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姚瑶:记忆中大院里的那些事儿

2020-11-23 04:10:01
相关推荐

在一次朋友聚餐中,大家聊起了院子,似乎每个人都向往一种有院子有鸡鸭有田园的生活氛围。那一瞬间,我想到的是北京传统四合院,应该算是一种条件反射吧。北京传统四合院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言而喻,当然也代表了北京城的生命力、人文精神和最富魅力的记忆。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没能逃脱旧貌换新颜的现实。

几十年来,以四合院为代表的古老建筑被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所取代,传统四合院在慢慢消失,叫人心痛不已。但皇城里的四合院对生活在二线城市的我来说,似乎仅限于初浅的认识,未曾住过,怎会了然。

但对于我来言,曾经历过真正意义上接地气儿的日子,那便是我的大院生活,即记忆中小时候住过的那个大院。

从出生到1987年,我一直生活在那个大院里,18年的时光都留在了那里,院子文化对我的影响以及院子情节的形成也都是在那个时候、在悄无声息中渐渐定格的。如今又何以见证自己的往昔岁月呢?好像除了那些泛黄的老照片和身边亲友们的记忆外,似乎再也找不到一点点曾经存在的迹象。其实不然,岁月在匆匆流过的时候,也会努力雕刻下自己的痕迹,那一房、一树、一草……张三、李四、王二……今天、昨天、明天……一个个烙印就在那里,在心里的某一个地方封存着,随时等待着某一刻主人的宠幸。“东河上的院子”在那一刻唤醒了我对小时候大院里的太多记忆,像是播放一部老电影,又像是一部纪录片,七十年代,在祖国的大北疆,一个叫呼和浩特的小地方,新城里的大院生活一幕幕渐进式的展开了……

一、大院的样子

那是一个有一百多户人家的大院,被人们自然的分成了前院和后院,其实无非就是把整个大院以中间为界分了出来 。大院不仅有横轴分界线,还有纵轴分界线。横轴分界线就是划分前后院的标志线,而纵轴分界线则是整个大院出入的“大马路”,不宽,也就大概三十米吧。大院到底有多少排人家?我还真没精确的数过,现在约摸着怎么也得有个十排吧,每一排住着那么十二三户人家,东边占了一半,西边占了一半,中间就是那条“大马路”。最东边有两个毛厕,前院一个,后院一个。最西边也有两个毛厕,也是前院一个,后院一个,现在想想当时的布局真是特别合理,即照顾了前后院又照顾了东西院,哪一家距离毛厕都不太远。大院的最深处也就是最北边有一家工厂,专门加工各种零件,七七八八的大小零件堆的哪儿哪儿都是,有时候我们也会冒着被暴打的危险去偷上几个小点儿的家伙件,回头卖个废铁价,全部买成吃的,几乎都是些糖,花的一分不剩,再头对头那样趴在那儿围着那点儿吃的,一五一十的按人数平分,有外院的一位老太太手工做的各种糖片(听大孩子们说那些糖都是老太太光脚丫子在炕头上踩出来的,踩出来一张张大大的薄薄的糖坯子,再用刀切成各种形状的小糖片,什么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菱形的都有),还有麻糖、话梅糖等等乱七八糟的糖。那个老太太住的离我们大院不远,她一个人生活,就靠她自产自销的没任何包装的各种糖为生,那时候根本不管卫生不卫生,也没有诸如什么生产日期呀、有效期、保质期这么“高大上”的词,能吃上就是很牛气了,说明还有零花钱。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这些糖吃下去也算是肚子里有油水了,接下来的一两天内家里的饭基本上节省了不少,慌称不太饿扒拉几口就把大人轻轻松松对付了过去。

前院和后院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微妙的,来往也不是很多,气氛不对,所以孩子们之间的“战争”几乎没有停歇过,各种约架从未停止过,因为输赢没有明显趋向性,前后院到底是哪边历害?到最后也没分出个胜负来。后来慢慢长大了,这种“战争”似乎消停了下来,也许还在继续,呵呵,只是我们那一茬儿孩子们已经长大了。

二、院子里的童年游戏

现在,我已进不惑之年,和朋友们聚在一起,谈起什么时候最开心?那当然非童年莫属了。我的童年在大院里过得相当的“原生态”,小时候大院里的小伙伴特别多,因为那时候还没有计划生育,每家都有三几个孩子,我家共有三个,我是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感觉真是不错嘛。虽然我是女孩子,衣服是花的,辫子也留着,可那时候的我与女孩子是一点儿都不沾边的,性别除外。我一天到晚和男孩儿玩儿,什么爬树啊,拔榆钱儿啊,翻墙啊,凉房顶也没落下,每家都有凉房,而且是一户连着一户,上面一般都堆放着柴火棍子、大葱呀什么的,我们在上面跑着玩儿,看看这家放点儿啥,那家放点儿啥,遇上有喜欢的就顺了回来,不过没那么简单,家里没人怎么也好办,若是遇上哪户有人在家,我们被发现的话,能把我们骂个半死,还得一顿鸡毛掸子伺候!那玩的才叫一个疯癫呢,地上跑还不够,还要在凉房上跑,真是历害,换成现在的家长不得吓个半死才怪呢,不过现在也没有凉房了,即使有,现在的孩子敢玩吗?!听说过骑猪吗?人家是骑马,我骑不着马,骑猪!被猪毛扎的啥感觉且不说,还差点摔成个脑震荡。那年大院里流行养猪,我娘整回来一头小猪,长得丑歪歪的,每天哼哼叽叽的,特烦人!我没事就拿个棒子敲它,打得它吱吱乱叫,把我乐的坏笑一通儿!大概养了有半年吧,这猪也没少长,但家里人都受不了了,院子里哪儿哪儿都是脏的,空气中的那个味儿自然不用多说了,我娘果断地把它卖了,没坚持到过年也挺遗憾的!我曾无数次地想着那个杀了它大口吃肉时的场景,每想一回都不自觉吞咽下不知多少口水,可怜的我呀,没成想到最后也没等到那一天。小学班主任给我的评语里年年都有一句:老师希望你可以变得文静些!为啥要变文静!?偏不!宁可淘得轰轰烈烈、惊心动魄,也不要焉得平平静静、朴朴素素。现在看来,老师的评语对我没起半点儿作用!幸好我不听话,不然哪有这么多的经历呢。

