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俞敏洪对话李玫瑾:父母 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老师

2020-11-23 15:15:01
相关推荐

本文整理自9月10日《俞敏洪对话李玫瑾:聊聊为人之师》直播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李玫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父母要当好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李玫瑾:学校的老师只是一部分,每个人长大成人,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

6岁上学,6岁之前都是父母教育,而且到60岁,父母的思想也一定还在孩子身上延续着。

俞敏洪:当然,我们的老师首先是父母,每个人身上的一些品德肯定跟父母有关。

李玫瑾:我记得一位央视主持人问我,你认为犯罪心理用一句话来概括,是什么问题?我跟他讲,就是没有敬畏之心。

我想说的就是,一个人如果他有修养、有品德,就不会在欲望、冲突等各种事情面前不择手段,去侵犯别人。

俞敏洪:你觉得修养品德是父母从小为孩子带来的,对吗?

李玫瑾:对!犯罪跟知识没有关系,为什么有些人满腹知识会犯罪,有些人没文化也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重点在就在于家庭。

父母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是孩子人生启蒙的最重要的老师。

俞敏洪:(修养品德就)是孩子从小到大,在父母的语言和行为,榜样的引导下,自己就养成的一种做人的惯性思维。

从小我父母就教我吃亏是福,跟人分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把更多的一份给别人,自己拿更少的一份。小时候还觉得挺冤挺亏的,但后来在我的人生事业中间还真起了大作用。

李玫瑾:特别对,家庭教育特别重要!

父母是通情达理的,孩子是一类;父母是绝不吃亏的,孩子又是一类;父母要是唯唯诺诺,孩子又是另一类。

还有一类对孩子影响重大,就是父母人很好,但孩子很糟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没有花时间跟孩子一起成长。

人一生变化最大的就是6岁前,父母一定要跟孩子一起成长。

6岁之前,怎么样去教育孩子很重要。这个阶段很重要的是:第一,你要出现在他面前,给他一种信任。第二,家长所有的处事的方式都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

我最近在看《情满四合院》,其中有一个妈妈,她带三个孩子,这个妈妈有很多的特点。第一点,能够性情平和的处理所有的事。第二,她所有的事都在替别人考虑。所以她三个孩子都特别懂事,是这个院里最懂事的。

俞敏洪:我之前一次演讲强调,母亲心平气和处理事情很重要,父亲也一样。

李玫瑾:在孩子弱小时候,父母要给他一个示范,平和处事。同时也应该有威严,这是做家长很高的境界。

作为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在孩子6岁之前一定要恩威并施。

要有恩,在他需要你的时候,陪伴他,照顾他。同时也要有威,让他知道在长大的过程中,我满足你需要的同时,你也要考虑我的需要。

俞敏洪:对,让孩子从小也要关注到父母的情感,而不是父母一味地围着他转。

李玫瑾:人的启蒙6岁之前很重要,一个人6岁前的启蒙做好了,后面哪怕他没有知识,也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俞敏洪:我完全同意你这个话,中国古话就是“3岁看小,7岁看老”。

小时候把孩子的人品、性格、情感这三个方面培养健全,那么孩子的学习成绩其实就不会太差,这个孩子也会一路沿着相对正确的方向走下去。

李玫瑾:养育孩子,6岁之前两个事情。第一要让孩子能够感受别人的情绪,读懂别人。第二要知道规矩,会看眼色。

小学老师,一半父母一半老师

李玫瑾:6岁之后,孩子进到学校去,老师和家长就开始同步了。小学老师,也是一半父母一半老师。

俞敏洪:小学老师就像您刚才说的,承担的又是父母又是老师的职责。

李玫瑾:是这样,在一个孩子小的时候,他那份脆弱的情感遇到一个像父母一样的老师,他一生就会非常顺利,学习、情感发展,他所有的人生都会很顺。

相反,碰到一个把自己情绪都溢于言表的老师,对孩子没有爱的老师,就挺可怕,尤其是在小学。

俞敏洪:对,老师很重要。我后来之所以学英语,受我高中英语老师的影响。就像你说的,他(在我的人生中)承担(了一些)父亲的角色,是真正的好老师。

……

养育孩子

是爸爸和妈妈共同的责任

俞敏洪:你在当时学校秩序都不正常情况之下,是怎么喜欢上学习的?

