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庆阳:巾帼建功竞芬芳

2020-11-24 19:30:01
相关推荐

巾帼建功竞芬芳

庆阳市扎实开展“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团结引领全市广大妇女以昂扬向上、创新进取的精神风貌,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稳定的伟大实践,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发挥优势、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为推动庆阳革命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涌现出一批勤劳致富、创业创新、敬业奉献、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

本版稿件提供: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通讯员 赵海瑞

马银萍 领着乡亲奔富路

这几天,马银萍正在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缘何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

这要从十多年前说起。

2006年寒冬的一个早晨,庆阳市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寒风呼啸着刮过村庄。马银萍被一股冷风吹醒,望了望屋顶漏风的破洞,看了看炕上熟睡的儿子,马银萍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家里的穷困面貌。

马银萍说服丈夫,东拼西凑,办起了养猪场。小规模试养成功后,又建成1处标准化养殖大棚,当年获利20余万元。这一消息在村里引起了轰动,不仅引来乡亲们的“围观”,还吸引了其他乡镇养殖户前来“取经”。

马银萍今天给这家做养殖技术指导,明天为那家帮忙进购猪仔,利用自己掌握的养殖知识和积累起来的养殖经验,带动乡亲们搞养殖。针对大家缺资金、缺技术、缺经验的难题,她主动给群众赊猪苗、赊饲料、跑贷款,还不遗余力地做指导、抓防疫、拓市场。

养猪成功后,马银萍又盯上了养鸡、养牛。在她的带动下,席沟圈村建办养猪合作社4家、养鸡合作社2家、养羊合作社1家,目前,全村建成养殖暖棚100多座,每年养殖业收入600多万元。

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马银萍引导群众搞种养结合,使地膜玉米、绿色西瓜、苹果栽植等又成了村里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散养鸡,也成了席沟圈村的新名片。

2016年3月,马银萍当选席沟圈村党支部书记。在她的带领下,席沟圈村人思想观念变了,村容村貌也变了,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方志艳 用心撑起半边天

方志艳(右一)请村里的留守儿童到自己家里吃饭。

说起华池县上里塬乡上里塬村妇联主席方志艳,当地方圆几十里几乎无人不知。她不但在家里是一把好手,还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女强人。2017年6月,华池县基层妇联组织“会改联”,方志艳因任村妇代会主任时表现出色,乡亲们就推选她当上了村妇联主席。

为丰富村里的精神文化活动,她搬来自家的音响设备,牵头成立上里塬村广场舞队,请来村上爱好广场舞且有基础的姐妹为大家教授广场舞。广场舞队刚开始只有10个人,如今已发展到30多人。

在农村,邻里之间、婆媳之间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或误会造成矛盾,这也给方志艳的工作带来了考验。一次,村里一名妇女的玉米苗被野兔啃食了,可这位妇女却认为是公婆的羊给啃了,出言责骂。方志艳知道情况后立即制止,还到玉米地进行了仔细察看,并对其进行了劝说。了解事情真相后,这位妇女主动向公婆道了歉。

有群众反映村里留守儿童问题,方志艳就和妇联执委一起商议,决定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她们自费为孩子们买来图书、铅笔盒、作业本等,邀请本地剪纸刺绣大师为孩子们传授剪纸技能,增长孩子们的见识,温暖孩子们的心灵。

方志艳的丈夫在外面做小生意,家里所有的活都由她一人承担,养了8头猪和10多只羊,一年下来收入超过5万元。她清楚地认识到,一家富不算富,带动全村乡亲们富起来才是真正的富。方志艳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发动姐妹们搞刺绣、剪纸,带动村民搞养殖,并主动联系客商,打通销路,使村里的工艺产品和农产品走出了上里塬。

王海娟 移风易俗树新风

王海娟(左)为顾客化妆。

没有“高价彩礼”,宁县金村乡姑娘王海娟在亲人和朋友的祝福中,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也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这个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的女子,在婚姻大事上,勇敢地对“高价彩礼”说不,而她对爱情的执著也打动了父母,老两口决定彩礼分文不要,还将3万元积蓄拿出来支持女儿创业。

王海娟说:“当时,我们的婚房是租的,婚车是借的,婚礼一切从简。”她表示,日子过得好不好,还是要靠自己去努力。

王海娟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

2006年,王海娟参加姐姐的婚礼时,第一次接触化妆、摄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她向这门手艺“进军”,认认真真地学了三年多。随后,王海娟开始在婚纱摄影店打工,工资从最初的300元、500元、800元,一直涨到3000多元,大多都交给父母补贴家用。

