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这些传统文化中 了解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文化

2020-11-24 23:55:01
相关推荐

(一)稻作文化壮族的农耕文明以稀作文化为特征。

壮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和最先培植棉花的民族之一,高山畜牧业也较为发达。稻作文化产生的基础是水田,水田在壮语里称为“那”。可以说,壮族依“那”而居,依“那”而食,依“那”而衣,依“那”而行,依“那”而思,依“那”而乐,生产生活全都依靠着稻作,由此形成了独特的“那文化”。“那文化”对壮族的生产、生活和民族心理性格等方面,都产生了非常深刻面持久的影响。壮族特色的稻作文化的主委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以水稻为中心的生产链,以稻米及其转化物为主的饮食结构如传统美食五色糯米饭。相关的民俗文化如每年大年初一开始的“蚂拐节”等,还主要体现在壮族人民对蛙的图腾崇拜上,广西宁明花山崖壁画上的人身蛙形图像即是最大的展示点。

五色糯米饭

(二)宗教信仰信仰宗教是一个民族精神表现形式之一。

壮族先民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已有好几种主要的原始宗教形式:大自然索拜人们将大自然的许多对象加以神化,并对它们崇拜,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崇拜物被崇拜的程度,视其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所占地位如何而定。除雷神和“图额”(水神)之外,还有掌管太阳升落或温热的太阳神,主管月亮升落圆缺的月神,主管山中动植物生长的山神,掌管树木开花结果的树神、竹神以及掌管土地肥瘦和作物丰歉的土地神,掌管稻谷生长好坏的谷神,掌管火的大神以及零管人类生育的花神等等。动植物索件动植物崇拜是原始宗教的组成部分,是原始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的实践斗争中,把动植物如虎、狗、牛、羊、鹿、鸟、猪、犀马、狼、野猪、熊、蛙、鱼类等当作崇拜对象,可能是由于某种动植物成了他们的食料,教济了他们。

壮族的大鼓上有娃的模型

因此,人们用一些仅式去加强他们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图腾索科图腾崇拜实际上是自然崇拜或动植物崇拜与鬼魂崇拜(或祖先崇拜)相互结合起来的一种宗教形式。图腾对象都作为本部族或本民族的标记,人们把这些动物或植物当作本氏族或部落的保护神,奉为图腾加以崇拜,倍加爱护。从布洛陀神话传说及《底经布洛陀》中可知,壮族先民的图腾崇拜主要有虎、狗、牛、羊、蛙、鸟、“图额”(有人认为是鳄鱼)、蛇、马蜂、鹿、竹、葫芦等。总之,在原始社会,人类认知世界的能力有限,对周围世界的许多现象都感到神秘不可解,因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宗教崇拜。鬼魂索科和祖先条拜在原始社会里,一般先有鬼魂崇拜然后才有对祖先的崇拜。鬼魂之所以被原始人崇拜,主要原因是当时人们生活水平低下,生活无保障,需要寻找依赖的对象.幻想鬼魂可以保护他们的安全,并祈求鬼魂为他们创造幸福。

壮族对鸟的图腾崇拜

祖先崇拜是鬼魂崇拜的发展,人们认为祖先死后有灵,必能给人间的子孙造福、平安发财、消灾除难。在父系氏族社会时期,主要崇拜的是氏族领袖。布洛陀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社族重要的创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其功绩主要是开创天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制定伦理等。“布洛陀”是壮语的译音,布洛陀的“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称,“洛”是知道、知晓的意思,“陀”是很多、很会创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指“山里的头人”“山里的老人”或“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意思。布洛陀已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祭拜布罗陀的节庆活动

类单索科壮族原生态英雄崇拜的主体与祖先崇拜产生的年代基本相同。也有些是在后来的年代产生的。壮族人民所崇拜的对象也是曾经对氏族或部落的生存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因而把他们奉为地方保护神,并建庙立像供奉之。在布洛陀神话传说和《廖经布洛陀》中叙及的英雄崇拜主要有甘王、甘陆将军、甘七、甘八、冯四公、莫一大王和特康等。

(三)干栏文化是壮族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形式。干栏建筑一般是指用木、竹料作桩柱、楼板和上层的墙壁,下层无固定构件速拦的房屋,演变到后来其墙壁也有用砖、石、泥等从地面砌起来的形式。屋顶为“人”字形,材料是树皮、茅草或陶瓦等。建筑的主要功能分区是上层住人,下层用作圈养家畜或置放农具。此类建筑可防蛇、虫、洪水、湿气等的侵害,是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居住形式。这类建筑主要分布在南方气候潮湿地区。

