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旧时文人若没功名靠啥生存?北大陆步轩:卖猪肉比高考状元有意思

2020-11-24 23:25:01
相关推荐

人生实难,谋生不易。这一点,对于那些缺乏劳动能力、没有谋得功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中国古代文人来说,生活似乎应该尤其艰难。比如我们熟悉的范进老哥、孔乙己老师等。

但事实又似乎并非完全如此。我们看历史,看影视,看小说,可以发现那些我们看不上的穷酸文人,不耕作、不下地、吟风弄月、附庸风雅,好像都要比当时的一般百姓还过得快活些。现实中也多是如此,并不夸张。

可能有些朋友会疑惑:为什么会这样,他们的经济来源在哪里?其实这个账捋一捋,也不难追算。

一,家里田产所得收入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劳动力就是第一生产力,甚至是所有生产力。像萨孟武分析的,能放着精干力量不用,让你去读书作文人的,一般再不济,也是小地主以上家庭。

中国古代文人,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出身。也许不是很有钱,但也多是地主,他们最基础的收入来源,就是依靠名下的土地田产,比如粮食折现、出租给佃户等等。比如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为诸生时,瘠田仅二十亩”,成名后““膏腴万顷”,正是收入的基本项目。

真正赤贫出身且能坚持到成名的文人,历史上是极少的。道理很浅显,假如连饭都吃不上,一碗十几块钱黄焖鸡都要犹豫半天,哪有心情搞文学嘛,真正穷困潦倒而有名的文人不多。像清乾嘉时代的汪中,从一个二手旧书小贩勤学成为著名学者的例子,可谓绝无仅有的。

一般来说,古代家境一般又仕进不顺利的文人,会分化为两类人:一种,脱下长衫种田,美其名曰“耕读传家”,例如左宗棠,年轻时科考总陪考,为生计,无奈只好真的回家种红薯去了;另一种,弃文从商。典型例子像写《浮生六记》的沈复,就是考不上不得已去经商挣钱的。

他们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人群。条条大道通吃饭,此外,他们也无路可走。

二,寄食权门作清客

古代文人,唯一的正确的道路就是科举。但科举名额有限,一些终生不第的布衣,有才华的,往往投靠贵人府邸,以诗文曲乐等才艺为交游工具,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是为鲁迅所称的“帮闲”或“帮忙”。

历史有名的人物如宋元前后的名人姜夔、戴复古、刘过等等,都是这样的人才。他们自称“姜郎未仕不求田,依赖生涯九万笺”、“落魄江湖四十年,白头方办买山钱”,南来北往数十年,从来不上班,不做官,不种田,不干活,谋生手段就是给寄食的主人代代笔、陪陪吃饭、唠唠嗑、吹吹牛。

当代企业家马云,就曾公开说,读书没有用!其言下之意是,你读书有什么用,写几篇文章值几个钱,顶屁用,然后甩出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古训佐证。他说,“不读书和读书太多的人,都不太会成功,所以别读太多书”,“那些博士教授,不还得我养着”云云。

马云说他的企业,就是在“养士”。

三,入藩府帅幕作幕宾

落第的文人入幕,是过去中国读书人,尤其是明清两朝非常盛行的谋生途径。

因明清两代,地方政府机制设定有所变革,鼓励部门或府衙一把手私人聘请类似顾问的人参赞政事,但他们不算有编制的公务员,只可以说是合同制的临时工,朝廷不给工资,薪水全由聘主支付,但地位优越,是“客”,不爽了,随时可以走人。自由度较大。

地方政府为什么有这些人的生存空间呢,理由在于过去的政府机构人数是非常精简的,而又有大量的往来公牍、献诗酬唱之类事务急需有文采、有才干的读书人代劳。像我们熟悉的徐文长、谢榛等人都是有名的幕宾,而像“绍兴师爷”之类那就更加为人所知了。

晚清名臣左宗棠,本就是幕府师爷出身的。当初,他辛苦中举,而后接连3次会考,都名落孙山,灰心之下,遂绝了科举之念,转而研究兵法,并且投入幕府。

四,民间市井佃文

一般破落文人,除了寄身权门外,还有一种卖文的方式,就是混迹在民间,为市井小民、巨贾大商及地方士绅等各色人物操笔作文,卖字售画等,既借此养家糊口,运气好的还可能名声鹊起。

比如,我们所耳熟能详的江南四大才子的唐伯虎、祝枝山等人就是就是靠这获取利益的。这种形式,有点类似我们现在的“自由撰稿人”,虽然地位不高,但是行动自由,人格独立,有时酬劳可能非常丰厚;倘若不是,只要有真才实学,因为民间群体大,过去人识字的又少,登门求助往往也不少,维持生活倒是基本没啥问题的。

即便是一些大文人,也往往会靠这项才艺赚点外快。著名的例子,比如韩愈,喜欢给人写墓志铭吹捧,所得不少;还有应请给人写序、楼台题字什么的,想必红包也一定不会少吧。当代财经作家吴晓波,就曾自比“卖文秀才”。

他说,感谢时代,让他得以只靠一个键盘,不仅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甚至身价过10亿万,能够随心所欲买岛屿啥的。

五,教授生徒作孩子王

古代文人,如果实在都不行了,门路都没了,才艺又缺乏的,基本上也还“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开个私塾,教教书还是可以勉强温饱的。

实际上,这也是大多数考试失败、缺乏背景、谋生乏路的古代读书人最后所从事的职业。或自办辅导班,或给富户上门家教,如果不是名士,收入所得的束修一般不多,但图的是稳定,又能兼顾家庭,农忙季节也不废收种等等,可谓一举多得。

所以,曾经的文科状元、北大毕业生,后来的“屠夫”陆步轩就说,作为“读书人”,靠啥职业生存真的不是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你懂得自己需要什么,能做什么”。他说,从没觉得,高考状元比卖猪肉更有意思——因为,卖猪肉不仅是他的生计,也是他的一门“爱好”。

某次看电影,恰好听到这段采访,一时间竟无言以对。卖猪肉,也可以是“文人”的一种爱好,真是哪里不对又无力反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诚信最珍贵作文500字 珍爱生命快乐成长作文 我为足球狂作文 感动作文500字六年级 过端午节的作文300字 作文范文高中800字左右 藏在心中的精彩作文 冰果英语智能作文系统 总有什么在心头作文 写一篇关于高考的作文 有创意的作文集名字 假如我是什么作文500字 你好陌生人作文800字 生活告诉我作文500字 原来春天就在我身边作文 谁不说咱家乡美作文 打阴道作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作文老师我想对你说400字 特殊的六一儿童节作文 我的课余生活作文500字 这也是课堂作文500字 高考作文政治化 走进书籍作文600字 第一次洗衣服作文300字 四川今年高考语文作文 石家庄高考作文题目 假如我会变400字作文 一个平常的故事作文 我的高中梦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