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古代清明节是怎么过的?

2020-11-23 15:10:01
相关推荐

每年快到清明节的时候,就想起我小的时候是怎么过的清明节,清明节的前一天下午放学后,就飞快到小河边去锛柳枝,再到大北岭上去擗一些柏枝或松枝,到清明节的这一天早早起来,就在自己家的各个门上都插上柳枝、柏枝或松枝,表示今年郁郁葱葱,又是一个好收成。

吃过早饭,妈妈就把昨天晚上给我们兄弟姊妹煮的鸡蛋,鸡蛋一般都染成红色的,表示今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分给我们,每人拿着这个鸡蛋去上学,心理甭提多高兴了,到了学校谁都舍不得吃,都争着和别人碰鸡蛋,把谁的鸡蛋碰了了,就先吃谁的,看谁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者。那时候平时能吃上一个鸡蛋就是很大的奢侈了。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最盼望的事还有就是按照旧的习俗去扫墓,这个家庭的男丁们都要参加,大人挑着食盒、

炒菜、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每个坟子上挨个压上坟头纸,再将纸钱焚烧,并且每年都为坟墓培上新土,表示后继有人,折几枝嫩绿的新柳、柏、松枝插在坟上,表示他们的下辈子兴旺发达,把带来的酒水撒在坟前的地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大人喝酒,小孩跟着吃果品和炒菜,吃了再回家。小孩子们跟着大人走一个下午,就是为了吃上那么一块饼干、一个小苹果、几口肉、两三个水饺或煎饱,要是一个大家庭的林地不在一处的话,就得需要大半天的时间,我们跟在大人的后面就一个劲地问怎么还不开始吃啊???我们可是等不急了啊!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节祭拜祖先,并不是封建迷信,这是对故去的亲人的一种思念、想念,告戒后人不要忘记先人,故去的老人。

清明节的习俗: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作者:该邮箱已被激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人生作文600字 议论文800字作文 作文素材600字 写快乐的作文 作文四百字左右 故事里的故事作文 作文踏青 魔方作文 影评作文 作文二年级上册 难忘的一次作文 温暖作文600 作文大全600 滑板作文 四百字左右作文 高考作文英语 芒果作文 作文400字以上 石榴作文 写篇作文 德语作文 生气了作文 作文争吵 作文美丽的风景 时事作文 天鹅作文 作文生活 家乡作文结尾 家乡作文开头 英语重要性的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