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宝宝天生能游泳 会走路?……其实这些都是新生儿的原始反射!

2020-11-22 05:50:01
相关推荐

经常有人会问:宝宝天生会游泳,这是真的吗?在国外有很多孕妇为了减轻分娩时的痛苦,会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在水中进行分娩,这相当于是直接把刚出生的婴儿扔在了水里,而水中的婴儿不但没有害怕没有呛水,小手小腿很有节奏的扒拉着水,很享受在水中的自在。

不过,这其实是新生儿的“游泳反射”,这种反射是从妈妈肚子里带出来的,因为妈妈子宫里的羊水使得胎儿如同处于类似失重的状态环境,其躯体和肢体有着广泛自由的活动范围,能很舒畅的保持关节的灵活性。这使胎儿在子宫中不由自主的划游,游泳的能力与生俱有。不过6个月后,这种反射会逐渐消失。满6个月以后,如果再这样把婴儿放在水里,他就会做挣扎活动。

今年5月底,一段“宝宝刚出生就会走路”的视频在网络走红,震惊了世界。有网友还表示:这才叫真正赢在了起跑线上。后来经过医生专家证实:这其实是正常新生儿都具备的踏步反射,并非真正意义的行走。

不知道各位粑粑麻麻发现了没?有很多婴儿在睡觉的时候,会紧紧握住你的手指头……其实,这都是新生儿的原始反射。

原始反射是什么?

原始反射是指正常的新生儿一出生就会拥有的一些先天反射,比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颈肢反射、踏步反射、游泳反射等等,这都是新生儿特有的本能。

不过,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以及神经系统的逐渐成熟,这些原始神经反射分别在出生2-6个月内逐渐消失。

原始反射有什么作用?

通过对新生儿反射行为的观察,可以判断婴儿大脑皮层机能的成熟程度,断定他们神经发育是否正常。如果出生后未出现这些反射或者这些反射消失过迟,往往提示可能有神经系统某些异常。比如:婴儿3个月眼球还不能会收缩,可能有智能缺陷、视觉减弱或丧失。所以,如果你的宝宝刚刚出生或者即将出生,请一定要注意宝宝是否具有这些原始反射。

宝宝的原始反射大概有32种,我们先来说说比较常见的几种:

1、呼吸反射

动作特征:持续性吸气与呼气。

出现时间:

怀孕20周:胎儿会有不规则的呼吸节律,每分钟30~100次,且会有呼吸暂停期;出生时:健康的婴儿会有稳定的呼吸节律,尤其是睡眠时;出生第一个月:会与哭泣协调;出生第三个月:转变到与非哭声的发声协调。

2、觅食反射

新生儿来到世界的一个重要本能是“准备吃”,而觅食(或寻找)反射就是为了使宝宝容易获取食物。

出现时间:出生后0~3个月

消失时间:出生后3~4个月时会逐渐消失

动作特征:家长可以试着用手指或乳头轻触新生儿的口角或面颊部,你就会发现宝宝会将头转向被触摸的这一侧,并有张嘴和吸吮的动作,就属于正常。不过请在宝宝饥饿以及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宝宝吃饱后以及宝宝睡着时反射就不明显。这个重要的反射,能使新生儿找到和吃到食物,这是宝宝的一种求生本能。

当婴儿长大到3~4个月之后,会学习、认知到肚子饿时,通常会用哭来表现自己饿了。

3、吸吮反射

宝宝除了要会觅食外,还要有“会吃”的本事,就是把东西放到婴儿口中会吸吮。其实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在练习吸吮能力了。

消失时间:吸吮反射不会消失,但会随着成长而变成一种可自我控制的能力,并从吸吮进展到咀嚼阶段。

动作特征:妈妈可以将乳头或手指放在新生儿两唇之间或口内,如果宝宝做出有力的吸吮动作,即为正常

如果新生儿没有吸吮反射能力,有可能是缺氧导致的,可能是神经发展出了问题,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给宝宝治疗。

