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邱勇校长:让尊师重教成为校园最美的风尚

2020-11-24 21:10:01
相关推荐

让尊师重教成为校园最美的风尚

——在2019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

(2019年9月10日)

老师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共同庆祝教师节。我代表学校,向受到表彰的各位老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校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

优秀的教师是学校履行立德树人职责和使命的坚强保证。清华大学有着一大批倾心育人的好老师。有这样一批好老师是清华大学的光荣,是年轻学子们的幸运。

今天表彰的奖项中有一个很特殊的项目,就是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设立于2004年,旨在向倾心教书育人、为学校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老师表示敬意和感谢。今年获得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的是姚期智院士和朱邦芬院士。姚期智院士是首位获得图灵奖的亚裔学者、世界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2005年,他创办“软件科学实验班”(后更名为“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简称“姚班”),培养领跑国际的拔尖创新计算机科学人才。今年5月18日,学校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学堂班”(简称“智班”)。姚期智老师同时担任“姚班”和“智班”的首席教授,并亲自讲授《计算机应用数学》和《人工智能应用数学》两门课。朱邦芬院士是著名的凝聚态物理学家。他十分注重学生培养,现在还在坚持给本科生上《固体物理》课、给研究生上《高等半导体物理》课。昨天晚上,第三届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钱易院士在“人文清华讲坛”作了一场题为《一生做好两件事》的演讲。她在演讲最后引用了《钱氏家训》中的一句话:“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更谋之。”教师是天下最幸福的职业,也是最有意义的职业,因为我们在做利在天下、利在万世的事。

今天是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的第8次颁奖。该奖设立以来,共有17位教师获奖。明朝名臣李贤写过“人之为师,出于自立者难,出于受职者易”“盖非学博识广,德尊道隆,灼然可以为模范者,不足以致之”。倾心学术研究、热爱教育事业、执着教书育人的老师灼然可以为广大教师的模范者。

教师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水平,大师则代表了一所学校的高度。在108年的历史中,清华大学诞生了一批德高望重的大师。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叶企孙先生是我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在精确测定普朗克常数、高压磁学等领域都有着开创性的贡献。1925年,叶先生在清华大学创建物理系,被誉为“大师之师”。从教50余年里,他培养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57位院士。1999年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0位是他的学生。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先生是中国经济学领域的泰斗。陈先生1928年任清华经济系教授和系主任,1929年兼任法学院院长。陈先生80多岁还坚持上讲台,95岁仍主持博士生答辩,他曾说过:“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教书。”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工程教育家、两院院士张光斗先生是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1949年10月到清华大学任教,主持设计了密云水库等工程,为黄河、长江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葛洲坝、三峡等多座大型工程提供技术指导,为我国水利水电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执教60多年里,他的学生超过5000人,其中包括10多位院士。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李学勤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引领和推进了中国古代史、考古学、古文字学等多学科的发展,被学术界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2004年,李学勤先生给清华文科实验班的本科生开课,并设立文科讲座,邀请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上课。无论主讲老师是谁,李先生都会认真旁听,有时怕大一学生听不懂生僻的学术词语,他还会走到黑板边默默帮主讲者写板书。“走出疑古,甲骨青铜三代史,文章光道德,春秋不朽;分系溯源,帛书竹简五经师,绿叶护莲花,始终清华。”这副对联是李先生一生学术和育人事业的真实写照。“始终清华”体现了清华教师对校园的热爱,更体现了清华教师对育人事业的追求。

大师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为人敬仰的学术高度、润泽心田的育人情怀是校园里大师的形象,更代表了教师的风范。我相信,清华园里还会持续产生在学校历史上、在师生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新的大师。清华大学是一所重视传统的学校。重视教书育人是清华大学的优良传统。清华大学历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好老师看得最重。老校长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也做过比喻:“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老校长蒋南翔把当时清华的108位教授、副教授称为“一百单八将”,认为富有科学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是清华的稳定因素”。清华历史上有无数的好老师,现在的清华园里同样也有一大批在前辈教师的影响下,热爱教学、投身育人的年轻教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成为了广大年轻教师最引以自豪的宣言。清华大学从1998年开始参加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共有101人参赛,其中48人获得一等奖、10人获得一等奖第一名。清华从2012年开始参加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共有4人参赛,3人获得一等奖第一名,1人获得一等奖第二名。

