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三国僭主“阙宣”始末考

2020-11-23 15:50:01
相关推荐

下邳阙宣自称天子,(陶)谦初与合从寇钞,后遂杀宣,并其众。

读《三国志》,有个名字一定绕不过去。

那就是“僭主”阙宣:在下邳称帝、跟随陶谦钞暴的妖贼。

阙宣在史书出现的次数极少:三国志两次、后汉书两次。刨去重复部分,合计不超过三十字。

如此简略的记载,按理说很难得到读者的注意;甚至连修史者也未必有留心,仅仅作为汉末丧乱中的僭逆流寇、略加提及。

注:阙宣仅在《魏书一》、《魏书八》、《后汉书 卷九》、《后汉书 卷七十三》中略微提及。且因成书时间、《后汉书》完全照搬《三国志》。

我之前写三国相关文章时,也多有涉及阙宣,但始终未作为重点人物挖掘。

我最近重读三国志,再看阙宣,突然有产生一个新念头,使我茅塞顿开。如果我的设想成立,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打个预防针。

我的构思相当天马行空、甚至荒诞不经。诸位读者朋友,不妨将它视作一种拓展思路、转换视角的手段,取精去粗、有益无害。

思路如下:

阙宣并不存在于真实历史中,仅仅是一位被杜撰的人物。而杜撰阙宣的主谋,便是初平年间(190-193)的公孙瓒、陶谦、袁术、刘备联军。

阙宣“出现”的原因,是公孙联盟需要一杆旗帜,用以在法统上、对抗关中联军的天子刘协、以及关东联军的天子刘虞。

阙宣之出现,导致“三皇争霸”局面的形成;而阙宣之死,源自刘虞、刘协“二王并立”局面的失衡。

公孙联盟?三皇争霸?

读到这里,可能读者朋友一头雾水,甚至觉得我在胡说八道。请不要着急,我会详细引注史料,做出合理的逻辑推导,以证明我的观点。

文章构思是推导阙宣的始末来源,大专题就三块儿。未料想每个专题内不断补充拓展、越写越长,最后竟写了八千余字。实在抱歉。读者朋友如耐心阅读,相信必有所获。

本文共 9000 字,阅读需 27 分钟

首先介绍僭主阙宣。

① 汉末僭主

阙宣是桓灵时期的诸多僭主之一。

东汉末期的统治极端腐败,熹平、中平、初平年间,各地妖贼丛生,称帝可考者至少有5位:

许昌、马相、张举(及张纯)、阙宣、袁术。

注:我之前以“汉末僭主”为主题单写过一篇文章详细论述,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自行阅读。传送门如下:

刘备僭逆恶习的滥觞之源:简述汉末八大僭主

阙宣在上述诸位僭主中,是最特殊的。

特殊在何处呢?

其他诸位僭主,有称帝时间、有尊号、有籍贯可考、其中一些还记录有讳字,且与地方诸侯有明确构兵往来。

比如许昌,籍贯会稽,起于句章,称“阳明皇帝”。与扬州刺史臧旻、丹阳太守陈夤、吴郡司马孙坚有过交兵记录。

会稽妖贼许昌起於句章,自称阳明皇帝,与其子韶扇动诸县,众以万数。坚以郡司马募召精勇,得千馀人,与州郡合讨破之。是岁,熹平元年也。--《吴书一》

比如马相,籍贯南阳,起于绵竹、寇益州郡、犍为郡、巴郡,与州郡豪强贾龙有过交兵记录。

是时,凉州逆贼马相、赵祗等于绵竹县自号黄巾,一二日中得数千人,先杀绵竹令李升,吏民翕集,合万余人,便前破雒县州。。--《蜀书一》

比如叛将张举,籍贯渔阳,是东汉前泰山太守,称“天子”。

从叛者张纯,字伯仁、籍贯京兆、是中山国国相,称“弥天将军安定王”。二张与刘虞、公孙瓒、刘备有过交兵记录。

四年,纯等遂与乌桓大人共连盟,……众至十余万,屯肥如。举称“天子”,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后汉书 列传第六十三》