要说小时候的重头戏嘛,一定是打架了,打架应该算是家常便饭。最高记录,也是我的最好成绩,听说过吗?一个女的,一对四的打,我一人打过一家的四个孩子,他们可是男女混合啊,三女一男,把我堵在一个死胡同里,那场面类似遭遇了一帮劫匪,他们呈扇形布阵,把我圈在了轴心里。“奶奶的!老娘豁出去了!”心里一发狠,就凭我一个花木兰,居然把他们都拿下了,打完架之后两个脸蛋儿烫的热辣辣的,像个烧鸡。这一架打的几乎耗尽了我全身的力气,把吃奶的劲儿全用上了,现在总结取胜的原因应该是爆发力强再配合不怕死的倔劲儿。天呐,真崇拜自己!那一架之后我就出名了,往后有人想打我弟弟的主意,一句“小心叫我姐!”就把他们吓跑了。

捉蛐蛐是件极有意思的趣事儿,这个活动都是在晚饭后,我们兄妹仨儿拿着手电筒,耳朵贴着大院的墙听动静,只要是听见有蛐蛐音儿,那非得找出来不可,发现目标后,三个脑袋这时候就开始像脱轨的卫星一样,撞了,那真是火冒金星,都急着要看看,火冒金星这事儿是常有发生,后来我发现小孩子的记性在玩的时候是根本不存在的,哈哈。

最费体力的就是逮蝴蝶了,那时候的蝴蝶怎么那么漂亮呢,而且种类也特别多。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趁着午睡的时候,先假装睡着,然后悄悄溜出去,翻过墙就到了报社大院,绿草丛生的一大片场地就是我们的游乐园,我们追着蝴蝶到处跑,两只手抓着衣领的两头,把双臂抬过头顶,既遮阳又能罩得住蝴蝶,一个个累的满头大汗就为了那几只蝴蝶,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一个个灰溜溜的赶紧往回跑,悄悄躺下再睡上一会儿,睡醒时还能吃上一根娘给买的冰棍,每到那个点儿,外面卖冰棍的就来了,叫卖声像是单曲循环一样:“冰棍!奶油冰棍!小豆冰棍!……”我娘听见不买也不行呀,人家的大人都出去给孩子们买,我娘不买是挺丢面儿的,一毛钱的奶油冰棍是偶尔才有的福利,一般都是四分钱的冰棍,能吃上也不错了! 捉回来的蝴蝶都让我活生生的夹在书里压成标本了,积攒多了就拿着标本去和院里的其他小孩儿比谁的多、谁的漂亮。比好了,一段儿时间内基本上就不去逮了。比不好,那心里气的呼呼的,天天去逮,生怕长相特别的被别人先得了,小小年纪压力可真够大的,难怪我长大后争强好胜,原来那时候这心思就很强了。

弹珠珠、背杏核、撞拐拐、滑冰车、打雪仗……太多可玩的了,我几乎没有落下一项,那玩得才叫过瘾呢。不过女孩们玩的东西我也会哦,像什么跳皮筋啊,抓羊杆儿(用啃完的羊骨节处的那个小骨头,六面都涂成红红的颜色,就是成品玩具了),跳方格,丢沙包(那时候叫“老儿”),“冰棍化了”,还有“逮人儿”、“电报”,奇怪的是怎么现在用文字写这些感觉怪怪的,还是口语说得带劲儿,很贴切又到位。童年大院里趣事多得很,容我慢慢回想,一一道来,件件回味,把它们留存在字里行间,这么精彩的内容为何要封存呢?那么,就让我记忆的思绪继续扬帆吧……

三、三只下蛋鸡

小时候,大院里每家都养几只鸡,我家也不例外,其中有三只鸡是名鸡有主了,一只名曰“没翅膀”,这只是我的,为了保护它伙伴们的安全,在一天晚上与来偷袭的黄鼠狼干了一架,搏斗中英勇负伤,落下二级残疾,从此以独翅在鸡界混日子。和我一样,真爱打架!好有牺牲精神,原来家禽们也有如此博爱!一只名曰“拐不浪”,这只是我哥哥的,也是一个残疾,一条腿废了,差不多也该算个二级残废吧,这是我老爸干的,关门时不小心把它的腿夹住了,你想吧,像在门里夹核桃那样,最终落下个一瘸一拐,我老爸大概内疚惭愧吧,看不下去了,用一截筷子给它做了个假肢,最后美名曰“拐不浪”。那第三只自然是我弟弟的了,数它最牛气了!有个既震撼又拉风的名儿—“双黄蛋”。理由嘛,望文生义,它总下双黄蛋!老话说母以子为贵,这鸡以下蛋为荣!隔三差五来个双产,谁不爱见啊,呵……所以深受大家喜爱了,我弟也因它而超显牛气!在当时这让我很不爽,就是“羡慕嫉妒恨”!这三个主人公是逐一亮相登场了,那么精彩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且听我慢慢道来吧。