2013年,王海娟认识了宁县湘乐镇柏树底小学教师陈立。提起第一次见面,她笑着说:“当时他来店里看我,买了些香蕉和苹果,说等下班后请我吃饭,结果就请我吃了一碗牛肉面。别人说这人太实诚了,可我觉得找这样的人过日子才踏实。”

2014年,王海娟一直工作的婚纱摄影店准备转让,她考虑再三,决定接过来经营。也是在这一年,她和陈立一边准备结婚的事情,一边到处筹钱接手店铺。王海娟主动说服父母不收彩礼,支持自己创业。

有了家人的支持和爱人的陪伴,王海娟创业成功,小两口的生活幸福和谐。2017年王海娟家庭被评为庆阳市“最美移风易俗家庭”,她自己被评为“宁县杰出青年”。

王雪莲 服务乡村架“金桥”

王雪莲(右)向参观人员介绍电商线下馆产品。

2015年,王雪莲从山东来到环县发展电子商务,为当地贫困群众架起致富的“金桥”,把环县的特产推向了全国各地市场。

王雪莲2008年开始从事电商业务,2013年,她到兰州讲课时与环县商务局负责人结识,之后这位负责人经常给王雪莲发送环县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讲述环县发展农村电商的困难。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故事,让王雪莲深受触动。

来到环县后,王雪莲了解到,这里所产的小杂粮品种多、品质好,却由于地域偏僻、交通不便,大量农产品只能自产自销。于是,王雪莲决定通过电商把这些特产卖出去,增加乡亲们的收入。随后,她在环县注册公司,主要负责电商培训、电商运营等。

刚开始,面对电商知识普及率低、电商专业人才匮乏、物流运输不畅等诸多困难,王雪莲建议环县举办了第一届创业创新大赛,筛选重点培养的电商种子企业和个人。

王雪莲还从山东、东北带来技术团队,从产品包装、客户体验、产品拍摄、网页制作、运营推广等各个方面对环县电商企业进行指导,增加了企业线上店铺的销售额,吸引了一部分大学生回乡创业,实现了环县电商企业的孵化、转型。同时,环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各村设立了电子商务服务点,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和手工产品。

王雪莲坚持帮助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她自费开设6班次电商扶贫带头人培训,培训电商扶贫带头人325名,200多名女学员通过电商开始增收致富。她还被庆阳市各县妇联和各县商务局邀请开展电商业务培训授课89场次,帮助1200多人提高电商业务水平。

杨萍 点亮生活新希望

杨萍(中)与同事们一起开展业务培训。

“执著敬业、不屈不挠”,这是很多人对庆阳巾帼家政服务公司负责人杨萍的评价。

1994年,杨萍创业搞起了餐饮,不料后来家中突发变故,多年积蓄用光之后,还欠了一大笔债。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萍在庆阳市妇联了解到月嫂这个行业。在妇联干部的带领下,杨萍到北京学习相关知识。经过两年的学习和实践,杨萍从初级月嫂考到了高级月嫂,先后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做家政。

在服务过程中,杨萍用心琢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客户的眼里,杨萍既是好姐姐,又是宝宝的好阿姨。

2009年,杨萍被评为金牌月嫂,月收入涨到了上万元。不出几年,家里的欠账还清了,日子越过越好。2012年,她又拿到了母婴高级护理讲师证。2016年,杨萍回到庆阳创办了庆阳市巾帼家政服务公司,致力于月嫂培训和输转就业。

3年来,杨萍的足迹遍布全市七县一区,每次家政培训和宣传,她都是早晨5点多出门、深夜才返回,一年四季很少能在家里好好吃上一顿饭。经过她培训的姐妹上岗后很受客户认可,一位位贫困妇女也通过做家政脱贫致富。截至2018年底,杨萍已培训家政服务人员7200多人,有1500多名妇女跟着她从事家政服务,月收入2800至11000元。

西峰区肖金镇贫困妇女常玉珍在杨萍的鼓励下,参加了专业月嫂培训,先后在20多个家庭从事家政服务,月工资也从2000多元涨到了7000元。

柳文涛 温暖孩子的心灵

在正宁县,有这样一群“爱心妈妈”,她们素不相识,因爱结缘,以“妈妈的名义”呵护孤儿。2015年8月,在柳文涛的发起下,正宁县“爱心妈妈”公益团队成立,先后吸纳了60多名爱心人士,长期资助11名孤儿,关注90多名留守儿童,用爱心和行动温暖着这些孩子的心灵。

2016年11月,有群众给柳文涛提供了一个孤儿的线索,她便连夜召集“妈妈”们去看望这个孩子。孩子叫小涛,暂住在姑姑家,姑父是精神病患者,可怜的小涛每天提心吊胆,不敢回家。

为了给小涛一个安全、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柳文涛带头捐资3000余元,将小涛安置到正宁县城一处托管中心,并转学到县城山河小学上学。

