和高中。因为和生命打交道,医学生要经历近乎残酷的淘汰机制,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考核,还有实习、规培、科研,抢救、会诊、手术,每一步都需要努力拼搏。

在本科阶段,医学生的重点是“筑基”。基础的扎实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医生所能达到的职业高度。面对如字典一般厚的各学科课本,啃书就成了我们的主要生活方式。我见识到了各类刻苦学习方法,比如在自修室里支一顶帐篷,比如用自行车锁去占通宵自习室的位子。当然,读书并非总是枯燥的,那种“每有会意、欣然忘食”的乐趣,外人同样很难理解。

到了研究生阶段,发际线就成了同学之间相互调侃的玩笑。看过美剧《实习医生格蕾》的朋友,相信都会对住院医师培训的严苛程度有所了解。中国的青年医生同样要经历类似的磨砺。在收治患者、处理医嘱、抢救急重症的第一线,总能看到他们忙碌而疲惫的身影。责任的背后是生命,只要还身着那身白衣,就必须牢记入学时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不仅如此,医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还要承担很多科研工作。读文献、收数据、做统计、写文章、做实验,都是生活的常态。节假日需要值班,寒暑假更是完全不存在,甚至回家过年都变成一种奢侈。那时,我常常与凌晨4点的北京相遇。硕士就读期间,我的祖父与外公相继离世,自己甚至无法去送他们最后一程,黄土相隔的遗憾终生难忘,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时,两位老人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泪水情难自已。

常听人说,不多掉些头发的博士生涯是不完整的。对头发的调侃,最终还是应验在了自己身上。虽然没有“中间飞机场、两边铁丝网”那样夸张,但科研压力和各种实验试剂的侵蚀,导致我的发量明显减少。负责浴室清洁的大哥常常告诉我们,洗完澡要及时清理下水道滤网,因为头发太多经常导致堵塞。

科研生活有苦闷,更有乐趣。实验一天接着一天,失败也一次接着一次,尝试也在一步跟着一步,能住在实验室其实是最大的幸福,因为可以持续实验。那时候,我经常半夜起来给细胞换液,当然也不必担心过度照射紫外线而引起的脸部爆皮,因为根本没时间出门。对科研来讲,努力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此期间,我学会了及时摆正心态,坦然面对奋斗过后的每个成败。

回忆自己奋斗拼搏的过程,乐趣大于艰辛。如今,我在消化内镜的道路上不停磨砺自己的技艺,继续经历着失败与挫折。精进的过程总是这样,充满着坎坷与磨难。我很喜欢《士兵突击》里许三多的一句话,“步兵就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兵”,很多事情并没有终点,也不必去计较终点。在拼搏的路上,我只把下一步当成自己的终点。(赵宇 医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350个字的作文 坚持作文结尾 写叙事的作文 四年级200字作文 英语作文感谢信 中国历史作文 介绍学校的作文 新朋友作文 校园青春作文 我的一生作文 冬天600字作文 一直都在作文 坚持作文开头 四季英语作文 写人作文题目 坚持600字作文 幸福的家作文 遇见800字作文 风土人情作文 作文优秀开头结尾 写一篇作文300字 水饺作文 捕鱼作文 旅游作文结尾 动物园英语作文 200字作文初中 好心情作文 作文写景500字 500字作文写景 小狗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