4、吞咽反射

宝宝出生6周之后,呼吸、吸吮与吞咽反射三者就能相互协调,家长们喂食就能变得更有效率。

5、眨眼反射

出现时间:婴儿对强光会有闭眼反应,4 周后就可以注视一件物体。

动作特征:在新生儿醒着的时候,突然有强光照射,他会迅速地闭眼;当婴儿睡觉时,如有强光照射,他会把眼闭得更紧。到孩子长到6~9周时,你把一个东西迅速移到他眼前,他也会眨眼。

作用:这种反射将持续终生,其作用是保护婴儿免受强光刺激。 若婴儿对强光无反应或反应微弱,则怀疑为眼盲,家长最好带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

6、抓握反射(握持反射)

很多爸爸妈妈都知道,很多新生儿握拳的力度非常大,你把手指伸给他,宝宝会很用力的抓住你手指不放,这其实就是宝宝本能的抓握反射。

出现时间:出生后0~3个月

消失时间:出生后3~4个月时会逐渐消失,有时也会持续到6个月,婴儿并开始学习抓、握、捏等精细动作的运用,以自主抓握取代。脚底的抓握反射则能持续到宝宝10个月大。

动作特征:轻触婴儿手掌,婴儿即紧握拳头,将食指放在新生儿掌心,婴儿会立刻抓紧检查者手指,检查者可借此将婴儿提升在空中停留几秒钟。

如果宝宝抓握反射完全消失后又再出现,或仅单侧出现此反射,则可能有神经病变。

7、拥抱反射(蒙洛氏反射)

动作特征:用一只手托起新生儿的颈和背部,另一只手托起头的枕部,然后突然将托起枕部的手下移4~5厘米(手不离开枕部),使新生儿的头及颈部向后倾10°~15°。正常婴儿会出现两上肢外展、伸直,手指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回缩呈拥抱状态,有时伴有啼哭。

消失时间:该反射正常一般在生后3~5个月后消失。

作用:可观察婴儿神经传导路径及两只手的功能是否正常。有些婴儿可能有臂神经丛损伤,使得反射反应只出现于单边;反射动作过于频繁、剧烈,或出生后很快消失,需怀疑可能的神经病变;超过6个月还有明显的拥抱反射,则要仔细检查评估。

8、惊跳反射(莫罗反射)

宝爸宝妈们都知道宝宝睡觉时经常会一惊一乍的,有时还会把自己吓哭,其实这是宝宝很正常的惊跳反射,是人或动物被突发性的强感觉刺激诱发的一种防御性反射。通常与拥抱反射是连着的。

动作特征:突如其来的刺激,如敲击声或其他较响声音的突然出现,或者把婴儿放进小床里等,都会引起惊跳反射。出现惊跳反射时,婴儿会因受到惊吓且感到后方突然无依靠,造成类似将身体向外展开后又迅速往内缩放,尤其婴儿的双手会最为明显的出现先张开,后缩回的姿态的改变,而呈现拥抱状。

作用:惊跳反射并不是坏事,它是宝宝的一种自我保护功能。我们还可以凭借惊跳反射状况,来衡量宝宝的认知、注意和感觉运动整合过程的功能发育情况。

出现时间:0~3个月的宝宝会出现,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比较敏感

消失时间:随着宝宝对外界刺激的自我控制,3~6个月时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9、踏步反射(行下走反射)

就是我们在文章开头说到的那个刚出生就会走路的宝宝。婴儿会有此反应,是因为脚掌和脚背接受到刺激,刺激经由神经传导至脊髓,引发反射,使髋与膝关节弯曲,产生踏步走路或让脚抬起来踩上障碍物的动作。事实上,宝宝要等到1岁左右的时候才能真正学会走路。

动作特征:当婴儿被竖着抱起,把他的脚放在平面上时,他会做出迈步的动作。不过建议家长不要轻易给宝宝试验这个动作,应交由医生做专业测试。

这一反射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6~10周时消失。若婴儿在8个月以后仍有些反射,则可能有脑性疾患。

10、不对称颈紧张反射

动作特征:当婴儿仰躺着的时候,将他的头会转向一侧,保持婴儿下颔位于肩部上方,婴儿会伸出脸朝向一侧的手臂和腿,弯曲另一边的手臂和腿(他喜欢的那一边似乎可预示他以后的习惯用手))。