壮族古老的栏杆式建筑

干栏文化伴随着壮族先民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以其对环境和文化的适应而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其中凝聚着壮族人民浓郁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宿感,这种文化形式已深深印刻在每个壮族人民的心里,然而在现代的城市中,这种建筑形式不再能够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在城市中正在逐渐消失。

(四)崖壁画在悬崖筋壁上作画是壮族先民的伟大杰作。

在凭祥、龙洲、宁明、崇左、扶绥、大新、天等等壮族聚居区的左江流域各县发现的宏伟生动的崖壁画,据考证是2000多年前的骆越人用格红色的颜料绘制的。其中最大的一处在明江北岸,称为花山崖壁画。画像面高达40米,长220米,有蛙形人像、兽像、物像等,情形似舞蹈又似祭神,反映出当时壮族人民的各种生活场景,可以看出是对农耕文化和对日月的崇拜。虽长年经风雨侵蚀,但是部分崖壁面的色泽依然清晰,吸引了无数国内外的游客前来观赏这个壮族古代文化的璀璨明珠。

左江上的花山岩画

(五)铜鼓文化以青铜文化为代表的钢鼓是源于稻作农业的一种文化创造。

广西是古代生产和使用钢鼓的重要地区之一。在花山崖壁面中,人物学手向上敲打锅鼓的图案出现多处,说明铜鼓早已在壮族先民的心目中有了重要的地位。铜鼓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最初的铜鼓是作为特殊的饮器使用(即签),主要是军队的行军锅具。后来由于铜签被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洪亮,可以用于报讯集众,作为祭祀、赏赐等的重器,逐渐演变成为乐器和礼器使用。铜鼓在古代多用于战争号令、祭神或节日喜庆活动,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同时按照民俗意识和习俗精心打造的铜鼓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壮族的铜鼓

钢鼓的品种有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钢鼓的铸造艺术要求极高,它通体用铜合金铸成,厚薄均匀,鼓面、鼓身有丰富多彩的图案。钢鼓的花纹有太阳纹、雷纹、青址、飞境;鼓身的羽人舞姿、龙舟竞渡等,蕴含着壮族民俗文化的魅力,在壮族今天的民俗中仍能找到这些崇拜的影子。

(六)织锦文化

壮锦约起源于宋代,已有一千年的发展史,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它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特点是色彩绚丽、图案别致、质地结实耐用。其花纹以几何图案为主,方纹、水波纹、万字纹等立体感强,花、草、虫、鱼、鸟、兽等造型可爱,充满活力,整体所构成的图案寓意吉祥。壮锦的着色讲究重彩,以红、黄、蓝、绿为主,配色大方艳丽。壮锦用于服饰、壁挂等日常用品,反映了壮族人民对生活乐观的向往与憧憬以及开朗的民族格,是壮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和装饰品。在广西现今的景观建筑设计中,壮馏元素也同样被大量应用,多见于建筑墙饰纹理路面铺装等。

壮锦

参考资料:广西特色风俗研究

本文乃“红颜好”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9-03 12:51freedom[国外网友]IP:1732244458
    壮族文化丰富多彩让人感叹不已。
    顶8踩0
  2. 2021-01-25 06:37▓﹏〝|Morning air 晨光[陕西省网友]IP:3406976863
    壮族文化源远流长通过这些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壮族人民生活习俗和生活文化。
    顶3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2014安徽高考作文题目 以等待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就这样慢慢长大作文500字 带着自信出发作文600字 什么引起的回忆作文500字 以洪荒之力为话题作文 写作品梗概作文500字六年级 三年级描写动物的作文300字 一路风雨一路歌作文600字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作文600字 我的奇思妙想400字优秀作文 忘不了你的关心作文400字 端午节的由来600字作文 上海今年高考作文题 就这样慢慢长大作文800字 2013年天津高考作文 我心中的好声音作文600字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作文 2012湖南高考作文题目 宽容是温暖的作文600字 这次我没有放弃作文600字 粽香情浓作文600字 有关春节的作文700字 心里美滋滋的作文800字 1996年江苏高考作文 纪念屈原的作文300字 梦想起航作文500字 三年级作文难忘的一件事300字 我的妈妈300字三年级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