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婚姻一定是悲剧?他用行动告诉你什么是爱情

2020-11-23 15:00:02
相关推荐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宋苏轼《一斛珠·洛城春晚》

苏轼的这首《一斛珠·洛城春晚》历来争议颇多,学者们围绕两个话题展开讨论,各执一词。一说这是苏轼写给朋友,怀念友情的词文;二者认为这是苏轼写给过门才两年的发妻王弗,字字句句间,都透露着他对夫人的思念与爱意。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苏轼为那聪明而文静的娇妻,写下相思如许。

1056年,进京赶考。三四月时,到了洛阳,正是春暖花开,绿柳抽新。孤身一人,在异地他乡,偏逢此时此景,苏轼心中自然滋生了想念。他在想念谁呢?想必是家中独守闺房的娘子,才成婚两年,王弗不过十八岁,如花一样的年纪,比花还美的青春,纵使是英雄豪迈气概的苏轼,也难免生了儿女情长!

放眼望去,客店外的杨柳枝低垂,好像美人的秀发,随风来回摇摆。栉比鳞次华美的楼宇,隐蔽在其间,朦朦胧胧,似心中多少话,不知对谁倾诉,又不知怎么说出口。轻风吹起了波纹,小池中织起了条条图案,心事本来安静,落入池中,随着涟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好时光,好风景,好天气,只是缺少一个你。

古时候,大多数人都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或许这是一种错,一种痛,一种凄美与无奈!两个从未谋面的人,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匆匆入了洞房,从此相依为命。至于婚后有没有爱情,就看各自的命运!尤其是那个男权的时代里,男子三妻四妾、狎妓问柳之事司空见惯,先结婚,后恋爱,是多么珍贵而幸福的事!

苏轼和王弗就是奉父母之命,在媒妁之言下成就的好事。北宋年间,有一个风俗,富甲一方的人家,都会紧盯着放榜日,挑选自家的乘龙快婿!两年前,苏轼十九岁,到了该结婚的时候,离科举时日不多。苏父不想等于苏轼高中后,娶一个外地的儿媳,于是早早命媒婆在本地寻了一桩门当户对的亲事。

或许苏轼也曾以为此生便是如此了,与一个陌生人相伴终老!一个是旷世才子,一个贤良淑德,在一场“预谋”好的婚姻里,碰撞出爱情的火花。这火花开得灿烂而浪漫,开得持久而温暖,将两颗旖旎的心紧紧捆绑。父母之命,原来也是一种温柔的安排;媒妁之方,原来是一场迟到的祝福。终归等到了爱情!

婚后,他越来越喜欢眼前的这个女子。王弗出身书香门第,家风正派、严谨,她大有“藏愚守拙”之风。苏轼曾说,她明明很聪明,知道很多,了解很多,却不肯在他的面前显露。苏轼读书、写词、作画,她只是安静一旁欣赏与记忆,不打扰、不评判、不妄言。有时候,某一篇文,时间长了,苏轼记不起来了,而她却能从旁提醒,足见她的聪慧。

虽然未能见到王弗描写她和苏轼爱情的文字,但是我们能在苏轼的记忆里去感受她的幸福和满足。一个集写诗、填词、作文、绘画、书法于一身,而且样样造诣高深的人,既风趣幽默,还羸得父母、师长、学生、同事、百姓爱戴与尊重的人,想必对于王弗,自然是十分疼爱。如果笔者是女子,也会梦想着嫁给苏轼这样的男人!

苏轼的词大都豪迈奔放,雄浑壮阔,而他深情的时候,恐怕少有人能超越!后来王弗英年早逝,天人相隔十年,也难断相思。那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纵然这腔悲伤穿越千年,依然感动无数人。正因为,他们之间爱得深刻,难舍难分,才会如此深深思念,远在他乡的对方!

“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我只愿意相信《一斛珠》是苏轼写给王弗的情书!他盼望着早取功名,返回家中与她见面。一起相伴踏青游赏春景,不再辜负这美好的春日,不辜负青春与爱情。他的心里,祈祷着,从此不再分离!他害怕分离,害怕相思,害怕她如自己一样,因爱而生情思,悲伤不己……

编辑语:每一段爱情的开始、遇见的方式或者都不同,是先结婚后恋爱,还是先恋爱再结婚,反正都没有差别。就好比是“先苦后甜”和“先甜后苦”一样,跟心爱的人在一起,再苦的日子,也能熬出甜蜜来。遇见了对的人,把最真的心、最纯的情,种在温暖的春季,滋养出一段芬芳的爱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 参观博物馆英语作文 冬天作文450字 那时花开 作文 关于钓鱼的作文 董存瑞作文 出发作文800字 我有一个想法的作文 打扫房间作文 亲情作文200字 放风筝的作文怎么写 自我介绍日语作文 身边有特点的人作文 成都旅游作文 关爱老人的作文 拔河作文300字 诗与远方作文 变形记作文500字 作文精彩开头和结尾 木头人游戏作文 作文可以写什么题目 我的房子英语作文 考研英语二大作文 关于日出的作文 关于动物园的作文 北京游记作文 成人大专作文 竹子作文300字 再见了老师作文 介绍我的家乡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