至于袁术、宋建等人,记载极为丰富,不多赘述。

唯独阙宣,无籍贯、无讳字、无尊号、甚至连往来的诸侯,也仅仅有陶谦一位;且从陶谦而起,亡陶谦之手,死无对证。

换言之,汉末十三州中,能证明阙宣存在过的人,仅陶谦一人而已。

阙宣属于僭主中的“无头公案”。不知从何处起,亦不知死于何方。

说难听些,别说是年龄、籍贯、讳字、尊号,甚至连阙宣的性别,是男是女都无人知晓。

阙宣的记载为何如此稀少?他的出现又起源于何方呢?

阙宣的出现,或者说阙宣的“被出现”,与两汉流行的谶纬学密切相关。

② 代汉者当涂高

阙宣出现的背景就是两汉谶言:

“代汉者当涂高”。

谶纬学,通俗一些讲,就是与吉凶相关的神话预言学说。

实际操作中,“谶纬”通常都是一些颠三倒四、狗屁不通、前后矛盾、歧义频出的废话。搁今天完全就是封建迷信、牛鬼蛇神。但在基础教育不普及、自然科学不发达的时代,这些迷信思维浓郁的鬼话,特别有市场。

比如东汉光武皇帝刘秀,就特别痴迷于图谶学。天天躲在宫里捧着谶纬小册子潜心钻研,滑稽的很。

两汉时期有一句谶言波流极广:

代汉者当涂高。

此话源自西汉武帝,在两汉时期极为流行。

(武帝)行幸河汾,中流与群臣饮宴乃自作《秋风》辞,顾谓群臣曰:"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太平御览》收录之《汉武故事》

六七之厄,即两汉各有十三位皇帝(六加七)。

西汉:高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昌邑王、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孺子婴

注:惠帝和文帝之间尚有二少帝,但吕后称制,不算在内

东汉: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

注:安帝与顺帝之间有个北乡侯,但为阎太后僭立、且在位极短,又遭顺帝抹去记载,故不算在内

涂者,途也。当涂高者,就是大道中间高大的事物。

所谓“代汉者当涂高”,即:

取代汉朝的、必定是大道中间、高大伟岸的事物。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就是“代汉者当涂高”的忠实拥趸。

代汉者当涂高,君岂高之身邪?

新莽之乱时,群桀并起。割据川蜀的公孙述、也是个迷信的神棍,根据谶言“废昌帝,立公孙”践祚称帝。

(公孙)述亦好为符命鬼神瑞应之事,妄引谶记。以为明汉至平帝十二代,历数尽也,一姓不得再受命。又引《录运法》曰:“废昌帝,立公孙。”--《后汉书 卷十三》

刘秀闻讯大怒,给公孙述写信,说:

“听说你称帝了。称帝者必须吻合“当涂高”的谶言,你是个小矮子,你和“高”沾边吗?你觉得自己配做“天选之子”吗?”

(光武)帝患之,乃与(公孙)述书曰:“图谶言‘公孙’,即宣帝也。代汉者当涂高,君岂高之身邪?”--《后汉书 卷十三》

注:刘秀解释的“昌帝”,即昌邑王贺。“公孙”即汉武帝曾孙病已,汉宣帝。可见谶言之虚妄悖谬,一句话两头儿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纯属自嗨。

和刘秀相比,公孙述当然不配做“天选之子”,毕竟刘秀是“位面之子”。虽然按今天的科学观点来看,刘秀与公孙都有点儿精神病倾向。

代汉者当涂高,这句今人眼中的胡言乱语,在东汉末年的诸侯看来,却是有着三百年历史的伟大预言。

曹丕篡汉,也是根据这句谶语。

时人有问:“春秋谶曰、代汉者当涂高,此何谓也?”(周)舒曰:“当涂高者,魏也。”乡党学者私传其语。--《蜀书十二》

故白马令李云上事曰: “许昌气见于当涂高,当涂高者当昌于许。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魏当代汉。”--《献帝传》

曹氏的国号:魏。即吻合代汉者当涂高。

怎么解释呢?

