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三尺讲台育桃李 再磨新墨写春秋

2020-11-23 19:05:01
相关推荐

编者按:

在每个人的生命长河中,总有一个熟悉的身影伴在左右,也总有一个难忘的称呼印在心中,那就是“老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师们在三尺讲台上挥洒青春和浪漫,也守护着学生们的纯真和梦想。日月更迭,周而复始。这样的教育情怀,往往都是一辈子。

在第35个教师节,乐清日报“长一”工作室特地走访有关部门和五位退休教师,倾听他们的心愿与寄语,谨以此向所有老教师致敬!

王绍洲:爱出书喜门球

王绍洲在书房校对文稿。赵宇统 摄

在北白象镇王家店村,89岁的王绍洲老师坐在书案前仔细对稿,这是他下一本要出的书,关于民国时期的故事。他时而推推眼镜,时而抿一口茶,惬意且充实。在翻阅王绍洲的诸多著作后,记者发现他将生活过成了诗。他的一些著作还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1951年,我的教学生涯从三重炉村小学开始,随后在诸多中小学任职,最后在三山中学退休。”精气神十足的王绍洲说起往事,侃侃而谈。40年的教育经历,王绍洲曾任乐清数十个中小学的语文老师。

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大都办在村中的祠堂庙宇中,办学条件艰苦,经费需要村中自筹。“在三重炉村小学的第一学期,我的工资仅是150公斤稻谷,这叫学谷,由村上各家各户筹措而成。直到1952年秋天,开始实行工资制,工资从每月18元,到20世纪60年代的40元。”王绍洲回忆道。

多年丰富和出色的工作经验让当年准备调往高中教书的王绍洲遭遇了一次“阻拦”,三山中学(初中)的时任校长深知王绍洲的教学水平,多次向上级要求调用,所以退休前的五年,王绍洲专职为三山中学毕业班教授作文,看着一批批学生毕业,他很欣慰。

在他的书房,满满一书柜的相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王绍洲40年的前半生为学校奔忙,退休后的闲暇时间寄情山水,拍摄写作。几十年来,王绍洲不仅游历了中国的山山水水,足迹遍布世界20多个国家。

“常常到一个地方,就能碰见以前教过的学生,他们的热情和尊重,是对为师者最好的回馈。”王绍洲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也是为师者高尚师德的最好印证。

相册中,记者翻阅到他在淡溪镇梅溪村王十朋纪念馆中的一张合照和在磐石镇真如寺前的一张合照。十几年前,热心公益的王绍洲在王十朋纪念馆第一次修缮时,参与其中,并捐赠一万余元;十年前,真如寺原本的七如来宝塔仅剩完整的一座,王绍洲与郑公奋老人一同出资修缮,让七如来宝塔重新焕发生机。

“一夜春风新岁月,八旬龙马老青年。”这是2012年乐清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赵乐强为王绍洲的《醉园随笔》所题序中的一副对子。即使他年近九旬,却依然适用。“我正准备参加一次门球赛,这是我退休后最喜欢的运动。”王绍洲说,自从喜欢上后,杂志《门球之苑》每期必看,时刻关注国内门球动态,现在仍有上场一决高下的少年心气。

倪国亚:乐服务爱书法

倪国亚在翻阅学生作品。董露露 摄

一幅幅洒脱隽秀的书法、一卷卷灵动恬淡的水墨画、一首首意境深远的诗词……在柳市老年大学课堂上,学员们听得聚精会神,交作业时也都喜欢小露一手。“这么好的学风可离不开学校领导们多年来一丝不苟的管理,尤其是73岁的副校长倪国亚,非常尽职。”学员们告诉记者,大家来了柳市老年大学后都被这里上进的氛围感染,争着想当“学霸”。

在副校长办公室,记者见到倪国亚,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翻阅学生新编的诗画集《丹桂金风》。他告诉记者,诗词班的学员最近还出了诗词习作选《金秋吟哺》,越剧班、诗词班老师还出版了教材……这些学员作品都可圈可点,很有意义,也让他的工作做得越来越带劲。

