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资深影迷飞鸿黄聊功夫电影

2020-11-22 15:10:01
相关推荐

来源:飞鸿黄影武之友

聊聊功夫片

功夫片的那些事,我觉得自己还是够资格聊上几句的。

我所说的资格,不是指作为从事电影研究与评论的专家、影评人,也非参与功夫片创作的编剧、导演、摄影,编排武打动作的武术指导,以武术身手演绎武侠人物的功夫明星和武行等专业人士,而是一个真正的影迷。

我热爱电影的时间,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算起,迄今为止已超过了四十年。或许是受到时代及家庭的影响——我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成长在一个“全民皆兵”的时代。我更喜欢节奏鲜明、情绪激昂、正邪分明、快意恩仇的动作类电影,所以,当功夫片从香港进入内地,便立刻成为了我的至爱。

与电影《少林寺》的导演张鑫炎先生

三十多年来,我看过的以表现中国武术为重点的功夫片数以百计,对其中一些经典作品反复欣赏,认真琢磨,以至烂熟于心,如数家珍。近年来,我又利用各种机会和网络社交平台,频频接触影、武两方面的业内人士,其中既有《少林寺》的导演张鑫炎、李连杰的教练吴彬和双手剑大师于承惠等一代宗师,也有计春华、徐向东、范冬雨、孙建明、王珏、张龙、熊欣欣、李彦龙、汪国义、薛剑这样的老牌功夫明星,以及施扬平、吴杰强、吴育枢、何清等成绩卓著的资深电影工作者;还结交了张海、张力、正一阳、史旭光、宁奕、铁萼奇兰、夏鹿丹等于武、影两方面都有涉猎的创作和研究者;与许明虎、谢苗、岳松、蒋璐霞、尹純雄等年青一代武术演员成为了忘年之交;并通过他们和目前仍十分活跃的优秀动作导演、武术指导,如赵箭、国建勇、李才、陈咏歌、桑林、刘方、樊春雷等有所交往,从中了解许多关于功夫片的知识和内幕情况。

与魏君子、竹聿名、魏童

与此同时,我写下了多达百万字的功夫片观后感、影评和杂文,经有着同样情怀的著名香港电影研究专家魏君子、竹聿名,出版人魏童帮助,已有部分成书出版。而且,我还在影视制片人张力、作家何楚舞、编剧小云等的指导下,尝试着进行功夫片剧本和武打小说创作。总之,经过不懈的追求和长期积累,我实现了自己作为一个影迷的梦想,也自觉具备了从一个观众的角度多聊聊功夫片那些事的资格。

与范冬雨导演、许明虎

既然是观众看法、影迷之言,读者诸公便莫以专业水准要求于我,那样一定会使您失望。我写下这些文字,也不想用来换取什么,正如徐静蕾写博客那样,是“有话要说”,所不同的是她有千万粉丝,话要说得令这些人都感兴趣,我没有这个压力,区区几百人关注,其中真正的同好不过数十,经常交往的也就十来个,而且大都成了网下的朋友,估计不会过于挑剔------我这样说,可不是不把您当回事,而是想说明自己不会刻意迎合谁的需求。我只聊自己知道的,自己明白的,自己想要聊的,错了您尽管指出来,我却不一定改,而您的批评纠正会长期留在评论栏里,和正文形成完整一体,以反映我们之间相互交流与帮助的朋友关系。

好了,闲话少说,开始吧!

从哪儿聊起呢?

老套路,先聊聊我观看功夫片的经历。

与于承惠老师

“功夫”一词,是中国本土早就有的,“功夫片”则不同,是舶来语——从当时还未回归祖国的香港引进的。

很多人都说,自己知道功夫片,是因为看过了香港拍的那部伟大的电影《少林寺》。

电影《少林寺》于1982年春夏之交,在全中国范围内公映,我则是在差不多三年之前,知道“功夫片”一词的,当时是通过国内唯一的电影杂志——《大众电影》。

这本《大众电影》杂志,我没有保存,只留下了其中那一篇关于功夫片的文章,所以至今也不知它刊载在哪一期。

与于海老师

这之前,我已经开始对银幕上的拳打脚踢感兴趣了。说具体点,这兴趣应起自国内引进的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因为其广受欢迎,国内电影里也开始加入拳击格斗的场面,记得曾被郝爱民、郭全宝的相声戏谑为“打瓦尔特拳”。后来又有日本电影进来,《追捕》、《人证》中都有打斗片段。香港左派公司的作品《生死搏斗》、《怪客》、《巴士奇遇结良缘》中,则可见到很接近功夫片的动作表演。这个时候,《大众电影》还沿袭着文革中的名称,叫《人民电影》。

《大众电影》复刊后的1979年,我两个“上山下乡”的姐姐已返城,忘了是她们哪个,有一天从外面买了一本回来。我以往最爱看这本杂志,便迫不及待地翻阅,在里面意外地看到了一篇由陈笃忱、讯迁写的文章,名为“风靡一时的功夫片”。

与主演《峡江疑影》《南岭传奇》的孙建明老师

文章中插有李小龙、成龙的剧照和线条简洁而准确到位的武打图画,前所未见,相当震撼。我当时的反应曾被写进一篇“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文章里,今天在新浪网上还能看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我只说说这篇文章对于我理解和认识功夫片的影响。

文章原文这样写道:

