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关于书信(一)慢时代

2020-11-22 01:45:01
相关推荐

艺小可 艺鸣华夏

曾经,中国人经历一个慢时代。

在中国古代,大多是官兵骑马匹送书信和物件,直到近代,中国的驿道系统一直是官办官用,曾经的唐玄宗为搏得玉环一笑千里送荔枝便是中国驿道的开端。“一骑红尘妃子笑”,至此唐玄宗开了个荔枝快递。

那时的民间书信,只能想尽各种办法捎送,但信件丢失,地址有误等扎心的事,佛系快递,到不到随缘,要是让艺小可在那个时代,也是脸上笑嘻嘻,心里... ...

Bug一出来,古人脑洞也大了,盼望鱼雁也能传书,感叹“寄书长不达,家书到隔年”,所以就有了鸿雁传书(1),鱼传尺素(2),青鸟传书(3)的典故,用艺小可的话就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能活动的都活动起来给我寄个信。

在清末至民国期间,新式邮局就出现了,家书开始邮政寄送,但那时候,邮政网点十分有限,中国民间书信还没快好准的传送,而且那时候的中国不是人人都能识字写字,有需求就有市场,一大批“代写书信”的先生专门为百姓撰写家书,“代写书信”的先生也成为当时兴起的新职业,大街小巷,支个摊子,摆弄上笔墨就能开门营业了,那多的,就跟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贴膜的一样... ...

邮递员也是那个时代备受瞩目的职业,交通工具用摩托车、马车、骆驼,再不行走路,把手里的信准确送到接收人的手上是邮递员的宗旨,后来,邮局演变出邮政流动车、还有分局开设到世界各地。

邮递员会把来信送到收件人的家里、工作单位,甚至田间地头,他们不仅负责邮递信件,还要负责分拣分类,笔记是人工撰写,分拣也都是人工来做,每一份信件,邮递员都要按照区域和时间精准分类。那时候,等待家书的人们对邮递员格外亲切,每一个收到家书的人都兴高采烈,就像你等快递的心情。

随信件一起兴起的还有邮票,邮票在那方寸空间,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有收藏价值。集邮曾经是艺小可写在小学作文里的三大爱好之一,不止她,大家都这么写... ...

在那个年代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邮政的信筒以及骑着二八自行车来往取信的邮递员。而今,这样的信筒除了复古信筒作为特色,也只能在博物馆等地方在回味当初的影子了。

我们已经度过了那样漫长的信件时代,

现在的你,有多久没写信了?

有多久没有收到信了?

从前车马很慢,

一生只能爱一个人,

但是可以娶三妻四妾啊

关于书信,

本期我们说了它的前世今生,

你想不想知道世界上

最长的,最短的,最快的,最慢的

书信~~

别捉急,

我们下期见~~

注释:

(1)鸿雁传书:

1958年7月10日,原邮电部发行了《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邮电部长会议》纪念邮票一套2枚,面值分别为4分和8分,图案都是工作中的广播发射塔和正在蓝天上高高飞翔的大雁。这只飞雁,用的是“鸿雁传书”的典故来象征邮政通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凶奴被鞮侯单于扣留, 他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凶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凶,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 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凶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凶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 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 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

有关“鸿雁传书”,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故事。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 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平贵,但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血和泪 写下了一封思念夫君、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书信,让鸿雁捎去。

以上两则“鸿雁传书”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千百年,而“鸿雁传书”也就渐渐成了邮政通信的象征了。

(2)鱼传尺素:

1990年11月28日,原邮电部发行了J174M《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一枚,邮票图案为姑苏驿,边纸图案为古代铜器上的鱼形铭文,这些鱼形铭文,用的是“鱼传尺素”的说法来象征邮政通信。

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鲤鱼”、“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唐代李商隐在《寄令狐郎中》一诗中写道:“嵩云 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古时候,人们常用绢帛书写书信,到了唐代,进一步流行用织成界道的绢帛来写信,由于唐人常用一尺长的绢帛写信,故书信又被 称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绢)。因捎带书信时,人们常将尺素结成双鲤之形,所以就有了李商隐“双鲤迢迢一纸书”的说法。显然,这里的“双鲤”并非真 正的两条鲤鱼,而只是结成双鲤之形的尺素罢了。

书信和“鱼”的关系,其实在唐以前早就有了。秦汉时期,有一部乐府诗集叫《饮马长城窟行》, 主要记载了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离子散之情,且多为妻子思念丈夫的离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 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这首诗中的“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在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现在的信封,写有书信的竹简、木牍或尺素是夹在两块木板里的,而这两块木板被刻成了鲤鱼的形状,便成了诗中的“双鲤鱼”了。 两块鲤鱼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捆绕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粘土封好,然后在粘土上盖上玺印,就成了“封 泥”,这样可以防止在送信途中信件被私拆。至于诗中所用的“烹”字,也不是去真正去“烹饪”,而只是一个风趣的用字罢了。

(3)青鸟传书:

1998年10月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JP72《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1999北京(二)》纪念邮资片1套4枚,其中第三枚“情绿东方”,主图和邮资图内容一致,均为一只色彩斑斓的飞鸟,背景为驿站和长城,表现了我国古代青鸟传书的传说。

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名曰诏兰、紫燕(还有一只青鸟的名字笔者没有查阅到),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 息,将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据说,西王母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书信,西王母派青鸟前去传书,而青鸟则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汉宫承华殿前。在以 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为百鸟之王——凤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有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借用的均是“青鸟传书”的典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我的作文怎么写 难忘的一刻600字作文 文明之花处处开作文 七年级下英语作文 陀螺玩具作文 五彩田园作文 怎么在手机上制作文档 生活中的小确幸作文 有关项羽的作文 陶罐和铁罐作文 秋天的晚霞作文 自强自立作文600字 作文单词 与英雄有关的作文 开卷有益600字作文 2016高考作文题 蚂蚁觅食作文 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400 对父母说作文 什么伴我成长的作文 让我愤怒的一件事作文 秋天的景色作文200字 作文我明白了 我和书交朋友作文400字 秋天的园子作文 我的修正带作文 不会叫的狗作文 大扫除的作文 皇帝的新装作文600 推开一扇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