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新冠肺炎疫情 老城保护进考题……北京中考语文解析来了!

2020-11-22 18:55:01
相关推荐

默写允许有一个字用拼音替代、疫情、老城保护等进考题……今天上午,北京中考首门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处获悉,今年中考语文命题,立足当下特殊的学习背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搭建关注社会、展示自我成长的平台。坚持考查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核心的基本语文素养。

关注疫情

作文引导学生跳出“小我”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高度关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社会热点,引导学生思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成长经验和切身体会,落实语文素养的发展要求。写作部分的题目一,要求以“2020,我的中考”为题写作。2020年的中考,是本届考生一生中极为独特的经历。表面上看,参加考试的是学生本人,但实际上,为了保证考生顺利参加中考,有难以计数的人“默默付出,为考试保驾护航”。作文题的导语意在引导学生拓展视野,跳出“小我”,思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本次中考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此外,学生特殊的备考经历也极大丰富了本次中考的内涵:自主学习的能力、自我规划和管理的意识、心理素质、对时事的关注度和社会责任感……本次中考考查的不仅有课本内的学科知识,还有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历练出来的综合素质。

如果说作文题目直接点明了社会热点,体现了命题和现实生活的显性联系,记叙文阅读文本《抬头看见花》则以艺术化的方式呼应社会热点,与现实生活构成隐性关联。《抬头看见花》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在逆境中也要创造美、欣赏美的主旨。文章以身边常见的生活现象为写作素材,有很明显的代入感,阅读时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疫情背景下自己的生活,在给人审美愉悦的同时还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逆境中的乐观豁达的心态。

议论文同样关注社会热点,以抗疫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中国人民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为论述对象,引领学生再次回顾中国取得抗疫阶段性成果的不平凡的历程,感受中国人民在抗疫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以及展示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文言文阅读着眼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引导学生分析这一精神在曹刿、弦高、卜式身上的体现。议论文阅读立足于时代精神,文言文阅读突出传统文化,两则材料古今有别,但所弘扬的爱国、奉献、尽责等精神基本一致,充分体现了试题的价值引领。

试题体现“北京特色”, 老城保护进考题

默写题允许学生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北京特色”首先体现在试题的“平和大气”上。具体来说,选材视野开阔,既追求素材的大气、有内涵,又兼顾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命题注重全面考查,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力图把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积累考出来,把学生的自信考出来,把学生的课堂表现考出来。例如,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的命题着眼于不同文体的根本特征和文体阅读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古代诗歌联系到小学阶段所学的《春晓》,意在将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积累考出来,同时体现了课内所学与课外积累的联系、辨析、整合,为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古代诗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默写试题允许学生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意在鼓励学生多积累、多思考。写作部分题目二假设有一个“神奇的时间控制器”,就是考虑到初中阶段的学生有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侧重形象思维等特点,意在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个性化的认识。

“北京特色”还体现在命题素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语文基础运用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板块分别以北京的水环境和老城保护为命题素材,前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后者体现了现代与历史的融合。近年来,北京的水环境及其他自然环境在持续改善,而随着老城保护的推进,老北京的胡同风貌悄然复苏,老城也逐渐成为宜居之地。选择这方面的内容作为命题素材,便于让学生更全面、深入了解这些身边的变化,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注重设置情境突出语言运用

默写题要求选用两句古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中考语文命题精心设置情境,重视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语文基础运用板块设置了筹办“京华水韵”展览这一活动情境,在命题中努力实现两个“真实”。一是情境本身的“真实”,从展板标题到前言,再到展览内容和结语,情境的设置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一致,真实可信。二是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是“真实”的,如为展板选字、为引言拟标题等,都是筹办展览过程中可能真实产生的问题;尤其是第5题要求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是对整个展览内容有所理解后才可以完成的任务,而不是简单的语言表达试题,体现了对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

此外,对书法的考查强调实际运用,而不是机械记忆不同书体的特点;默写试题要求选用两句古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了古诗文积累的实践运用功能。

重视语文基础

考查学生阅读能力

命题注重对语文基础的全面考查,比如语文基础运用就涉及到字音字义、标点符号、修辞方法、词语和句子的使用等。试题对语文基础的考查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倡导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进行梳理与建构。比如,文言文句子的考查不仅仅涉及字面的翻译,更强调根据上下文推断其语境义;语文基础部分对于修辞、句子的考查都要求结合整个语段的意思进行判断;对于“泽国”一词的解释则需要结合“国”字的三个词典义以及上文中的“水乡”作出分析。以上种种表明,中考语文命题在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引领。

在阅读方面,命题着眼于文体特征,注重考查学生阅读的关键能力。比如,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是否准确、全面是衡量学生说明性文本阅读能力的重要指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第16题就是考查学生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材料三的说明对象是对老城的“可持续保护”,其基本特征是“现代生活”与“历史风貌”两个方面并重,缺一不可;而第16题选项【丙】尽管在文本中有所依据,但只涉及“现代生活”这一个方面,不符合该说明对象的基本特征。这道题既考查了对说明性文本阅读的理解,也体现了对全面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的思维要求。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武文娟编辑/彭小菲

[ 北京头条客户端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 春天作文100字 写小兔子的作文 多肉植物作文 微笑作文500字 难忘的什么作文 新年英文作文 写人的英语作文 怀恋作文 路作文500字 无私奉献的作文 英语续写作文 我的爸爸妈妈作文 动物园作文400字 写人的优秀作文 我最喜欢的人作文 一篇写事的作文 母爱作文800字 做馒头作文 十篇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五年级上册 推荐信英语作文 四季作文400字 春节作文100 我家的故事作文 如何制作文件 互相帮助 作文 三年级作文一百字 写物品的作文 关于数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