教龄四十多年的倪国亚是柳市镇长虹村人,退休前是柳市第二小学的校长。他退休后还有着浓浓的教育情怀。2012年10月,柳市老年大学开办,他成为校委会成员。2013年,他成为副校长,6年来,他义务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老年人服务。

每周星期一到星期五的8时到16时都是倪国亚风雨无阻的上班时间。在学校学委会主席林文远眼中,倪国亚每天除了去开会就是蹲点在学校,勤奋严谨,又很热心。

“上课时间,我都得在,这是我的责任,学生的思想教育、教材的选择、教案的编制、学校的日常管理都不能马虎大意。”倪国亚说,柳市老年大学有37个班级、1700多人次学生、30多位老师。学生们在这里学习,不仅要安全,还要学得开心。

小到教室门窗、桌椅是否完好,大到每个学生的身体情况等,他都放在心里。要是哪天哪个班有学生请假,他都会询问清楚原因。

看到学员学有所长,老年生活丰富多彩,倪国亚心里既欣慰又羡慕。倪国亚没有报一门课程,因为白天几乎没时间。看到学生的书法作品,倪国亚特别心动,虽然是零基础,白天没时间学,但他还是利用晚上在家练习。

因为勤学,他的书法突进,还被乐清市老干部书法协会吸收为会员。这让柳市老年大学的书法老师陈国胜感触颇深:“倪国亚做事情很执着,就如他对教育行业的热爱,也因如此,他的书法作品还多次获奖。”

倪国亚说,学校9月7日召开教师节座谈会,教师们围坐在一起谈谈工作心得,如何将老年教育工作做得更好,这个节日过得温馨愉快。“能干一天是一天。”倪国亚说,这份工作,他会一直做下去,因为这里有很多像他一样的退休教师,如73岁的林文远、73岁的陈国胜,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标,就是要让学校成为柳市老年人的精神家园。

张乐燕:乐公益迷舞蹈

张乐燕在指挥排练节目。叶长一 摄

66岁的退休老校长张乐燕,在社区的老年电视大学里仍是一名活跃的老师;在柳市老年大学里,她是一名好学的学生;她退而不休,执着教与学。

在职以身作则,带领全校老师奋战在教学一线,退休后,她仍活跃在各个街道、社区,仍担任老师角色,用一节节生动形象的公益课向周边人展示她的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

提起这些,她像个孩子般地开心。她说,现在的学生年纪跨度非常大,最小的仅7岁,年纪大的有90多岁。2008年2月,张乐燕退休以来,从未停止过教书育人的脚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企业党员上党课等等,近年来,在周六的下午,她都会在马道村老年电视大学里为老年人上公益课。她经常利用多媒体教室,多渠道向“学生”展示生动的教学内容。

她利用在企业上党课机会,牵头组织学生到企业、社区参观。作为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慎江号子”是瓯江北口七里港的老船歌,起源于数百年前,是渔民劳作时一起唱响振奋精神的号角。经过近十几年来马道村海员整理词曲,成立表演队进行表演编排后,张乐燕与柳市十小一起组织学生与村党委书记陈华平联系“慎江号子”表演队联合表演,让村民们走进学校,关注教育;又让学生们走出课堂,学习传统文化精髓。

近三年,她接过浙江老年电视大学马道村教学点辅导老师一职,为老年朋友上浙江老年电视大学课程、党的十九大精神、音乐课等。去年的重阳节,她忙碌了几个月时间,排练一场大合唱,让农村老年朋友走上舞台,她自己担任指挥。刚开始排练时,大家都感觉不好意思,后来在她的鼓励下,大家十分认真。在上台之前,一位92岁的老大妈退却了,在张乐燕的多次做思想工作下,老人穿上紫色旗袍,人生第一次登上舞台。看台上光彩亮丽的自己,老人简直不相信。张乐燕多次说,大家的快乐就是她的快乐。

