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佳作丨2019高考上海66分考场作文:观天下而后知

2020-11-24 07:10:01
相关推荐

【2019年高考上海作文试题】

写作(70分)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66分考场作文】

观天下而后知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者亦有云,接触许多外国音乐后,就对“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由是可知,博览他物,恰恰是认识事物的一剂良方。

何也?《秋水》中的北海若如是说:“今尔出于涯俟,观于大海,乃知尔丑。”我们因为种种因素,必然带有无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便是海德格尔笔下的“被抛性”,而“知尔丑”的意识让我们看到自身局限,这才使我们有机会从外部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若拘泥于自己的小世界而不知外面还有大海,岂非成了那种只会单向思维思考的人?

无怪乎荀子发出“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的感慨,博览他物所带来的开阔的眼界是全面认知之始,而人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局限,便会产生对超越的追求。这份追求,便是认识的过程。

如果说走出自身局限是在认知壁垒上破开一个豁口,那么多元的其他事物则是从外部冲击壁垒,加速高强的崩塌。

不仅如此,他山之石,亦可攻玉。我们在一个领域中前行时,难免会遇到障碍,陷入迷茫,而外物可以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使我们能辨明脚下的路,认清来路,才能行得更远。诚然,外物的辅助对于加深对原有事物的认知颇有大用,然而需要提防的是,切莫因外物的繁芜而障目以致迷失了本心。这便需要我们做到博观而约取,虽眼里见了那纷纷套套,却只拿它们来深化对已知事物的认识。若是行至半路而忘却了出发的目的,便是得不偿失了。

况且,虽说物各有异,实则是互相关联。比方说,我们听了诸多异域的器乐,再来有意识地寻那中国味,便会发现,那宫商角徵羽的中国味无处不在。于有形中有意识地寻那无形,便是认知的最终目的了。因此,要想更好地认识事物,我们既要见多识广,又要守住初心,虽船行万里,却不偏离原先的航道,方能守得云开见明月。

【点评】1.标题简洁有力度。

2.论证分析逻辑性强。

3.辩证地思考,使得文章很深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知识 作文 环境的作文 哥哥作文 写妈妈作文 家庭的作文 作文散文 日记的作文 作文诚信 度 作文 山的作文 作文《答案》 作文人 语文高中作文 知识作文 作文我在 作文四季 作文陪伴 最好的作文 爷爷的作文 写老师作文 我写作文 的心作文 作文今天 跟作文 作文800字高中作文 作文如何写 作文高中800字 英语作文高考 作文诗歌 文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