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100万拼多多商家:倔强活着的中国制造业底层生态

2020-11-25 03:35:01
相关推荐

2018年7月26日,电商“新贵”拼多多在纽约和上海两地同时敲钟高调上市,随后却因为平台上充斥着大量性质为“假货”或“山寨”的廉价商品,遭遇公司历史上最大一轮舆论危机。

但时至今日,用户打开拼多多,仍是满屏充斥着不到20元一件的包邮针织衫或者“爆款”打底T恤,也很容易找到50元左右“买一送四真皮质感2018年新款女包”,首页出现的一双已成功拼团9.9万件的“花花公子贵宾正品”运动鞋,售价只有26.9元……这是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中产人群不太会涉足的消费世界。

8月31日,拼多多公布自IPO以来的首份财报,各项营业数据均在佐证它所“代言”的低价消费市场存在的合理性,以及那个市场如黑洞一般的旺盛购买力。

所以,拼多多创造的商业盛况,背后的驱动力也从来不是所谓的“消费降级”。

过去这个夏天,被各种争议、嘲笑、唏嘘所笼罩的低价消费世界,借由拼多多的迅速蹿红,从一个过去不为人在意的状态,突然平铺于世人面前。

与这个能量巨大的消费世界一同被忽视的,还有数千万的中小企业,它们依靠生产中低端产品生存于贸易链条的最底层,算不得什么先进生产力,却默默为整个低价市场日复一日输出巨大的产量。

本文中将陆续登场的4位主人公,正是来自于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底层的工厂老板。他们的故事,折射出的正是中国庞大生产制造圈层被忽视的那一面——除却小人物融入商业洪流后注定遭遇的艰辛,也有这个阶层特有的机敏和努力。即使长期生活在某个半径狭小的区域,多年积累的制造经验也会帮助他们在面对外界冒出的各种新概念时,保留自己的一份笃定判断,并且展现出惊人的适应力。

·Ⅰ·

#酒桌上的东莞厂二代们#

搭乘城际列车从广州出发,只需30分钟左右,就能到达广东另一个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东莞。东莞大朗镇因为毛纺织产业聚集而闻名,在这里我们结识了两位“厂二代”:陆涛和张驰。

我们最先是在一个主题为“拼多多商家”的百度贴吧里遇到了陆涛,一开始因为担心采访是涉及环保话题,他很谨慎。直到大家一起走进一间西餐厅,陆涛才渐渐放松下来,一次敞开心扉的长聊就此开始。

话题从陆涛为自己微信头像所选的那张照片开始——他坐在一辆奔驰车里,身穿一件黑色印有五彩腾龙图案的花衬衫,那副蓝色墨镜和一块看起来很贵的手表都格外引人注目。他有点不好意地解释说,那是自己两年前在外面“折腾”时的样子,现在因为回到工厂,为了干活方便,他平时已经穿得很简单。

陆涛是河南人,父亲从在上海的码头做搬运工开始,一步步做成包工头,35岁那年来东莞大朗镇开办了一家化工厂,向当地的制衣厂销售硫酸、柔顺剂等产品,第一年就赚了200万元,后来又做起一家印染厂。

作为一个“厂二代”,陆涛在高中只读了26天就退了学,先在自家的工厂帮忙,20岁时出去单干,也开了一家小规模的化工厂。刚出去闯荡时,陆涛有阵子喜欢到澳门买回各种奢侈品武装自己。“那时候觉得成功人士嘛,几千块钱一件衣服、名牌手表、大金链子都是标配。但我爸看不惯,说我是庸俗的人,是社会最底层的人。”陆涛谈起自己与“厂一代”之间的那些矛盾。

几年前,陆涛跟着叔叔学会了打高尔夫球,正是这个爱好,让他信心满满地砸下几百万元,开了一家高尔夫会所。那段时间,他变得爱学习了,专程跑到外地听所谓的“名师”讲课,最密集的时候,一天要跑两个城市去听课。为了结织更多的有钱人,他还花几万元给自己报了一学期的北大EMBA课程,但是并没念完。

“当时就想着利用高尔夫创造一个商圈,然后运用商圈融资——赚那些有钱人的钱。”工商管理的课程,加上自己的人生经验,让陆涛当时觉得高尔夫会所这门生意一定大有可为。他为这间会所设置的最低会费是每年1万元,单独来打一场球的费用是1000元,但最终会所以关门收场。

在饭桌上,陆涛主动聊起去年创业失败的惨痛经历,“像我们这种小公司,就不该搞什么战略决策这些玩意儿,把自己全给做进去了。”陆涛当初建立的一个微信群里,直到现在还挂着400多个因高尔夫球生意结识的“有钱人”,但他在群里已经不怎么说话了。

2017年高尔夫会所停业后,陆涛重新回到父亲的印染厂帮忙,直到过去两个月,他又开始为自己的新一轮创业忙碌起来。他在拼多多上注册了一个店铺,售卖用自己家工厂的化工原料生产出来的洗衣粉。

