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法律人非虚构写作大赛作品选登(八) 爱的错位

2020-11-24 12:15:01
相关推荐

她杀人的动机和目的非常明确,引发她杀人的原因也很清楚。而且,案发后,她主动投案自首。可是,她是真凶吗

■作者简介

董新建,笔名苏方圆,女,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镇江市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已发表30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先后创作长篇小说《生死一线间》《魔方》《悬崖边》《守望》《风雪将至》以及长篇报告文学《110在行动》,多次获得省级以上文学奖项。

董新建

“秋虎”死了!

2003年初春的一天,他倒在了桌子上,头部有被钝器狠击的痕迹,脸上已经是血肉模糊。他的双眼如死鱼般失去了光泽,嘴大张着,似乎要呐喊什么。桌上,还有一瓶未喝完的酒。

刑侦大队的李大队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法医和文检、痕迹鉴定专家也相继来了,现场勘察紧张地进行着……从发现尸体的时间来推算,被害人遇害时间大约是在夜里12时至凌晨1时。从现场提取的两枚血足迹分析结果显示:其中一枚来自37码左右的女式皮鞋,另一枚则来自42码的男式球鞋。

凶手是谁?

未等公安机关从现场勘察的情况给出推测,就有人前来投案自首。公安机关对案件很快侦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一】

作为主办此案的检察官,我审查了公安机关移送的证据。

被害人外号“秋虎”,男,35岁,安徽人,以收废品为生。犯罪嫌疑人刘萍,女,25岁,是本市某商店的营业员。她杀害“秋虎”的动机和目的非常明确,引发她杀人的原因也很清楚。毫无疑问,这是一起“情杀”案。

案件的卷宗里记载着这样的事实——

刘萍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山村,与秋虎是同村。高中毕业后,刘萍在村小学当教师。她的美丽、贤淑远近闻名,上门说亲的人络绎不绝。然而,她都婉言谢绝了,因为在她心中,早有了一个名字:林荫。

两年前,刘萍在省城出差时,偶然认识了林荫。两个年轻人很快就坠入爱河。那时,林荫再有一年就大学毕业了,他和刘萍都等着那一天。

然而,命运不济。刘萍的父亲病故,母亲身患重病、卧床不起,家里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妹要照料,繁重的体力活都压在刘萍一个人身上。

就在此时,“秋虎”经常出现在刘家。

原本,三十出头的“秋虎”人高马大,却懒得出奇、不务正业,一直没能娶上媳妇,可是到了刘萍家,他突然勤快起来。担水、劈柴,干起体力活来,“秋虎”不在话下。刘萍对“秋虎”心存感激,仅此而已。

刘萍家有一间破旧的柴屋,木门在变了形的门框里吱呀作响,早已不能恪守职责。

一天晚上,刘萍拖着疲惫的身体,正准备从柴屋出来,“秋虎”不知从什么地方窜了进来,一把将刘萍抱住。黑暗中,刘萍不敢动弹、不敢叫喊,生怕一墙之隔的母亲听到动静……

“秋虎”就这样占有了刘萍。

刘萍想过死。她真希望,就这样一了百了,可实在没有勇气让病榻上的母亲面对自己的尸体。

而“秋虎”知道刘萍有一个情投意合的男朋友,也知道他们不久就要结婚,可他一天见不到刘萍心里就憋得慌。他曾答应刘萍不再出现在刘家,但是他做不到。

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节”,为了不让恋人得知自己的遭遇后离去,刘萍委曲求全,没有告发“秋虎”。但前提是,“秋虎”要答应一个条件:刘萍结婚后,就不再纠缠她。

“秋虎”答应了。

大学毕业后,林荫考入江苏省镇江市某银行工作,他和刘萍等待已久的日子终于到来。

刘萍告别了她热爱的教师职业,告别了大病初愈的母亲,来到远离家乡的城市,投入到恋人的怀抱。她以为,自己从此可以摆脱魔鬼般的噩梦。关于“秋虎”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竟一丝半点都没有向林荫透露过。

案发前一周,林荫与刘萍这对新人,终于踏上婚礼的红毯。等闹新房的人们陆续散去,新娘和新郎温情地依偎着,心里无比甜蜜。

刘萍慢慢地站起,想拉上粉红色的百褶窗帘。蓦地,她愣住了——窗外,墙角的路灯下,“秋虎”正站在那里!

