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黄埔军校为什么名将辈出 ——黄埔名将系列序篇

2020-11-23 06:10:01
相关推荐

黄埔军校为什么名将辈出——黄埔名将系列序篇

迟杰

摘要:说起黄埔军校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名满天下,从这所军校走出的大批军事人才,沙场建功,政坛驰名,在20世纪的中国大地上上演了一出出风云激荡的活剧。特别是在国民党的中央系中,出身黄埔军校的将领更是被蒋介石视为嫡系亲信,成为他最为倚重的力量,这其中也涌现了众多名闻遐迩的著名将领,从这期开始,我们将开辟点将系列,逐一为您介绍出身黄埔的这些将领。

图1:今天按照历史照片复原的黄埔军校大门

天下名校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苏联的帮助下创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所以在黄埔军校的教管和学生中,既有国民党,也有共产党,并且分别成为国共两党军事、政治力量的中坚。

黄埔军校的正式名称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来改名“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只是因为校址在黄埔长洲岛上而被叫作黄埔军校,而这个完全是非正式的名称却远远比正式的校名要有名的多。不过真正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的黄埔军校从1924年6月开学到1930年9月迁往南京,实际总共只有七期,时间跨度也只有短短的六年多,其中在大革命失败前毕业的只有四期,第五期、第六期是在大革命失败前开学,第七期更是是在国共分裂前才开学的。而且从第五期开始,已经在广州黄埔和南京两处同步开班。所以确切来说,真正能叫黄埔军校的就只有前四期,就是勉强算上还有部分在黄埔开班的五期、六期和七期,也不过七期,这七期毕业的学生全部加在一起也只有12887人。但是后来在南京、抗战时在成都,甚至到了台湾凤山延续下去的这所军官学校,都被称为“黄埔军校”,因为这所军校实在太出名了!

图2:黄埔军校因为坐落在黄埔长洲岛而得名

在黄埔军校的领导层中,就有蒋介石、廖仲恺、周恩来、李济深、邓演达、王柏龄、戴季陶等人,在教官中有何应钦、叶剑英、陈诚、包惠僧、顾祝同、聂荣臻、张治中、叶剑英、陈继承、陈果夫、刘峙、严重、蒋鼎文、钱大钧、恽代英、肖楚女、周佛海、张国焘、张申府、陈毅、高语罕等人,而在学生中的名人就更多了,如此豪华的师生阵容,和当时中国其他著名的军校相比,无论是保定军校也好,还是云南讲武堂也好,都根本无法望其项背。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1930年以后的中国历史几乎就是黄埔师生联手上演的一出出风云激荡的大戏。

名将辈出的摇篮

黄埔军校在中国现代史上是如此名声显赫,国共双方许多高级将领都出身于黄埔,尤其是在国民党军中,黄埔军校出身的将领更是蒋介石的嫡系,因此形成了国民党军的“黄埔系”,确切来说,在中央军中的非黄埔出生的不能称为黄埔系,同样在地方杂牌军中的黄埔出生也不能称为黄埔系。只有中央嫡系中的黄埔出身的将领才能被称为“黄埔系”,这是蒋介石最可倚重的嫡系。

图3:黄埔一期生的毕业合影

蒋介石与“黄埔系”的关系是相互利用。一方面,蒋介石依靠“黄埔系”起家,“黄埔系”成了他维持统治的基础力量;另一方面,“黄埔系”的成员也要依靠蒋介石来实现自己在仕途上的步步高升。蒋介石也确实对“黄埔系”格外器重,在职务、装备、后勤、作战等各方面都大加关照,给与种种特权;而“黄埔系”也效忠蒋介石,甘愿为其所用。

图4:蒋介石在黄埔军校的校长办公室,“校长”一直是“黄埔系”将领对蒋介石特有的称谓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民党军的高级将领中“黄埔系”可谓是一枝独秀,将星如云。1935年4月,国民党军队开始对之前混乱不堪的军衔进行整顿重新铨叙,在第一批9名一级上将中,何应钦一人是黄埔教官出身;在第一批20名二级上将中,有刘峙、顾祝同、蒋鼎文三人是黄埔教官。在第一批89名中将中,不算陈诚等教官,仅黄埔学生就有胡宗南、李延年、李默庵等三人,后来还有俞济时补叙中将,共4个黄埔学生。在首批少将,有桂永清、黄杰、李玉堂、黄维、霍揆彰、关麟徵、宋希濂、陈琪、刘戡、王敬久、孙元良等人。而此时距离这些学生离开黄埔军校才只不过十年光景,从刚毕业时的少尉中尉,十年之后就升到了少将中将,这样的升迁速度即使是在战时也是相当惊人的。