一向喜欢狂玩的我,作业在学校就早早的搞定了,从来没在家写过什么作业。放学后基本上是不回家, 先玩上一会儿。有一天放学归来,和一女生小露颠儿到她们家去了,好像是取个什么玩儿的东西,记不清楚了,走进她家的院儿,猛然间我看到她家窗台上站着一只鸡,也许是我超级敏感吧,我一眼就认出了它就是“双黄蛋”!我想这还了得?它怎么会在这里?我弟不知道有多急呢?但转念一想,要稳当些,回家看看再说,万一有误呢?现在想来我那时候怎么那么成熟呢?这算聪明吗?真历害!居然没冲动!不可思议啊! 于是我借着把书包放回家为由,飞快地跑回家,直接冲进鸡窝里,没错!就是它!“双黄蛋”被“绑架”了!“姐,咋办呀?”弟弟着急的求救我, “等着!”冒下这么一句话,我就飞奔了出去,一路狂跑杀到了小露家,直接冲向那个窗台,怪了?怎么一会儿功夫就不见了呢?这时小露推门出来,她的神色不对了,大概是刚才我发现“双黄蛋”后的眼神被她发觉了吧,不行!我是管不了那么多了!二话没说,就进了她家的鸡棚(她家的鸡窝是两层的,像现在的别墅一样,呵呵),根本不理会小露在一边的阻拦和喊叫,二层的鸡窝口被一块雾朦朦的塑料布遮住了,哼!绝对有问题!肯定就在这里!大白天的遮布干嘛?我迫不及待的掀起那层塑料布,探进脑袋一看,哈哈,果然如此!心爱“双黄蛋”就在眼前!我就像看到亲人一样,简直是激动死了!现在想来还心潮澎湃的,全身荡漾着热辣辣的滋味,缠绕着每一个细胞。

事到如此,小露绯红的脸已经给出了答案,我哼了一声,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怀抱着我心爱的“双黄蛋”以火箭般的速度跑回了家,“找回来了!找回来了!”那声音高的不知道超了多少分贝呢,要说用个什么词儿形容一下当时的心情,恐怕没个合适的,至少我是想不出来哦,激动的感觉那颗小心脏马上就要蹦出来了。

不管怎样,“双黄蛋”是被“营救”回来了,我也算是立了一功。幸好发现的及时,不然,如果出师不利的话,很有可能被“撕票”的,这绝对有可能! 在那个年代,穷啊!宰了吃肉对孩子们来说就是过年呀!

这事儿说到这儿其实还没结束呢,过了几天,我小小的年纪就知道了报复。你敢偷我家的鸡,我也要偷你点什么,让你小露感受一下那滋味儿。于是,一次由我组织的秘密行动,在一个炎热的大中午开始实施了,我召集了几个铁杆儿趁着大家睡午觉的时候,悄悄地从大人眼皮下溜了出来,集合到了小露家门口,那个时候各家各户的大院门在白天家里有人的情况下是不锁的,她家的院门是个条形的大铁门,而且不对着正屋,大院门连接着一个走廊,再往里走才是院子。我盯住的东西就在这个走廊里,一进大铁门的地方,走廊顶的木梁上吊着好几串用线穿起来的咸菜疙瘩儿,就是芥菜经过腌制后又晒干的那一种,黑灰黑灰的颜色,皱皱巴巴的样子。想吃的时候从线绳上直接拽一个下来就成,用水把它泡软了,切成片或丝,拌点油就着馒头或是窝头等各种主食吃。有时候遇到家里饭点还没到,正好啥吃的也没有时,我们通常是干啃它,换作现在的说法那就是零食了。那个咸呐,那个硬呀,一般吃不了多长时间,顶多啃出个尖儿来,嘴巴就泛白了,皱巴巴的嘴皮子又咸又麻,渴的要命,对着水龙头就是一通狂喝,经常是把肚子喝着胀鼓鼓的。现在想起来好可怜啊,想哭呀我!扯得多了,再随我回到现场吧。以我为首的行动,肯定是我先动手,我悄悄地把大铁门慢慢的一点点的挪开,心里那个紧张劲儿呀就甭提了,生怕这大铁门发出“吱吱”的动静来,那个慢动作,那个小心翼翼,万一吵醒了主人,我们可真惨了,这可是偷啊!至少是两顿暴打,一顿是主人的,另一顿自然是自家大人了。几个人鬼鬼祟祟地钻进大铁门,踮起脚尖儿开始拽,下手还不算狠,好歹给主人留了一串儿,剩下的都拽走了,我们找了个屋后的空地上,蹲在那儿草草的分了,然后慌里慌张各自散开了,溜之大吉。这事儿始终没暴露,和没发生过一样,渐渐地大家都忘记了。那咸菜疙瘩儿我拿回去丢在凉房里,也没怎么吃,后来让我一个一个单蹦儿的给人了。现在想想我小时候怎么那么胆儿肥呢,长大后再没有见到过小露,特别的想她。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相遇,我一定会全盘托出,告诉她咸菜疙瘩我是怎么给它变没的?刘谦对我来说不是个事儿,哈……姚大魔术师也。