【二】

刘萍赶快拉上窗帘,脸色发白,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丈夫发现她神色不对,连忙扶着她询问原因。

忠诚的爱情应该是坦诚相见的。刘萍掀开心中的苦井,将“秋虎”侵犯自己的事情和盘托出。林荫猛地站了起来,冲了出去,要和“秋虎”算账。可“秋虎”已经不见了。

林荫虽然心中责怪妻子的软弱,但口中更多的是宽慰。妻子的美貌、温柔、体贴可谓是百里挑一。另外,林荫受过高等教育,对于中国人非常看重的“贞洁”,并不是太介意。

新婚之夜,刘萍抽泣不止,而林荫没有一句怨言,只恨“秋虎”太可恶。这个人生中特别的夜晚,就在爱与恨的交融中度过了。

次日,一对新人正要入睡,没想到,刚刚熄灯,玻璃窗上就响起碎石的投击声,断断续续,很是恼人。

一定是“秋虎”干的!林荫冲出去,又不见了人影。一对新人索性打开灯,坐待天明。

新婚的第三天深夜,窗户玻璃上碎石投击声又来了,而且比以前来得更为猛烈。突然,有人来敲门。“笃笃笃”的敲门声虽不大,却很是固执。林荫和刘萍只好穿戴整齐,迎接这位不速之客。

打开门,差点没把刘萍吓晕。她万万没有想到,“秋虎”竟然找上门来。

“‘秋虎’,你来干什么?”刘萍慌忙问。“秋虎”没有回答,妒火使他从黑处走到了亮处。

林荫看到眼前的这个“秋虎”身高一米八,体重近二百斤,像一座黑塔。相比之下,自己显得那样单薄瘦弱。

可是,年青人血气方刚是不在于个头大小的,林荫上前去和他理论。结果,他被“秋虎”用手轻轻一推就一个踉跄。刘萍赶快上前扶住。

“刘萍,我也是爱你的,这你是知道的。”“秋虎”说话了。

“爱?你也配说爱?不是说过我结婚后就不来找麻烦的吗?”刘萍责问道。

“你离开老家后不久,我就跟来了,在城郊收购废品。还赚了一些钱。看你们亲热,我受不了,像一万个小虫子在咬自己的心。刘萍你和我回老家去,好吧?”“秋虎”恳求道。

“根本不可能的事,你强暴了我,占有了我,还想再夺走我所有的幸福。我从内心里恨死你了,我真想杀了你!你给我滚!滚!”这是刘萍第一次从嘴里说出、从心里萌发出杀人的想法。

“秋虎”大声喊道:“好,我得不到你,我也不想活了。给你三条路:第一,如果姓林的也爱你,我们选个好日子三人一起去死;第二,如果他怕死,那我和你一起去死;第三,如果你也怕死,就和我回老家去,离开姓林的小子。3天后你给我回话。”

说罢,“秋虎”走了。

【三】

3天,3条“路”,条条“路”上都是一个“死”字。刘萍像是被判了死刑的囚徒,死亡之剑时刻高悬在头顶。只有三天,那剑锋就坠落下来了。

刘萍不想连累林荫。她决定了:自己酿成的苦酒,自己一个人喝。可是,她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诉诸法律?

在她看来,这个官司恐怕是打不赢的——没有证人,又事隔两年多。当时没报案,现在报还有用吗? 杀了他!

这个念头在刘萍的头脑里越来越强烈。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刘萍觉得,只有杀了“秋虎”才能解心头之恨。

可是,怎么杀?

“秋虎”五大三粗,有的是力气,再来几个刘萍也不是他的对手。她犹豫着,没有人商量,只好自己一人冥思苦想。

“秋虎”走后,林荫也在考虑如何处理这件事。他发现刘萍闷闷不乐、一言不发。

从新婚之夜开始,“秋虎”就像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一直缠着他们,林荫担心会出人命。他爱刘萍,明白现在不能火上浇油,也不希望通过暴力解决问题。

最终,林荫想到了一个办法:花钱消灾——给“秋虎”一些钱,让他回老家去。尽管这钱花得冤枉,于情于理都说不通,但他觉得算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总比出人命要好得多。

林荫对刘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刘萍并没有过多的反对,只是说可以试试。

其实,刘萍心中太清楚了,“秋虎”要的不是钱,而是人。让刘萍愧疚不已、感动万分的是,她向林荫和盘托出了实情后,林荫竟然一点也不嫌弃他。她很是后悔——早知道如此,当初就应该告发“秋虎”,将他绳之以法。那样,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多的烦恼了。

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只有杀了他!山里妹子一旦痛下决心,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头。

终于,刘萍想出了除掉“秋虎”的办法。她跑了好几家药房总共购买了160粒“安定”,再把药片融化在一瓶酒中。准备找准时机,给“秋虎”灌下致命的“毒酒”。刘萍盘算着,如果“秋虎”能一觉睡过去永远不醒,就再好不过了;如果他一时死不了,恐怕也没有多少力气了,那时候,再想办法打死他。