陆涛家的化工厂原本从没做过洗衣粉。他只能现请师傅,配比出“与知名品牌效果一样”的洗衣粉,并注册了一个商标叫“鹰牌”。

在陆涛眼里,研发洗衣粉完全不是难事,“像我这样完全不懂化工的人,只要在工厂里待一段时间,也能自己做出洗衣粉来。而且洗衣粉的功效没有那么准确的检测,消费者使用主要还是凭感觉,效果差不多就会被认可。”

那些做好的洗衣粉,按照每袋2公斤的包装。但下一步他已经打算再做点线下零售生意,把自己的“鹰牌”洗衣粉推向大朗镇的超市和小卖部。

洗衣粉的外包装,直接借用了沃尔玛的自有品牌——“惠宜”,这是陆涛聘请的那位网店运营小二给出的建议。陆涛从前没听说过“惠宜”,当他看过广告图片后,觉得包装袋的设计简洁大方,而剩下要做的事“只要将品牌名称PS成‘鹰牌’就可以了。”

陆涛研究了拼多多上的洗衣粉售价,同等重量的大约在10元一袋。“每斤洗衣粉的成本只有1元,再刨去物流费用”,依然还有几块钱可赚。而这个成本,他的工厂也做得到。

但是陆涛没有想到,寻找最合适的物流合作,成了他此次创业的一道关。他在工厂附近找了好久,对方的最低出价每单首重也要收5元。最后他终于说服了一家快递公司与自己合作——用抽成的方式支付费用,但要求对方“哪怕每天只有一件订单,也要按时来收货”。

“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同意和我合作,当时我就是不停地给那个老板画大饼,告诉他,我做起来之后每天能发5000件。但你知道吗,5000件是什么概念,是2万斤洗衣粉啊。”陆涛说。

与陆涛同龄的张驰,目前也在为父母经营的两间毛纺织工厂忙生意。因为订单量大,他在前一天晚上干了通宵才发完所有的货,第二天又接着在厂里忙活别的事。

“我从小学开始就在厂里帮我老爸打包,不停地做,就这样无止境做下去,你也就会习惯了。”张驰没有陆涛那么爱折腾。他当过兵,从部队里退伍时,曾想过离开东莞到其他城市发展,但遭到父亲的极力阻拦。

“家里的路都帮你铺好了,你不接我的班,你想干吗?”他到现在还记得父亲当年扔给自己的那些气话。但几年后的今天,他也有了和父亲相似的人生总结:“其实我们这边都是这样,也无所谓啦,做就好了,曾经向往过外面,羡慕过别人,但了解过市场后,发现什么都不好做,所以做好自己就好了。”

张驰2015年也曾开过一家淘宝店,想要从生产跨到销售端试一试。为了开淘宝店,他特意去别人的公司里上了一阵子班,学习如何运营网店,还自学了PS,想着以后可以为自己的淘宝店P图。

店铺开张后,张驰会不定期跑到广州十三行的新中国大厦看版。那里的档口据说有很多出自韩国设计师的款。他先从十三行少量拿回一些货,放在自己的淘宝店里卖,一旦卖得好,马上就在自己家的工厂批量生产。出厂的成本价,可以比十三行的拿货价便宜十几元,一个月的销售利润可以超过2万元,但是看一下自己为店铺推广所支付的广告费用,每月也是2万多元。

这样努力了两年,他最后总结,这门生意终究还是没法做。“那两年我等于完全是帮马云打工了。”这段经历让张驰认为,开淘宝店是个大生意,靠一两个人是干不起来的。此后,他重新回到父亲的工厂,算是正式接班。

面对摆在面前的新机遇——拼多多——张驰倒是没有急于出手。曾经有个拼多多的店铺,要求他在3个星期内生产出5万件毛衣,但是按照工厂之前的生产标准,备料环节就需要10天,加工和打包再需要10天,所以根本无法按时交付。

但拼多多对于张驰的诱惑仍然很大。他研究过首页的那些爆款,发现这里的商家给出的款式其实很少,如果价格压得够低,并且准备好足够多的货,哪怕只有一个款也可以开团,再花点钱做推广,可能真的有戏。

而回头看自己熟悉的产业,他也算过一笔账——毛纺织行业通常上半年是全国内销订单的淡季,原材料和用工成本和下半年比起来,单件能省下2至3元。

“所以就看你敢不敢搏了——在4月、5月把货做出来,9月、10月放在拼多多上卖,一件衣服能赚10块钱,但如果搏失败了呢,库存会让你亏得很惨。”张驰说。听起来这的确像是一场赌博,因为一件毛衣按成本20元来算,以1.5万件的开团量,至少要用30万元的启动资金来备货,才能达到拼多多的要求,在72小时内完成订单发货,“拼多多就是做一轮,没有任何加单的想象,不可能加单的,卖完一批货就撤,马上换下个款。千万不要补单。”

