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关于清明 这些习俗你要知道

2020-11-24 15:15:01
相关推荐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

每到这一时节,中国大地无论南方北方,气温普遍上升,南方雾气减少,北方风沙消失,空气清澈,景物明晰,因此得名“清明”。

民间谚语有“春分后,清明前,满山杏花开不完”、“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这时,全国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已都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节气的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节日的清明,是民间寄放情感和犒劳自己的传统日子。

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呢?

荡秋千: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踏青: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寒食:顾名思义就是冷的食物,实际上寒食节也确实是吃冷食。一般认为,清明节前一天或前两天(各地风俗有差异)为寒食节,从这一天起,禁火三日,当然也就只能吃冷食了。在寒食过后,人们重新燃起的火称为新火,颇有几分除旧迎新之感。

祭祖:清明节的核心主题是祭祖扫墓。祭祖时要清除杂草,铲新土压坟顶,插上挂有纸球的筱竹梢,以示后代子孙已尽孝祭祖,同时亦寓意祖宗保佑全家平安、兴旺发达。祭祀完毕,分麻糍或麻饼给当地农家,以期照顾坟墓。因按人领取,人人争先恐后,俗称“抢麻糍”。

清明节滋润了传统,也记住了乡愁。邀上亲人朋友,赏花踏青,亲近自然,已成越来越多人的共同选择。在亲近传统和亲近自然中,清明节让我们回望了过去,亦找回了自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他笑了作文500字 写事的作文800字 以感动为题的作文 我的童年生活作文 我不想长大作文 第一次走夜路作文 我的母亲作文500字 有家真好作文 我的乐园300字作文 高考微作文 关于桂花的作文 关于微笑的作文 小学生童话作文 初三优秀作文 运动会开幕式作文 他陶醉了作文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 学会宽容作文 同桌的你作文 生活的启示作文 戏剧作文 写海的作文 关于童话的作文 关于水的作文 呼唤作文 安全教育作文 回眸作文 观察动物作文 考试反思作文 神话故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