在“最后通牒”到期的那天晚上,刘萍带着那瓶放有安定的酒和5000元钱出发了。这5000元钱,是林荫从他们结婚时朋友们送的“份子”中拿出来交给她的。林荫想和刘萍一起去找“秋虎”,刘萍坚决不肯,说是两个男人在一起是谈不拢的。虽然犟不过新婚的妻子,但等刘萍刚刚离开,实在不放心的林荫便悄悄地跟在后面。

刘萍此行的目的地,是城郊一个破旧的废品收购小店。

【四】

从整个案件证据分析来看,犯罪嫌疑人刘萍主观上有杀人的动机。她对“秋虎”怀恨在心,执意要杀死他。这一点,刘萍供认不讳。一直到审查起诉阶段,刘萍也没翻供过,供述一直很稳定。

从林荫的证词来看,他当晚窥视到了刘萍与“秋虎”交谈、交钱给他,并劝“秋虎”喝酒的情况。尽管他没有亲眼看见刘萍杀“秋虎”,但等他第二天一觉醒来,却发现刘萍不在家,而且不知道她到什么地方去了。刘萍有作案的时间。

指认笔录显示,有3名药店营业员指认出,在案发的前两天,刘萍来店里买过“安定”。

从法医鉴定报告看,死者“秋虎”的胃溶液里有大量的安眠药,死者的头部有严重的钝器击伤痕迹,颅脑破裂出血导致死亡。

现场勘察的笔录也显示,案发现场留有的酒瓶残留物里,有“安定”的成份;酒瓶上留有的指纹与刘萍的指纹一致;现场的血迹呈“O”型人血型反应,与刘萍鞋上血迹的血型、被害人“秋虎”的血型一致。

这一切已经形成了一条证据链,证实刘萍涉嫌故意杀人。但在这一系列的证据链中,我发现了一个缺陷,这是一个稍不留意就会忽视的证据。

现场提取的两枚血足迹,完全不是同一个人的足迹。一枚是被证实是来自刘萍的鞋子。那么,另一枚来自42码的男式的球鞋的血足迹,究竟是谁的?没有答案。

从“有罪推定”的角度看,“秋虎”是刘萍杀的。从主观上看,刘萍有杀人的故意,这是无可辩驳的。从客观上看,刘萍实施了杀人的行为。从证据分析来说,刘萍曾多次作过有罪供述,同时,案发后,她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她所供述的作案动机、目的、手段与所取得的证人证言、现场勘察、法医鉴定、物证均相一致。特别是现场留有刘萍的血足迹——如果她没有杀“秋虎”,那么血足迹又如何解释呢?她为什么要去投案自首呢?

从“疑罪从无”的角度看,现场留下的这一枚血足迹不是刘萍的,一定还有另外的人进入杀人现场,这就不能排除有其他人杀害“秋虎”的可能性。尽管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实这一可能,但也没有足够证据排除是其他人所为。

根据我多年的办案经验分析,本案除了刘萍杀害“秋虎”外,还有其他可能。我作了这样几种假设:

假设一,“秋虎”是被刘萍与林荫共同杀害。那天晚上,刘萍和林荫一起到了“秋虎”住的废品收购店,刘萍劝“秋虎”喝下有“安定”的酒,乘药性发作,用板凳将其砸死,然后两人逃离现场。案发后,刘萍主动投案自首,其目的是为了让林荫逃避法律追究。所以现场留下了两枚血足迹,一枚是刘萍的,另一枚是林荫的。

假设二,“秋虎”是被林荫所杀。那天晚上,刘萍去“秋虎”住的废品收购店,林荫紧随其后。看见刘萍将酒劝“秋虎”喝下后,“秋虎”昏睡过去,刘萍认为从此他永远也不会醒了,便回家了。而林荫不放心,进去将“秋虎”用板凳砸死。回家后,刘萍看见林荫不在家又返回现场,发现“秋虎”系林荫所杀。刘萍不忍让林荫去坐牢。第二天自己去公安机关投案,替林荫顶罪。所以现场也留下了两枚血足迹,一枚是刘萍的,另一枚是林荫的。

假设三,“秋虎”既不是刘萍杀的,也不是林荫杀的,而是另有其人。那天晚上,刘萍去“秋虎”住的废品收购店,林荫紧随其后。看见刘萍将酒劝“秋虎”喝下后,有人来了。刘萍赶紧离开了现场。回家后,刘萍不放心又返回现场,发现“秋虎”已经死了。刘萍担心是林荫所为,第二天就去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所以,现场同样留下了两枚血足迹,一枚是刘萍的,另一枚则是神秘第三人的。

这三种假设,究竟哪一种才是事实的真相?我一时也拿不准。不管怎样,还是要靠证据来定案。

我把这几种想法向检察长作了汇报,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他鼓励我说:“不错,进步不小啊。从‘有罪推定’到‘疑罪从无’是一个执法理念的更新。不放过一个疑点,是检察官审查案件的职责所在。只有这样,法律的公平、正义才能在检察环节中真正得以彰显。说说,准备怎样查?”