“活到老,学到老”是张乐燕坚持多年的理念和生活方式。退休后,她不仅坚持读书看报,而且在柳市老年大学学电脑、智能手机、摄影、唱歌、舞蹈、木兰拳、剑等,将退休生活过得充实有趣。

现在,她还在学交谊舞。说起学习舞蹈,她说还有一段“阴差阳错”的缘分。大概在三四年前,她正在老年大学里学唱歌,因舞蹈班里有位同事临时没有舞伴,才找她当舞伴。在经历这段临时替补之后,她发现自己很喜欢这门课,于是坚持了下来。

何存济:爱环保编资料

何存济在翻阅宣传资料。赵宇统 摄

《斯情绿意》《鼎情清泉》《珠城留馨》……在北白象镇,茗屿中学退休教师何存济利用退休时光编辑书册、分发自编环保宣传资料,为环保呼喊发声。

“我是生命不止,工作不休的人。‘安度’晚年不是我的风格。”已经92岁高龄的何存济声如洪钟、幽默风趣。

“1950年,我在豹屿中心小学教书,那时我是最早的一批教师。没有工资,只有学生家中每天轮流做的一碗‘接力’吃。”说起一开始的教书时光,何存济记忆犹新。在小学任职一段时间后,何存济因一些原因离开教坛,一直到1978年重返学校,那一年,他成为茗屿中学的一位老师,而这老师一当就是26年。

“起初,我既上课,又当勤杂,去埠头担煤煮饭,去岭西担蛎灰修补学校墙壁,为学校桌椅板凳修修补补,爬上屋顶更换瓦片……”说起任教时光,何存济满面笑容,他说,能为学校多做一点事,能看见学生的笑脸,就很欣慰。

1994年两场台风让何存济印象深刻。当年的14号和17号台风接踵而至,学校70位老师相继回家避灾,学校里只有他一人还在坚守。其实不仅是台风,每逢节假日、学校购进钢筋水泥等,都有他的身影。他说,保护校园财产安全,是教师的责任。

即便奔波忙碌几十年,退休后的何存济也还是坐不住。“你看这张,是讲长征精神,这张也是!”在他家中,他拿出近日来积累的喜欢的报纸内容对记者说。每天阅报,一期不落,了解时事,剪报排版,印刷宣传……近三十年来,这是何存济每天都要去做的事。

“阅读,对年轻人来说太重要了。国家的发展已经踏上高速列车,但是国民阅读量却不高。”30年近150万份宣传资料,几乎每月都准时送入学生们手中。黑白的印刷,朴素的编排,背后是一位老教师为全民阅读的鼓与呼,是老教师以年迈之躯,挑灯伏案的殷切。

“我不会搓麻将,也没有其他的喜好,每天从早到晚不是看书找环保资料,就是不停地剪报、写作,为了不断更新知识,还专门托人从北京、香港等地带来最新的关于环保的书籍和杂志,将资料汇编送往企业、学校和政府部门,四处呼吁、鼓动与呐喊。”何存济笑着对记者说。除了印刷宣传材料,他还写就《呐喊的共鸣》《环保半月谈百期选编》《环境知识读本》等7本书籍,印刷成25700册赠送广大市民。

“以前还能走街串巷宣传环保,现在腿脚不行,走不动,但腿脚不便没有阻碍我的环保心。”何存济说,他正在每日编写《绿色环保进万家》宣传资料,每期2万份,用笔继续支持环保!

