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生态产业并重 书写乡村振兴“美丽文章”

2020-11-22 14:25:01
相关推荐

以“小家美”带动“全域美”,做大做强产业链

“美丽乡村”激活“美丽经济”

□本报记者 姜言明 刘涛 本报通讯员 赵洁

沿着蜿蜒的山路直行,映入记者眼帘的,远处是一座座起伏绵延的群山,近处是错落有致的石头老屋掩映在一片绿色中,眼前的古村落仿佛一处世外桃源。这些年,凭借得天独厚的杏梅产业、石头老屋、螺旋老井,新泰市龙廷镇掌平洼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一跃成为新泰颇具规模的美丽乡村核心区、游客心中的“网红打卡地”。

掌平洼村是新泰市以美丽乡村建设激活“美丽经济”的一个成功例证。

近年来,新泰坚持以乡村全域振兴为目标,着力提成色、稳底盘、补短板,统筹推进美丽经济、美丽乡村、美丽生活“三美融合”。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省市县三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8个,761个村居道路完成“三通”建设任务,“美丽庭院”创建率达到10%以上,农村饮水安全、公共厕所实现全覆盖。

为确保全市15%的农村常住庭院户建成“美丽庭院”示范户,100%村建有“美丽庭院”示范户,新泰市以“庭院整洁绿化美、居室干净整齐美、家风家训和谐美、生活惬意健康美”为重点内容,把“美丽庭院”创建作为提升人居环境、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力抓手,以“小家美”带动“全域美”。

在位于刘杜镇的泰山三美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等大型机械设备来回穿梭作业,开挖排水沟、整修道路、平整土地等基础设施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据刘杜镇党委书记肖娟介绍,依托“甜红子”山楂品牌、市场优势,今年刘杜镇累计投资7270万元,实施了泰山三美产业园、黄义休闲农业公园、“甜红子”山楂科技示范园和淮源农业生态高效产业园等项目,新增山楂面积4200亩。同时,延伸产业链条,新建陕西海红果山楂深加工项目,着力打造“山楂小镇”,这也是新泰市今年主抓的乡村振兴30个重点项目之一。

通过众多的生态高效产业项目,新泰市着力做大做强产业链文章,以“美丽经济”激发乡村活力。为提升全链条整体竞争力,新泰聚焦农业“接二连三”,培育做优精深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一批新业态,通过加快泰淼食品25万吨屠宰冷链物流、众客产业园二期项目、青山牧业畜牧产业园、至臻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多业态聚集、多模式创新的“新六产”示范亮点。同时,新泰市围绕畜牧、粮油、蔬菜、林果、有机茶、百合等优势特色产业,让“美丽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重建班子、整治环境、谋划路子,软弱涣散村漂亮转身

“锦鲤”游来致富路

□本报记者 王浩奇

5月17日,汶上县次邱镇闫高庄村新建的观赏鱼养殖基地里,工作人员将首批500万尾观赏鱼苗小心翼翼地放进鱼塘。紧接着,将豆浆、鸡蛋黄、开口料作为“奶粉”洒到水面上,大正、昭和、蝴蝶鲤、黑鹦鹉等品种的鱼儿迅速簇拥过来啄食吃,好不热闹。“这种鱼叫蝴蝶鲤,养大后一条就能卖2000多元。”闫高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刘劲龙说,这些鱼虽然价格不低,但是并不愁销路。

一个软弱涣散村如何能操办起养殖“锦鲤”的产业?这要从去年6月省派汶上县次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的进驻说起。闫高庄村共175户758人,村两委常年租用着一处农家院,原村党支部书记长期生病卧床,无法胜任职务,村子面临着无产业、无人才、无办公场所的“三无”局面,集体经济收入为零。老书记因病无法开展工作,其余村干部里又一时没有合适人选,去年11月,服务队队员、汶上县水务局干部刘恩勇在党组织和服务队的推荐下,担任起了村党支部书记。

“像闫高庄这样的村要想摘帽,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新的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首先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并完善“三会一课”制度,通过支部书记讲党课、与支委成员谈心等活动,让大家谈想法、提意见,红脸出汗,扔掉个人“小算盘”。村两委同时吸纳有生力量,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人,发展预备党员1名,并成立村居环境整治党员突击队,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及村民志愿者32人开展为期一周的村居环境大整治。

为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闫高庄村两委协调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资金12万余元,对村主干道两侧1000余米下水道及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解决了污水处理和饮水安全的问题。对接帮扶项目资金63万元,对村内4186平方米的路面加宽,对9576平方米的路面铺设沥青,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事情也并非一帆风顺。春节前,村两委计划在村里新建党群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好不容易选好了地方,却被一处常年无人居住的“破屋烂墙”绊住了脚。虽然村里答应给予房主一定补助并为其换址新建,可对方说什么也不同意,天天拿着铁锨去老院里“整地”。在村干部轮流做工作后,对方吐了口:“换地方新建也行,必须要铺上地板砖、盖上洗澡间,厨房由一间变两间。”面对村民超过合理诉求的“条件”,村干部只能一遍一遍对房主做工作,讲明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对全村人的意义,最终获得房主的认可,在协议书上摁了手印。

