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安徽桐城市:嬉子湖镇把文化资源与旅游产品有机整合 加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做文章推进

2020-11-24 09:40:01
相关推荐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现代生态旅游文化强调参与性,旅游者深度体验地域文化的真、趣、味。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观赏自然体面、获得当地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和同意教育。近期,为促进嬉子湖镇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桐城市嬉子湖镇党委采取现场参观、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了专题调研。加强旅游的文化内涵开辟,环绕吃、住、行、游、购、娱做文章,把嬉子湖生态旅游文化资源与旅游产品有机整合,提高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的文化含量。大力发展农家乐,挖掘、整理传统饮食文化,推出一批乡土菜肴,抓好民居改造工程,鼓舞农民家庭旅馆,开辟富有特色的采摘、垂钓、耕种等农事体验项目,合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长廊,集中展示,满足游客体验生活、体验文化和求知求乐的愿望。

嬉子湖镇旅游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

嬉子湖生态旅游区稳健发展。嬉子湖生态旅游区2011年被授予AAAA级景区,是市第一家4A级景区,占地面积7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3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41平方公里。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形成了春天湿地观光、夏天休闲垂钓、秋天瓜果采摘、冬天赏雪观鸟的四季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加速建设。嬉子湖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总面积5139.6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310.32公顷,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分别是东方白鹳、黑鹳、白鹤和白头鹤,湿地公园宣教馆和水生植物认知园。

蟠龙湾景区初具规模。蟠龙湾景区位于白兔湖西岸,占地面积约50公顷,目前有徽派木宅、吴家大宅、神墩阁、状元桥、蟠桃园等众多景点,已具备一定的旅游开发规模。

嬉子湖镇高度重视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新项目不断落地签约。嬉湖印象生态观光园项目,总投资1亿元,目前已初步营业;怡荷文化休闲园项目,总投资5600万元,现有观赏采摘区已完成种植,民宿餐饮区已开工建设;嬉子湖农业公园项目,总投资1亿元,正在规划。

嬉子湖镇旅游产业是“桐城八景”之一

嬉子湖镇旅游资源丰富三面环水,拥有丰富的湖泊资源和湿地资源,可发展湖泊休闲项目、湿地公园项目以及各类亲水游乐项目。“松湖落雁”和“嬉子夕照”都是“桐城八景”之一,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嬉子湖水面广阔,水质优良,鱼类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垂钓观光和家庭渔场。嬉子湖镇人文荟萃,具有丰富的典故传说。嬉子墩上的余珊墓是明朝廉吏余珊的墓地,落凤窝是清朝张英的四世祖母棺葬地,松山的传说、陡起墩的传说、状元出在五斤花的传说等,流传甚广,嬉子湖自然、人文资源都是旅游业开发的优质资源。

嬉子湖镇地处桐城市东南,水路泊枞川而融长江,江湖航运快捷,是上溯湖广、下达苏杭的“九省通衢”之地。“引江济淮”工程的实施,进一步便利了水运交通,同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互联互通。贯穿全镇的S231省道已通车,与合安高铁、合九铁路、沪蓉高速、206国道连接,距省会合肥不到2小时车程,到安庆仅需半小时。

探索嬉子湖生态旅游区文化旅游+互联网新模式

目前,嬉子湖镇缺少大的旅游景点和项目带动,虽旅游资源丰富,小的旅游景点较多,但是缺少“有核心竞争力、知名度高、带动性强”的景点。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滞后,镇内旅游道路、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旅游酒店、旅游度假村和大型购物场所基本处于空白,旅游接待能力严重不足。

嬉子湖生态旅游区景点建设后期投入不足,该生态旅游区2011年评为4A级景区,但由于自身实力不够,加上洪涝灾害影响,景区建设发展滞后、吸引力不强;建设起点不高,景点规划不专业,蟠龙湾景区虽然有几处景点,但整体规划专业性不强。嬉子湖镇域内旅游景点的包装打造、宣传推介力度不够。要加大宣传、策划、推介力度,高层次规划、高水平建设,进一步积极探索嬉子湖生态旅游区文化旅游+金融+互联网等新模式,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传统旅游要素的基础上,加快向新业态迈进,促进旅游提档升级,推进全域旅游加速发展。

