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春巢夏荷秋芦冬鸟!南沙湿地以鸟为本 打造“候鸟天堂”

2020-11-23 08:35:01
相关推荐

南沙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广州市强化系统思维,统筹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治理的良好体现。

未来网广州7月16日电(记者 于洋洋)夏赏荷叶田田,秋看红树苇影,冬观掠水候鸟,春探鸟巢树花,在广州南沙湿地,每个季节都拥有不同的风景。近日,“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网络主题活动走进了广州南沙湿地。

图为南沙湿地风光。(未来网记者于洋洋摄)

“这里,被人们称为广州最年轻的土地。”南沙湿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万珺向记者介绍,南沙湿地位于广州的最南端,是广州市最大的湿地公园,总面积约10000亩。据万珺介绍,南沙湿地是人工湿地,以前是珠江入海口滩涂,在上世纪围海造田中成陆,后来经过有意识地的人工改造,比如开挖河道,水闸放养鱼、虾等水产,种植红树林和芦苇、荷花等多种植物,渐渐营造出一个日趋成熟的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建设分为两期,以灵新公路为界,十九围东侧为湿地一期,为生态保护核心区,是候鸟的生活栖息区域,以保护候鸟,开展生态系统科研和科普教育为主;西侧为二期,是综合开发生态旅游区,集生态观光、科普教育、文化影视、休闲度假等配套为一体滨海湿地特色生态旅游休闲区,两期合称为“万亩湿地”。南沙湿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周边地区起着防风消浪、涵养水土、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因此,南沙湿地还被誉为“广州之肾”。

图为南沙湿地风光。 (未来网记者 于洋洋摄)

众所周知,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南沙湿地通过多年的建设,也渐渐营造出一个日趋成熟的湿地生态系统。“为了让鸟类在湿地生活的更舒适,南沙湿地的生态系统,都是经过布局及策划的。湿地自建设以来,一直是本着以鸟为本,而非以人为本的理念。”万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湿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鸟类来到南沙湿地栖息。

图为南沙湿地风光。(未来网记者于洋洋摄)

候鸟迁徙是检验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自然指标。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气候、觅食区域,得力的保护措施,让南沙湿地每年吸引了十多万只候鸟来此栖息过冬,因此,南沙湿地也被誉为珠江三角洲的“候鸟天堂”。“鸟类迁徙,就是为了寻找适合繁殖栖息的地方,如果它认为这个地方适合,有的候鸟也会住下来不走了,成为留鸟。”万珺说。

图为南沙湿地风光。(未来网记者于洋洋摄)

每年秋末冬初,十几万只候鸟飞到南沙湿地过冬,直到第二年春季再逐渐离去,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世界濒危鸟类黑脸琵鹭以及白尾海雕、白琵鹭、褐翅鸦鹃等16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还有20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等都会在此停歇。“黑脸琵鹭是全球濒危珍稀鸟类,2014年南沙湿地有10只黑脸琵鹭到访,但到了2018年,湿地工作人员曾一次性拍到39只黑脸琵鹭。”万珺向记者介绍,南沙湿地还专门设置了浅滩,用来专供候鸟觅食,并且设有水位监控,如果水位过高则会随时抽水,以方便鸟类站在水中觅食。每年越来越多的候鸟前来繁殖、过冬也正是南沙湿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的证明。

图为南沙湿地风光。(未来网记者于洋洋摄)

南沙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广州市强化系统思维,统筹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治理的良好体现。一直以来,广州市坚持强化山水林田湖海“生命共同体”意识,强调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系统性思维,以珠江水系为脉络,以流域空间为载体,统筹森林、河涌、湖库、湿地、农田、海洋等自然资源系统保护,加强海陆统筹,实现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据了解,还在规划中的南沙二期湿地内拥有更广阔的水域和鸟类觅食区,以及林相丰富的植物群落、红树林岛屿等,将为不同的物种提供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构筑更丰富的湿地空间,成为各种鱼类以及鸟类繁衍、栖息的场所和迁徙通道。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家的猫作文 幸福一家人作文 四年级国庆作文 期待作文600字 一件事作文500字 幸福时刻作文 五年级作文写人 有小标题的作文 大雁塔作文 英语六年级上册作文 写物的作文怎么写 家庭生活的作文 遗憾作文600字 高中作文题 4年级下册作文 海棠花作文 写景作文冬天 夏天的雨作文 剪纸英语作文 关于奶奶的作文 友谊作文800字 写日出的作文 记事类作文 我生病了作文 难忘的生日作文 800字高考作文 道歉信英语作文 值得作文600字 作文素材是什么 思辨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