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余光中:“右手写诗 左手写散文” 一场来自岁月的回眸

2020-11-23 03:40:01
相关推荐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涉猎广泛,被称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余光中先生最广为人知的成就就是《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被誉为“乡愁”代表作的诗歌,写于余光中先生44岁那年,据说,写好这首诗仅用了20分钟的时间。究其缘由,余光中先生之所以能写这么快,是因为这种乡愁已在他的心中酝酿了整整20年。

1950年,在时代的洪流中,22岁的余光中先生跟随父母漂流到海峡对面的台湾定居,和大多数那个年代的大陆青年一样,直到1992年,余光中才再次踏上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中国大陆。在这漫长的40多年间,余光中通过写诗抒发郁结在他心中的思念。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乡愁”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而翻开余光中先生的履历簿,会发现,其实早在9岁那年,余光中先生就开始了迁徙、漂泊的一生。逃难途中,他住过破庙,藏在佛像下逃过追捕。后来啊,他的母亲带着他经由水路过香港,绕道越南,再由昆明到重庆与余光中先生的父亲汇合。在重庆大后方,余光中先生度过了自己整个青春岁月,读书、学习、成长,余光中先生对那里有着许多美好的回忆,直到晚年余光中先生仍能说得一口重庆话,并称自己为“川娃子”。抗日战争结束后,余光中先生考上金陵大学外语系,谁又能想到另一战争的到来......

1947年,余光中先生辗转到香港,1950年到台湾,最终毕业于台湾大学外语系。对余光中先生来说,他的乡愁是多层次的,既有地理上的想回而不能回的“想”愁,也有文化上的乡愁。

如果读多些余光中先生的诗和文,会以为余光中先生是一位忧郁、敏感、多思的人,其实余光中先生不只有乡愁的一面,也有幽默的一面,这点余光中先生和他的老师梁实秋很像,余光中先生把有趣作为社交中的一种很好的润滑剂。

据说,余光中先生刚到中山大学执教时,称女研究生们为“村姑”。毕业后,这些女弟子们相约来为余光中先生祝寿时,他对“村姑们”说“不要以为毕业离校了,老师就没用了。写介绍信啦,做证婚人啦,为宝宝取名字啦等等,‘售后服务’还多着呢!”,由此可以看出余光中先生是多么幽默。他的学生们都把听他的课当做一种享受。

余光中先生喜欢开车,而且是喜欢开快车。1950年至1970年间,余光中先生曾三次前往美国进修,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余光中先生学会了开快车。余光中先生甚至写了首诗,叫做《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诗中想象李白飘飘然欲醉,然后开车回高雄,李白开快车开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余光中先生在诗中说“我叫他慢一点,我说,这几年高速公路上的车祸比安史之乱的伤亡率还要高。”甚至余光中先生觉得应该去坐的是王维的车,因为王维的车开得很慢。

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可谓是经典。听一场雨,挥挥洒洒几千字,让人情不自禁陷进来、沉进去,这要感谢言辞和韵律的配合,它们让一串串汉字顺滑灵动,内心的小心思都表露无遗。看的时候我总在想“这我想到过”“那儿我也有感觉”,可终究写不出这么漂亮的文字。散文不似固定镜头,像一卷徐徐展开的古画,一点一点打开来,不断变换视角,一情一感打动人。“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心中更多的是敬意。这场雨下到心里,美到极致。危险的美感注定了类似虚无的追逐方式。

我很喜欢余光中先生的一句翻译,原文是: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这是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Siegfried Sassoon,1886-1967)的代表作《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里的诗句。余光中先生对这个句子的翻译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想,不管英文功底怎么样,当你读到这句诗的原文时,即使若有所思,觉得意味深长也不会有心头一颤的感觉。而当读到余光中先生的这句翻译,他的功底、他的才华、他的素养......你会对这位老先生肃然起敬。我甚至觉得,能将这句诗翻译至如此,比创作其原文还不简单。

余光中先生有一篇著名的文章——《我的四个假想敌》。读来特别好玩,令人发笑。余光中先生生活在女性世界,一位妻子,四位女儿,他说自己家仿佛女生宿舍一样。“浴室里弥漫着香皂盒香水气味,沙发上散置皮包和发卷,餐桌上没有人和我争酒,都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余光中先生则是宿舍的舍监,需要时刻提防着有男士来取走自己的女儿。文章里是这么描写的:

“对父亲来说,世界上没有东西比稚龄的女儿更完美的了,惟一的缺点就是会长大,除非你用急冻术把她久藏,不过这恐怕是违法的,而且她的男友迟早会骑了骏马或摩托车来,把她吻醒。”

“曾几何时,惹笑的佩珊自己,甚至最幼稚的季珊,也都在时光的魔杖下,点化成‘少女’了。冥冥之中,有四个「少男」正偷偷袭来,虽然蹑手蹑足,屏声止息,我却感到背后有四双眼睛,像所有的坏男孩那样,目光灼灼,心存不轨,只等时机一到,便会站到亮处,装出伪善的笑容,叫我岳父。我当然不会应他。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我像一棵果树,天长地久在这里立了多年,风霜雨露,样样有份,换来果实累累,不胜负荷。而你,偶尔过路的小子,竟然一伸手就来摘果子,活该蟠地的树根绊你一跤!”每个父亲舍不得女儿出嫁的心态大概如此吧。这看得我笑到打跌,当即转给我爸看。他读完,给我发来一张“握手”的表情。

余光中先生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

比如《寻李白》: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再比如《等你,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

隔着这样的细雨。”

又再如《满月下》:

“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

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

夹在唐诗里

扁扁的

象压过的相思。”

还有《独白》: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

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余光中先生在《欢呼哈雷》中写过一句——“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余光中先生是在生命里从容漫步的诗人,是在时光中畅快漂泊的旅客。

但确实,如今我路过,人间已没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选择 500字叙事作文 推荐电影英语作文 象征手法作文 路作文800字 购物的英语作文 二年级50字作文 旅行作文开头 优秀作文350 作文500字写事 450个字的作文 小学作文6年级 我的性格 作文 丁香花作文 有关人的作文 作文能写什么 温暖400字作文 高中语文作文范文 优秀的作文素材 井冈山作文 抗疫人员作文 作文获奖感言 五百字作文初中 作文优秀片段 老师教我作文 茶花的作文 种树的作文 保护自然作文 冬天风景作文 一件事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