张茂森:喜文体痴二胡

张茂森沉浸在二胡世界。董露露 摄

昨日,记者来到城区退休教师协会会长张茂森老师家时,他正在拉二胡。古音雅韵,他说每天二胡一拉,有种百转千音的愉悦感。

在家拉二胡、练书法、打太极拳……晚年生活丰富多彩的张茂森是城北秦垟南村人,1949年出生,与共和国同龄。虽年已古稀,可他皮肤保养得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十多岁。他说,这缘于年轻乐观的心态。

张茂森教龄四十多年,19岁走上教师岗位直到退休,先后在秦垟南村小学、城北中学和乐成二小任教,大半辈子几乎都奋斗在教育战线上。

退休后,他在城区退休教师协会主持工作。协会办公室设在乐成二小。“我们理事会经常组织开会,布置工作等,会议记录本都记了高高的一叠。我们会在一些重大的节日开展演出和慰问活动。”张茂森说,年纪大了得发挥自身价值,多学习多看看,多为身边人服务。

最近,他正忙着排练两场节目喜迎国庆,除了参与节目表演,还承担了两场演出的具体策划。“一场十几个节目,表演形式有舞蹈、合唱、器乐、快板等,分别于9月21日、9月22日在乐清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表演。”张茂森有点小激动地说。他在器乐合奏中还有演出任务。排练虽然辛苦,可他认为,一个人在家太孤单,大家一起玩才有乐趣。

除了尽心做好城区退休教师协会工作外,退休后,他还心系教育事业,是乐清市关工委讲师团成员,每年都会开展七八场讲座,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最近,他正在准备以《辉煌70年,我心中的祖国》为主题的讲座,完成市关工委分配给他的4场讲课任务。

教师节来临之际,他感触良多。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月工资仅20元。现在,教师的待遇节节提高,早非昔日可比。他希望年轻教师能珍惜现在良好的教学条件,为乐清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焕发活力

林文远在认真看课程表。董露露 摄

在乐清,有一支庞大的队伍,他们虽然已离退休,但退而不休,这支队伍就是——离退休教师队伍。他们在年轻时一笔笔勾勒出孩子们成长的模样,帮助孩子打开一扇扇窗,让他们看见星光,看见远方;退休后,更是发光、发热,不仅自己晚年生活幸福充实,还发挥自身价值,带动身边的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据市老教育工作者协会介绍,该协会下属有18个分会141个小组。据2018年底统计,全市有离退休教师4000余人,其中离休干部26人,中共党员1315人,民主党派28人,80周岁以上577人。

好学常新

陈国胜给学员上书法课。董露露 摄

“我们每天坚持学习,过去是为了工作而学,现在是为了自己而学。”采访中,张乐燕老师道出心声。据介绍,各个离退休协会组织都建立了学习制度。绝大多数一月一次,学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他们利用理事、监事开会期间,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时事政治,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我国带来飞速发展的辉煌成就。同时,结合老年人的实际,学习一些保健养生知识,增强科学养生意识,大荆学区分会还专门搜集资料自行编印《健康指南》每月一期,供老教师们参考。

另外,市老教育工作者协会鼓励个人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城区分会近120位退休教师报名参加市老年大学学习,各有关分会也有部分老教师参加唱歌、跳舞、美术、摄影等内容丰富的学习培训班,真正做到老有所学,以充实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

动静结合

门球赛吸引多名退休教师参赛。

生命在于运动,老教师们积极参加适合本人特点的科学活动,做到动静有机结合,达到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乒乓球、门球和气排球活动成了市老教育工作者协会在体育活动中组织友谊赛的三项主要活动。特别是门球活动,分布在全市各地共有40多个标准门球场,柳市分会在柳市四小党支部、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及热心支持公益事业的企业家的齐力资助下,集资9.9万元在柳市四小建设了一个符合标准的崭新门球场,并配齐了球场所需的一切器材,并已投入使用。仙溪、清江等地今年也自筹资金建起了门球场,为坚持打门球的老教师提供了方便,全市各门球场都有老教师打门球的身影。

为提高老教职工的门球水平,使老教职工更广泛地参加打门球活动,协会多次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开展门球比赛,还赴市外参赛,取得好成绩。