优化旅游环境推进嬉子湖全域旅游产业

明确半岛定位,细化功能区间。结合嬉子镇镇域地形地貌和旅游资源,形成“一轴、两心、两环”的空间格局,拟打造“田园观光区、文化体验区和生态休闲区”三大功能区,在北端入口朱桥村和南端入口双店村分别建立游客接待中心,S231省道现已通车贯穿全镇的中轴线,打通东西两条沿湖观光大道,与S231省道相衔接形成两条环线。在北部松桂、朱桥村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田园观光区;在中部蟠龙、肖店村发展采摘园,同时整合文化遗迹和历史传说,打造文化体验区;在南部双店、松山村利用4A景区和湿地公园,打造生态休闲区和康体养生基地。以全域旅游视角打造集半岛度假、文化休闲、康体养生、生态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半岛旅游度假区。

做好生态保护,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绿色发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旅游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改善嬉子湖镇镇容镇貌,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对现有生态资源进行保护性地开发利用。

发展现代农业,做精“一村一品”。以特色求发展,拓展农业新功能,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坚持特色发展,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紧跟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一村一品”品质;坚持链条延伸,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价值链;拓展农业多功能,充分发掘农业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功能,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特色的“一村一品”。

加强基础建设,优化旅游环境。推进罗湖大桥工程建设进度,S231省道通车,嬉子湖镇旅游交通条件大大改善,为嬉子湖镇带来安庆方向的客源市场。“引江济淮”工程实施后,嬉子湖镇将实现四季通航,为打造特色半岛旅游度假区奠定交通基础。

开辟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周边旅游点成线成网。利用嬉子湖镇成功入选安徽省第二批旅游小镇建设单位和该镇双店村入选安徽20条最美乡村旅游路线图的契机,与周边入选的最美乡村旅游点做好旅游线路的衔接,打造“山水田园风情之旅”精品旅游线路。

挖掘产业内涵,推进群众参与,带动百姓受益。嬉子湖镇镇政府强化对打造旅游线路、旅游带的引导工作,进一步扩大旅游产业,提高群众参与度和产业收益;加强旅游文化商品的开发,着力培育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特色市场,开发特色农产品、特色旅游纪念品等一批具有嬉子湖特色的旅游商品;推进参与式文化旅游项目,鼓励开展民风民俗展示,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

建立执法机构,规范旅游市场。倡导成立市级旅游综合行政执法局,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建立旅游、公安、安监、工商食品、消防、交通、质监、价格等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旅游联合执法机制,为规范旅游行业市场提供管理队伍支持。

推进品牌建设,丰富宣传方式。逐步建立完善旅游信息化网络体系,鼓励各旅游企业创建旅游专业网站;建立有效的旅游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制度,培训一批旅游信息员队伍,确保旅游行业发展动态及时通过媒体和网络途径发布;加大在媒体上的宣传力度,推广“生态绿岛,欢乐水乡”品牌。积极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积攒人气和口碑,结合桐城历史人文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提高桐城历史文化的影响力。

嬉子湖,位于安徽省桐城市东南部与安庆交界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距市区25公里,占地面积7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30平方公里,水面积41平方公里,是集旅游观光、娱乐休闲、度假会议 、拓展训练于一体的综合风景区。水陆交通发达,水路泊枞川而融长江,上溯湖广、下达苏杭。嬉子湖景区已建成度假村、嬉子湖畔大酒店、游客接待中心、水上乐园、游乐园、天文科普基地、4D影院、垂钓中心、古漕运八大码头等景点,是独具特色的水乡休闲度假胜地。嬉子湖因沿湖儿童嬉戏湖中而得名,得天独厚的湖光山色,酣畅淳朴的风土民情,丰饶富足的水陆物产,形成生态良好的绿色家园,不仅山水秀丽,更有着丰富的文物古迹和神话传说。

(文|桐城市嬉子湖镇党委书记 童红兵)

安徽桐城市:嬉子湖镇把文化资源与旅游产品有机整合 加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做文章推进全域旅游加速发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声音作文 作文素材大全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400字 我的好朋友200字作文 假如我是一棵树作文 歌声嘹亮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 中学生新作文 给家长的一封信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的梦想 校园生活作文600字 什么二三事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300字 剪窗花作文 爱国作文600字 人生价值作文 父亲的爱作文 英语短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作文200字大全 蜕变作文 我爱家乡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端午作文 人物作文素材 国宝大熊猫作文300字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 描写动物的作文400字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