“黄埔系”在国民党军本来就有超然的地位,出现大批将军也在情理之中。同样在共产党的军队中,也有大批出身黄埔军校的将领。新中国成立后,宣布了36位军事家的名单,其中就有14人是黄埔出身,超过了三分之一。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中,出自黄埔军校的不完全统计,就有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林彪等5名元帅;陈赓、罗瑞卿、许光达等3人大将;周士第、陈明仁、陈奇涵、张宗逊、杨至诚、宋时轮、陈伯钧、郭天民等8名上将;阎揆要、彭明治、常乾坤、唐天际、曾泽生、倪志亮、郭化若、谭希林、王诤等9名中将;袁也烈、曹广化、李逸民、方之中、洪水、廖运周、张开荆、周文在等8名少将,还有数十名担任中央部级以上党政职务的。另外,在战争年代牺牲的左权、刘志丹、卢德铭、李之龙、蒋先云、金佛庄、曾中生、许继慎、方志敏、伍中豪、王尔琢、周逸群、刘畴西、蔡申熙、段德昌、赵尚志、赵一曼等人也都是黄埔出身。

黄埔军校短短六年就出现如此众多的将领,这样的成就也绝不比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的桑赫斯特军校等知名军校逊色。

有人和更有天时

最初黄埔军校的学制只有半年,只是培养基层连排级军官的短期培训班性质,却能培养出如此之多的将军,其中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

首先是师生素质较高,教官大都是保定军官学校毕业,还不乏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海归精英,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际带兵的经验。学生都是八方英杰,完全是抱着“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的报国热忱来到黄埔。就以第一期为例,报告就有3000人之多,而实际录取的还不到500人(后来还并入了军政部讲武堂学生120余人)。报考黄埔军校至少要经过三关,先是各省初试,合格后再到大地区(如上海、重庆)进行复试,最后是在黄埔军校进行总考试。在军队中也是如此,先在各自部队进行初试,合格者才送到军校进行复试。至3月底报考总人数已远远超过预期,还有不少人托关系走门道,一时间各种关系的推荐信满天飞,已至于军校试验委员会不得不于4月7日在广州《民国日报》上刊登启事,谢绝各方推荐信函,声明按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3月27日,黄埔军校以广东大学、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为考场,举行最后一关的入学考试。考试内容有作文、数学、历史、地理等科目,分笔试和口试两种。参加考试的有1200多人,考试整整进行了3天,1200人中有三分之一是中学及专科学校毕业生,在当时情况下绝对是社会的青年才俊,平均素质相当高。再经过军校严格的军事教育,自然都是真正的人中俊杰。

图5:黄埔军校的学生宿舍,从这里走出了不少的名将

除了师生素质不同寻常,黄埔军校诞生的时候更是中国现代史上最为风云激荡的年代,本来就是孙中山为了给北伐培训军事骨干而创办,军校几乎从建校开始就投身于血与火的战场,开学典礼才四个月后,黄埔军校师生就会同广州工团军、农团军和部分从韶关回师的北伐军一举平定了广州商团的叛乱,第一次经历了实战的磨练。随后于1924年11月,也就是开学半年后就成立了教导团,并作为主力参加了第一次东征。先克淡水,再战棉湖,击溃 陈炯明部主力,而教导第1团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全团伤亡过半,9个连长6死3伤,伤亡最重的3营营党代表、副营长阵亡,3个连长2死1伤,9个排长7死1伤,全营385名士兵战后仅剩110人。第一次东征胜利后又马上回师广州平定杨希闵、刘震寰的滇桂军叛乱,接着第二次东征,收复东江地区,彻底肃清陈炯明部。到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此时黄埔军校已有4期学员毕业,第5期在读,第6期在进行入伍生训练,加上军士教导队、高级班和各分校学员,总数达3.3万人,直接参战的黄埔师生相当于2个军,而且其中很多人担任北伐军的各级军事主官和党代表,使北伐军的军事和政治素质都大为提高,北伐军仅用了一年就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昌、南京、上海,从南国的百粤之地到饮马长江。北伐战斗之烈,胜利之迅,军威之盛,堪称奇迹,而黄埔师生在其中居功至伟,同时牺牲也最为惨烈。两次东征和北伐,黄埔师生牺牲的就有近3000人!其中第1期牺牲300人、第2期牺牲200人、第3期牺牲500人、第4期牺牲700人、第5期牺牲300人,几乎占这五期毕业生总数的27%!接着又是第一次国共内战、八年抗战和四年解放战争,连年的征战,是时代的选择,也让黄埔师生从沙场征伐中脱颖而出,这也正可谓适逢其时。

图6:牺牲的黄埔学生墓地

接下来,就将逐一为您评点黄埔名将,敬请期待。

本文首发于网易军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老师的作文500字 学习雷锋好榜样作文 以友情为话题的作文 2010年高考作文 以声音为话题的作文 成长的快乐作文600字 推荐一个好地方400字作文 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 一份满意的答卷作文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作文 以成功为话题的作文 高考作文网 关于环保的作文题目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 关于食品安全的作文 功夫不负有心人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800字 小学生优秀作文选 战争与和平作文 我的梦中国梦作文 关于长城的英语作文 学雷锋做好事作文 写狗的作文400字 美在我身边作文 考研英语作文平均分 介绍一种事物五年级作文 植树节作文二年级 关于小学毕业的作文 作文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2022语文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