四、大疯子的命运

记不清是在小学几年级的暑假里,大约是三年级,那一年我也不过是十岁左右,什么时辰我是记不得了,反正是个大白天,我在家里写暑假作业,院子外传来了人们的嘈杂声,隐约可以听见人们惊慌的叫喊声,我连忙跑了出去,“大疯子跳毛坑啦!大疯子跳毛坑啦!……”大院里的孩子们已经聚集了好多人,一边急冲冲地向后院跑去,一边这么惊慌失措地喊叫着,像个免费大喇叭一样,循环播报着这么一则惊悚的大事儿。我飞毛腿一样的速度赶上了他们(小时候我擅长短跑,尤其是800米,那时候傻乎乎的,什么也不懂,这短跑可把我害惨了,小腿肌肉到现在都是硬邦邦的,就两个字“结实”!哎,美腿我是高攀不起啦)。到了后院,看热闹的人们已经是围得水泄不通了,也就是那一次,我才知道后院原来是那个样子的,而且在坐北朝南的位置上居然还有一个毛厕,整个大院原来共有五个毛厕。钻进大人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圈,大疯子就那么大字状的仰面朝天的躺在地上,身上斑斑点点的沾满了粪便,粪水浸湿了她的全身。第一次见到死人,居然还是这么离奇的死人,当时真怕得慌,但还想看,想听听大人们都说些啥。我好像没有听到什么哭声,也没看出来哪几个人是她的家人,听到的都是“这疯女子真是可怜啊!”,“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呀?”……之类的话,从大人们的口中我知道了事情的大概情况,大疯子昨晚就没回家,家里人出去找了好几圈也没见她的人影儿,就都睡下了。一早起来发现还没回来,又接着出去找,家里人还没回来,却让一个掏粪工给发现了。那时候的毛厕是蹲着拉尿的,而且是直下式的,屎尿最后都汇集到了后面的一个大池子里,所以叫大粪池。大粪池与蹲坑的地方是分开的,也就是在毛厕的后面开了一个露天的男女厕相通的大池子,有掏粪工会定期来掏粪,时间掐得还挺准,大粪池只要快满了,掏粪工一两天内肯定就来了,所以,大粪池从来没溢出过。

说起这个大疯子的死,后来又有了新的版本,说是她家里人在一个深夜,把她推进毛坑的。第二天,家里人又伪装找人。最后这个事情怎么处理的我就不知道了,清楚的记得这个事在大院里传了很久很久。至于这个大疯子,她是什么时候疯的?怎么疯的?我也不知道。从我记事起,这个人就已经存在了,她又高又壮,个头怎么也得有个一七五吧,结实的像个男人,五大三粗的。听大人们说,她是家里的好劳力,重活儿都是她的。我们平时见到她时,她都是一个表情,一直傻笑,什么也不说,从来没听到她说出过话来,即便是发出声来,也像是哑巴发出的那种声儿。她没事就在大院里四处乱转,走走停停,不一定推开哪家的院门就进去了,后来人们只要一看见她就立马跑回家把院门关紧,像是躲瘟疫一样,以后她再也没有闯进过谁家。还听说,她家大人是个当官的,家里日子好过得很,比较富裕,在大院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对于她们家的其他人我小时候就没见过,准确说是不认识,如果大疯子不来前院转悠,想必大疯子我也不认识吧。

这件事在我小小的年纪里留下了极深刻的记忆,那个画面不知道回放了多少遍多少年才渐渐褪色。在那个暑假,我写了一篇老师布置的作文:《暑假里的一件事》。开学后荣幸地被老师评为范文,作文里画过的红道道从未有过的多,现在还依稀记得老师的评语是:素材真实生动,叙事详细具体……老师的评语写了大概有两三行吧,我只记住了这两条,因为确定太真实了!也许就是因为真实,所以才会引起老师的兴趣,得到老师的夸赞吧。

五、一间二厘五

“一间二厘五”这词儿是从我父母嘴里知道的,说的是我家的居住面积,换成现在该是多大平米,我至今都搞不明白。这“一间二厘五”的原型是个一间半的房子,中间那堵墙打掉后合并成一个大屋子了,加起来大概就是“一间二厘五”吧,应该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家正好临着“大马路”,在“一间二厘五”的外墙,也就是朝着“大马路”的那堵墙,又加盖了一间厨房,这样一来,我们家的院子也就随之扩大了,院子里有个放杂七杂八、贮煤的凉房,凉房的旁边是一个大鸡棚。冬天时凉房就是一大冰箱,通常是没什么可冻的,穷啊,哪儿有什么存货呢。只有在快过年时,买回来的一些年货,像冻鱼啊、猪肉啊之类才会那么高档的挂在凉房里,可要显摆一段日子才慢慢的细水长流地开吃呢。有一次,老爸单位分了一条超大的鱼,足足有近一米长,又肥又大的一条鱼,可真是把我们的面子给挣足了,我总招呼伙伴们来参观,在一次次赞叹声中,我一次次享受着那种愉悦和优越感,那时怎么那么虚荣呢?记得一个鱼头就炖了满满一大铁锅,那个香啊!无法言语的香,好几天家里的鱼香味儿还在,小时候真好啊!