近年来,香港各电影公司掀起了竞先拍摄功夫片的热潮。什么叫功夫片呢?广东人把练武术叫做学功夫,这里说的功夫,是指中国传统武术。功夫片是从武侠片发展而来的一个新的片种。一般武侠片中的演员需要有点功夫底子,但是在拍摄高难度动作时,可以找替身,也可以运用电影特技手段来弥补演员功夫的不足。而功夫片的演员,却必须有一些真正的功夫,有一些绝招。例如已故著名功夫片演员李小龙,能飞腿在空中连踢三脚,叫李三脚,也称连环脚,这一招曾轰动影坛和武术界。演员成龙的五个手指撑起倒立和他的腰功,也使得观众趋之若鹜。这类影片表现拳斗的内容,不用任何特技手段,多半用单镜头表现动作,全部是真功夫。打斗时讲究拳拳到肉,没有半点虚假。一般影片是先有剧本,然后根据剧本的要求找合适的演员来演。拍摄功夫片有时就要倒过来,先找演员,然后根据演员的招数加上一些情节、噱头写剧本。故事情节一般都比较简单,对于光线、场景也不太讲究,主要是表现拳斗。影片成功的关键,在于演员本身的武术造诣。

从这段文字中,我得出这样的结论:

从武侠电影中发展而来的,以简单直观的电影手段和具有深厚武术功底的演员的动作表演,着重展示中国传统武术的电影,就叫功夫片。

与《少林寺》中饰演绳镖武僧的刘怀良先生

过了大约三年左右,我在电视荧屏上看到了由山东电视台拍摄的三集电视剧《武松》。1982年春夏之交,又看到了香港中原电影公司制作出品的电影《少林寺》。这两部影视片,可谓国内前所未有的开先河之作,尤其是后者,完全合乎上述的功夫片标准,让我对“何谓功夫片”有了更加形象化的认知。

是电影《少林寺》,将我培养成为了一名专注于影视中武打动作场面的功夫片的铁杆钢丝。前些天,我曾读过一篇评论印尼动作片《突袭2》的文章,作者有个观点,认为目前纯粹表现技击格斗的影片已经属于“小众电影”。我不能不承认这个现实,同时也由衷地为自己感到庆幸。因为作为一位狂热迷恋功夫片的影迷,我经历了那个它还是不折不扣的“大众电影”的时代。

与《少林寺》的副导演、著名编剧施扬平先生

参演《少林寺》的优秀武术运动员汪国义

因为电影《少林寺》大获成功,带动了国内的“功夫片热”,引发了全民的“武术热”,同时也开启了大批量与海外合作拍摄电影的门径。其后数年,国内拍摄、中港合拍、海外引进的充斥着武打动作元素的影视作品,数量大增,倍受欢迎,导致争相观睹、万人空巷者层出不穷。我在快乐欣赏的同时,也在它们中间进行了划分。

像《自古英雄出少年》、《南拳王》、《木棉袈裟》、《少林俗家弟子》、《南岭传奇》等合拍片,还有国产的《武当》和《武林志》,我绝不会拿来与号称国内“首部武打片”的《神秘的大佛》相提并论;对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陈真》和《再向虎山行》,也会将它们与之前日本的《姿三四郎》、同期的《上海滩》、稍后的《射雕英雄传》等,区别对待。因为按照我所认同的标准,前者无疑都是真正的功夫片,后者则不然。

与《南拳王》的主演李彦龙先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录像厅的出现,丰富了人们观看影视作品的方式。正规的影片和电视剧,主要通过电影院、电视台与观众见面;而大量不知通过什么渠道涌入的海外影视录像片,则利用录像厅这种场合,满足广大青少年的欣赏需求。这些像质粗糙、音画失真的录像片中,除了少量欧美国家电影,其他大多都是香港、台湾制作的言情片、武侠片和功夫片。因为总体上包含二十几年来不同时期摄制的影片,其数量之庞大,今人已难以想象,录像厅每天连放五部,可以在几个月内不重样。

对于观众而言,这就如同洛阳水席一般的饕餮盛宴,可以大快朵颐,同时也面临着选择之难。毕竟我们平时还要上班、学习,不能整天泡在录像厅里,而且那里面乌烟瘴气、腥臊恶臭、环境极差,呆久了也受不了。那段时间,我主要挑功夫片看,同时也看了一些古装武侠片。这两个片种其实并不容易分得清楚,在事先不知故事情节的情况下,我只能按主演是谁来推断,无奈演员们并未受到什么限制,往往什么都演,以他们为准,难免出错。好在我也喜欢看武侠片,它和功夫片的关系形同父子,哪有光喜欢儿子而嫌弃他老爸的道理?

我拍摄的李连杰的教练吴彬先生

在录像厅里看过的功夫片难以计数,既有李小龙、成龙、刘家良、洪金宝等人的优秀作品,也有很多打得莫名其妙,演得单调生硬,拍得一塌糊涂的低劣之作。虽然良莠不齐,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武打场面在整部影片中占有相当大的篇幅,多者可达50%以上,少的也不低于30%。还有就是节奏特殊,不仅情节发展,连对话都比其他类型电影要快一些,或许是为了与武打场面的激烈火爆保持一致吧。

不久,录像机开始步入千家万户,录像厅的生意日益冷淡,逐渐成为逃学少年们的娱乐天堂。这时,我成为了街头遍布的录像带出租商店里的常客,除了租看功夫片,也看一些欧美的西部片、动作片和日本的剑戟片。就动作电影的概念及其发展脉络而言,这些外国影片和港台、国内的武侠片、功夫片,可以说同属于一个家族,是后者的前辈和近亲。除了同样爱看,也因为前些年那种风格的功夫片已经越来越少,我只能以之填补缺憾。