魏者,巍也。指代山体高大,引申为高大。

之前我解释过,涂即途;当涂高者,即大道中间的高大事物。

魏人所言,大道两旁的城门楼子(阙),高大巍峨,完全吻合“当涂高”之义。

这也是为什么魏朝许芝、李云;西川大儒周舒、周群、杜琼、谯周等人都对“魏代汉”深信不疑。

曹操的魏国,是以邺县所在的魏郡为中心塑造的。经过长期的增益郡国,魏郡最终成了“坐拥十郡”的超级大郡,几乎囊括整个冀州和半个司隶校尉部、还占了青州一小部分。

历来读者,均把魏国得名之始源,与邺县所在之魏郡联系在一起。实际“魏朝”之得名,不仅是地理因素、更多是倾向贴合“代汉者当涂高”的谶言。

董卓部将李傕,宠信巫术,就曾听信巫女之言,认为自己是“当涂高”,理当代汉自立。

傕性喜鬼怪左道之术

为什么呢?因为李傕的名字“傕”,与当涂高的“阙”同音异形。

阙者,即大道两侧的城门楼子。

傕性喜鬼怪左道之术,常有道人及女巫歌讴击鼓下神,祠祭六丁,符劾厌胜之具,无所不为。

涂即途也,当涂高者,阙也。傕同阙,另极高之人谓之傕。”--《献帝起居注》

注:李傕,傕音que。

好了,绕了这么一大圈,解释了这么久的“代汉者当涂高”始末,我要说的就是:

“阙宣”的名字构成,完全是根据“代汉者当涂高”的谶言而来。100%吻合。

无论是李云劝曹丕称帝的“象魏者,两观阙是也”、还是巫女劝李傕自立的“傕同阙,”,这都是根据大道两侧的城门楼子高大巍峨、吻合“当涂高”的谶语特征而出现的。

阙宣者,何意?

阙者,当涂高也。宣者,发扬、诏谕也。

(陆胤)还在交州,奉宣朝恩,流民归附,海隅肃清。--《吴书十六》

注:奉宣朝恩。可见“宣”之含义。

“阙宣”二字,是标准的帝王谶纬名称,甚至根本不像人类的名字。

谶文言“代汉者,当涂高”,当涂而高者,阙也。故阙宣自称天子。--顾炎武

阙宣这个名字放在东汉,就等同于今天、姓黄者取名“黄上万岁”,姓王者起名“王者荣耀”;怪诞不经,令人难以置信。

再结合阙宣的生卒记载,我更加倾向,阙宣确实是被杜撰出来的。

杜撰者就是以徐州刺史陶谦为代表的袁术联盟。

③ 陶谦其人

陶谦是个老痞子。

徐州刺史陶恭祖,是个枭猛桀骜的官匪。陶谦治下的流贼数量、仅次于袁术。

注:关于袁术的绿林习气,我之前单开过一篇文章详细分析。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自行阅读,传送门如下:

巨婴袁术:从豪门嫡子到绿林草寇

笮融、臧霸、刘备、张闿,这些不世出的混世魔王,都是陶谦从江湖延揽招募的凶残打手。

诸位打手中,阙宣是最特殊的。

特殊在何处呢?

阙宣的生卒始末完全失考,而存在的痕迹仅依附于陶谦的说辞。

换句话说,阙宣是个“活在陶谦嘴里”的人物。

下邳阙宣自称天子,谦初与合从寇钞,后遂杀宣,并其众。--《魏书八》

而魏书《武帝纪》的记载更为简略。

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武帝纪》

这就是阙宣全部的记录了:无生卒年、无籍贯、无尊号、无朋友,啥也没有。唯一见证过阙宣存在的、就是徐州刺史陶谦。

按记载,阙宣在下邳称帝。

下邳在哪呢?下邳就在徐州,而且还恰好是陶谦的刺史治。如果把徐州类比为一个独立小王国(实际就是如此),那下邳就相当于徐州的首都。

诸位可曾听闻、首都下面出现“天子”的可笑故事?完全是一派胡言,阙宣根本就是陶谦有意扶持、甚至故意杜撰的虚构人物。

谦初与(阙宣)合从寇钞,后遂杀宣

看《武帝纪》的记载,能更清晰地看出陶谦与“阙宣”的行动轨迹。

“取泰山华、费,略任城。”

啥意思呢?