好了,“一间二厘五”的事儿还没说完呢,自打加盖了那个厨房,我父母就多了一些是非,大院里有人在打小报告,向领导反应这事儿,其实大院里不只是我们一家盖了这种简易房,大多数人家都盖好后,我那老实巴交的父母才决定也随大流儿盖了那么一间。打小报告的那些货色们,纯属是欺负老实人!后来,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加盖的这间厨房,那可是我娘用双手一坯一坯拖出来的土坯房啊。我爸在公路系统工作,常年下工地,家里的事情大大小小、里里外外全靠我娘一个人,我还记得那些一块块土坯是在夏天拖出来的,因为要晒干才能成型。那个夏天,我娘每天除了上班、做饭外,就做这个事儿,晒干一块就搬回家里一块,怕雨淋了。到了秋天,在这“一间二厘五”居住空间里,除了大炕和地上的一个折叠桌外,堆满了摆放整齐的一块块土坯,从地上一直垒到快接近房顶上。地上只留了一个可以从厨房进这“一间二厘五”大炕上和写作业用的折叠桌的一人宽的L型小过道儿,你能想到那个场景吗?满满一屋子的土坯,真叫一个壮观!这都是我娘一个人历经数日熬做出来的,说到这儿,我泪崩,难过的直抹泪,我娘真是太不容易啦,男人指不上,事事靠自己,让她受了多大的苦和累啊!这事儿让大院里的人们佩服不已,说我娘是院里最能干、最能吃苦的女人!这在大院里也是独一份,土坯是一个女人一块块拖出来的。哎,我的心呀,难受啊!好好孝敬老人家吧!

到了深秋,下工地的男人们都回来了,我娘的土坯也备足干到了,我爸请了几个老爷们把房子盖了起来,堵住了原来那“一间二厘五”的正门,从中间那堵墙开了一个小门,从此,进家的门改成进厨房走的那个门了,也就是先进厨房,再进那“一间二厘五”。这样一来,家里一下子大了许多,冬天时还暖和了许多。阿弥陀佛,保佑我的母亲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六、与报社大院的恩怨记

小时候,一个大院与另一个大院之间都是由高高的围墙隔开的。在我们大院的东边相邻着一个报社大院,那个大院好像很高档的样子,围墙那一侧的边上就有几座小三层的楼房,这在当时可是高档极了!报社大院里有个特别大的空地,里面长满了野草,足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那里可是我们的天堂,逮蝴蝶、捉蛐蛐,玩电报……各种撒花儿玩儿。

报社大院里住的大多是蒙族,我们大院里的人们叫他们“愣蒙古”,这是有原因的,听大人们说两院之间因为地盘的事情闹翻了和平相处的关系,以前没有那高高的围墙,也就是说那片足球场大的空地是两个大院共享的地方。至于什么原因,我那时候只记得玩儿,哪儿有功夫去理会这些,自然也就不清楚了。还听说两院儿的孩子打过一次严重的架,双方大人因此红了脸,这关系也就落下了硬伤。后来,这围墙就有了,想想看,人家院子里有楼房,想必有官在,这围墙从哪儿立自然是人家说了算,我们这大院里的人们是干生气没辙儿。大概是大人们的情绪影响了我们这帮小孩子,总想着怎么报复他们一下。男孩儿们果然不出所料,发明了一种土枪,就是用那种PVC管,截成一米多长,把胶泥掺上水用爪子充分的搅和在一起,和到干稀正好就可以用了,用塑料布包起来,随用随取。他们用这种自制枪先在鸡身上试验威力,子弹就是用和好的胶泥搓成一个个小球球,大小刚好可以从长管里通过即可。一次发射一颗,把小球塞进管的一头,瞄准目标,把嘴对准子弹用力一吹,小球飞射出去,直接打在目标处。鸡棚里的鸡被打的“咯咯”乱叫,从鸡棚打到了鸡窝里,这些猴小子们不甘心,逼进鸡棚,蹲在鸡窝口上,把管插进黑乎乎的鸡窝里,又是一通疯狂射击,鸡在里面尖叫声此起彼伏,这帮猴小子们乐得一个个东倒西歪、四脚朝天的打闹在一起,用现在的说法就是邪恶地享受着这变态的玩法。这群鸡可真够悲催的!下着蛋这身价还是上不来,被无辜的当成了猎靶,受这洋罪,真是好可怜啊!

几经试验,这武器还是极好用的,火力够强!报复行动终于可以实施了,他们密谋了一下,定在晚上行动,于是,一个四周漆黑一片的夜晚,小楼里亮着灯,屋内的人看不清外面的人,外面的人却能把屋里看得真真的,屋里有没有人?在干嘛?都看得贼清楚,这样一来好下手呀!目标定在了玻璃上,用土枪打破他们的玻璃!几个家伙骑在墙上,同时对准玻璃,与玻璃的直线距离也不过两三米吧,他们选了一个靠边的人家,这小楼离围墙仅有一米多宽,打破玻璃简直就不是个事儿。说好了,一人只发射一颗,射完赶紧跑,谁也别管谁。“砰砰”几声巨响,在大晚上听起来那动静真是大的不得了,清楚地听到了玻璃裂开的声音,我的妈呀,吓死了,一个个猴一样的跳下墙,撒开腿就是狂跑(那时候虽说吃的不好油水小,但一个个身体都挺结实,弹跳力一个赛一个,从来没听说谁家孩子摔断胳膊、摔断腿儿之类的事儿)。我一溜烟儿跑进了女厕所,这也是离围墙最近的地方,蹲在厕所里,蒙古人咆哮如雷的骂声大到惊人!吓的我直哆嗦,紧张的身体和冰棍有一拼,冰冷又僵硬,一下也不敢动,甚至半下都不敢,感觉呼吸都障碍了,大气不敢喘一下,紧张到那气儿呀有那么几分钟倒腾不过来那意思,生怕被抓走!就这样诚惶诚恐的在厕所里一直蹲着,感觉外面没一点儿动静儿了,我这才发觉屁股冻到没知觉了,想着赶紧提上裤子暖和暖和,知道吗,根本就站不起来了,我那两只脚像注了不知道多少斤花椒水一样,麻的想哭,感觉两只脚大如熊掌,都麻到这份儿上,没掉进毛坑里就是万幸了,又大又肿又酸又麻的两只脚,就这么走太空步一样的速度可怜兮兮的挪回了家。

