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常州小学生坠楼事件新进展:班主任承认掌掴学生 官方再启动调查

2020-11-25 01:40:01
相关推荐

01

区教育局对老师违规行为开展调查

六月初,媒体报道了一则不幸的消息:江苏常州金坛河滨小学五年级女生缪可馨坠楼身亡。这牵动了许多人的心,人们在惋惜、哀痛之余,也发问: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起初,人们的关注点在于缪可馨生前被老师批改的作文。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袁某声称,自己只写上了“传递正能量”五个字,其他是由学生自行批改的。家长对此说法并不认可,并说老师屡次要求学生重写作文、言辞失当,过去还曾打过学生耳光。

缪同学作文

有知情人士提供消息说,这个袁老师办了收费的课外补习班,缪同学成绩好不太愿意交钱补课,因此被老师针对。

知情人士手机聊天记录

6月12日,区政府办、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称“未发现存在辱骂、殴打学生的情况……排除他杀”。

但这个调查结果很快就被“打脸”了。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袁某承认去年曾经掌掴缪同学:“有一次批改习题时,发现缪可馨漏做,一时心急,就打了孩子一个耳光。”

还有往届学生实名向媒体爆料,称袁老师一直有体罚、羞辱学生的习惯。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有往届学生说,曾被袁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扇耳光,还进行言语暴力。

人们对调查组的结果显然不够满意。随着越来越多的真相浮出水面,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小学生因为写作文被老师批评而跳楼的问题,而涉及到教师违规收受家长红包、校外有偿补课、体罚辱骂学生等一系列师德师风问题。

6月18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教育局发布通报,对缪同学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金坛河滨小学教师袁某某展开调查。

希望这次调查能够查明真相,得出公平公正的结果。

02

小学生坠楼:谁之过?

一、学校。缪同学家长及网友质疑,学校的处理是存在问题的。首先,学校是在缪同学坠楼半小时后才通知家长,时间上不及时。并且,事情发生后,没有积极的与家长沟通。

其次,学校疑似存在推卸责任的言行。对于袁某曾经体罚学生,缪同学就读学校的李校长表示事发时校方并不知情。李校长还说,袁某业务能力很强,被评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还获得过常州市十佳辅导员称号。对于往届学生在网上曝光袁某曾体罚、辱骂学生,李校长称,由于无法确定这些网友的身份,因此不能证明袁某在教学方式上存在问题。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学校对未成年人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负有一定责任,应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学生受到老师的身体及言语暴力,校方不能一句“不知情”了事;对于老师,不能只看业务能力,师德师风也要跟上;对于学生在校内坠亡,校方也需承担相应责任。

缪同学生前照片

二、老师。老师的师德显然是存在问题的,体罚及辱骂学生、校外补课、接受家长的微信红包……这些基本上都有实锤。这不仅仅是“恨铁不成钢”的教育方式问题,而是道德品质问题。

另外,某些家长在缪同学坠亡事件发生后的态度,也令人寒心。某些可能是因为不了解实情,有的可能是担心如果为缪同学说话,自家孩子说不定也会被穿小鞋。有的为袁老师点赞,有的选择沉默。而缪同学的家长,已被踢出班级群。

03

正能量,以及挫折教育

一、我们该怎样让孩子传递正能量?

此次事件,有个争论点就是:袁老师的批语是“传递正能量”。究竟什么是正能量?该怎么让学生传递正能量?难道学生在作文中得出较为负面的观点或结论,就一定是不好的吗?

缪同学的作文中写道:

不要被表面的样子,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在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却是阴暗的。他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卑鄙手段和阴谋诡计,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有什么毛病?社会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啊。孩子从小提高警惕,不要被表面的虚情假意、伪善所蒙蔽,这不是挺好吗,可以大大降低被诱骗的可能性。

罗曼罗兰有一句经典名言:“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小编以为,我们的教育,不是把孩子培养成凡事都天真善良、没点危机感的傻白甜,而是引导他们能客观的面对社会现象,明辨是非黑白,但依然积极向上、怀有正能量。

缪同学生前照片

二、我们该给孩子怎样的挫折教育?

缪同学坠亡的事,有的人将其归因于“现在孩子心理太脆弱,动不动就跳楼自杀”,得出结论:要加强挫折教育。

加强挫折教育,当然是必要的,但这种“受害者归罪论”也可以休矣。难道挫折教育必须用打击、辱骂、体罚这些方式进行吗?这些有辱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真的能让学生抗挫折能力增强吗?

显然不是。研究显示,受到家长或老师打骂的孩子,不安全感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心理上反而更容易脆弱。也许有的打击对成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个孩子来说,就会造成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这种创伤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干预,会一直延续到成年。

涉事小学门口的心理健康展示栏

关于挫折教育,小编比较赞成王人平的说法:一个人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取决于经历了多少苦难和挫折,而是来自内心储存了多少幸福和希望。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是来自于父母、老师刻意制造的挫折,也不是来自于空洞、理论化的挫折教育,而是来自父母、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在孩子内心埋下了爱、希望和美好的种子。童年感受过无条件的接纳和爱,体验过发自肺腑的快乐,才是孩子一生最好的盔甲,让孩子确信人间值得,岁月可期。

本文就到这里,欢迎关注分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如何写好作文 我的春节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 熊猫的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 军训作文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 六年级第一单元作文 榜样的力量作文 关于雨的作文 写猫的作文 植树作文 作文书 关于爱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