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今年“最大规模国家级活动” 全球拭目以待

2020-11-22 11:10:01
相关推荐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中国高考,吸引了全球更多关注目光。

在推迟了一个月之后,一年一度的高考今天拉开序幕。英国广播公司(BBC)称,这是“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有组织的集体性活动”。德国新闻电视台6日称,这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大学入学考试,7日,中国将有超过1000万中学生进入40万个考场参加人生最重要的考试,“相当于瑞典的全国人口”。而对于近5万名北京市高三学生而言,正如新加坡《联合早报》所说,他们面临着“疫情”和“新高考”的双重考验。幸运的是,对于这届注定要“见证历史”的中国考生,考前的氛围可以说是疫情暴发近半年来的最好:进入7月以来北京确诊病例连续5天不超过2例,而作为民间市场信心指标的沪深股市,6日创下5年来最大单日涨幅。曾经来中国参加过中学交流活动的柏林米特区中学老师拉尔夫6日对《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表示,中国此时能举行这种大规模的高考活动,说明中国对控制疫情的自信。

今年“最大规模国家级活动”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中国高考,吸引了全球更多关注目光。韩国《朝鲜日报》6日报道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即将举行“最大规模的国家级活动”,这就是7日开始的年度高考。而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多达1071万人,比去年增加40万人。全国设有7000余个考点,考场多达40万个。中国地方政府在每个考点都设置了体温检测装置,如果考生体温超过37.3摄氏度,将被安排到隔离教室进行考试。据了解,每10个正常高考教室配备1个隔离考试教室。所有安装空调的教室将在开启空调的同时打开门窗通风。广东省建议考生提前一小时抵达考点,并准备好健康码备查。河南省则在每个考点都配置了一名专业防疫人员和一辆救护车。中高风险地区考生被要求必须佩戴口罩。

北京人大附中、北大附中以及北京最大考点中关村中学,考场秩序井然,戴着口罩的考生相隔安全距离等待进考场前的测温。(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 李昊/摄)

BBC更细致地报道说,考虑到即使北京学生也必须现场参加高考,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所有考生和监考人员在考前接受14天的健康监测和体温检查。学校和考点被要求进行严格的消毒。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考生,启用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一人一间。

韩国“MT”网站6日报道称,今年的高考有了“别样风景”,除了每个考场中容纳人数有所削减外,考场服务人员大幅增加,全国监考及考务人员将多达94.5万人,而以往聚集到考场外为考生加油打气的亲友团预计将消失不见。

北京高考考点门口(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 李昊/摄)

《联合早报》称,今年北京市将有49225名考生应考,设17个考区、132个考点学校、2867个考场。每间考场考生人数从30人减至20人。每个考区设1至3个备用考点校。与此同时,今年是北京市“新高考”首考,首次允许考生选考。考期延长至4天。

世界从高考了解中国

德国新闻电视台6日称,高考对中国学生来说,不仅意味着是否能进入精英大学,也意味着未来的职业机会。尽管对学生来说压力巨大,但大多数中国人认为,这是一种筛选最优秀人才最公平的方法。柏林米特区中学老师拉尔夫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现在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高考”。德国尽管由各州决定是否在疫情中“高考”,但各州今年都举办了。一间考场最多只有8名考生和一名监考老师。学生们也必须拿着准考证入场,接着在卫生间洗手、消毒,出示未同病毒感染者接触过的证明,然后才可以坐在相隔两米以上的独立桌子旁进行考试。

北京高考考点门口(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 李昊/摄)

“中国高考,对中学生来说是一次最重要和艰难的测试”,俄罗斯EKD网站6日称,对于来自贫困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高分意味着他们有机会彻底改变他们的命运以及整个家庭的生活。但是,高考也经常因可能贬低了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而受到批评。为了回应不满,中国政府每年都在对高考进行改革,解决大学录取方面的不平等问题。