有关分会还开展了其他项目的比赛,如乐清中学分会开展了棋牌组活动赛,其他分会还有登山、散步、打太极拳、跳健身操、跳广场舞等活动,内容五花八门。

协会还开展书画展等特色活动。特别是敬老爱老,老教师之间互助已成常态,体现组织的关怀和大家庭的温暖。

发挥余热

退休教师带领学生缅怀英烈。

协会发挥老有所为精神,搭设平台,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积极发挥正能量。做好“五好关工委”的基地创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配合学校,做了大量工作,在创建活动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取得可喜的成绩。如成立乐清市关工委“红船精神”讲师团,广泛开展教育宣讲活动,积极发动青少年参与“弘扬‘红船精神’争当时代新人”主题征文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如讲师团成员在各个阶段分别在各自学区的有关中小学给学生作《“红船精神”——初心与使命》《弘扬“红船精神”,争当时代新人》,《“红船精神”启航少年》《红船再出发》等主题教育报告会,各学区还在指定的学校开展了“红船精神”大型图片巡展活动,师生们学习参观后深受教育。

市老教育工作者协会还建立多项联动的关爱模式,关爱特困生和留守儿童;配合市中心工作,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乐清的文明建设发挥余热。

市教育局机构分会开展“六一”慰问。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陈华荣

今天是教师节,我们就从国学的角度聊聊尊师的话题。首先说“教师”。《礼记-学记》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即“教”,就是要善于发现、鼓励学生的长处,并且能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失误和过错。韩愈《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是“师”,就是传播道理、讲授学业、释疑解难的人。两者合起来才是对“教师”全面、准确的诠释。

古往今来,大凡担任教师之职,就意味着矢志耕耘,默默奉献。悠悠历史,朗朗星河,凡出类拔萃、功勋卓著者,必有良师。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受到全社会的尊重,是天经地义的!教过我的每位老师,在我的记忆中难以忘却,但当年担任过我高小班主任的黄圣铎老师,最令我崇敬。他学识渊博,道德高尚。忆往昔:几年教育,塑造了他智慧过人的非凡形象;三尺讲台,见证着他春风化雨的崇高身影。他真是位在职“捧着一颗心来”,退后“不带半根草去”的好老师,他对我的教育,令我终生受益匪浅。

说起“师”来,还有个广义,那就是韩愈所说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里的“道”应作“道德、学问”解。这就告诉我们,只要是道德、学问高尚之人,都可谓之“师”,这也就是“重道”的根本宗旨和现实意义。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借此机会向教育过我的老师,同时也向所有的教师致以崇高敬意,并祝节日快乐!

送份寄语

林文远(73岁):

我从事教育工作40年,退休后在柳市老年大学诗词班学习,担任学校的校委会主席,协助校领导工作。在教师节这天,我作为老教师,希望年轻教师能敬业、爱生、勤奋、律己,把我们的教育工作做得更好,让家长和学生从心里尊重老师。

陈国胜(73岁):

我的教龄近40年。退休后,喜欢书画的我,希望将自己的长处传授给老年朋友,所以来到柳市老年大学担任书法教师。在这里的日子,我非常开心,结交了一批老年朋友,还能够在书法上互相交流提高。在教师节,我希望年轻教师能加强自身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学习,不仅工作兢兢业业,对家长、学生也要多一些耐心、尊重,做一名家长信任、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市老教育工作者协会提供。

扫一扫 看视频 董露露 赵宇统 拍摄 陈瑶璐 制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人生的作文 独处作文 磨砺作文 烤鸭作文 星火作文 作文梦想400字 值日作文 禁毒的作文 批改英语作文 身边人的作文 千字作文 旅行记作文 奋斗作文结尾 秋天英语作文 考研英语模板作文 我喜欢的动物的作文 友谊的英语作文 学会作文800字 作文赶集 描写心情的作文 最好的自己作文 写水的作文 机器人英语作文 漫画老师的作文 传承文化的作文 家的幸福作文 人的作文300字 家乡作文200字 作文猜猜他是谁 努力奋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