李玫瑾:这应该感谢我父母。

我父亲母亲都在印刷厂,他们经常会拿一些书回来,父亲平时还喜欢写点字,我母亲经常会跟我讲一些道理,要求我写日记,这就成了我最开始对于文学的启蒙。

李玫瑾:后来恢复高考,我不想高考,我妈妈说:不行,你得给我高考去。我妈特别坚定地说,考不上我养你一辈子,你给我高考去。

所以说,我的人生是母亲给奠定的。

俞敏洪:我想起我的母亲,老太太上个礼拜刚过了90岁生日,已经老年痴呆了。我亲自照顾,每天早晚晨昏我都问好。

李玫瑾:这就是为师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教育。

俞敏洪:对,我两个孩子看着我对老太太好,就会说,爸爸,等你年纪大了,我们也会推着轮椅让带你到处转。

李玫瑾:太棒了,你这个也太幸福了。

俞敏洪:我母亲从小吃了没有文化的亏,她一直就希望,我(长大)是个文化人。我妈从小就要求,有时间就多看书。她也不知道书里写什么东西,但只要书,就是好的。

李玫瑾:我上大学的时候特别喜欢看人物传记,就发现很多名人,比如毛泽东、周恩来、林肯很多成功的人们(都深受母亲影响)。

我觉得母亲不仅仅是生养孕育我们,她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孩子要怎么去发展,母亲的态度和母亲的努力都非常重要。

俞敏洪:这就是我反复强调,母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玫瑾:还有一个问题,很多女性谈到,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父亲的缺位。

父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很重要。

如果完全妈妈一个人带孩子,很容易出现问题。

妈妈又当爹又当妈,孩子就会失去她的柔美和耐性;爸爸撒手不管,孩子也容易去失去男人那种不计较等特性。

俞敏洪:父亲的作用在孩子成长确实不可小觑。母亲可能陪伴孩子比较多,对孩子的情感、个性、情绪、做事逻辑、学习习惯,影响会挺大。

李玫瑾:父母当中一定有一个人有思想、有主见,这个人可以是母亲,也可以是父亲。

这样的家庭,可能是爸爸,他会讲很多道理给孩子,也可能是妈妈,非常坚定地告诉孩子们一定要做到什么。

虽然孩子是母亲怀中的,但父亲也应该把处理问题的方式,对待母亲的态度,带给孩子。

俞敏洪: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什么样的人,在你开始工作以后,你向他学到了东西?

李玫瑾:有位老师,算我事业上特别重要的老师,北大教授沈德灿。

我那会儿才刚刚工作,20多岁,他已经是50岁上下的老先生了。

他跟我们说话都是用“您”。

有一次我们开学术会,前辈们发言一圈以后,老先生回过头来说 “小李,您谈一谈。”你会感觉到他对所有人的那种关注。

后来我在工作中遇到一些不顺的事,我不知道跟谁去说,我就自己想,如果我是沈老师,面对这个事我要怎么处理。

李玫瑾:说到这儿,咱俩还漏了一类老师,幼儿园的老师。

幼儿园的老师其实更重要。在欧洲很多国家非常重视早年教育,幼儿园老师学历排第一,小学老师排第二,大学老师恰恰是什么人都能干。

我认为还有一个“师”,就是书。在我人生中,有两个书本里的人对我影响非常深远。一个是黑格尔,他是我的哲学老师;一个是弗洛伊德,他是我的心理学老师。

俞敏洪:在大学的时候,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对我的影响蛮大,把我从自卑中间给救了出来。卢梭的《西方哲学史》让我从原来的直觉思维转成了逻辑思维。

李玫瑾:我想推荐一类书,人物传记。我大学时迷上了人物传记,看的第一本是《丘吉尔传》,后来就看《戴高乐传》、《林肯传》、《尼赫鲁传》。这些书对我后来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经常跟一些父亲讲,不要天天跟儿子去说你的分数怎么样,要考哪个学校,能不能去跟孩子聊聊这些人物。