这头一回的报复行动算是成功了,接下来的几天里,这帮猴小子们也很知趣,没敢再得瑟,但是都还陶醉在兴奋中。听说后来他们又去了几回,没被抓住。此后,我也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了。

谁想到,有一天晚上,我在家里洗碗,那天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忘记家里人都干嘛去了,我洗着碗,我弟神色慌张的冲进屋里来,“姐,完了!那…那…那个…蒙古人追上来了!拿着铁锹呢!咋办呀?完了!我没命了!他把我打死呀!快给我想个办法啊!”我弟这都吓成口吃了,(现在说话要是着急也略有轻微的口吃,不知道是不是这回吓出来的毛病,也难说啊。)这话音刚落,我就听见东边胡同里传来了怒吼声,也不知道我哪儿来的机灵劲儿,“快!快!快!赶紧下菜窑!”菜窑盖刚好盖合的那一瞬间,“砰!”的一声,院门被踢开了,冲进来一个蒙古大汉,那身板和牛一样壮,吓的我呀魂儿也快没了,结结巴巴的,没底气地来了一句:“你…你…找谁?”(幸好没落下什么口齿不伶的后遗症,还可以光鲜亮丽的主持单位的各种活动和晚会,真是幸哉,幸哉啊。)蒙古大汉一通叽里咕噜的发飙,完全是外星人在说话,估计是看我啥反应没有,大汉这才顿过神来,这个大院里都是汉族,完全听不懂那叽里咕噜的蒙语。“把你们家那个小兔崽子给我找出来!我打死他!”蒙古调的汉话就这么来了一句,“出去玩了,没回来呢,不信,你自己找吧!”我心虚地应了一句。蒙古大汉“哼!”了一声,大摇大摆地进屋了,我这才看见这家伙手里真拿着铁锹呢!心慌死我了,屋里出来后,恶狠狠地对我吼:“哼!你把那小兔崽子藏哪儿了?!快给我找出来!我跟他没完!”“真没回来,不信,你再看看凉房和鸡棚吧!我家就这么大点儿地方!”我强装胆量这么回了一句,他还真进凉房看了看,出来时还不忘扫了一眼鸡棚,但是他的眼睛一直没注意到地上的菜窑盖,他是没看到还是不知道?当时我也不知道,感觉绕口令一样,现在我知道了,他住的是楼房,估计就没有菜窑。再说我家那菜窑盖与地面是平的,不显眼。“妈的!等我找见那个小崽子的!我把他腿敲断了!”“咣!”的一声,蒙古大汉拉开门走了……好家伙,我吓出来一头汗呀!聪明的我也没敢支声,更不敢掀开窑盖和我弟说话,我一边假装收拾院子,一边听着外面的动静,生怕这家伙再闯进来,就这么在院子里磨蹭了好一会儿,我推开门,出去望了望,看四下没人了.啥声儿也没有了,这才进门把锁上好,掀起窑盖来,对藏在窑底猫耳洞里的我弟小声喊了一句: “走啦!没事啦!保险点,你多呆会儿再上来吧!”那天晚上,蒙古大汉再也没找来,谢天谢地呀!我弟总算是躲过了这么一大劫难呐!现在想来,我多聪明啊,机智勇敢还是配得上的,哈哈,原来我一直这么自恋。

后来,这种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了,这群猴小子被蒙古大汉彻底降服了,一个个龟孙子似的,老实的很,再不敢对报社大院有任何歪想法了,但在自已大院里依旧是各种七七八八的瞎胡害、打架……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打这以后,与报社大院结下的积怨越来越深,后来就彻底不相往来了。我们也渐渐长大了,那个围墙再没有翻过,那个大院里的一切我们也无从知道了。我弟对我“救他一命”之恩感激涕零,每每念叨起这事来都是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像是讲一部海啸劫难后重生的惊悚大片。当然了,“我是大哥”的气质就此形成了,在我弟面前一直很牛,这种情愫一直延续到现在,小弟对我还是特崇拜,估计我小时候总护着他,差不多类似于高大威猛的大哥形象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根了吧,记得去年过年时,我们坐在一起吃饭、喝酒、聊天,我弟弟酒过三巡后,突然哭了,说感谢我从小到大对他所有的帮助!还说我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与母亲一样,有时还胜过母亲!这让我很感动。

这件事虽说是小时候干的,年龄尚小,还不懂事。但事后我们也知道自己错了,换做是人家天天想着打破我们家的玻璃,那我们能忍吗?不可能!人家蒙古大汉那也是忍无可忍了,一帮猴小子隔三差五打破人家玻璃,给谁都会气疯的!那天晚上人家没再找来,这就足够说明蒙古族是特别有涵养、憨厚淳朴的民族。后来,我嫁给了一个蒙古族的帅小伙,现在的老公。对于蒙古族,从开始的不了解,道听途说,交了一个蒙古族男朋友,嫁给蒙古族家庭,这真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人生就是如此,好多事情都不在我们的预料当中。现在,我的蒙古族好友特别多,而且我也会讲些简单的蒙语,语音、语调拿捏的还极像那么回事儿,以假乱真是一点儿没问题,不了解我的人还以为我就是蒙族。此时,我只想说,我爱蒙古族!嫁给蒙古族是我的荣幸和福气!