我谈了自己的想法:从查血足迹入手,对可能参与作案的人进行足迹比对,采用排除法,一个个排除。我简明扼要地作了汇报后,总觉得心里还是没底。

“你有没有想过,无论这几个假设哪一个是真相,刘萍都没有全部说真话?”

“再审刘萍?”

“对。”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五】

看守所里,刘萍脚步怯怯地向我走来,可以说是紧张,也可以说是拘谨。两脚着地之际,与其说是向前走,倒不如说是向后退。

女警官明确地朝她一个示意,她才缓过神来,迈开步子,小心翼翼地走到在我的对面的凳子上坐了下来。左腮边的肌肉还在隐隐地抽动。她的眼睛很美,但眼神是迷茫的。

“刘萍,我们又见面了。我只是再想问问你,‘秋虎’是你杀的吗?你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说假话。”我开始了讯问。

“是的,是我杀的,我恨他。”她回答得那么肯定,毫不犹豫。

“你是怎样杀的?”我想从细节上寻找突破口。

“那天夜里,我带着装有‘安定’的酒,去‘秋虎’住的地方。我给了他5000元钱,劝他喝下酒后,他昏睡了。后来我怕他不死,就用凳子把他砸死了。”她的话,像小学生背书那样流利而没有情感。

“他有没有收这5000元钱?”

“他收下了。我骗他说,让他回老家,将房子装修一下,等一切都办妥当了,我和林荫离婚,回家和他成亲。他好像相信了。”

“5000元是什么票面的?用什么东西装的?”

“5000是100元一张的,全是新的。是用一只印着红双喜的袋子装的。”

“钱你有没有拿走?”

“没有,肯定没有。‘秋虎’一直抓在手中不肯放。”刘萍讲得非常肯定,也符合常理。

如果是这样,事情就复杂了。因为现场勘察并没有发现那5000元钱,是谁拿走了钱?是林荫吗?

“林荫有没有去‘秋虎’家?”

“没,没有去。”显然,刘萍有点慌乱。她越是慌乱,说明林荫参与作案的可能就越大。

“你能肯定?”我紧跟着又问一句。

“没有,肯定没有。”刘萍坚定地说。

“林荫穿多大的鞋子?平时喜欢穿什么样的鞋?”为了缓和一下气氛,我换了个话题。

“林荫穿39码的鞋,平时只穿皮鞋。连耐克鞋都不穿。”

问题又来了,现场血足迹是来自一男式的42码的球鞋,显然与林荫对不上号。

这时,我出去接了一个电话,是公安刑警大队的李大队长打来的。他说,补充侦查发现,凳子上有一枚指纹,经检验确认,不是刘萍的,也不是林荫的。同时,经过认真鉴定,那枚血足迹也不是林荫的。

问题来了,鉴定结论说明:刘萍有可能不是凶手。还有就是,她讲的并非都是真话,还需在审讯中寻找突破口。

“刘萍,同是女性,我同情你,也理解你,我知道你深深地爱着林荫,你不想让他受到更多的伤害。但如果你不说真话,就不仅害了你,同样也害了他。你进来后,林荫整天不说话,好多天吃不下饭。他不相信‘秋虎’是你所杀。”我开始了攻心战。

“是吗?是我害苦了他。”刘萍的泪水漫出了眼眶。

“你是不是认为林荫杀了‘秋虎’,你想替林荫顶罪?”我直截了当地问道。

“不,不,不是他杀的,是我杀的。我已经对不起他了,不能再连累他。”刘萍喃喃地说。

“如果我告诉你,林荫肯定没有杀人,你还坚持说‘秋虎’是你杀的?”

“你说什么?林荫肯定没有杀人?”刘萍睁大了眼睛望着我,这是她第一次正眼看我。我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发现在她那双迷茫的眼神中,有希望的光芒闪过。

“扑通”一声,刘萍双腿跪了下来。她哭喊道:“检察官大姐,救救我!他没杀人,我也没有杀人啊!”