出现时间:最早在28周时的胎儿身上可发现,不过此反射并不一定一出生就有,妈妈最好等宝宝约1个月大后再试试看。

消失时间:出生后3个月左右消失。

作用:这种反射,在出生后的数周内,能阻止新生儿由仰卧滚向俯卧或由俯卧滚向仰卧,反映宝宝初期的手眼协调

正常情况下,每次检查不一定都能引发这种反射,若每次操作都会引发明显的反射,要考虑为异常的反应;时间过久反射仍 未消失的宝宝,日后其需要手眼协调的动作(如写字、平衡、运动等)往往会受影响。

上述的10种婴儿原始反射,在新生儿身体检查项目中,基本上会以这些反射动作加上肌肉张力、粗细动作等项目,作为评估新 生儿神经、肌肉发展情形的参考。

除此之外,宝宝还有许多其他的身体反射:

11、游泳反射

就是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我们就不多说了。国内的妈妈在水中分娩的比较少,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

动作特征:可以把新生儿以俯卧的姿势轻轻放进水里,他的双手双脚会扑扑腾腾地作出非常协调的游泳动作。

消失时间:满6个月以后,如果再这样把婴儿放在水里,他就会挣扎活动;直到8个月以后,婴儿才拥有有意识的游泳动作。

12、降落伞反射

动作特征:为一种保护性反射。检测方式有数种,其中一种为抱着婴儿,让他感觉到突然往下坠的感觉,婴儿的双手便会对称地突然张开;或是让婴儿坐在床上,轻轻侧推他一下,婴儿会因为身体往旁边倾斜而伸手扶着床。

出现时间:出生9个月后才会开始出现,终生存在的反射。

作用:测试婴儿神经中枢与外围以及婴儿的自我保护机制是否正常运行。

13、Landau氏反射

让婴儿呈现趴卧姿,正常的情况下婴儿的头会微微往上仰,躯干伸直,但若是突然的将婴儿的头往下轻压,婴儿的下肢便会缩起来。出生后10个月(通常为发展最好的时间)~2岁之间出现,2~2.5岁之间消失,可测试婴儿的伸展肌肉群是否正常发展。

14、巴面金反射

当婴儿的一只或两只手掌受压时,他会转头张嘴,手掌上的压力一放松,他可能会打呵欠。俯卧位时婴儿会自动把头抬起或后仰,然后把脸扭向一边。

15、帕氏反射

是一种全身动作,用于检查婴儿的大脑是否有重大损伤。用一只手扶住婴儿成悬吊式俯卧姿势,另一手拇指由荐骨沿整条脊柱用力画向头部,婴儿头部和脊椎伸展,膝部弯曲到前胸,哭叫与排空膀胱。如无反射,可能是重大脑损伤、颈椎创伤、脊髓前角细胞疾病或严重。帕氏反射出现时间0~2个月,在2个月~1岁之间会开始慢慢消失。

16、巴宾斯基反射

最早可在4~6个月的新生儿身上看到。当用手指或者火柴棍由脚跟向前轻划新生儿足底外侧缘时,他的拇扯会缓缓地上跷,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然后再蜷曲起来。此反射是因中枢神经通路(锥体束及大脑皮层)还不成熟而引起的。婴儿2岁后出现与成人相同的足庶反射,若再出现此反射,一般是锥体束受损害的表现。若无反射,则可能为神经病变。该反射约在6~18个月逐渐消失,但在睡眠或昏迷中仍可出现。

17、对称的强直性颈部反射

将低着的婴儿头伸直抬起时,可见到手臂伸直、双腿弯曲的现象,而使其低头屈颈时,动作则相反。一般到婴儿练习爬行时,此反射即消失。若继续存在,则为脑性疾患,婴儿不能爬行。

18、不对称强直性颈反射

让婴儿平躺着,由专业医生稍微转动改变其头颈部位置,婴儿一边的手会缩起来,对侧的手则会伸展拉直,呈现拉弓或击剑状。婴儿出生0~5个月出现,约5~6个月之间会消失。

控制平衡的半规管以及淋巴的流动等原因都会促使姿态的改变,这是测试传导路径的完整性。这项反射反应并不一定会出现,但是婴儿若到了5~6个月之后,该反射反应仍持续存在,显见是有问题的,若持续存在可能是因为婴儿的脑部或是发展方面有异常状况,而婴儿也会因为转头,但身体呈现拉弓状而无法成功翻身。