2017年9月,小涛考上了正宁县山河初中,柳文涛和“妈妈”们又去山河初中和校方领导协商,免去了孩子三年的食宿费用,与民政部门协商,周末将孩子安置在县城敬老院。

“失去父母的孩子,心灵确实比较脆弱。他们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关注、关心。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温柔、体贴、细心,去关爱孩子,呵护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健康成长。”刘文涛说。

2016年“六一”节,“爱心妈妈”公益团队联系庆阳市奥斯卡影院及县里相关单位为冯柳小学54名贫困孩子捐款捐物6万余元;2018年中秋节,联系浙江盛世阳光集团为东关敬老院的35名老人和“妈妈”们长期资助的9名孤儿送去了价值6000多元的月饼……“爱心妈妈”团队成立4年来,先后开展各类活动80余次,资助金额超过30万元。

郭阁风 兢兢业业育桃李

郭阁风(右)与学生在一起。本文图片均由庆阳市妇联提供

从事语文教学30年、担任班主任24年,她用激情赢得普遍赞誉,荣获“甘肃省优秀教师”“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她就是庆阳五中高级教师郭阁风。

1988年,郭阁风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又自修取得了大专、本科学历,在合水县西华池小学从业十几年,教学成绩名列前茅。她参加全市说课、作课、评课、三笔字、普通话等比赛,在教师中脱颖而出。

2011年,郭阁风被选拔到庆阳五中任教,她主持参与的《“班级日记,班级生活叙事”研究》《中学语文课外快乐阅读实践研究》《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整合阅读教学行动研究》三项课题通过省级鉴定。

在课堂教学上,郭阁风大胆创新,创设了“自读—质疑—探究—归一”教学法。2012年12月,在“第一届全国现代课堂广州白云博览会”上,她讲授的课文《雪》以独特的视角、活泼生动的课堂形式展示了庆阳五中“适学型现代课堂”的教学理念,受到全国21个省市与会代表的好评。

多年来,郭阁风坚持因材施教,她辅导的学生有30多人次在省、市、县学科、书画等比赛中获奖,她个人获得“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写作指导一等奖、全省青少年书信大赛优秀辅导教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甘肃赛区庆阳选拔赛优秀指导教师。

与此同时,郭阁风还先后到太白、蒿咀铺、杨坪、何家畔等地送教下乡,到三嘉、驿马、山河等基层学校开展评课指导,为偏远农村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并多次在陇东学院举办的甘肃省“国培计划”中承担培训教师,对陇东学院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指导。

牟小娟 全力呵护新生命

庆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牟小娟参加工作27年,用爱心迎接和守护一个又一个新生命。

庆阳市人民医院是全市唯一的三甲医院,产科几乎收住了全市95%以上的高危孕妇,近年来月平均住院病人400余人,月分娩人数最高达562人、手术最高达180例,工作强度和风险都非常大。但只要有危重病人或急诊手术,不管是深更半夜,还是风霜雪雨,牟小娟都会及时赶到病人身边。27年来,她接诊患者5万余名,进行各类手术上万台,成功抢救危重患者及新生儿600余名,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称赞。

“关爱病人,充分理解产妇及患者的疾苦,为每一个新生命的平安到来而努力,是妇产科医生的天职。”这是牟小娟日志中的一句话。迎接新生命是一个神圣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除了得具备高超的技术之外,还必须对孕妇的心理、情绪等多个方面做很好的掌握和应对,一个环节出差错,就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无论手术难易、风险大小,牟小娟始终认真对待,和同事们从各个方面分析研究母婴的情况,一丝不苟地制定手术方案,竭尽全力保证母子平安。

正是因为牟小娟的爱心、耐心和细心以及精湛的医术,呵护了许多家庭的幸福。一位产妇在感谢信中这样写道:在庆阳市人民医院生孩子,让我感觉到牟小娟主任及产科的医生、护士们,像母亲,如天使,是她们通过高超的医术成功地挽救了我和孩子的生命,让我们全家感受到了幸福和温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路阳光一路情作文 在告别中成长 作文 关于体育精神的作文 幸福就在我身边 作文 我的家庭英语作文初一 节约粮食的英语作文 未来的天空作文 作文过年趣事 关于舞龙的作文 看灯会的作文 我的生活方式英语作文 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 旅游作文500字左右 感恩父母300字作文 成长作文300字左右 写冬天的作文600字 书香伴成长作文 七年级上册优秀作文 国庆节作文六百字 我和学校的故事作文 作文成长的滋味 20年后的学校作文 小学生升国旗作文 在读书中成长作文 书信格式的作文怎么写 好人好事作文500字 我有一个梦想 英语作文 快乐时光作文400字 关于爱国情怀的作文 中秋节见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