与在《黄飞鸿》系列中饰演“鬼脚七”的熊欣欣先生

1992年六月,我在忙于迎接儿子降生的日子里,抽暇观看了一部由久违的功夫偶像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黄飞鸿》。影片之精彩,令我受到了极大震撼,同时也对以往区分武侠片和功夫片的一贯做法产生了不小困惑。其实,这种困惑在看过成龙的《A计划》和《警察故事》的时候便已经有了。

成龙是京剧戏班出身的演员,但看过他的《醉拳》、《师弟出马》等影片的人,没有谁会不把他当做中国武术的高手。他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初的代表作,都以表现某种传统武术为名义,所施展的拳术、兵器,从功架、门户、招法上看,都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可在《A计划》和《警察故事》中,他的这些风格已基本不见,拳打脚踢更像是西洋拳击加日本空手道和韩国跆拳道腿法的自由搏击,而最为吸引人的噱头,则是跳楼、追车、穿窗破门撞玻璃一类具有极高难度与风险的动作表演。

与计春华、元彬、于承惠、张力

这还是功夫片么?据说大导演兼南派武术宗师的刘家良,便提出过类似的疑问。香港电影界和媒体,也不认为这是功夫片,而称之为警匪或时装动作片。我对此很是认同,觉得成龙虽然还被称作是“功夫巨星”,其作品却已经距离真正的功夫片越来越远了。

李连杰曾是中国武术冠军,因主演影片《少林寺》一举成名,被誉为继李小龙、成龙之后的第三位“功夫巨星”。在电影《黄飞鸿》中,李连杰饰演的主人公是位确有原型的武术宗师,有关他的影视作品,香港已拍了不下百部。表现这个传统题材且用有真功夫的演员主演,相信所有的观众最初都会以为《黄飞鸿》是一部地道的功夫片,但我们后来看到的,却更像是一部武侠片。

张力与在《武当》中饰演南山道长的武术家马振邦先生

记得我与《功夫片的秘密》一书的作者张力,几年前曾就武侠片、功夫片、动作片的划分,进行过多次讨论。据他介绍,在电影业内有个约定俗成的区分方法,即“古装的使用刀剑打斗的是武侠片,晚清民国的以拳脚动作为主的是功夫片,现代的运用各种搏击术和枪械对抗的是动作片”。我们都认为,此方法太过粗略,极不严谨,只能在同好聊天时凑合着用。

在张力最后的成书中,他只解释了武侠片是怎么回事,原文大意是“以表现武术为手段彰显侠义精神的都是武侠片。”如此说来,功夫片也应该算作武侠片的一部分,由功夫片与警匪片、枪战片相结合发展而来的动作片也同样。

我拍摄的功夫明星董洪林先生

前面曾经提到,“功夫片是从武侠片中发展而来的一个新片种”,说的是在武侠片的发展进程中,原本充当表现影片主题和塑造人物手段的武打动作元素,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喜爱,为了迎合这一需求,有关的内容变得愈发突出,篇幅越占越多,编排设计及表演也日趋专业化,进而具备了独特的风格与节奏,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类型模式,即“新片种”。该片种被称作“功夫片”。但由于仍以揭示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等思想主题作为贯穿,所以只能算作武侠片的亚类型。

朋友王珏饰演的黄飞鸿

朋友、功夫明星张龙

我说电影《黄飞鸿》更像是一部武侠片,是想说明该片更具有尚未拆分出功夫片和动作片时的传统武侠片特点,即以表现武侠人物的情感、性格及其行为所彰显的文化精神为主,武打动作无论多么炫目,都是在为这一目的提供服务。该片使用李连杰这样的功夫影星主演,铺陈了大量精彩的武术动作场面,最终解决矛盾也是靠着人物的高超武功,看上去的确是在大力宣扬和充分展示中华传统武术,但在拍摄中已经基本摒弃了功夫片的表现方式和手段,不再依赖功夫明星的的所谓“绝招”,而大量使用威亚、替身和复杂的电影拍摄技巧,更不遵循什么功夫的法度和门派限制,而追求动作表演的观赏效果和光影魅力,天马行空,绚丽多彩。武术表演和武打在全片中所占的比例也大为缩减,事实上已回归其作为手段的本位。这俨然是六、七十年代张鑫炎、胡金铨、张彻、楚原等的所谓新派武侠片的法脉延续,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技高一筹,与我所曾经认同的那种功夫片标准已差别天壤。

在《黄飞鸿》中饰演反派角色的赵箭导演生活照

我当时感觉到了这种明显的差别,却并未像在录像厅时期那样在意。这部由徐克导演的崭新风格的电影《黄飞鸿》,不仅人物生动、思想深邃、情节引人,而且武打场面十分精彩,比以往看过的任何一部功夫片都更好看。我看得热血沸腾、心花怒放,还管它是什么片!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此时距那部《少林寺》的热映,已经过去了有十年之久,当年数以千百万计的功夫片影迷,早就所剩无几。我虽依然坚持,但由于年龄增长,阅历增加,兴趣也难免有所变化。

电影《黄飞鸿》开创了新一代武侠片的先河。说到新武侠片,看中国电影史料中的介绍,会觉得非常有趣。张鑫炎、胡金铨、张彻在六十年代中期拍摄的武侠片;七十年代里,由楚原导演、古龙编剧、狄龙等主演的的武侠片;九十年代初,以徐克、程小东等的作品为发端的武侠片,都被冠以“新武侠片”的称号,我们在阅读时千万别把这三个波次的创新弄混了。

