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为什么小时候优秀的孩子 长大后却一般

2020-11-25 01:45:01
相关推荐

知乎有一个热帖:为什么很多「神童」长大后反而不那么优秀?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一个高赞的回答道出了真相:特殊语境下的「神童」是在某个很小的年纪,认识多少汉字、会背多少古诗……

我们常说的「神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神童」,而是特殊语境下对儿童片面的定义。这样的「神童」,大多有相似的特点:超前的学习,不错的记忆力。

超前的学习,让这些孩子比同龄人更早接触简单的知识;不错的记忆力,让他们记住了更多东西,看起来比同龄人「更聪明」。

然而,这种由超前学习产生的优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十分常见。这也导致了有些孩子小时候很出色,长大后反而不那么优秀了。

01有多少孩子,小时候「被优秀」了

很多时候,「优秀」是父母或者其他成人给孩子贴的标签,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闺蜜的女儿甜甜一年级时就在培训机构学习了英语,而学校是三年级才开始有英语课程的。

与其他没有学过英语的孩子相比,甜甜更早接触英语,她能熟练地用英语数数,从1数到100。闺蜜对女儿用英语数数的“技能”感到很骄傲,每次跟朋友说起孩子的学习情况,都会让多多当众“表演”数数。

用英语数数虽然不难,但是没有学过的孩子,可能到了四五年级也无法从1数到100。大家看到甜甜的“表演”,总是会竖起大拇指夸她好厉害、好聪明。但其实,等年龄再大一点,每个孩子都会数,甜甜与其他孩子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小了。

之前,有位网友曾经在网上吐槽所谓的「神童」,他是这样说的:“上了小学,别的孩子50都数不到,老师要求你自己在那里显摆;小时候的作文段子经常拿来当范文当众阅读;课外书一大堆,自然社会小知识一抓一大把;知道中国多少个省,每个省会在哪;知道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地图啥形状。”

仔细一想,我们平时说的「优秀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不就是这样的吗?这些孩子比同龄人更早学习知识,耳濡目染下,小小年纪的他们会背古诗、说英语、数数……

但这样的孩子就是「优秀」的孩子吗?不一定。

我们容易因为孩子某一方面的突出表现,而把孩子定义为「优秀」、「聪明」。但这种定义往往是片面、不客观的。

很多孩子在无形中「被优秀」了,随着年龄的增大,曾经的差距被缩小。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小时候看起来「优秀」,长大后却一般。

02只重成绩不重能力,难以培养优秀的孩子

父母都很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但若只关注学习成绩而不重视能力,难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高分低能”就是只重成绩不重能力的典型代表。

魏永康的事,相信大家都曾听说过:

2、3个月大时,母亲就教他识字;2岁时,他已经认识1000多个汉字,4岁时已经学完了初中课程;8岁进入县重点中学,13岁考入湘潭大学,17岁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

小时候的魏永康是大家眼中的“天才少年”,在学习方面也足够努力。可在2003年,研三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为何曾经的“天才少年”,会被学校劝退呢?

这得从魏永康母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观念说起。

为了让儿子专心读书,母亲包揽了所有家务。为了不耽误儿子看书的时间,母亲帮儿子洗脸、洗澡,到了高中还给儿子喂饭,好让他一边吃饭一边看书。哪怕上了大学,母亲还一直待在儿子身边,照顾他的日常起居。

到北京读书后,母亲不再陪读。魏永康无法适应没有母亲照料的生活,生活无法自理、无法与同学正常社交,而他的知识结构也不适应学校的研究模式,所以被学校退学。

学习成绩对一个孩子来说,确实非常重要。成绩好的孩子,在上大学、找工作的时候,有更多选择。但学习成绩只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孩子的能力,才是真正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个学习成绩好,但能力差的孩子,就像是一个单条腿走路的人,单条腿再壮实,也没有两条腿走得快、走得稳。

03小时候太顺,不利于抗挫能力的培养

现在,很多家长会刻意让孩子“吃苦”,因为抗挫能力对一个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抗挫能力强的孩子,遇到困难时,不乏站起来的勇气;而抗挫能力弱的孩子,很可能在困难面前一蹶不振。

英国有一个系列的纪录片,叫《人生七年》。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第一部,采访了来自不同阶级的14名7岁孩子。此后,每隔七年,导演会重新采访一遍这些人,看看他们在过去七年中的变化。其中有个叫尼尔的人,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在第一部纪录片中,7岁的尼尔能说会道,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尼尔出生于一个中产家庭,从小接受很好的教育。小时候的他,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在第三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尼尔遇到了一个挫折,这也导致了他后来潦倒的生活。尼尔申请牛津大学失败,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阿伯丁大学,但他只上了一个学期就辍学了。

辍学后,他在工地做临时工人,长期靠社会保障金生活。到了35岁,他还住在救济房、领着救济金。

在第三部纪录片中,21岁的尼尔总结了自己的失败原因:我没有克服足够的障碍来使自己坚强。

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失败。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重头再来,抗挫能力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小时候优秀的孩子,在别人的夸赞中长大,难以避免地形成自我感觉良好的认知,甚至还有人会变得骄傲自大。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小时候走得太顺,缺少挫折体验,这不利于他们抗挫能力的培养。长大后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便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04刻苦练习、持续精进,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伤仲永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他小时候才华过人,但长大后却“泯然众人矣”。小时候有天赋的孩子,长大后是继续优秀还是变得平庸,这完全取决于后天的努力程度。

朗朗是个家喻户晓的钢琴家,小时候就有过人的音乐天赋:

不到1岁,就能哼《大海啊我的故乡》;2岁半时,能自己把《猫和老鼠》的主旋律弹出来;5岁时,获得东三省少年儿童钢琴比赛第一名;7岁时,获得沈阳少儿钢琴比赛第一名;12岁,获得德国埃特林根第四届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甲组冠军;13岁,获得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金奖;……朗朗的成功离不开他的音乐天赋,更离不开他的刻苦练习。网上流传着一份朗朗7岁时的练琴时间表,每天练琴的时间近6小时。

而朗朗自己也曾在综艺节目《青春环游记2》中表示,自己连续30年每天练琴8小时。到了现在,他也保持每天2小时的练琴时间。

对于练琴,朗朗是这样说的:“音乐,不管你是谁,哪怕你是神,如果不练也不行,要将手和脑连在一起才能弹好。昨天弹得再好,和今天没有任何关系;今天弹得再好,和明天也没有任何关系。”

深以为然。

不管是音乐还是其它任何领域,哪怕你有着再高的天赋、再丰富的经验,不练习肯定不行。其实,不少孩子小时候都有过人的天赋,有着比别人更高的起点。

天赋决定了起点,刻苦练习、持续精进才能决定一个人最后能走得多远。小时候,让孩子优秀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成长的过程中保持这份优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国庆游记作文300字 欣赏作文结尾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作文 爸爸戒烟作文 勤劳的爸爸作文 雷锋在我心中作文400字 幸福的滋味作文500字 中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高中作文素材名言 大爱作文 中考优秀作文500字 班级建设作文 写溜溜球的作文 贵州黄果树瀑布作文 在海边玩的作文 公交车让位作文 作文漫画老师500字 倒叙的作文500字 告知信英语作文 有关困难的作文 挫折 作文800 炒糖豆作文 考试结束后作文 高考万能作文英语 春节前奏曲作文 二三事作文600字 关于六年级的作文 感悟亲情的作文 篮球比赛作文500字 我变小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