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轻松好读的明清十大闲书 我读了五本 你读了几本呢?

2020-11-22 19:00:01
相关推荐

【原创】【首发】文:黎海滨(whlihaibin)

-

人到中年,当我感到有些忙乱、疲惫、颓废的时候,幸得高人指点我:

“四十五岁以后,你要抽空读点闲书,享点清福。”

我醍醐灌顶。

古来闲书多,而明清文人所作之闲书,内容离现世相对较近,文字通俗,更容易理解,也更轻松好读些。

古人云:“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读得明清十大闲书,可享人间许多清福。

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

此言不虚。

最近两三年,我用心品读了《小窗幽记》《幽梦影》《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浮生六记》等五本闲书,感悟良多。

有闲读几本闲书,我觉得,自己何尝不是享清福的地上神仙呢!

只是不知,这明清十大闲书,你读了几本呢?

1、《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系清初大儒陈继儒集编的修身处世格言。陈继儒编写的书很多,如《太平清话》、《安得长者言》、《模世语》、《狂夫之言》等一批作品,而《小窗幽记》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部。

《小窗幽记》原来分为十二卷: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主要讲述安身立命的处世之道。思想杂糅儒释道三家。

该书笔法清淡,善于剖析事理,与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和清朝王永彬的《围炉夜话》一起并称“处世三大奇书”。现在的版本一般都将其中近似的内容相融合,分为四部分,“集醒”、“集情”、“集峭”、“集灵”,已看不出原书的体例。

不管是十二部分还是四部分,对书的内容的影响不大。这部书是小品中的小品,有点语录体、格言体的样子,其中精妙绝伦的语言,道眼清澈的慧解,灵性四射的意趣,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对人生的思索、处世的智慧在“热闹中下一冷语,冷淡中下一热语,人都受其炉锤而不觉”。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

“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流年,长短皆逝。浮生,往来皆客。”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花开花落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

……

这样的《小窗幽记》,这样的句子,值得你一读一品一赞叹!

2、《阅微草堂笔记》

这本书的作者,是清代纪昀。

纪昀,字晓岚,就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那个“纪大烟袋”。

古人读书有“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而这《阅微草堂笔记》可以作为上厕所、蹲马桶时候的最佳读物。

这本书虽然是大书,却是由一个个独立的故事编成的,古人笔记体裁的书都这样,文字精短,两三百字成就一个神怪鬼异的故事,没有赘言没有多语。

纪昀把自个儿当成收录员,街头巷尾地收,鬼也收魂也收,少不得狐狸树仙,一并进入《阅微草堂笔记》。

上厕所的时候,随翻一页,随看一行,从哪里起都是一个崭新的故事,省了书签,也省了时间。

这样说并没有对纪昀的这本书不敬的意思,这本书与《聊斋志异》并称“双璧”,虽然也讲鬼狐故事,却不是无聊,对于民生之疾苦,吏治之黑暗,社会之时弊,世态之炎凉,人性之卑微,有很多针砭,并且文笔幽默风趣。

有人觉得稗官野史,小说之类的东西与“道”无缘,无非是让人消磨时间,博人一笑而已,其实,浅显易懂的东西,其蕴含的道理也可以很深刻,对人有更大益处。

现代的人,趋于浮躁,不读书,不明理,纸醉金迷,心灵没有慰藉,信仰缺失,于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读一读这一本书,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心和社会。

3、《浮生六记》

作者是清代沈复。

《浮生六记》是沈复的自传,曾经被林语堂译为英文,书名是“六记”,但是内容只有“四记”,因此有好事者又伪作了“两记”来补上。

“四记”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

“闺房记乐”看似风月,读来却不伤雅致,反惹人心生艳羡,句句皆心声,事事皆真情,内容兼文字皆清净明了,言已尽而意尚远。

“闲情记趣”记闲情逸趣,情是闲情,趣是野趣,物是身外之物,但却一点不觉得有玩物丧志的诸般狎猥。

“坎坷记愁”记父子失和,记颠沛流离,记妻丧父逝,读之有如读《水浒传》,天下坎坷,世道艰难,眼看山穷水尽,但也会有天上人间的慈悲。

“浪游记快”写风物胜景,写古寺深山,写绩溪城,写黄鹤楼,写赤壁,抒胸畅怀,感慨万千。

《浮生六记》的可爱,在于能从凡尘琐碎中发掘出情趣与意味来,一花一天堂,一沙一世界,尘寰俗事里也有着人世的繁华与炎凉。

沈复平生有两爱,一爱读书画画,二爱他的妻子陈芸。林语堂说:“《浮生六记》里的陈芸,是中国最好的女人。”