与张力一道采访早期的功夫演员宋亚平等

作为功夫片影迷,可以这样加以区别:在第一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出了功夫片;第二波是在功夫片成为主流的环境下另辟蹊径;以徐克为代表的第三波则使得功夫片近乎归于消亡。

有人一定会对上述中的最后一句表示异议。由于《黄飞鸿》的成功而跟风拍摄的大量同类题材电影,以及《方世玉》、《洪熙官》、《铁马骝》等,若算作武侠片的话,那只能说是功夫片暂时步入了低谷。即便是在低谷中,成龙还拍了一部《醉拳2》呐!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刘家良拍了《醉猴》,周星驰拍了《功夫》,被誉为“新功夫之王”的甄子丹前几年还推出了大受好评的《叶问》系列,怎么能说功夫片消亡了呢?

下面就这个问题,先聊聊我对功夫片发展及现状的看法。

与青年动作演员蒋璐霞、许明虎,武术教练史旭光

前面,我曾多次提到——我所认同的功夫片标准。作为一个影迷,这样说显得有点自大,但又必须加以明确,以便为后文中所有的介绍和论述建立一个必要的前提。也就是说,要讲述功夫片那些事,必先弄清楚什么是功夫片。我想,既然讲述者是我,那么只好按我的标准,哪怕它不够严谨和权威。

我坚持的标准,是受到三十多年前那本《大众电影》上的文章影响,结合自己欣赏过数以百计的动作类片所获得的感受,而形成的对于功夫片的认识。

随着电影拍摄与制作技术的进步,最初那种“不用任何特技手段,多半用单镜头表现动作,全部是真功夫。打斗时讲究拳拳到肉,没有半点虚假”,“先找演员,然后根据演员的招数加上一些情节、噱头写剧本。故事情节一般都比较简单,对于光线、场景也不太讲究,主要是表现拳斗。”的做法,已经不能再作为功夫片的特点。

2015年参加京城影视武行“群英会”时签名报到

事实上,像成龙、刘家良、洪金宝、袁和平等大师,在八十年代初期拍摄的那些经典名片,已经在拍摄、照明、剪辑及场面调度、动作设计与安全保护等方面,有了极大改进和完善;其表现武打场面的成功经验,广为其他动作类片种,如时装动作片、新派武侠片,甚至好莱坞电影所借鉴,谓之“为世界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丝毫也不为过。而这或许也是《黄飞鸿》、《方世玉》系列,乃至后来的《霍元甲》、《功夫》、《一代宗师》等,经常被人称作功夫片的原因之一。

除了“简单直观的电影技术手段”一条之外,我依然坚持最初对功夫片的认定标准。“从武侠电影中发展而来”自不用说,使用“具有深厚武术功底的演员”,目的在于“着重展示中国传统武术”,这两个要素必须具备。1979年《大众电影》上的文章中还说:“影片成功的关键,在于演员本身的武术造诣。”对此,我觉得应该调整为“在于武术指导的设计水平和演员本身的武术造诣及表现能力”。

著名武术指导吴杰强大哥与巨星成龙

如此说来,前面提到过的《醉拳2》、《醉猴》、《功夫》和《叶问》等不都合乎标准么?怎么能说功夫片归于消亡了呢?

我说的是“近乎归于消亡”,意思不等于“绝迹”。

上述四部影片中,成龙主演的《醉拳2》的确是一部优秀的功夫片,在当时由《黄飞鸿》、《东方不败》等掀起的“武侠热”中可谓一枝独秀,难能可贵。但《醉拳2》的成功,改变不了功夫片的现实境遇,就如同有一件品质绝伦的古典红木家具现世,并不代表传统手工木器行业复苏一样。何况成龙此时实际上已是蜚声世界的“动作巨星”,用得心应手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回到自己曾经辉煌的旧领域里显露两手,怎么看都像是玩票的性质。他能玩,换了别人谁行?刘家良在他后面又拍了《醉拳3》,几年后还有《醉猴》,市场情况和观众评价大伙都知道,为逝者讳,不说也罢。用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好像今天的东北虎,有个别生存迹象,不等于整个物种未灭绝,留点面子,说是“近乎”吧。

微信好友、香港特技演员公会秘书长吴育枢先生英姿

至于《功夫》,主要演员梁小龙、元华、元秋、赵志凌、释行宇、董志华,都是武功高手,导演兼主演周星驰也是下过功夫的半个练家子,可它缺乏了至关重要的一点,主要表现的并非真正的中华传统武术!什么弦乐神功、狮吼功、蛤蟆功、如来神掌,都是武侠小说中的玩意。所以,这部充满奇异幻想的影片应该是一部类似于好莱坞《蜘蛛侠》的超级英雄动作片,而非功夫片。

2008年公映的《叶问》,从各方面看都该是一部功夫片,它由“新功夫之王”甄子丹主演,以中国南派武术中的翘楚咏春拳为主打,主人公是武林宗师,用一场接一场的精彩拳斗推动影片故事发展,最终彰显主题精神的也是一场中国功夫斗洋拳的武术大决斗。剧情结构和整体节奏,都仿佛以往的那些功夫片经典,只是制作更加精良。而且,该片的意外成功,还引发了日后的“叶问热”,出现了多部前传、续集、电视剧等,连叶问的师祖咏春,师爷梁赞、师傅梁璧,以及蔡李佛等南派拳种也跟着沾光,登上了银屏。这似乎说明,功夫片依然具有着顽强的生命活力。