就是说,陶谦和“阙宣”,攻陷了泰山郡的华县和费县,又攻掠了任城国。

想理解此话,必须要结合时代背景。

陶谦是徐州刺史,治下六郡:

下邳郡、东海郡、琅琊国、东莞郡、彭城国、广陵郡。

问题来了,泰山郡和任城国,并不在徐州。它们在哪呢?

它们在兖州。属于曹操的势力范围。

换句话说,陶谦和“阙宣”攻掠泰山和任城,实际是在侵略曹操的地盘儿。

说得再明白一些,陶谦实际是“打着天子的旗号”做“兼并土地”的丑事儿。

天子是谁呢?天子就是阙宣。那个之后莫名其妙被陶谦所杀的、存在且仅存在于陶谦口述记录中的人物。

陶谦拥立阙宣也好、捏造阙宣也罢。根本原因,源自初平年间中原群雄的混乱状况。

一言蔽之,就是“二王并立”。

而阙宣的出现,导致了“三皇鼎立”。

④ 联盟与信仰

谈到初平年间(190-193)的汉末群雄,必须要特别强调一件史实,即:

关中军阀和关东军阀,各自拥立了不同的皇帝。

初平年间的九州大地上,实际存在两个皇帝。类似东周初年,携王和平王“二圣并立”的局面。

关中军拥立的皇帝,是灵帝少子刘协(即献帝)。

围绕在刘协身边的军阀,主要是董卓的凉州系部将。

屯驻长安者:车骑将军李傕、右将军樊稠、后将军郭汜、宣义将军贾诩、安集将军董承

屯驻弘农者:骠骑将军张济、建忠将军张绣、安南将军段煨

屯驻司隶校尉扶风者:征西将军马腾

屯驻凉州者:镇西将军韩遂

傕、汜、稠擅朝政。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 屯弘农。是岁,韩遂、马腾等降,率众诣长安。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凉州,腾征西将军,屯郿。--《魏书六》

傕复请(贾)诩为宣义将军。--《魏书十》

(张)绣随济,以军功稍迁至建忠将军,封宣威侯。--《魏书八》

天子既出,诩上还印绶。是时将军段煨屯华阴。--《魏书十》

以段煨为安南将军,封閺乡侯。--《后汉书 董卓传》

傕、汜、稠擅朝政

其中,李傕、郭汜、樊稠三家,势力最大,声势熏天,各开幕府,竟与三公比肩,号曰“六府”。

而三公本无实职,养老虚位而已。

傕加稠、汜开府,与三公合为六府,皆参选举。--《后汉书 董卓传》

先是傕起,汜次之,稠次之,三公所举终不见用。--《献帝起居注》

朝政遂尽由西凉贼将而出。太阿倒悬,乾坤颠倒至此。

关东军拥立的皇帝,是幽州牧刘虞。

关东联军囤聚酸枣(豫州陈留酸枣县,即演义中十八镇诸侯讨董汇集地),讨伐关中军阀。

可是,真皇帝在关中长安。关东军名不正言不顺。总不能打“造反”的旗号不是?