七、不收银子的裁缝

自打我记事起,我娘就是个心灵手巧的裁缝,不过是业余的,非盈利、纯热心的那种。我娘的舅姥爷是个当地有名的裁缝,听我娘说,她舅姥爷曾在内蒙裁缝大赛中获得过第四名的好成绩。她小时候就喜欢这裁缝活儿,没事儿时就跑去给她舅姥爷打下手,勤快吃苦的孩子总是招人喜欢。后来,这个抠门小气的舅姥爷终于肯教我娘技术了,渐渐的,什么上衣、裤子、西服、大衣等等这些成衣,我娘都会做了,而且做得极好!平日里除了我们仨孩子的缝缝补补外,总有些邻里找上门来,麻烦我娘做些改个裤子、裁个衣服等这档子零星活儿。最忙的时候是在春节前,我家的大炕上堆放着好多块布料,几乎都是本院儿的大人们给孩子们准备过年的衣裳。有时候多到年三十晚上还在赶着做,最后做好的那几件基本上是我们仨的衣裳。小时候因为这个,我经常埋怨我娘为啥总给别人家先做,可是我娘根本不搭理我。那时候我特别不理解,你说我娘一分钱不收,把自己的辛苦和时间都搭进去了,图个啥呢?要是收点儿钱,我家也许第一个就成为大院里的“万元户”了,起码我们仨的伙食也会高级点儿吧。现在回想起来,我娘多累啊!也许那个年代的人就是那么简单,那么热心肠吧,至少我娘是这种人!后来,我也有了买现成的衣裳,但我娘做的衣裳多多少少一直陪伴我长到二十岁左右。记得有时候和我娘逛商店,如果我看对哪件裙子,喜欢的都不想挪开半步,趴在柜台上,左看看右瞧瞧,我娘往往经不住我的磨磨叽叽和苦苦央求,领上我买来料子,回家一条流水线搞定,裁剪、码边、成衣、熨烫一气呵成,用时超不过三小时,我娘这速度估计也是我逼出来的,我猴急的巴不得下一秒就能穿上,为的就是赶紧穿出去显摆呀!所以就在旁边粘着看,活生生一个催命鬼,怎么看我都像个监工似的,就那么一直盯着我娘的手,一边还不时的试试身。这样的娘你有吗?我有!写到这儿,我的喉咙又开始收紧了,哽咽了!我娘真好!码边机和缝纫机后来一直闲置到2003年,被我娘卖给回收旧家俱的人了,才卖了一百块,想想真亏!留下来的话也算是古董老件了!我怎么就没拦着我娘呢,当时真是脑残了!真心鄙视自己的没眼光!真叫一个悔啊……

八、一记大耳光

记不清楚是要炸果子还是要干嘛,我爸在炉子上支了一个大铁锅,里面是满满的一锅油,我爸安顿我看好油锅,不能让它溢锅了。没盯一会儿功夫,好动的我就不耐烦了,开始左顾右盼的不务正事儿了,具体分神儿干嘛去了,我是真记不起来了,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是,我爸“啪!”的一个大耳光,打的我眼冒金星,直接蒙了!知道为啥被打吗?!油溢了呀!火苗窜上来啦!当时我娘不在家,看这情景,我当时真的吓蔫了!连哭的胆量都没有,就那么一直憋着,直到我娘回来发现我的眼睛已经成兔眼儿了,挨大耳光那边的眼睛里全红了,我被我慈爱的娘迅速的带到了医院,医生说毛细血管破裂,还说了一句:“这是什么大人了?打孩子这么狠?!”话音没落,我绷着的那根弦儿顿时崩裂,嚎啕大哭,惊天动地般的哭声把医院里的人都吓蒙了,大家围过来吵吵着,那情景搁到现在就是医患纠纷那大场面,人们都说点儿啥我根本听不见,也没听,只顾着狂哭,直到哭不动了,累了,眼睛也肿成个大核桃了,我娘用自行车把我带回了家,那一晚,我是在父母的吵架声中睡着的(我才发现使劲哭也是个力气活儿,那个累呀甭提了,四肢无力,浑身酸软,一滩软泥一样,哭的太过劲儿了)。不过,后来我没有因为这事儿记恨我爸(但当时被打的那一刻有想杀了他的想法,我还问过别的小孩儿,他们也都有过这种邪恶的想法),想想看,当时我没把房子烧了就是万幸了。好吧,活该!谁让你这么不长心呢?!打的对!