法国《欧洲时报》6日称,今年高考是对中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重大考验,同时疫情也让一些学生更明确人生目标。周明杨是武汉一中一名高三学生,看到疫情期间逆行的医者,她对自己想报考的专业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医生是一个很伟大的职业,面对疫情中病人的疾苦,他们能站在第一线抚平很多人的创伤。我将来想成为一名医生去帮助身边的人。”沙市中学高三语文教师丁家顺感慨:“疫情对学生的触动很大。从他们的作文里能看出来,学生更主动地关注社会、关心时事,更具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感恩之心……好像一下子懂事了。”

今年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最大限度确保考生安全,北京每个考场考生人数从以往的30人减少到20人。(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 李昊/摄)

“疫情下的高考:这届高三学子的独特记忆。”《联合早报》这样报道。“我们这一届高三挺特别,往年,这个时候已开始填报志愿了。”山西省太原市杏岭实验学校高三学生马跃在接受采访时说,在线学习期间,一边克服惰性学习,一边关注疫情防控,特别想念校园;返校后,体温检测、消杀防控、分散住宿、1米线距离,体验到平淡校园生活的来之不易,而这些特殊经历,让他更自律,也更懂得感恩。

中国防控疫情“收到成效”

世界从高考了解中国,也从中国看到抗击疫情的信心。“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日新增确诊者仅1名。”韩联社6日报道称,在新发地市场暴发新冠肺炎疫情25天之后,北京5日一天新增确诊病例仅为1人,显示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中国没有出现第二波疫情。”奥地利《新闻报》6日指出,在美国疫情不断扩散之际,中国的确诊病例只在个位数徘徊。新发地市场的疫情很快被扑灭,这就是中国防疫的效率。

香港《南华早报》称,中国的经验表明,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不一定是一场灾难。北京疫情提醒我们,新冠病毒可能在任何时候重新出现,彻底根除几乎不可能。而北京抗疫的经验表明,我们可以通过更充分的准备以及对病毒的更深入了解,将破坏最小化。报道为北京用大数据抗疫点赞,包括把全市300多个街道、乡镇都按风险进行分类,分别用不同方式管理。报道称,“数据支持了更细致的方法”,避免了盲目的“一刀切”。

日本PRtimes网站报道说,东京时隔两个月再次发生严峻事态,新冠病毒感染者在7月2日这天再次超过了100人。而中国的数字明显比日本要少。这个差距在哪里?报道引用日本作家浦上早苗的新作《新冠与中国14亿人》书中所写:中国抑制新冠病毒的对策非常宏大。比如只要在外面摘掉口罩,无人机就会发出警告,通过GPS追踪个人感染的风险,通过AI影像进行诊断,通过5G网络对感染者进行遥控诊疗,在医院使用了机器人护士等,“我们不应该无视我们看不见却正在进步的中国”。

美国《华尔街日报》6日用张家港一家工厂复工的情况为例,说明在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全国停摆后,中国如何在4个多月前就逐步重启制造业工厂,并为如何安全复产树立了典范。《华尔街日报》当天另一篇文章称,上周公布的一系列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活动正在积聚动能,“中国政府坚决控制疫情的策略正开始收到成效”。文章引用渣打银行驻香港经济学家丁爽的话说,虽然短期内很痛苦,但中国先扑灭疫情然后再尝试大规模重启经济的策略,开始显示出是正确选择,尤其是与美国在没能遏制病毒传播之时就尝试重启商业活动相比。

本报驻德国、新加坡、日本特约记者 青木 辛斌 孙秀萍 张静 柳玉鹏

来源:环球时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青春我做主作文600字 春天来了作文400字左右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500字 一次难忘的旅行作文400字 生活需要勇气作文600字 给自己的一封信600字作文 一句话的力量作文600字 伴我成长半命题作文600字 我为自己点赞作文600字 除夕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微笑面对生活作文600字 坚持就是胜利作文600字 书香伴我成长作文800字 知心的话儿告诉你作文 快乐的春节作文500字 20年后的我作文400字 吃团圆饭作文300字 六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作文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多彩的活动作文300字 寒假我学会了什么作文 欢欢喜喜过春节作文 走亲访友作文300字 400格作文纸打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人生处处有风景作文 身边的温暖作文60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洗碗作文300字三年级 关于春节的英语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