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届高考“立德树人”写作素材分类积累系列之七:中庸名句

2020-11-23 12:35:01
相关推荐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所论乃天道、人道的最高深又最恒常的道理。中庸是循中和之道而为之。其通篇的主旨是论中和,探讨致中和的方法。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教育,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

《中庸》提倡人们以“中和”为本,各安本分,各负其责,“无过无不及”地忠于职守,不越规范,不犯上作乱,不标榜各自的劳绩和功德,而默默地为自己修养中庸之德而欣慰,以此酿制天下的和谐与安康。

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5.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6.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译文: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8.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译文:愚蠢的人,喜欢凭主观意愿做事,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喜欢独断专行。

9.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译文:“中”是天下的大本源,“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

10.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版权声明: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未经作者本人许可,不得转载,更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作者:朱凤岚,高中语文教师,河北固安第一中学教研室主任,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省骨干教师,省级优秀班主任,正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 廊坊市高中语文名师朱凤岚工作室理念:致良知、蕴良师、育良才。工作室主要研究语文教学的阅读和写作,不同文本阅读,整本书阅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4-15 02:34石潭子[新疆网友]IP:737378469
    这些名句不仅适合用写作素材还能够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智慧和启示真是受益匪浅。
    顶4踩0
  2. 2021-04-12 18:20她说,不简单[云南省网友]IP:3407376532
    每句都字字珠玑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顶4踩0
  3. 2020-04-10 10:06蔡诗硕[国外网友]IP:3407318025
    这些中庸名句真很有启发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庸道重要性。
    顶6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老师在我心中作文 以家为主题的作文400字 中秋节250字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真了不起 校园暴力作文300字 赞美家乡的作文结尾 生日三年级作文 我的十个优点作文 梅花鹿作文 美丽的人作文600字 我和爸爸比童年作文 夏天来了作文50字 一篇童话作文300字 小学六年级第五单元作文 我学会了什么艺术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两百字 五年级作文我爱你汉字 关于阻力的作文 我的家园作文 凤凰古城作文400字 端午节作文300字 拥有什么的作文 暑假写什么作文好 收获温暖作文600字 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作文 作文app 小学教资作文 放飞梦想作文 写景作文400字左右 革命英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