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作为历史第一贪官 乾隆为何离不开和珅?皆因这一能力无人能及

2020-11-23 21:20:01
相关推荐

声明:本专栏根据严谨史料写成,并非虚构类小说。

上文书我们正说到,随着乾隆爷将自己的统治一步步地稳固,大清朝的江山在乾隆手里可谓是铁桶一般的稳固,而乾隆也希望将这万里江山永世地流传下去。

为此乾隆爷可谓是煞费苦心,可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避免的一件事那就是时间的审判。

老百姓如此,皇帝也是如此,虽说乾隆是历史上最长待机的帝王,可是到了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皇帝也已经是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了。

不同于其他的行业,皇帝这个位子是没有退休这一说的,除非自己让位,否则就是一直干到死。

但是皇帝也是人,并不是真的什么真命天子,任何普通人有的情绪和变化,皇帝一样都不少。

所以随着年龄的增加,乾隆的心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老人同青年人还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无论是在思维方式,还是在行为习惯,差异都是十分巨大的。

年轻时候的乾隆,每天最担心的就是大臣们上朝太晚、太慢,折子太简单,所以每天他都要在朝堂上等大臣们很久。

但是如今的乾隆,自己率先起不来了。

而且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乾隆也改变了年轻时刻薄的性格,变得宽厚起来。

当然这里的宽厚并非真的是乾隆变得仁慈了,而是乾隆变得懒惰了,实在不想去管那么多的事情了。

只是乾隆爷这一紧一松,程度都有点大,紧的时候压得人喘不过气,而松的时候又过于纵容,使得大臣们没有任何的顾忌。

尤其自从乾隆开始贪图享受之后,各地的靡靡之风迅速地蔓延,很快大清国的官场就上下一体了。

虽然这时候乾隆已经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但是对于权力的欲望,却从来没有减轻过。

虽然此时乾隆的精力已经不能够支持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但是,乾隆却没有任何下放权力的想法。

只不过此时乾隆可不是年轻的时候了,所以乾隆创造的这套以他为灵魂的政治机器的运转必然就会出现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乾隆对于物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这大清国也逐渐地走向了败家之路。

这里有一点必须要解释一下,如今很多人都说乾隆是败光了雍正积攒的家底,其实并非如此,大清国库最充实的时候不是在雍正朝而是发生在乾隆朝。

按理说,这大清国都是乾隆一个人的,这金山银山他想要多少还不就有多少。

其实还真不是这样,一切皆因为乾隆曾经说过,绝不会为了自己的物欲而增加百姓的赋税。

这个牛既然已经吹出去了,而乾隆又自视甚高,自然是不好轻易打破的了。

所以,乾隆的晚年还真的是挺为钱发愁的。

熟悉大清历史的都知道,这掌管国家钱粮的乃是户部,而管理皇帝钱包的,则是内务府。

内务府作为皇家的大管家,其权力是非常大的,他们为皇帝打理着庞大的产业。

不过内务府的腐败也是出了名的,他们纯粹就是把皇帝当冤大头来坑。所以,这钱在内务府的手里,真的就像是流水一样,有多少都不够花。

而为了能多弄点钱,乾隆可是没少费心思。

之前乾隆曾经让内务府官员到俄罗斯采买皮货,然后贩运到内地来高价变卖,但是无奈这些内务府官员实在是太过于无能,这买卖没能赚到钱。

除此之外乾隆还让内务府对各地的商人们放高利贷,甚至是出售一些特殊商品的经营权,但是依旧赚不到钱。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乞丐抱着个聚宝盆要饭一样。

其实这倒是也不难理解,毕竟所有的人都是为皇帝来打工的,按照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大家追求的肯定都是自我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不是自己的买卖,肯定不会上心的。

所以,在这两种矛盾之下,乾隆急需一个人,一个既可以帮他在朝堂上分忧,又可以帮他解决财务问题的人。

于是这时候和珅就出现了。

中国历史上的巨贪不少,一直到现如今社会也有很多“老虎”时不时地跳出来震慑人们的眼球,但是这些贪官没有一个可以同和珅相比。

对于和珅的研究前人已经做得足够多了,其火箭式的上升简直可以说是官场神话,但是这样的现象的背后,其实是乾隆心态的一种折射。

如果乾隆早出生几十年,乾隆根本不会正眼看他,但是在乾隆心态脆弱的一个阶段,乾隆这样的青年才俊的出现,对于乾隆来说实在是很难得。

和珅,出生于乾隆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他们家的老宅就在北京西直门外的驴肉胡同。

和珅的父亲叫做常保,钮钴禄氏,算是满人最古老的几个姓氏之一了。

和珅的先祖在清军入关的时候立下过战功,因此被朝廷钦赐三等轻车都尉,世袭罔替。而常保也是一员虎将,官居正二品福建副都统。

但是大人物的一生往往都是不平常的,和珅也不例外。

在和珅三岁的时候,生母因为生弟弟和琳难产而死,而后父亲续弦,和珅和弟弟便同继母一起生活。

但是,这还不是结束,在和珅九岁的时候,父亲常保也病死在了福建任上。

这对于和珅一家的打击是十分致命的,家里的擎天柱倒了,年仅九岁的和珅很多时候就要承担家里顶梁柱的作用。

不过,和珅的继母的确是好样的,虽然常保去世了,她依然选择留在这里,把和珅和和琳养育成人,并且教育他们要刻苦读书,考取功名,从而光宗耀祖。

而这两个孩子也确实很争气,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珅和和琳都成功地进入了咸安宫官学读书。