我拍摄的功夫明星吴樾与朋友

但认真地对比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觉,这些新作已经与过去的功夫片有了极大差别。其一,武打动作场面占整部影片的比例缩小了很多。一些著名的武术指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说,“要让武戏为文戏服务”,他们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武打回归了武侠片中的手段地位,篇幅自然不会太多。其二,武打动作的速度和节奏都快了很多。不是演员打得快了,而是借助剪辑手段,去掉过程中间的部分细节,呈现出迅疾猛烈的视觉效果,同时配以挨打一方的反应镜头,强调功夫的打击威力。相比之下,过去的功夫片在视觉冲击力上要逊色不少,但用一个镜头将几招十几招对打拍下,更见武术技法的法度与精妙,也更显演员的功底和表现力。

事实上,现在那些新作已经不一定需要甄子丹、吴京、吴樾、赵文卓这样的真功夫高手演绎,换上章子怡、白静这样有点舞蹈基础的演员,一样打得好看。前几年,泰国影片《拳霸》登陆,在国内引起一片惊叹,观众都说功夫片流落到外国去了,便是这种做法带来的结果。

朋友、功夫明星新生代岳松

由泰国动作新秀托尼贾主演的《拳霸》、《东荫功》等影片,几乎完全遵循香港等地七、八十年代功夫片的路数和模式,精心设计的武打动作由身怀绝技的演员表现,精彩绝伦,超级火爆。与此同时,像越南、韩国、印尼、美国等地,也涌现出了自己的优秀动作片和明星。这些影片从总体上来讲,或许平平甚至粗陋,但表现动作的投入力度和终极效果,已经不让香港功夫片经典,足以令今天的国产动作片汗颜。难道真的如某些朋友说的,功夫片流到外国去了?不,功夫专指中国传统武术,所以,功夫片永远在中国。

近年来,国内有不少怀揣电影梦想又武功超群的年轻人,为拍出表现真功夫的电影而努力探索,孜孜以求,坚持不懈。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尚未收获满意的成果,但人们因此看到了功夫片这一中国人真正独创且拥有的电影片种未来的希望,值得赞扬。

我拍摄的功夫童星、优秀动作演员谢苗生活照

我坚持说功夫片近乎消亡,却又坚信它能够复苏并振兴,当然前提是满足以下的需要:

第一,需要有利的外部形势和大环境。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功夫片诞生与发展的历史。

我们说,功夫片是从武侠片发展而来的一个片种。武侠片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默片时期,一度十分兴盛,后因国内的政治时局变化而陷入衰微,于1949年之后从大陆彻底消失,而流落香港。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国被二战战火摧毁的社会秩序逐渐恢复,以传统道德为贯彻的原有文化观亦回归主导地位,此潮流反映在香港的电影方面,是一贯宣扬忠勇仁义的武侠片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受到了广大迁移自中国内地的观众热烈欢迎。随着电影拍摄技术的进步,电影人实践经验的积累,武侠片中表现武打动作的能力和水平有了长足进步,由于受到观众喜爱,渐有独立绽放光彩的趋势。

朋友、功夫新星许明虎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一时期,全世界的人们仿佛不约而同地在内心里充满了愤怒,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在反战在学运;东欧集团内部在骚动在摇摆;亚洲的印度支那和非洲大部地区闹独立自主;中国大陆闹文革。弹丸之地的香港也不消停,游行示威冲突对抗,此起彼伏。这一切其实都反映出人们对于当时建立在陈旧道德基础上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等现行秩序和不平等规则的不满,以及对板结的不公平利益格局的敌视。

愤怒的情绪自然也会表现在当时的文化上,譬如英国的披头士、美国的摇滚乐,日本的暴力电影。香港功夫片的诞生同样受到了这样的大形势、大潮流影响。如今的电影专著中都说,最早的功夫片是六十年代末的《路客与刀客》、七十年代初的《龙虎斗》、《天下第一拳》等,这没有错。但作为一个独立的新片种,功夫片为中外广大的观众所认同、接受和狂热爱戴,无疑自李小龙的电影开始。

较早相识的功夫新星蒋璐霞

李小龙的形象魅力和卓绝武功当然是重要原因,但抛开表象的作用,更深层次地剖析,我们会发现,是这两个因素极其顺应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使其压抑的愤怒得以充分地宣泄,才收获了空前绝后的成功。同时期的功夫片里也打得天昏地暗,但哪个有李小龙的拳脚够威够猛,破坏力十足呢?破坏、摧毁、打烂,是最好的宣泄方式!