修路建广场,让闫高庄村面貌一新,但村民致富手段的匮乏,才是真正让村两委头疼的事儿。为了带领闫高庄村乡亲们走出“一麦一棒”的传统模式,村两委班子精心谋划,稳步推进,成功流转整合全村土地共1160亩,全部承包给种地大户,让村民领取流转费的同时不耽误打工挣钱。

土地流转后,更多村民从传统的农活中解放了出来,亟须找到新的致富手段。通过一次次的“头脑风暴”,村里致富能手刘劲龙养殖观赏鱼的案例得到大家一致认可。观赏鱼养殖产业利润高、市场前景好,是强村富民的好项目。赴外地学习考察后,闫高庄村成立了合作社,采取股份合作方式,建起占地50多亩的观赏鱼基地,每年可孵化销售观赏鱼5000万尾,村集体能增收36万余元,带动本村社员收入16万元。目前,合作社正在策划打通电商销售渠道、引进外地鱼缸生产企业落户、推进观赏鱼展览观光体验等项目落地,打造鲁西南观赏鱼小镇。

原来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的山村成了田园综合体

积米峪村“搬出”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孙源泽

路越来越难走了,当路窄得过一辆汽车都显得局促时,尹朝莲的老宅子也就到了。地处半山坡,一排4间北屋,北边的山顶种着一点蔬菜,南边的坡下是一片荒地,东边紧靠着一条水沟,西边是她曾经唯一的邻居,邻居去世之后就荒废了。75岁的尹朝莲大半辈子都在这里靠种地为生。

尹朝莲所在的积米峪村,地处济南南部山区的西营街道,是一个包含了8个自然村的省级贫困村,8个自然村间隔好几公里,大多分布在山上,其中海拔最高的一个有780余米。

崇山峻岭给了积米峪秀美的自然风光,同样也困住了积米峪人发展的脚步。“我们这里有两座山,东边的叫东山,西边的叫西山。”在尹朝莲的印象里,每次下大雨,山上都是要发水的。特别是自己住的东山,暴雨来袭,沟里的水漫到路上能到膝盖深,“我小老太太要是不小心有可能被冲走哩。”尹朝莲笑着说。

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积米峪村祖祖辈辈都面临着“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的困扰。村主任张生茂告诉记者,原来村里的孩子们上学,最远的家庭需要跑5公里山路,光接送孩子就是个不小的负担。

2016年4月,积米峪村被确定为济南市仅有的两个易地扶贫搬迁村之一。随着安置区的19栋大楼拔地而起,尹朝莲老人和村里的722名乡亲在2018年中秋节搬进了新房。

尹朝莲的新家,进门便是灶台和抽油烟机,全屋铺着灰色地毯,老人说自己怕冷,这是村里照顾给加的。“现在觉得生活真好,我有空就出去散散步,要不是年纪大了,我真想跟门前跳舞的那些年轻人一起蹦一蹦。”西营街道重点办副主任刘勇介绍,尹朝莲住的是专门针对独居老人修建的集体公寓,一共有20套,家电齐备,免费入住。

易地搬迁后,积米峪村的土地也被流转了出去,搞起了田园综合体。山东高速农旅公司总经理孙少明说:“我们一期计划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1万亩,建成以后会是集农业、产品加工、旅游一体发展的田园综合体。”尹朝莲老人曾经居住的东山,150亩山地已经被种植上了杜仲、连翘等中草药。正值初夏,几十亩淡黄色的杜仲花随着山间微风轻轻摇摆,原本困住积米峪发展的大山,现在成了一座“金山”。

“村里人通过土地入股这个项目,每人每年可以有4千元的收入。村里还针对贫困户设立了公益岗,每月领工资。”张生茂介绍,村里每月还会为贫困老人送药,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在村里拿药可以报销9成以上,现在全村已经全部脱贫。

(大众日报记者 姜言明 刘涛 王浩奇 孙源泽 报道)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四百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600字 从此改变作文600字 与春节有关的英语作文 抽打阴部作文 动物园一日游作文400字 总有属于我的春天作文 为六一做准备 作文 大爱无声作文600字 珍贵的礼物作文450字 成长中的美丽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600字作文 今年高考安徽作文题目 以礼物为题写一篇作文 我的引路人作文600字 关于写事的作文300字 题目自拟的作文500字 我最尊敬的人作文400字 文明城市从我做起作文 关于孤独的作文800字 妈妈真辛苦作文400字 关于坚守的作文800字 感谢父母的作文300字 以背后为话题的作文 我的死党作文600字 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作文 端午节作文200个字 元宵节作文100个字 我的卧室英语作文5句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