在乾隆朝,咸安宫官学可谓是最有名的学校了,而且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能考进这所学校的人,绝对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

而且这个学校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只收旗人,汉人的子弟一律不收,任你

有权势,也逾越不了这条规定。

不过那时候的八旗子弟,特别是豪门贵族,有几个人愿意用心读书呢?所以这些公子哥对于学习并不感冒。

但是和珅和和琳却不同于其他的八旗子弟,他们对待学业都是十分的认真,在咸安宫官学,两人都是以刻苦而出名的。

在自己的求学时期,和珅没有荒废时光,将经史子集读了个遍,除此之外,和珅还钻研少数民族语言,最终做到了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

并且和珅也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在学业之外,和珅的爱好也是相当的广泛,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当时的大诗人袁枚曾经作诗夸赞和珅:少小闻诗礼,通侯即冠军。弯弓朱雁落,健笔李摩云。

所以用现在的话讲,和珅绝对算得上是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而和珅对于自己的实力同样也是十分的自信,所以日夜攻读,就为了等到科举的时候,可以一举成名,光宗耀祖。

可是科举这个东西,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定律,任你学识再渊博,也很难确保一举得中。

古来的大文人,栽在科举身上的可不在少数。

果不其然,和珅十八岁的时候参加科举的第一场就以失败告终,为此和珅郁郁寡欢了很久。

但是对于那时候的八旗子弟来说,如果想要走入仕途,其实并非完全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只要是朝中有人,那么选择就有很多。

此时,和珅眼见科举没有门路,便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入宫做侍卫。

在大清,能入宫做侍卫的,往往都是八旗里有些门路的人,而且做侍卫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接近皇帝,这是很多其他的工作所不具备的。

比如很多人都喜欢的《延禧攻略》中,富察·傅恒在成为内阁大学士之前,就是侍卫,再比如大清朝的大才子,一代词人纳兰容若,也是侍卫。

可见这侍卫如果做得好,前途着实不可限量。

不过和珅的侍卫当得也不是那么顺心。

和珅入宫后,在侍卫工作上一干就是五年,这五年里,和珅前后见皇帝不下几百次了,但是却没有机会跟乾隆多说几句话。

不过就像现在常说的那句话一样,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要你是金子,保不准在什么时候就会有人发现你的光芒。

果然,这个机会就来了。

话说在乾隆四十年的秋天,乾隆在宫中待得实在是烦闷了,便决定出巡,和珅很幸运地作为皇帝的随行侍卫跟随左右。

老皇帝出了皇宫以后,看着宫外的景色和风土,心情也是十分的愉悦。

他骑在马上看了看随行的侍卫,这人正是和珅。

此时的和珅年方二十六岁,唇红齿白、仪表堂堂,绝对标准的美男子。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乾隆便同这个年轻的侍卫攀谈起来,从谈话中,乾隆了解到这个侍卫叫和珅,钮钴禄氏,今年二十六岁。

乾隆眼看这个小伙子回话从容得体,既恭敬而又不失风度,便问到他的功名和出身,和珅言说自己是在十八岁的时候参加过乡试,但是没有中举。

然后乾隆问道你还能记住自己当时答的试题么?和珅便把自己当年的文章给皇帝从头到尾地全文背诵了一遍。

皇帝仔细地听着,和珅背诵完了以后,乾隆对和珅说,这篇文章应该是可以中举的。

然后乾隆又问道你的父亲是谁?

和珅便将自己的身世说了一遍,当听到他的父亲是常保的时候,乾隆的脑海中也回忆起了这个名字。

就这样,乾隆对于眼前的这个小伙子非常地满意,而后又交代和珅做了几件差事,每一件事和珅都为乾隆办得十分的完满。

这使得乾隆十分地满意。

因为在自己的身边,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年轻人了。

回到宫里之后,乾隆便将和珅留在身边做了贴身侍卫,此后君臣二人是越来越投脾气。

仅仅一年之后,也就是在乾隆四十一年的正月,年仅二十七岁的和珅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成为了朝廷的二品大臣。