此外,李小龙本人的形象,不仅仅是个帅哥,是个正义勇士,还是个睥睨一切强势,痛恨一切霸权的愤怒青年。日本的高仓健,生就一副冷峻面孔,常带一副肃杀表情,主演过大量极端暴力的侠义电影,因而被视作表现了他那个时代社会情绪的形象代言。与之相比,李小龙飘舞的长发、刚硬的线条,坚实的肌肉,凌厉的拳脚加之尖利的吼叫,更能让人得到畅快淋漓的宣泄快感。

我拍摄的功夫新星尹純雄近照

李小龙英年早逝,而在这之后不久,功夫片的风格也开始发生变化。导致变化的依然是大的形势和环境。七十年代后期,世界上的各种动荡与混乱渐趋平息,社会矛盾经过调解、转化而部分达成缓解与平衡,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冲突开始让位于经济发展的比竞。这一期间,香港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民众的艰苦努力,实现了经济起飞,人民整体生活水平也得以大幅度提高。物质享受的追求,紧张工作压力的排解,需要轻松愉悦的文化产品,于是便出现了成龙、洪金宝、袁和平以及他们所开创的谐趣功夫片,进而又是灵幻功夫片等。刘家良坚持所谓“正宗国术”,拍摄硬派功夫片,于表现武术精益求精,是对李小龙真功夫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但在这种形势下,也只有改弦更张。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法制社会的逐步完善和香港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功夫片开始和警匪片、枪战片等结合,形成了时装动作片的热潮。此时,纯粹的功夫片,不管是哪种流派,都已在香港渐渐消失,只因一部《少林寺》打开了通往中国内地的大门,才有了继续生存的空间;到九十年代初,徐克、李连杰那版《黄飞鸿》面世,便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朋友、青年导演、武术指导夏鹿丹(左)

从上述的功夫片发展过程来看,其诞生、成长、高潮、演变、低谷、消亡,无不与所处年代的社会大背景、政治大形势、经济大环境、文化大趋势,以及所造成的观众心理、市场情况变化密切相关。不仅功夫片,任何类型的电影,不,任何文化产品,都是如此。

可以说,功夫片是因为传统社会价值取向的转变,现代化快节奏生活方式的建立,法制环境的完备及法律意识的普及,大中国区经济与国际化发展进程的融合,人们的文化观念与娱乐消遣方式的多元,而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必要土壤;其与生俱来的情绪宣泄功能,又由于表现内容与手段所达成的效果,不及借助了先进科技所营造的光影观感,所以为更加适应当下形势和环境的新派武侠片、中外各种类型风格的动作片所替代。

青年武术指导樊春雷飞腿劲踢

如此说来,功夫片似乎没有重生并兴旺的一天了。上述导致其近乎消亡的因素不正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么?不是包括已经回归的香港在内的中国未来的必然走向么?

我的答案并不如此悲观,但前提是需要对功夫片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明确。我认为,功夫片之所以叫功夫片,只因为它是以表现中国传统武术为主的片种。坚定这一点,并以强化其宣扬武术的特性为重要目标,功夫片早晚会有合适的再生机遇,和利于振兴并取得惊人进步的外部大环境。这种机遇和环境具体表现为:一、中国随着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持续发展而建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包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仰和尊重;二、在全社会范围内一扫腐败、奢靡、享乐、庸碌之风,而以尚武精神为追求时尚,将其与爱国、正义、公平、公正等理想社会的标准相提并论。到那时,电影这种文化形式将必然受到影响,功夫片必将大行其道。

朋友、武侠影视导演陈咏歌

第二,需要具备对于功夫片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关于这一点,前面其实已经叙述了不少,就功夫片整体的发展状况而言,形势和环境是形成客观影响的外因;对于它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则是起主要推动作用的内在因素。

功夫片作为影视艺术的一分子,在人物塑造、故事讲述、思想阐释等方面,与其他类型之间既有共同特征,也有特殊要求。共同之处在于,所塑造的人物必须真实生动、富于个性魅力、具有艺术典型性;所讲述的故事必须合理、精彩、具有戏剧感染力和承载主题思想的功能;所阐释的思想必须正确、先进,具有文化引导和道德影响力,且易于被人接受并理解。在以满足观众欣赏情趣为市场需求重要内容的当今大形势下,按照影视艺术规律开展创作,功夫片才能赢得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

我拍摄的功夫明星薛剑、张子红夫妇与李连杰

特殊要求则由功夫片“着重表现中国传统武术”的自身特性所决定。人物的社会身份可以多种多样,但起码应该是中国武术的练习者;故事古今皆宜,但中国武术起码应该作为推动情节发展、解决戏剧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主题思想不一定与武术发生必然联系,但阐释起码应该采取习武者的思维、语言和习惯手段。只有坚持这些原则,功夫片才能维护其立身之本,保有其独立地位,以迎来重生与振兴的有利良机。

与李连杰先生

第三,要树立具有超强魅力与号召力的功夫偶像。

这是个操作层面的话题,但对于功夫片的重要程度,亦不可低估。

以我的了解,功夫片相比其他类型的电影,包括古装武侠片和时装动作片,其对于演员的依赖程度更大。1979年的那篇《大众电影》上的文章中说:“影片(功夫片)成功的关键,在于演员本身的武术造诣。”这或许是七十年代香港等地的情况吧。据说那时混迹于电影圈的习武青年,人人都可能当主角,只要你功夫“够靓”,还能学着李小龙的样子冲镜头摇晃手指头。录像厅时期,我在大量良莠不齐的港台功夫片中,确曾见过这种现象。某些演员既不会演戏,形象又粗鄙猥琐,只凭借三脚猫四面斗的功夫从头打到尾,让你在90分钟里饱受折磨。事实上,这些功夫片都是十足的低劣之作,丝毫也没有代表性,真正主导潮流的还是那些由武功超群、外形与演技俱佳,个人魅力十足的著名功夫明星,如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刘家良、刘家辉、洪金宝、元彪、于承惠、甄子丹等,主演的经典作品。

