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看过多少书 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想挑战自我的 把读书当个副业吧

2020-11-22 22:50:01
相关推荐

声明一下,即日起,我所有的观点与心得,皆代表我个意志,欢迎大家实践或是向我请教,如果不合适,请不要说我是骗子,毕竟我也没收学费是不?

第一,看到勤奋的人,走着和我当初一样迷茫的路,忍不住略指点一下,也没有办法带大家入门,不要寄希望于我,以免失望。

第二免费的知识不值钱,所以我的话可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学习写作是个系统的事情,我光是入门就用了三个月,入道用了半年,凭几篇文章就成功,没那个道理,不必帮我强调,不过骗子这帽子我不戴。

这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我所分享是因为希望通过心得,巩固自己的知识,所以不用想太多。

我暂时不会开写作班(自己啥也不是,教别人,真是笑话),也不会带学生(带过N个,没超过一个月都跑了,不肯日更。坚持都谈不上,还谈什么未来,心灰了不带)

所以,大家看看就罢,没必要留言说我好像欺骗了你的青春似的,苦大愁深的。

姐也不是玻璃心,不太在意你们的言论,花自芬芳,不会因为几只苍蝇就能阻挡花期,不是吗?

吐槽完了,接着来讨论重点。

一、精读的好处和缺点

有一位老师叫诸神的恩宠,是写影评的,在群里分享时说过,自己曾经休假在家,把几本教写作的书翻来覆去地读,读到书散了架。

在她晒出的照片上看到开线书的惨烈,她说,后来就慢慢学会了写作。

很佩服她这种精神,这也是一种成功的方法。

提醒大家的是,多次读一本书,不是读过就算,是每读一次有一种新的体会。

读一本好书(前提是好书,好书,好书,重要的事说三遍,不好的书读了都浪费时间),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吃透其中的好处。

先读情节,再读文笔,再读结构,再读起承,再读描述,再读用词,再读思想,再读与读者的共鸣在哪里……随着思想的深化,你可读的地方还有许多,除非某天你能凌驾于作者之上就可以不读了,到那时你也能写一本书了。

文学,初学者才会去比文笔,达到一定高度时,比拼的是思想和组织素材的能力。

精读就是要这样去读。也就是拆解一本书,直到最后,书形成模块在你的大脑中,沟壑分明,这不是玄学,秋叶大叔的系列书里有说明。大家可以找找秋叶大叔的系统课,里面有教大家建立系统模块的各种方法。

再声明要耐心实践,三到六个月才能形成模型

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28.4京东购买

精读能够使人成功,那么有什么缺点?

容易让人陷于一种思想中无法自拔,坐井观天这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却从来没有人想过,只有青蛙或是环境狭窄的人会如此吗?难道读书读错的人不是也陷于这个怪圈吗?

当你读书的时候感觉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会,就要小心警惕了,你已经掉入这个怪圈。

而你越是读书,越是感觉自己渺小,世界和宇宙如此广博,自己只能看到冰山一角,这时才是正确的读书之路。

这张图非常生动,书和金钱与世界的关系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

二、泛读的好处与缺点

在某个领域中读到10本左右的书,才能够抓住其中精髓和底层思维,掌握其客观本质。

我们知道事物都有多面性,而学习某学科必然要从基础一步步向上迈进,当你在这个学科中广泛涉猎,才能找到精华,剔去无用的知识。

比如,我一直不懂共情到底要如何体现,很多书中都指出,想要书畅销,一定要和读者达成共鸣,可是到底如何达成,没有一个具体指示。

而在某天听到一节影评课,在这里略推荐一下“何日君回来”的影评课,在B站上可以找到。

老师的一句话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老师说的共情就是要有代入感,让读者参与到你的文章中。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醍醐灌顶。我开始写出数篇爆款性文章,都是找到和读者能够产生话题的点。

比如,孩子天生凉薄,不喜欢亲近父母,长大以后能孝顺吗?

许多宝妈宝爸给我留言,参与进来,话题还在继续热议中。

大家如果对我的这个说法还不理解,就去看看圆桌派,他们在讨论的时候,你观看的时候有没有想参与进去的冲动?这个冲动来源于哪里?

长篇小说也一样,要懂得在某个点加入共情的话题,比如你写爱情小说,能不能让读者产生同感,你的男主角能不能让女读者爱上,你的女主角能不能让男读者产生保护的冲动?这都是要思考的问题。

扯远了,这就是泛读的好处,不一定从哪本书或是哪节课里,找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但是泛读也有一个缺点,一边看一边漏呀,看得太多都抓不住啊?怎么办?

找关键词,一个知识点一个关键词,把关键词做成你的知识模块节点(秋叶大叔的书里有详细讲解如何做系统模块)。

这样就不用担心泛读浪费时间了。

以上就是关于精读和泛读的简单介绍,你可以按自己的习惯来选择,有些朋友书读一遍就腻歪了,比如我,再想重读一遍很难。

也没关系,泛读时,很多知识节点是重叠的,再回忆一下,就能巩固

有些朋友就是耐得住寂寞,可以一遍又一遍读深读透,那就精读好了。

但是无论哪种读法,都不能死读书、漏读书,记笔记,建立知识模块、复盘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心得。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人鱼薇沫阅读与写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放假了作文500字 第一场雪作文500字 五年级上册所有作文 英语作文我最喜欢的季节 雅思小作文字数 我长大了作文100字 我的假期我做主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道菜作文 那一支春天的歌作文 我美丽的家乡作文300字 我与学校共成长作文 过新年作文200字 我家乡的习俗作文 今天下雪了作文 真想做个什么作文 以自律为话题的作文 老师打学生屁股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开头结尾 关于风景的作文300字 与父母谈心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 七年级作文题目精选 与书相伴的日子作文 游上海外滩作文 家庭趣事作文300字 我的假期趣事作文 怎样保护环境英语作文 最可爱的人作文400字 写人叙事作文400字 成功的感觉真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