今天是第35个教师节。再过20天,我们将迎来新中国70华诞。作为教师,我们能够向祖国生日奉献的最好的礼物,就是对教师职业的珍惜、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以及为祖国培养青年人才的深情付出。教师节设立于1985年,庆祝教师节最大的意义在于倡导尊师重教的风尚。中华民族历来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今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诞辰2570周年。孔子提出过“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育理念,被推崇为“万世师表”。荀子的《大略篇》中有言:“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一所大学最宝贵的财富是教师,一所大学最重要的事情是教书育人。尊师重教是一所大学最珍惜的风尚,这种风尚体现了学校的气质和品位。我们应该努力让尊师重教成为清华园最美的风尚。

当前,中国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已经进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新时代,尊师重教也拥有了新的内涵。尊师就是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师的成长需要;重视教师的学术追求,为教师的学术研究创造良好的条件;珍惜教师的劳动成果,让教师的学术成果和育人成效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可和彰显。重教就是要倡导教师更多地投入教书育人,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支持教师敢于在教学各环节严格要求、在育人各环节全面要求。

清华大学一直以来把最多的精力、最多的资源投入到教书育人上,以最大的热情、最大的决心营造让教师安心教书育人的环境。学校在2016年正式启用清芬园教师餐厅。2017年设立了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和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成立教师发展中心,设立“开放交流时间”制度。2018年起,学校投入上亿资金改造234间教室。清华人永远保持一种上进的姿态。在教书育人、在尊师重教方面,我们也要做到行胜于言,要不断追求卓越。面向未来,我们要持续推动教书育人工作,要在扎实工作的过程中加强思考,持续提升教书育人水平。

要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学生成长提供支撑,确保育人成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促进队伍增强活力、提升水平。扎实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入推进“课程思政”。

要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把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升为教育理念,并形成了40项行动方案。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各项行动方案,不断改善教学工作,不断提升育人效果。任何教育理念都需要百分之百的行动去贯彻,由此理念才能转换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真正动力。

要持续完善学术评价制度。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学术文化。学术评价制度反映了大学的学术文化。今年4月,学校发布了《清华大学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提出了“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价值追求,明确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教书育人永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也一定要成为各院系、各单位的核心工作。

要持续做好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涉及全体学生和全体教师,目标是建设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今年4月,学校党委正式发布《清华大学“学风建设年”工作方案》。11月,学校将召开全校学风建设总结大会。我们要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形成方案,推动清华大学学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要进一步思考专业发展与全面成长的关系。要建立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专融合的本科教育体系,加强研究生学术精神、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着力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人,使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要进一步思考关心学生与严格要求的关系。教育是一个群体引领另一个群体的过程。不走入学生的内心,教育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关心学生并不意味着放弃严格要求。只有在严格要求下,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学校要为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的老师撑腰。严格要求学生,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学生天然的榜样,对年轻人成长产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期望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

要进一步思考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看见学生渴望知识的热切目光,教师要更加自觉地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看到学生昂扬向上的青春面貌,教师要更加自觉地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年轻教师更应当把教学相长作为自我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流学者要上讲台,高水平教师要积极投入教书育人。好学者应该讲基础课,好学者应该能讲好基础课。基础课是夯实学术根基、训练思维方法、培养学术志趣的最重要的课,也是最难讲好的课。我们要倡导并鼓励长聘教授、长聘副教授多讲课,尤其要讲本科大一、大二的基础课。

进入新百年以来,清华呈现出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新面貌。新时代的清华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新时代的清华要坚持内涵式发展,集中精力做有价值、有长远意义的事情。新时代的清华要努力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鼓励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首要职责,让尊师重教成为清华园最美的风尚!

文 | 邱勇

图 | 李派

排版 | 李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父亲的爱作文 英语短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作文200字大全 蜕变作文 我爱家乡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端午作文 人物作文素材 国宝大熊猫作文300字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 描写动物的作文400字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 失败是成功之母作文 一句话的力量作文 昨天今天明天作文 作文素材积累摘抄大全 青春之歌作文 万里长城的作文 作文生成器 袁隆平英语作文 写信作文400字 关于汉字的作文 初中生优秀作文 成长的快乐作文 圣诞节英语作文 爬山虎作文 关于考试的作文 借景抒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