4、《幽梦影》

作者是清代张潮。

张潮虽然因为捐资而得过官,但是并未入仕,一辈子吟风弄月,闭门著书,得尽闲人之快。

张潮一生所做的事,主要就是享受生活,享受一种雅致的唯美的生活。看他的著作《幽梦影》,可以体会他的闲情逸致: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

“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着,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

“‘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

5、《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如果你不喜欢看文言文版的聊斋,可以看白话文版。

《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怪的事情。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情节离奇曲折,富于变化。故事奇幻多姿,迷离惝恍。曲而不失自然,奇而不离真实,这是《聊斋志异》艺术力量之所在。

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评价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莫言曾说他的文学创作受《聊斋志异》影响很大,“我写的《红高粱》一书中,‘我奶奶’这个形象的塑造其实就是因为看了《聊斋志异》才有了灵感。”

6、《闲情偶寄》

作者是清代李渔。

据说李渔出生时,母亲肚痛三天三夜不能分娩。有一道人路过,说这孩子是星宿降地,李家地盘太轻,载不动,建议把产妇移到祠堂后,李渔才呱呱坠地。

正因为道人说他是神仙下凡,所以取名李仙侣,字谪凡,李渔是他中年后自己改的名字。

纵观李渔生平,其仕途、人格、行事、文章,确实都无不具有仙人般的出世风范。

因为早年科举考试不顺利,他毅然走“人间大隐”之路,去杭州卖文为生,写了大量戏剧,也曾经去南京生活。

他组建家庭戏班,到处演出,结交达官贵人,改定《金瓶梅》,编《芥子园画谱》,从事文化产业,活得挺滋润。

李渔倡导休闲文化,是研究生活乐趣的大师,有一副对联最能表现他的生活态度,“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西东”。

“星宿下凡”的李渔,像个半仙,热爱人间又把人间看得清透玲珑,人世在他心中如月如花又如梦如幻。

《闲情偶寄》写词曲、写音律、写居室、写服饰、写花草、写养生,无不是笔尽其物,物尽其灵。

闲情是古人刻意的追求,并非无事可做,也不是对事不负责,而是不受制于外物的淡泊明志。

闲情难得,所以只能是“偶寄”,偶尔有所寄托。这种闲情是无价的。

《闲情偶寄》,被林语堂称为“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

7、《随园食单》

作者是清代袁枚。

袁枚做过官,四十岁时效法陶渊明,辞官隐居于南京随园,随后的四十多年里,“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吟诗作赋,醉心风月,著作等身,弟子众多,女弟子尤其多。

他曾作一副对联说,“不作高官,非无福命只缘懒;难成仙佛,爱读诗书又恋花”,意思是说他不愿做官只是因为懒惰,成不了仙佛是因为贪恋人间闲人之福。

吃,是一种享受;会吃,却是一门学问。并非所有人都能把到嘴的美味佳肴,说出子午卯酉,讲得头头是道。而提起笔来写吃,写得令人读起来津津有味、口舌生香,那才是作为一个美食家的最高境界。

《随园食单》就是这样一位懂吃、会吃、又能写吃的高手的经验结晶。

今人写吃,容易,但写来写去,舔嘴巴舌,馋涎欲滴,终究属于一斑半点的心得、一鳞半爪的体验,充其量,只能当作食典中的一个词条而已。

而袁枚的这本小书,简直就是一部缩微版的中国饮食百科全书,将一千年来长江流域一带中国人的吃,囊括一尽。

这本书自从问世后,一直被视为食界指南,传布甚广。据说,此书有过日文译本,译者为青木正儿。至今,淮扬菜、本帮菜、杭菜、徽菜,万变不离其宗,跳不出这本食单。

8、《镜花缘》

作者是清代李汝珍。

李汝珍以精通“杂学”闻名,《镜花缘》则展示了他的博学。

有人认为写武侠小说的金庸很博学,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完整地读完《镜花缘》。

“从来幻事皆是真。”

《镜花缘》是神幻小说,也包含着严肃的现实内容。

小时候为动画片《镜花缘》里面的“吃仙草身轻如燕”“坐飞车一日千里”而向往不已,还为唐敖、多九公、林之洋能游历君子国、两面国、女儿国、黑齿国、无肠国、淑士国等奇异国度而激动不已,长大后明白很多故事是有深刻含义的寓言。