因此,以袁绍为首的关东军,也需要拥立一位皇帝。

不为别的,就为了大义名分。

(汉)馥以书与袁术,云(献)帝非孝灵子,欲依绛、灌诛废少主,迎立代王故事。称(刘)虞功德治行,华夏少二,当今公室枝属,皆莫能及。--《吴书》韦曜版

注:绛灌之事,即汉初周勃、夏侯婴废少帝而立文帝故事。

东汉宗室、幽州牧刘虞有德行操守,被关东诸侯拥立为帝。诸侯们刻了金银玺印、缝制了衮服冠冕,推刘虞即大位。

袁绍与韩馥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魏书 武帝纪》

大将军邺侯袁绍、前与冀州牧韩馥立故大司马刘虞,刻作金玺,遣故任长毕瑜诣虞,为说命录之数。--《献帝起居注》

绍自号车骑将军,主盟,与冀州牧韩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魏书六》

刘虞半推半就,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也从了。

以关东军参与会盟的情况看,拥立刘虞,是袁绍和韩馥挑头,其他人支持或默许。

天子在长安,关东军大义名分一样儿都不占。不立刘虞、曹操他们就是“贼军”;立了刘虞,关东诸侯就是奉天靖难的“义军”。

这种道理,傻子都能明白。

以刘虞为核心的关东军阀,大致可以推断,至少酸枣联军的诸侯应该全在其中。

冀州:司隶校尉袁绍,治渤海;冀州刺史韩馥,治魏郡邺县

豫州:陈留太守张邈,治陈留;豫州刺史孔伷,治颍川

骑都尉行(代理)奋武将军曹操,无根据地,此时依附张邈

兖州:刺史刘岱,治东平;东郡太守乔瑁,治东郡

徐州:即邱县长臧洪,治即丘;广陵太守张超,治广陵

注:张超即张邈兄

这就是以刘虞为核心的关东军集团大致构成。

讲了这么多废话,介绍了这么多史料,读者朋友是不是觉得我都快跑题了?核心人物阙宣跑到哪里去了?

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阙宣,恰恰是中原“剩余军阀”所拥立的皇帝。

读者朋友可能要问:还少了哪些军阀呢?

南阳袁术、幽州公孙瓒、徐州陶谦、平原刘备。

对,阙宣就是这些人“拥立”(捏造)的皇帝。

读者可能要说:不对啊,十八镇诸侯讨董的时候,公孙瓒带着刘备去的,刘关张还三英战吕布来着;袁术克扣孙坚军粮,导致孙坚战败……

请打住。这些都是演义小说的情节。

真实的情况是,上述诸人根本没参加过酸枣联盟。

袁术自始至终窝在南阳(荆州北侧),观时待变,还结交自长沙北上的军阀孙坚,二人自谋出路,妄图割据僭逆。

注:孙坚曾有参与讨董、袁术则从未出现在酸枣。

袁绍拥立刘虞时,袁术根本不在身边;闻刘虞之立,术大为不悦,一口回绝。

(袁)绍议欲立刘虞为帝,术好放纵,惮立长君,托以公义不肯同,积此衅隙遂成。--《后汉书 卷七十五》

公孙瓒,刘备,刚刚在冀州中山国讨平张纯之乱(187)。之后在和边地和乌丸作战(189),又南下扫平青州黄巾(191)。完全错过了酸枣联盟(190)。

初平二年,青、徐黄巾三十万众入勃海界,欲与黑山合。(公孙瓒)率步骑二万人,逆击于东光南,大破之,斩首三万余级。--《后汉书 卷七十三》

陶谦自守之贼,扎根在徐州下邳一动不动。还交结无赖,延揽了杀人亡命的泰山臧霸等人,表霸为骑都尉,共击黄巾。

黄巾起,(臧)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魏书十八》

袁术、公孙瓒、陶谦、刘备,这四个家伙,压根从未出现在酸枣。和讨董联军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更有趣的是,这四位活宝,在初平年间(190-193)还是同一阵营的联军,四人穿一条裤子的。

袁术、公孙瓒、陶谦、刘备联盟

袁术-公孙瓒-陶谦-刘备联军,还曾和袁绍-曹操联军恶斗过。

袁术与绍有隙,术求援于公孙瓒,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武帝纪》

袁术求救于公孙瓒,公孙瓒派陶谦屯发干、刘备屯平原,以相助袁术,打击袁绍。逻辑关系清晰明了。

好了,介绍完了袁术联军。我们回到正题:

为什么袁术联军要拥立、或者说杜撰天子“阙宣”?