“你把那天发生的情况如实讲出来。”我让她喝口水,稳定一下情绪。

她细而长的眉毛慢慢地聚拢,开始了对“那一天”的回忆。

那天晚上,刘萍带着钱和酒去到“秋虎”的住地时,感觉到有人尾随身后,她猜想是林荫。后来,她将钱给了“秋虎”,又劝他将酒喝下。很快,“秋虎”有点迷糊了。

这时,刘萍听到外面有动静,就从后门溜回家了。回家后,她对林荫说:都说妥了,“秋虎”还是看上了钱的,没事了。

快天亮的时候,刘萍不放心,又到“秋虎”住的地方去看看究竟。谁知,“秋虎”已经被人用凳子砸死了。刘萍想,肯定是林荫干的,林荫都是为了她,不能让林荫为了她吃官司。于是,她什么都没对丈夫说,就径直到派出所投案自首了。

应当说,刘萍这一次的供述印证了我的第三个假设。案情有了一点新的进展,但是还没有真相大白。

【六】

我与李大队长对案件证据进行了交流,很快取得了共识——如果我的第三个假设成立的话,从整个案情来分析,现场没有5000元钱,第三人很可能是为了劫财而杀人,而且是突发性的、没有预谋的。

并且,此人应当与“秋虎”有交往。与收废品的人有交往的,多数是卖废品的人。为什么在深夜里卖废品?

“盗窃、销赃。”这4个字,李大队长脱口而出。

警方立即开始了地毯式的排查。

很快,犯罪嫌疑人孙三桂进入了警方的视线,并且落入法网。在他的往所,警方搜查出了印有双喜字样的钱袋。里面的钱已被孙三桂用的差不多了。同时,在他家还搜出了一双42码的球鞋。球鞋上的血迹与现场的血足迹进行比对后,结果完全一致。

孙三桂供述,他经常偷一些铜铁到“秋虎”这里来卖。案发当晚,他又从一工厂里偷了一车生铁到“秋虎”这里来卖。

看见“秋虎”喝多了酒的样子,孙三桂急着要拿钱走——毕竟做贼心虚,这里不能久留。可是,“秋虎”推不醒也叫不醒。这时,孙三桂发现“秋虎”手里拿着一个装了钱的袋子,里面装了不少钱。

看到了钱,孙三桂心里发痒。他想乘“秋虎”酒没有醒,把钱偷走。可是“秋虎”虽然没醒酒,但紧紧地抓着钱袋子不放。孙三桂心里顿生歹念,他拿起一把凳子向“秋虎”头上砸去,血浅了一身。

从“秋虎”手中夺过钱袋后,孙三桂逃回家中。将血衣清洗后,他跑到火车站,准备乘坐火车逃跑。可车没等到,就听到人们议论纷纷,说是收废品的“秋虎”被人杀了,杀人的是一个女人,也就是他在老家的“老情人”。而且,这个女人已经到派出所自首了。

孙三桂心里一阵高兴:太好了,没想到自己杀了人、抢了钱,居然还有人去顶罪。案件破了,他也用不着逃跑了。孙三桂于是回到家中,用偷来的钱大吃大喝起来。

孙三桂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事隔一个多月,自己在安享天日的时候,会被警察抓住。他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最终,孙三桂被判处了死刑。刘萍也受到了法律的惩罚,但绝不是死刑。

在刘萍案开庭的前夕,她收到了一张来自林荫的明信片。上面只有6个字:“我爱你!我等你!”

(涉案当事人均为化名)

责编:马蓉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5-26 18:20繁景旧梦[海南省网友]IP:2364995311
    法律人的故事总是充满着张力和悬念,能够让读者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顶1踩0
  2. 2021-06-19 15:28忆萧.尹漠然[香港网友]IP:3389958646
    爱的错位,听起来就让人心痛,期待作品中的情感冲突和反转。
    顶0踩0
  3. 2020-07-13 12:36vmkiju[火星网友]IP:3407036496
    这篇作品一定会引起读者的共鸣,期待看到作者对法律人生活的深刻描写。
    顶6踩0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暑假里一件事作文 龙舟节的英语作文 作文母亲的爱600字 中学600字作文 二年级作文小动物100字 万能作文开头排比句 这就是幸福作文 碰碰车作文 祖国在我心中作文300 什么的汉字作文 人景合一的作文 相反作文 传统节日200字作文 关于努力的作文800字 日记大赛作文 作文万金油 小学生筑梦作文 苏州评弹作文 写景状物作文800字 励志作文800字 外公去世作文 反对校园欺凌作文 五年级上六单元作文 初二通讯作文 我的小书屋作文 校园新事作文 保护环境作文四百字 黄角树的作文 李密作文素材 我发现了什么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