九、弹弓子惹的祸

她叫黄毛,因为她的头发、眼球都明显比正常人要黄,尤其是头发,金黄色的。现在我都不明白黄毛这遗传的是什么基因?她父母长相也都正常,没什么异常的地方,在大院里她们家口碑不好,人缘极差,属于比较刁钻的那类人。这黄毛呢,人也不咋的,特犯贱,没几个人爱和她一起玩儿,大概是她嫉妒我在大院里呼之即来的大哥范儿,有事没事儿的就和我犯点小贱,咱也是有家教、有素质的人,起初我也就是骂她几句,瞪上几眼,至少没动武,尽量不搭理她。后来,她的犯贱升级了,有一天,居然拿小石子打我,火冒三丈的我顺手夺过来旁边一男孩手里的弹弓子,捡起一块小石子射了出去。不偏不倚,正好打在她大脑门中间发际线的位置上,出血了,这是后来才知道的,我当时撒开花儿就跑了,反正解气了,哪儿管那么多。没一会儿功夫,她那刁妈领着脑门流血的黄毛找上门了(脑门上的血估计根本就没擦半点儿,还不是为了血淋淋的样子显的严重点嘛),不依不饶的纠缠我娘要求看病、赔礼道歉外加赔偿。“是你家黄毛先动手拿石子打我的!”无论我怎么说都无济于事,没人听我的,没有皮伤就是没有证据,空口无凭啊,没招儿,可怜的我娘又白白搭出去了多少银子,我至今也不知道。事后被我娘狠狠的骂了好几天,说那弹弓子不长眼,弹瞎了人家眼睛那可咋办?!现在想来,真是可怕!多玄啊!小时候我怎么这么能惹祸呢?!再说了,黄毛没人和她玩儿,她能不气吗?我怎么不包容一下她呢?哎,算了,那时候我还没有那么高尚的情怀呢,就是一个整天疯的丫头片子,不对!应该是傻小子更对劲儿。

小时候伙食上不来,发育也晚,儿女情长的事到了十八岁依旧是个空白,再大点儿那就是初恋了,和早恋没有半毛钱关系。听说现在小学生都开始早恋了,哎!遗憾啊,如果这回忆里再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早恋史,该有多完美呀!哈哈。

……

记忆的闸门一旦开启,思绪如泉涌,感慨万千啊。童年的这种美好,即使颜色淡去,却还是依旧温暖着我们。似乎像个魔术师打开了他的锦囊,一件件,一桩桩、一幕幕地掀了出来,又仿佛穿越了时间与空间,再次回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大院里……

在我脑海里根深蒂固的这些童年趣事,没有被无情的岁月撕碎、吞噬或是丢失,时光也没有覆盖了它的半点儿痕迹,它依然可以光鲜的常驻在我的心里,可见它的魅力有多么的厚重!又是多么的弥足珍贵!逝去的都是风景,留下的才是人生。我常常庆幸自己可以拥有这么一段颇为丰富而又精彩的大院生活,当然也坚信自己乐观豁达、开朗阳光的心态一定是得益于小时候肆无忌惮、无拘无束的野玩儿经历。这种金不换的经历,让我品尝到了酸甜苦辣的丰美童年,到底有多好,谁经历谁知道。

年代不同,地域不同,家庭条件不同,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童年。每个人的时光都是不断前进、看似重放但却永远不会重播的独家电影。发生在大院里的那些事儿简直多了去,说也说不完,讲也讲不完,那是一段特别漫长的岁月,过年是要等待好久才能盼来的好日子。小时候总感觉时间过得和龟速一样,现在却如流水一般快得吓人。此时间非彼时间,为什么呢?那个年代物质上匮乏,但精神上却是充盈的。现如今物质条件富足,精神却缺失了。又是为什么呢?思考一下吧。

人生如歌,往事如烟。童年是美好的,发生在院子里的那些最美好的事物已经消失了,沉淀给人们的记忆或为老照片,或为记忆深处那一抹永不褪色的阳光!或为……

几天来,我集中精力把小时候大院里发生的那些事儿抖落了出来,心里怎一个痛快了得!好多东西都是用口语讲述的,也惟有口语才讲得明白,才是原汁原味儿。如果用华丽的词藻配合相当文艺的语调来渲染,那就变味儿了,也就违背了我的初衷。开始写的时候,我一边听歌一边写……还有点儿吊儿郎当那意思,没成想,不知不觉中写了这么多,自己都吓了一跳,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素材?细想想,那十几年大院里的事儿多到数不过来,又怎能写得完呢? 我不懂文学,也不懂写作的规矩,文化浅薄,所记所叙皆是我经历过的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感受、真实的对话,敬请大家海涵吧,喜欢就成,开心就好。

如果你读了我的故事,我想对你说,首先,你是幸运的,分享了我的各种疯的生活经历。其次,希望我的故事带给你的不仅仅是故事,而是一种积极的、阳光的、乐活的状态。如果是这样,我便很是欣慰了。

最后,我要感谢曾和我的人生轨迹交叉重叠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儿,让我的人生不那么孤独。如果你感到无趣,感到孤独,请不要埋怨这个世界,也许是你还没有找到有趣的活法吧。

作者简介 | 姚瑶,女,1970年生人。红马读书会会员。中级会计师,人力资源三级管理师。从事行政工作近三十年,其间经过商,下过海,执着于多视角体验生活,业余爱好广泛,舞蹈,音乐,古筝,品酒,喝茶,读书,写随笔等等。真诚待人过好当下是我的生活态度,不违心爱自己是我的本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快乐是什么作文 初中作文800字优秀作文 一年级作文看图写话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 下雪作文300字 过春节英语作文 友情类作文 我不后悔作文 读书笔记作文 乡村美景的作文 仙人球的作文 周末计划英语作文 春节的故事作文 关于勇敢的作文 蝴蝶兰作文 西安旅游作文 四下作文 介绍中国的英语作文 陪伴作文500字 冰糖葫芦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三年级 关于乡村的作文 学校生活英语作文 真没想到作文 英语作文八年级上册 写饺子的作文 五下作文 换位思考作文 满分作文500 初一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