19、瞳孔反射

瞳孔对明亮光线收缩,周围环境黑暗时则放松。

20、听觉眨眼反射

又名耳蜗眼睑反射。即两眼对尖锐的声音有眨眼反应。

21、追踪反射

婴儿的眼睛随着物体移动。

22、视觉颈部反射

当婴儿的眼前闪过一道亮光时,他会扭转颈部,显得要尽力避开亮光。

23、呕吐反射

轻押婴儿舌根会作呕。

24、舌下神经反射

以手指轻捏婴儿的鼻孔,会引发张口和舌尖上挑的反射动作。

25、嘴角反射

类似寻乳反射。以手指头轻点的传导刺激方式轻轻地碰触婴儿嘴角,婴儿为了寻找刺激点来源会转动头部,或是嘴角撇向刺激源,展现求生本能。医生也可从旁观察婴儿在接受刺激后其传导路径是否正确。一般出生后0~4个月内会出现,约3~4个月后便会开始慢慢消失。

26、手指反应反射

轻敲手的尺骨侧与第五小指会产生拇指与其它手指的伸展同上。

27、肛门反射

婴儿平躺,将下肢高举伸直,以小针在会阴区划过,肛门外括约肌会收缩。无反射则代表脊髓病变。

28、头后缩反射

因张开的上唇使鼻孔闭起,引发突然的头后缩反射以利呼吸。与喂食有关,但是新生儿并未协调,所以当新生儿找到奶头(寻乳反射),将奶头含入口中会开始吸吮(吸吮反射)、吞咽(吞咽反射),但是因张开上唇会使鼻孔闭起,故会引发突然的头后缩反射以利呼吸。

29、躯干弯曲反射

平抓婴儿使之俯卧在检查者的手上,用手在婴儿背部中线外一公分处的脊柱旁线,由肩部延伸至臀部滑动刺激,婴儿躯干会弯向刺激一侧,肩部与骨盆向同一方向移动。约2个月后消失。

30、避缩反射

对于肢体疼痛刺激时会哭和退缩。可以用小针轻触婴儿手臂与腿部,注意婴儿有无肢体动作避缩反应或面部表情变动。(如果针刺过猛的话,婴儿会哭喊滴~) 如果刺激过猛,宝宝有避缩反应但无表情改变或哭,则可能是脊椎病变。

31、旋转反射

两手抓住婴儿腋下,以臂膀平举向着检查者,然后将他转到一侧与另一侧。头部会随着旋转的方向转动,若你用拇指限制头部活动,其眼球会转至旋转的那一侧。

32、蜷缩反射

当婴儿的脚背触及桌面边缘时,会将其腿抬到桌面上,做出类似小猫的倦缩动作。出生时体重超过1800g的新生儿均有此反射,出生后6到8周消失。

【特别提示】以上所有的婴儿原始反射,必须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以上所述的很多反射动作,通常在婴儿出生时就有了,有的是后天性才形成的,随着宝宝长大,大脑、视觉、触觉、肌肉和骨骼的发展逐渐成熟,大脑会抑制某些早期的反射动作,或将其统整成较为成熟的反应及自主的动作,这属于宝宝正常的成长过程。

建议家长可以带宝宝去接受小儿神经科的专业测试和评估,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检查。

注:本文为【孩子的礼物】原创,转载须注明来源,否则视为侵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家小学生作文 写散步的作文 知足常乐作文600字 发现王国作文 感谢遇见作文600字 帮助同学的作文 初中作文我的朋友 王维作文素材 写两件事的作文 写一篇关于暑假的作文 升旗仪式作文100字 对待新事物的态度作文 英语老师作文 四年级写景作文300字 为自己喝彩350字作文 有关校运会的作文 心动作文 青春作文200字 关于春天旅游的作文 人格魅力作文 写外出游玩的作文 陕西作文 亲情作文五年级 在的日子里作文 出错作文500字 真棒作文 校园早晨作文 假期因什么而精彩作文 我的新学期作文五百字 高中作文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