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和“将自己不要的给需要之人”冲突?

2020-11-23 13:05:01
相关推荐

古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重点在“恕”,与现在所谓的“将自己不需要的分别人”这一说法不冲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人如果自己去做一件事情让自己比较难受,就不要为了避免自己难受,而将这件事情丢给别人做,这是一种“感同身受”的体贴。而“将自己不需要的分别给需要的人”,这个“不需要”的东西并不会对别人造成负担,对别人是有好处的,这也是一种体贴。

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现在提倡的“将自己不需要的分给需要的人”这一说法,并不矛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 “恕”的表现,是孔子所追求的“仁”

深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我们可以从《论语》中找到痕迹。《论语》中记载: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仲弓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就打了个比方,说每当一个人出门去接待谁的时候,会将来客当成贵宾一样接待;当为上者使唤百姓的时候,会如同举办重大祭祀一样郑重其事对待,这就是所谓的“仁”了。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在他人身上,如果能够这样做了,那么在朝廷中,不会被妒恨,在封地中,也不会被怨恨。

其实,孔子这句话意思就是在告诉我们,待人接物,要有“感同身受”的素养,这是“仁者”需要具备的素养。一个心中怀“仁”的人,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因为自己作为宾客的时候希望别人盛情款待,所以自己在接待来客的时候,就能体会来客希望被盛情款待的心情,继而去盛情接待别人。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则是孔子呼吁人们在为人处事时要做到“感同身受”,能够从一己得失而同理得出这件事会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继而抱着一种倾向于“包容”之感的“恕”之体贴去体谅他人。换句话说就是,因为心中怀“仁”的基本素养,所以自己不想干的事情,自己会因为顾及到别人也不想干,继而不会推到别人头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受益人指向对方;“将自己多余的东西给需要的人”这一做法之受益人也指向对方,所以这两句话不冲突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求以自己为标尺,来度量自己不想干的事情是什么,让人们思考,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推给别人,别人会不会受到伤害。

比如,我们因为知道自己被踹一脚会疼,所以想到这个疼痛,就不会去踹别人。基于此,一个心中有“仁”的人,在面对自己不想干的事情时,往往不会推到别人身上,因为这件事情对自己是个麻烦,对别人也同样。

而“将自己多余的东西给需要的人”这一做法,并非是将自己不喜欢,或者对自己造成困扰的东西给别人。所以,不能算是将“不欲”的东西“施加于人”,只能算是将自己“多余,但是有用”的东西,给“需要的人”,受益人指向对方。这种做法亦是为了别人好的,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矛盾。

本文由颜小二述哲文原创,如果对您有些启发,请点赞关注哦,谢谢大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责任作文400字 我的妹妹作文400字 不会忘记作文 与成长有关的作文 什么的快乐作文 关于火锅的作文 优美作文800字 寒山寺作文 关于孝心的作文 友谊类作文 我家的家风作文 鱼香肉丝作文 下雪的作文400字 成长作文550字 雪作文450字 端午节习俗的作文 炒青菜作文 我想对自己说 作文 高中英语优秀作文 运动作文300字 关于静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800字 美丽的家乡三年级作文 五四青年的作文 关于西游记的作文 去年高考作文 特别的日子作文 人的五官作文 庖丁解牛作文 我眼中的家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