为人父母,自己要先有一个很高的格局,孩子的心胸才不会狭隘。

俞敏洪:中国父母关注孩子的成绩真的是太多了。

我觉得更加重要是,扩大孩子的心胸眼界,包括他们的志向,对自己的正确定位,这个比成绩要更加重要。

想要孩子自信,一定要动手

俞敏洪:网友有几个问题,希望你能回答一下。第一个,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李玫瑾:人类早期都干嘛,都是拿着木棍去打仗,拿着刀去打仗,都是动作性的。

人也一样,孩子的成长,也是由低级到高级。低级是什么,就是四肢运动。

你要想孩子找回自信,先带他去做事。

比如说做一项运动,投掷,跳跃,叠纸盒,搭积木,画画之类的。

用“做”让孩子找到自信。

俞敏洪:有道理,昨天我刚刚见了一个医生,他说一定要让孩子没事就去蹦蹦跳跳,多让孩子到处跑一跑,动一动,包括做一些手工活动。

李玫瑾:孩子早年,手工、绘画、搭积木、学针线,都非常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心灵手巧,因为手指的运动对大脑发育非常重要。

俞敏洪:所以也可以倒过来说“手巧心灵”。因为你让他练会手巧了,他可能大脑反应速度就快了。

所以凡是我的孩子想要动手做的事情,我一定积极鼓励他们去做。

学校应像反腐一样禁止送礼

俞敏洪:另外一个问题,现在家长群里家长们拍老师马屁的现象比较多,请老师评价一下这种现象。

李玫瑾: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学校管理的问题,不是老师和家长的问题。

学校应该有明文规定,就跟我们反腐一样。

我记得去美国,我们带了一些小礼物,中国的警官就讲,你们不要送,美国规定超过5美元的东西都算贿赂。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有一个共识,要让我们孩子的心灵健康纯净。

无论家长,无论老师,我们共同努力,不要养成这样的习惯。

孩子被欺负,做好这两点

俞敏洪:咱们还有最后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学生在学校被欺负了,家长应不应该为孩子出头,怎样对孩子影响最小?

第二个说女孩刚上三年级,因为长得瘦小经常被男孩子欺负,孩子回家也不敢说,妈妈该怎么办。

对于这样的校园暴力我们怎么处理?

李玫瑾:一般这种事情都发生在初中,因为这个成长阶段,孩子接近成年,会有一种较劲的心理,就是要分出谁更厉害。

孩子如果在中学受欺负,说明你在小学阶段,没有让孩子健体强身。

一个善于运动的孩子,打不赢就跑,撒腿能跑起来,人家还费劲追你吗?

第一、你要想让孩子不受欺负,不管男孩女孩,从小学开始练,就是说,你要有能打回去的能力。

第二、要交朋友,尤其到一个新的环境当中,你一定要让他去交朋友。

这样你的孩子不孤独,有人欺负他时,也会有朋友帮忙出头。

李玫瑾:父母不要想着你怎么帮助孩子打架,这是一个最糟糕的情况。

当你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发生冲突,你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你首先有一个意识,他们俩都是孩子,你是大人。

在跟对方家长交涉过程中,无论对方家长什么水平,我们作为大人都不能把怒气撒在孩子身上。

在未成年面前,你要永远把他们看作是孩子。

我们处理问题要用成人的智慧,而不是用成人的强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你真好的作文 童年作文300字 日记作文400字 北京故宫作文 给闺蜜的小作文 关于新年作文 高考满分英语作文 写人500字作文 读书作文400字 成长类的作文 过年作文300 高中作文素材积累 抗美援朝作文 满分作文800 幸福作文400字 关于爱情的作文 难忘的经历 作文 五年级上册的作文 喜欢的食物作文 真了不起作文 做好自己作文 饺子英语作文 牵牛花作文 春天作文500字 我的书包作文 好的作文素材 路600字作文 追赶作文 二年级作文200字 看日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