李汝珍原计划是写二百回,结果只有一百回面世。

书中谈及商道、琴艺、岐黄、音韵、诗文、剑术、弓射、对联、算法、玄学、茶道、赌术,以及种种古人生活的习俗民风,令人赞叹。

尤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除了璇玑图解读,“鸡兔同笼、勾股定理”等数学问题之外,还有古人竟然已经知道利用声速来计算距离,确实让人获益匪浅。

其中海外游历的章节,有《西游记》《山海经》的印记,而才女宴游似《红楼梦》,勤王破阵似《水浒传》。

《镜花缘》的前四十回故事性都非常强,颇有可读性。从百花仙子下棋误事遭贬凡间,到唐敖等人周游海外列国,描写生动,想象丰富,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如果你喜欢游历四海的新奇,读《山海经》的遗意,那么就可以读这前半部分。

而后半部李汝珍则醉心于展示自己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如果想见识什么是博学,或者想和作者较量一下知识,那么就可以可以好好读读后半部分,尽管后半部分有些枯燥。

9、《瓶史》

作者是明代袁宏道。

插花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佛教的供花,始于南北朝,发展于唐宋。到了明代,插花艺术进入了鼎盛时期。特别是明代中、后期,文人墨客崇尚怡情养性,大量种植观赏植物,以花会友,寄情于花木丛中。

瓶花所给予人的,正是近在咫尺的与自然的交流,它是喧嚣的尘世中可能保有的一份健康与活力,它会从精神上给予人们启发和满足,令人取得由静观万物而获无穷乐趣的凭借。

《瓶史》两卷,正文共十二篇,加上“小引”,实为十三篇。对花材的选用、花器的选择、供养的环境以及插法、品赏等,都有很详尽的分析阐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习和研究我国插花艺术的专著。

现在日本仍然有以袁宏道名命名的花道流派“宏道流”,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10、《长物志》

作者是明代文震亨。

《长物志》是一本写园林建筑、陈饰器物的笔记式专箸,涉及方面很广,有建筑、花木、园林、禽鱼、书画、日用器皿、衣饰等等。

明代居家家具与陈设,崇尚明洁、不尚娇饰,是当代“简略”风格的古代范本,而《长物志》同样体现了简洁素雅的居宅观念,以及制具尚用的东方独特生活观。

愿以上明清十大闲书,你有闲能读!

人到中年,求闲方能得闲。

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是非荣辱不到处,卷书一榻清昼眠。

古人早已看透人生大道,将清心涵养看作是对自己生命的最大成全。

闲暇的时候,读一些闲书,才能真正得到读书的乐趣;读书没有功利目的和一定的法则,则更能得到涵养精神的功夫。

有人说,“闲书无用”,这是不对的。

一部闲书,满目闲情,然而字里行间,却流淌着对生命魅力的无限写照,以及对生息造化的深沉思考。

闲书虽然只记录日常生活的点滴,却足以生成荡涤性灵的巨大力量。看似“无用”,实则“大用”!

所以我说,闲书中的闲人闲语,堪称人世间最鲜美的心灵鸡汤。

有人说,看书店里图书摆放的顺序,就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面貌。如今这个时代的名片上,映衬着的正是一张张“成功学”之类书籍的封面,仿佛只有这种“有用之书”,才能让人们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获得存在感。

对比古人,今天的我们大多数人,未弄清自己之所求,却始终活在他人的价值观里,结果必然是遗憾终身!

愿以上明清十大闲书,你有闲能读!

————————

作者黎海滨(whlihaibin)寄语:以文会友,同悟中年人生。

欢迎朋友们加我*,相互切磋。

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分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电子商务的英语作文 爱情作文100字 怎样批阅作文 中考优秀作文 写人记事的作文600字初一 小狗作文100字 初心是什么作文 作文不好的原因 风景作文800字高中 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 美丽的小岛作文 关于山竹的作文 写一小动物的作文 写小猫的作文300字 描写小白兔的作文三年级 往事悠悠作文 爱护大自然作文 天气预报英语作文 我的老师作文700字 写元宵节的作文400字 不奋斗不青春作文 手机作文400字 爱的供养作文 描写小花猫的作文 小升初满分作文30篇 什么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600字 甜的滋味作文300字 六年级写景作文500字 父母的爱500字作文 介绍自己的作文500字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