理由和袁绍的关东军一样。因为袁术联军需要一面“天子旗帜”、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起兵理由”。

关中军阀有刘协,关东军阀有刘虞。敢问袁术、公孙瓒、陶谦有啥?

他们啥也没有,完全是被“主流意识形态”抛弃的可怜虫。

洛阳被焚,道路断绝。想去长安联络刘协是不可能了。

刘虞当年曾遣使赴长安,使者往还、竟花费三年。归来,刘虞已死。

(田)畴曰:“今(长安)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愿以私行,期於得达而已。”(刘)虞从之。--《魏书十一》

袁术与袁绍不睦,处处与庶母兄做对。且拥立刘虞非术本意,更不可能与关东军附和。

两条路都堵死了。那只剩下一条道儿了:

“咱自己立个皇帝吧。”

天子“阙宣”,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

上一章已不厌其烦地解释分析过,两汉通行的谶纬“代汉者当涂高”;以及“阙宣”之名、与“当涂高”的吻合度。

我为什么说、阙宣是袁术联军所杜撰的呢?

因为袁术联军成员都是神棍,极端迷信,且对谶纬之说均有异常癖好。

先说公孙瓒。

公孙瓒有多迷信呢?他迁治易县,竟是根据童谣“燕南赵北”而建。

我瞅了瞅那个童谣,完全就是谶纬之言,标标准准的虚妄邪说。

先是有童谣曰:“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惟有此中可避世。”瓒以易当之,乃筑京固守。--《英雄记》

《英雄记》作者王粲,是曹操朋友,建安七子之一。时人写时事儿,可信度极高。

迁都易县的结果如何呢?易京楼被袁绍掘地道烧了地基,楼塌了,公孙瓒自杀。

(绍)掘地为道,穿穴其楼下,稍稍施木柱之,度足达半,便烧所施之柱,楼辄倾倒。--《英雄记》

陈寿笑言:

公孙瓒保(易)京,坐待夷灭。--《魏书八》

可见谶纬之不靠谱。

再说陶谦。

陶谦佞佛。

谦重用笮融,笮融将徐州六郡掠夺一空,铸造巨型奇观:

大金佛。

(陶)谦同郡人笮融,聚众数百,往依于谦,谦使督广陵、下邳、彭城运粮,遂断三郡委输。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作黄金涂像,依以锦彩。每浴佛,辄多设饮饭,布席于路。其有就食及观者且万余人。--《后汉书 陶谦传》

徐州六郡中,下邳、广陵、彭城三郡的钱帛粮草空尽,江淮间人畜流离。

曹宏等,谗慝小人也,(陶)谦亲任之。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魏书八》

再说刘备

刘备身为汉室后裔,对于祖宗中意的谶纬学说,是有特殊癖好的。

刘备年轻时流浪四海,生存所迫,没机会展现出自己迷信放纵的一面儿。自章武元年(221)在成都称帝后,刘备的迷信思想越发严重、跃然纸上。

川兵伐吴之前,刘备曾去蜀地的大仙庙求神问道。

大仙儿叫李意其,号称西汉文帝时生人,迄今已四百岁。

仙人李意其,蜀人也。传世见之,云是汉文帝时人。先主欲伐吴,遣人迎意其。意其到,先主礼敬之,问以吉凶。意其不答而求纸笔,画作兵马器仗数十纸已。--《抱朴子》

李大仙儿画那些兵器甲杖的鬼画符,很明显和图谶相关。刘备这个隐藏得很深的神棍,最终还是暴露了。

注:关于三国时代佞神拜佛的君主,我之前单开过一篇文章详细介绍。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自行阅读,传送门如下:

