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散文《表里的生物》 资深教师带你梳理全文 讲解课后习题很细致

2020-11-22 09:25:01
相关推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表里的生物》,这是冯至的一篇回忆儿童生活的散文。

本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听到父亲的表里发出清脆的声音,并认为里面一定有一个小生物,当父亲打开表盖,说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的尾巴。他便信以为真,本文表达了作者对那段天真又充满好奇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下面就让杜杜老师带你走进第16课。

(一)作者介绍。

冯至(1905年—1999年),中国诗人、学者,原名冯承植,他在1930年去德国留学,回国历任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教授。

主要作品有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等。鲁迅曾经评价他: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二)字词的学习。

1.字词的书写。

本课需要书写八个生字,其中“蟋、蟀”两个字笔画较多。同学们应该重点注意首先正确书写,特别要注意“蟀”字的右半边,大家还要注意笔顺和笔画,动笔写的时候,大家注意结构的安排,虫字旁不要写得过大。

“蟋”左半边的上半部分与虫字旁基本齐平。“蟀”的右半部分,下边的“十”字要拖住上边的部件。

“脆”字学生要注意右边的“危”字最后两笔是横折钩和竖弯钩。

“璃”字右边笔画较多,书写是要写的紧凑一些,注意“离”字的笔顺,以及它的最后两笔是撇折和点。

2.近义词。

立即——立刻;呈现——显现;请求——要求;证实——证明。

3.反义词。

增加——减少;拒绝——接受;单调——丰富;轻易——艰难。

4.多音字(看老师书上批注:调)

5.词语解释。

单调: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神秘: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

三弦:弦乐器,木筒两面蒙蟒皮,上端有长柄,有三根弦。

唯恐:只怕。

(三)课文的学习。

1、默读课文,纠正字音,学习生字词语。

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小时候、一天、许多天、此后、后来”,然后试着用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试着概括:”小时候我对于身边环境中的声音都充满好奇,并对父亲怀里的表是怎样发出声音的产生疑问。一天,我想要拿父亲的表态个究竟,却却被拒绝了。

就这样痛苦了许多天,父亲做出了让步,我看到了表里的世界,并印证了我的猜想。此后,我经常请求父亲把表打开给我看。并对父亲的说法信以为真,后来,我逢人就说我的猜想,不知道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说了。”

3、再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1.2自然段),从作者儿时的生活环境和对于声音的认识写起,引出我的疑问。(疑问: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为什么父亲的怀表会发声呢?)

第二部分(3—9自然段),运用心理和对话描写,写父亲不让“我”动表,更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猜想有个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

第三部分(10—19自然段),写父亲打开表,并告诉“我”摆动的是蝎子的尾巴。

第四部分(20、21自然段),写“我”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小蝎子。

4、浏览课文,找一找作者对小男孩的心理活动描写和对话描写。想一想通过这些描写能够体会到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杜du老师提示(一):

课文的第9自然段:“‘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体会到了小男孩善于观察、思考、好奇心强。)

在课文的第10自然段:“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个句子体现了我好奇心强,内心又很矛盾的特点。说明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

第19自然段:“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这处心理活动描写,体现小男孩好奇心强、有想象力、爱思考。)

杜du老师提示(二):

课文的4—8自然段和12—18自然段,都是小男孩和他的父亲的对话,通过这些对话,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小男孩儿好奇心强、有想象力、爱思考。(尤其是小男孩一连串的追问,更加说明小男孩思考能力特别的强。)

(四)关于本课的写作方法。

本课采用了心理描写,那么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等内心活动的描写。

那么同学们在运用心里描写时,应该注意点什么呢?

首先同学们要注意:人物的心理活动不是凭空想象的,要以叙事为基础,把产生某种心理活动的起因和事件都写清楚。比如,本文大多数的心理描写都融于叙事当中。

其次,同学们还要注意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人物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常会有变化,如果你抓住这个变化,才能将人物的心理表现的真实可信。

最后同学们要注意,心理活动描写一定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和个性特征,这样写出来的心理活动才能使别人信服。

(五)关于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第一题: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话,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答案)

课后第二题: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这道题是两个问,我们先来回答第一个问。

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我”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我”的好奇心极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答案)

第二个问,课文中用绿色笔划线的部分,比如第9自然段和19自然段,都说明了小男孩好奇心强,有想象力,爱思考。

(六)课后的选做题。

课文的结尾写到:“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交流。

在这里杜du老师给同学们举一个学生的例子,方便大家参考。

“小时候,妈妈告诉我西瓜是西瓜籽长出来的秧苗接出来的,有一次,我吃西瓜时不小心吞掉了几粒西瓜籽,当时我害怕极了,不敢喝水,也不敢睡觉,很怕我的肚子里会长出西瓜。妈妈知道了这件事后哈哈大笑,还告诉我缘。现在我只要一吃西瓜就会想起这件事,自己也忍不住笑起来呢。

同学们,如果你对于本课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在评论区和老师进行交流。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帮助老师点赞、收藏、转发。关注老师,你会看到更多的课程和精彩的内容。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杜du老师说教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期待作文 半命题作文 发现作文 初一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500字六年级 关于梅花的作文 作文大全400字 感恩父母 作文 新年英语作文 足迹作文 拔河作文 高一作文 趣事作文 春节作文600字初二 推窗风来作文 在尝试中成长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200字 小学三年级作文题目 中考作文题目大全 关于母亲的作文 初一作文500字 小学六年级作文 青春作文素材 我爱读书作文 我的爱好作文 开学典礼作文 晚霞作文 改变作文 我的梦作文 初三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