功夫片首先要打,还要打的实在和精彩,这无疑需要演员自身具备较为深厚的武术功底,和不同寻常的身体运用及控制能力。上述优秀的功夫明星,李小龙是银幕外有打必胜的截拳道宗师;李连杰是蝉联五届的国内武术全能冠军;刘家良是南派洪拳大师;于承惠是双手剑大师;刘家辉、甄子丹也接受过长期严格的武术训练。成龙、洪金宝、元彪,虽然出身京剧戏班,但俗语有云:“好把式不如赖戏子”,其超常体能与动作表现力,几乎达到了无以争锋的境界。银幕上,除了个别需要特殊训练的高难度动作,他们的套路表演和搏击对打都亲自完成,以真诚的汗水、真实的冒险与饱满的激情,为自己所塑造的无坚不摧的武功高手形象,赋予了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与徐向东先生

在当时的香港和今天的内地,也有一批身怀绝技的有志青年投身电影拍摄,单论武功,或许并不比李小龙等人差多少,有的甚至更有过之,但取得的成就却相距甚远。不考虑环境和机遇等因素,而只对比个人素质的话,我们会发现,差距的成因在于后者缺乏功夫明星之成功所必需的个人魅力。

从外在形象上看,李小龙酷劲儿十足,却是个清秀俊朗的帅哥;成龙“长相麻麻”(导演罗维云),一颦一笑却天真讨喜;李连杰天生一副典型的中国戏剧小生形象,武术更将他培养得英姿勃勃;于承惠长髯飘洒,神采隽逸,俨然是从书卷中跃然而出的江湖大侠;刘家辉光头强项,正气凛然,好似自神坛上跳落凡间的伏虎罗汉;元彪眉清目秀又鬼马精灵,自有一份可爱与亲切;刘家良虽然质朴,却大师风范十足;洪金宝肥胖滑稽,但特色迥然,引人注目。明星嘛,就要有与众不同的相貌和卓尔不群的气质,才能换来观众的愉悦观感,进而喜爱和追捧。说起来,如今大红大紫的甄子丹,年轻时就吃亏在长相上,好在他坚持不懈地维持阳光心态和健美体格,二十年后终于时来运转。

与计春华先生

论内在,功夫明星也并非仅以正义、勇敢,赢得好评或崇拜。这方面不便具体描述,我只简单谈谈观感。仍从李小龙说起,他是学者型的武术家,其气质神韵可用一个“华”字形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华”;成龙、洪金宝、元彪师出同门,身上带有“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奇葩之“香”,不然无以解释其当初脱颖而出、几十年里长盛不衰的缘由;李连杰是“英”,英气、英姿,中华传统文化所推崇的英雄之状;于承惠是“沉”,沉毅、沉峻,多年来独立寻求和不断磨砺而成的沉厚修养;刘家辉是“雄”,阳刚之气洋溢外露;刘家良是“豪”,短小精悍丈夫量,繁入简出君子风。

我个人觉得,与上述同时代的功夫片演员,如梁小龙、陈观泰、谭道良、刘忠良,以及从武侠片转来的狄龙、姜大卫等一线明星,都非常优秀,于武功、外貌、内在三方面,各有突出长项,但或一或二,总有短板,他们可能是其他片种爱好者的偶像,却不是功夫片的代表人物。自九十年代崭露头角的内地吴京、吴樾、赵文卓,香港的樊少皇等日渐成熟,倒还可以期待。至于今天某些以“能打”而著称的年轻演员,武术造诣大都可圈可点,内在气质却普遍偏弱,戾气过重而底蕴不足,强硬悍勇却难讨人爱;外在容貌差强人意者更多。如今,谁还能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耐着性子忍受一个粗陋武夫对自己眼球和心理的摧残呢?

上述对于以往功夫明星的介绍中,已经明确了成为所谓“具有超强魅力和号召力的功夫偶像”的标准与条件,总结起来就是:

一、武术身手要有出“奇”的震撼力,足以令人感到新颖、振奋、信服、热血沸腾,以凸显出功夫片最显著的特征。

二、外在形象要合乎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和欣赏取向。葛优、黄渤可以单纯的喜剧天分和演技赢得观众,功夫偶像则不能,即使不够英俊潇洒,也不可丑陋猥琐。因为打斗中的暴戾与残忍,需要用“美”来稀释和掩饰。

三、内在方面的总体要求是端正,即符合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所强调的“武德”规范,而绝无霸气外露、凶相毕现、淫邪之相等。这是成为功夫偶像的必要条件,与其他类型片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在“正”的基础上,各种富于感召和吸引力的个性特质,是使得观众喜爱、崇拜、追捧的偶像魅力所在。

时势造英雄,功夫偶像只有在合适的环境与条件下,在正确的创作理念指导下,才可能诞生,继而促进和推动功夫片在新形势下的重生与振兴。

朋友、电影导演/武术指导/兵器顾问张海

几年前,有位媒体记者为宣传影片《新少林寺》,经朋友介绍找到我,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电话采访。完毕后,她问该以什么名头在报纸上说明我的身份。我不知如何才好。最后还是她提出,称我作“功夫片研究者”。我觉得字数虽有点多,倒也恰如其分。

我从2000年开始业余写作,完成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关于功夫片的,名字好像叫“李连杰与八十年代的影武双星”,至今仍能在网上见到。其中很多资料被别人引用,一字不改地写进了他们的大作。这里顺便说一句,经过这些年的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我发现那里面有很多内容是错误的,再想用的朋友们还是小心求证一下,以免谬种流传。