三国三主,皆崇信妖人,亡身致败:论刘备、孙权、曹叡

最后说袁术

袁术的神鬼谶纬思想、是上述诸人中最严重的。

袁术称帝的理论依据、就是“代汉者当涂高”。

(袁)术以袁姓出陈,陈,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见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自以名字当之,乃建号称仲氏。--《典略》

袁术的名字是“术”。

术者,路也。

齐城、 高唐当术而大败。——《孙膑兵法·擒庞涓》

袁术的讳字:公路,亦道路。

故袁术的名、字完全符合“当涂高”之义。这也是袁术“自以名字当之”而建号仲家的法理来源。

⑤ 小结

初平年间,太阿倒悬,纲常崩毁。关东军和关中军各拥立天子。关中刘协、幽州刘虞,实际处在“二王并立”局面。

而幽州公孙瓒、刘备,徐州陶谦,南阳袁术,恰好是游离在“二王并立”系统之外的军阀。

这导致他们必须为自己寻找法理依据。

与此同时,公孙瓒、刘备、陶谦、袁术这四家诸侯,皆醉心谶纬邪说,迷信思想极端浓厚;且这四家而还在初平年间(190-193)作为攻守同盟,共抗袁绍和曹操。

在这种环境下,“阙宣”的出现,水到渠成。

阙宣的名字完全符合“代汉者当涂高”,人工捏造痕迹明显。

阙宣出现的时间(初平四年)也恰恰是刘虞、刘协二王并立的阶段。刘虞是同年(193)冬季死去的,而阙宣恰好是在该年夏季出现。

夏,太祖还军定陶。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武帝纪》

(田)畴未还,刘虞已死。虞死在初平四年冬。--《通鉴考异》

刘虞死后不久,阙宣便消失与历史记载,理由是“被陶谦所兼并”。

谦初与(阙宣)合从寇钞,后遂杀宣,并其众。--《魏书八》

个中逻辑,一目了然。

刘虞刚死,“二王并立”局面甫一结束,新天子阙宣就挂掉。且唯一能证明阙宣存在的陶谦,还恰恰是杀害阙宣的凶手。

这说明什么?

刘虞既然已死,天下便只剩刘协唯一一个真命之主。阙宣这种“根据谶纬学说、自动生成”的冒牌货,自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阙宣其人,诞生于“二王并立”的局面下,以“代汉者当涂高”的谶纬得名,受益者是袁术-陶谦-公孙瓒联盟,且联盟成员都是谶纬学说的铁杆信徒。

阙宣立后,“二王并立”衍生为“三皇争霸”,赋予袁术联军充分的法理依据。而刘虞死后,二王并立局面结束,因此阙宣也迅速“被陶谦所杀”,消失于记载。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汉末其他僭主资料详实,唯独阙宣语焉不详。

逻辑完全串联起来了。

如读者朋友喜欢本文构思,相信读后必然大有裨益。如不喜欢本文的逻辑推导,也不妨将它视作一个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作为发散思维、开拓视角的手段,未尝无所收获。

“影子天子”阙宣的出现,上应谶纬(代汉者当涂高),下合人心(公孙瓒、袁术、陶谦);使“二王并立”衍生为“三皇争霸”,搅动神州波谲云诡。为汉末群雄逐鹿的舞台、平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我是胖咪,百家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加关注,我会定期更新原创三国类文章。

Thanks for reading.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崇拜的人作文300字 兔子的作文200字 校园四季景色作文 我当一天家作文300字 关于自我的作文题目 美在校园作文600字 关爱小动物作文 落叶作文开头 2012高考作文题目 写水果的作文100字 开在心中的花作文600字初一 古代历史作文 2019年全国二卷语文作文范文 爱的阳光作文 英语作文介绍历史人物 关于孝顺父母的作文 影评作文 关于友情的作文600字 我真伤心作文400字 美好的事情作文450字 我的老师作文600 假如我穿越到古代作文 尊重别人的英语作文 小花猫作文100字 分数作文600 作文积累好词好句好段 下水作文 作文忘不了你的帮助 写场面的作文 端午节节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