三月份,又成了军机大臣,四月,兼内务府总理大臣,赏戴一品朝冠。

此后的岁月里,和珅一直都是乾隆朝政治高层的核心人物,其提拔之快,任事之繁,在大清朝是绝无仅有的。

而乾隆对于和珅的喜爱,除了其能力和才华之外,在野史中还有一些其他的记载。

而这些传闻则关系到乾隆年轻时候的一段风流往事。

话说当乾隆还是皇子的时候,一日雍正皇帝召他入宫,行礼完毕后,雍正皇帝命令站在一旁的贞妃将乾隆扶起来。

乾隆一看这贞妃二十岁出头的年纪,身材高挑丰满,气质不凡,便对其动了心思。

但是,乾隆却是万万不敢在雍正活着的时候有任何的越轨的行为。

没过几年,雍正皇帝便去世了,按照朝廷的规定,皇帝驾崩之后,后宫未生育的妃子都会被遣返民间,而贞妃就在这遣返之列。

不过乾隆提前布置了心腹太监,将贞妃提前带了出来,私藏在宫外的一处别院,一有闲暇,乾隆便会跑去与贞妃相会。

两人柔情似水,十分地甜蜜。

不过这后宫向来都是争风吃醋的主战场,哪位娘娘没点眼线,也不能在这宫里生存下去。

所以,乾隆和贞妃的事情很快就被富察皇后得知。

富察皇后得知此事后,虽然心中也是无比的气愤,但是她却没有去和皇帝正面硬刚,而是将这件事的本末告诉了太后。

太后听说之后,直接把乾隆叫了过来,质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乾隆是一个大孝子,在这件事上自己也理亏,所以支支吾吾的也说不出什么来。

而太后则直接告诉乾隆,自己已经派人带着白绫去他们幽会的别苑了。果不其然,没一会儿人就回来了,言说贞妃已经伏法。

乾隆听到后情绪十分的激动,同太后争吵完以后,跑到别院看到贞妃的尸体躺在那里。

乾隆十分的伤心。

看着贞妃的尸体,乾隆十分的伤心,于是咬破了自己的手指,将鲜血往贞妃的脖颈上一点,自言自语道:若有来生,你勃颈上的这块儿红斑,便是记号。

这件事乾隆是一直记在心上,直到有一日他偶然之间看到和珅的脖颈之间竟然有一块儿红色的胎记,细问之下,和珅说这是自己出生便有的。

乾隆若有所思,难不成这和珅便是贞妃转世?自此,乾隆对和珅更是恩遇有加。

这段野史虽然其真实程度我们如今已经无法考证,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一点,那就是和珅在乾隆的心中,确实是有一定地位的,所以才有了和珅的平步青云。

而成为内务府总理大臣之后的和珅,所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如何帮乾隆弄来更多的钱供他老人家消费。

而和珅也确实不负众望,马上展现了自己超人的理财天赋,内务府短短时间之内就扭亏为盈,不仅还清了原来的赤字,还有了盈余。

那和珅是怎么做的呢?

原来啊,这和珅一到内务府,便给皇上提了一个建议。

和珅说道:皇上乃是一国之君,这万里江山都是皇上您的,您给了天下的臣民如此大的恩情,他们理应对您表示感恩。在民间,普通百姓家里无论是婚丧嫁娶,亲戚朋友都上门随礼,何况皇上您呢?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让乾隆广开大门,收份子钱!

以往官员们给皇上进贡也就是一年那些次,而且进贡的对象也仅限于皇帝和太后,现如今和珅直接提议,将后宫所有的嫔妃也都纳入进来。

每逢嫔妃们过生日,各地的官员们也可以“孝敬”。

乾隆对此深表满意,于是让和珅去执行。

果然这命令一发出去,全国各地的公务员们都兴奋了,给皇上送礼谁会嫌次数少呢?

各地的礼金,如潮水一般流进了内务府的银库。

仅仅一个月,内务府的亏损就抹平了,乾隆对此十分地高兴,对和珅更是感到十分的满意。

虽然亏空是抹平了,但是乾隆的这一行为也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抗议。

为什么会引起抗议?

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想一想这些官员们送礼的钱从哪里来的就行了。

原来仅仅给皇上进贡还可以应付,可是如今连后宫娘娘们的生日都要送礼,这一般的官员都不住。

无奈之下,这些官员也只能从老百姓身上搜刮了,一时间是民怨四起。

这使得乾隆不得不停止这样的行为。

但是这花钱的口子已经开了,你让乾隆再变得节俭已经是绝对不可能的了。

没有办法,只能继续找其他生财的门路。

而和珅也无愧于乾隆的理财专家,他马上为乾隆想出了新的生财之路,那就是:议罪银。

而这一项制度,也从根本上将大清国的官僚制度腐蚀掉了,为以后的大厦崩塌,埋下了伏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国庆作文600字左右 升国旗的作文怎么写 关于笑的作文开头 我眼中的高三 作文 以礼待人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中秋节 乐观面对生活作文 关于介绍自己的作文500字 台风天的作文 冬天来了的作文 我的读书生活作文400字 爱我家园作文 我迷上什么作文400字 励志作文开头和结尾 我做家务作文 奇怪的梦作文 我解决了一道难题作文 我的朋友350字作文大全 写伙伴的作文500字 爸爸别抽烟了作文 关于考研热的英语作文 儿童童话故事作文 作文六百字 写身边熟悉的人作文 三年级作文夏天 感谢人的作文 我的家乡青州作文 我的爱好游泳作文400字 未来的某一天作文 描写丝瓜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