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8年中考:近五年考试中记叙文阅读的考题形式以及答题格式

2020-11-24 23:50:01
相关推荐

记叙文阅读必备的知识点

1.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线索:①人线(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②物线 (某一有特意义的物品)③情线(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线(中心事件)⑤时间线 ⑥地点线

4.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5.划分: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6.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等 。

7.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具体。

8.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象征、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

记叙文阅读的考点分解

1.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的?

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

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3.人物的描写方法?

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语言(对话)描写

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4.划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反语。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对偶: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10.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关于记叙文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

(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

(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是弄清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

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

(1) 以时空变化划分 (2) 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 (3) 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 (4) 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

文段在内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联系(思想感情)来答

在结构上:总分总

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为下文做铺垫、形成悬念、奠定感情基调、照应题目 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照应上文、引起下文、

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深化主题、升华主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他变了作文400字 漫画的启示作文500字 美好的一天作文400字 消防安全作文300字 渴望作文600字初中 中国餐桌礼仪英语作文 写雪的作文500字 最美的遇见作文800字 感谢父母作文600字 写景的作文600字初中 科幻故事作文500字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 一段难忘的旅程作文 放假了作文600字 合肥中考语文作文 爱是作文半命题 点赞新时代作文 描写冬天的作文300字 懂得感恩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350字作文 换个角度看问题 作文 变作文600字初中 为了自己的梦想作文 介绍中秋节的英语作文 我也是一束光作文 新与旧作文 一次深刻的教训作文 假期趣事作文300字 假期趣事300字作文 认识自我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