与军事文学作家、影视编剧何楚舞

之后不久,我开始写“散打王”比赛题材的小说,一无所成,又于2007年前后回归到写功夫片的老路上。这条路上的同道者较多,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四年内出版了三本书——《光影功夫》、《打不死的“鬼脚七》和《万片归宗一少林》。同时还有没能付梓的《光影真功夫》、《元班人马》以及多篇短文,被我发在自己的新浪和搜狐博客上。由于是自由写作,我只管直抒胸臆,畅所欲言,至于文章属于什么文体,并无严格讲究,有些可以说是影评,有些就是中学作文时常写的那种观后感,还有些是资料堆砌加恣纵想象的文字,我统统称之为“功夫杂文”。

文章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局限在有关功夫片、武侠片、中外动作片和武术的范围内,有史料、有花絮、有背景介绍、有感想和评议。写作中,我翻阅了大量有关书籍,经典影片和低劣之作都看了不少遍,网上网下与同好不断交流探讨,间中还正儿八经地采访当事人,说是专门研究,还真像那么回事。

朋友、影视编剧白文光

2013年,在收拾整理电脑中库存的旧文时,我惊讶地发现,自己这些年来所写的有关功夫片的文字数量已很庞大,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对功夫片的那些人和事——功夫明星、著名班底、武术指导及其主要作品和动作设计风格;功夫片里的功夫那些事——功夫片热衷表现的各派武术拳种及其发展历史、技术特点和代表人物;功夫片里讲述的那些事——功夫片中多次表现的经典故事题材及其真实情况与传说等等,已广为涉猎,渐成系统。其中穿插的历史信息、人物资料、关联脉络、内幕花絮等,当初在搜集和提炼时,只为言之有据,同时写着过瘾,如今看来,实在弥足珍贵。这些都算是我多年来孜孜以求的研究成果吧,尽管写的时候从没有这么想。我为此深感自豪,同时也觉得负有责任。

朋友、散打冠军/动作演员/歌手龙飞

记得有一次与几位文学写作方面的朋友喝酒聊天,在谈到功夫片时,他们在相关方面的认知之缺乏、混乱,令我惊讶。但事后又觉得这种情况十分正常。如今,已经没有地道纯粹的功夫片了,即使出现几部讲述旧日武林故事或表现激烈武打场面的影视剧,也都被与飞天遁地的武侠片、飞车枪战加拳脚的动作片混为一谈。而且除了个别精品,其他大多数因为质量不佳,也很少被发烧友之外的人们关注。人家能和你谈起“久远”的功夫片话题,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还指望能有更深切的交流探讨?

2008年前后,网络上因为魏君子、竹聿名等人的推动和引导,港片迷十分活跃。功夫片是港片中最重要的一支,所以那时还有一批同好可以凑在一起“切磋武功”,其中确有高手涌现,贡献了不少真知灼见和珍闻轶事,令我受益匪浅。如今情况大变,这些人中的“八零后”骨干即将告别青春,沉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导致其纷纷星散,而代以更加年轻一代中的少数血气方刚之辈,通过微博、微信等更为先进的信息平台,了解相关知识,抒发尚武情怀。

传统武术家、作家铁萼奇兰

如果说对于某种艺术形式的热爱是在追求精神享受的话,那么,“八零后”中不乏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掘、精心营造来达到目的之人。我认识的很多功夫片发烧友都是这样。而新一代则不尽然,在获取知识和信息方面,他们掌握了太多简捷便利的手段,很多人早习惯了坐吃现成,不劳而获。具体到功夫片的话题而言,我遇上过不少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又急于表达的人。

我所说的责任,首先是针对那些知识、阅历都很丰富,却因为看不到真正的功夫片而产生误解的朋友,希望通过自己的介绍和解释,使得他们增进对于该片种的了解。其次是针对新的一代,我改变不了他们的什么,但珍惜他们对于功夫片的热情,这在今天实在太难得了。我想尽可能地把自己所掌握的一切关于功夫片的资信,通过文字一股脑地述说出来,并可备查询,一旦他们需要,就能在网上找到。说到动机,其实简单,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尚武之风弘扬神州,功夫片的命运得遇转折契机,那时,知识阶层的精英人士,会主动帮助其提升层次和水准;普通的爱好者会成为扩展其受众面的核心主力。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知道功夫片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三是针对我自己的。尽管我绞尽脑汁、殚精竭虑,写下的文字连篇累牍、蔚为壮观,但由于种种原因,它们不成体系,难以致用。既然无用,再多的努力也毫无意义,要使之真正发挥研究成果所必需的实际功效,才是对自己负责。

于是,我决定对从前所写的那些,进行补充、修改、删节、精练,尽可能地规范和提高,然后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读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做一道菜的作文400字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作文 我也是生活的主角 作文 冬天的景色作文200字 小事不小作文600字 游锦绣中华作文 快乐的一天作文200字 介绍朋友的英语作文初一 高考作文注意事项 环境健康杯作文 写物的作文250字 快乐的假期作文300字 爸爸的自画像作文 我的爸爸三年级作文300字 四年级作文字数要求 这就是幸福作文500字 五一劳动节作文500字 感恩父母的作文300字 找回自信作文600字 游玉皇山作文 五年级作文神奇的探险之旅 遇到困难不放弃的作文 生活如诗作文 三思而后行作文素材 学会等待作文600字 韩寒高考作文 我向往的初中生活作文 那份不一样的真情作文 英语作文要空两格吗 安徽省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