真想要加入拼多多这场大混乱,降低一切可以节省的成本,需要完成的数学题还远不止这些。

对应于拼多多上经常可以看到的产品售价,张驰告诉《第一财经周刊》,用料如果选15元一斤的人造毛,虽然织出来的毛衣容易变形,但是按每件衣服6两左右的毛料来计算,一件成衣的原料成本就可以降低到10元以下。

生产工艺方面,传统生产一件圆领毛衣得直接写好程序由织机织出,而最节约成本的办法,其实是先织一件平领,工时可以比圆领短5分钟,这样织机的成本也瞬间降低了。而后期可以找工人,将每件衣服的衣领直接剪成圆形再缝合。

之后的水洗环节,也能节约8毛钱。优质毛衣在这个环节一般要添加柔顺剂,让手感更松软,水洗一件的成本在1元左右,为拼多多供货“直接过清水就够了,成本就变成了2毛钱一件!”

最后的熨烫步骤也有大学问。毛纺织业素来其实有一种“暗箱操作”,一件毛衣需要生产5种尺码,如果做低价服装,只要做中间3个尺码即可,最小码和最大码都可以通过熨烫实现。“除非是行业里干了十几年的熟手,否则这一系列的操作下来,根本不会被发现差别。”张驰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不过当下,毛纺织工厂已经进入了内销的旺季,张驰的这套拼多多生产理论,只有等到来年春天才有机会拿出来实践。

说到自己的职业理想,张驰的愿望和眼下的现实生活之间跨度很大。他想做“有文化特色的餐饮行业”,但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或者餐厅,他心里并没有什么清楚的描摹,但至少“应该是可以吸引年轻人的”——这个目前所有大品牌都热衷谈论的产品愿景,也正符合张驰的想法。

·Ⅱ·

#优姿蔻真皮女包的品牌梦#

每天清晨6点多,平敬满会睡到自然醒,在8点前准时出门,穿着他那双安踏运动鞋在小区里或者家附近的盘古王公园晨跑。每次他都会跑满5公里,一边跑一边用那款牛角形的耳机听着祁隆或者冷漠这类歌手演唱的“劲爆型”歌曲,这样他就会越跑越带劲。

平敬满是广州狮岭镇优姿蔻真皮女包加工厂的老板。养成跑步习惯的他,除了觉得这项运动很解压,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跑步时,他脑子里常常能迸发出各种产品设计灵感。

“有时候一个款式做得不满意,我就会一直跑一直跑,脑子里一直在想,直到自己想出来如何改进,才会慢慢把步子放慢下来,心里才会觉得舒服。”他说。

在广州市区的中港皮具城门口,花15元坐上开往狮岭镇的大巴,40分钟后就可以到达这座“中国皮具之都”。据说每年全球70%的皮包都来自于这里。作为国内最大的皮具加工的集散地,狮岭具备从原料采购、工厂制造、档口销售以及物流运输的完整产业链条。从狮岭镇市区去往平敬满的工厂,沿途经过的门店或者广告牌,70%都与皮具制造有关。

平敬满的工厂位于一栋9层厂房的4楼,总面积有600平方米。为了接待记者,他专门推迟了去杭州参加电商培训的行程。那天,他穿了一件600多元的劲霸牌蓝色商务短袖衬衫,配着黑色休闲裤和一双白色的皮鞋。虽是江西人,但平敬满在广州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他不抽烟,却爱上喝茶,办公室的桌上摆了一套相当体面的功夫茶茶具。

用“优姿蔻”这个名字做工厂品牌,是平敬满妻子的主意。这个比平敬满小12岁的姑娘,通过自考读完了大学,现在在厂里担任平敬满的助理,如果有外国客户来访还能做做翻译。她千挑万选,最终相中了juvenescence这个生僻、但听起来很有文采的英文单词,中文译为“少年时期”。

“注意这个单词的首字母j是不发音的。人在少年时期需要时尚啊,只要能代表时尚就可以。”平敬满妻子对《第一财经周刊》解释说,优姿蔻一词正是节选了这个单词的前半段,此外又加上了时尚品牌们都很喜欢用的“蔻”字,最终组合而来,它还有一个用英文和拼音混合的logo——“JUVENES KOU”。

平敬满对妻子的品牌创意感到满意,因为时尚高端正是他想达到的品牌气质。他买过一些和商业管理相关的杂志,对于读到过的海尔董事长张瑞敏砸掉76台品质不好的冰箱的故事,十几年都忘不掉。

他是从在姐姐开的皮包工厂帮忙开始,慢慢涉及这门生意。那时曾有客户拿来一个标价只有36元的包,告诉他,河北那边有村子只要19元就可以做出同款。于是,他亲自跑去河北考察了一趟,摸到了加工这些皮包的村落,看到那里的工人白天干农活,晚上做包,用的都是广州这边工厂废弃的材料。

“那时候我就意识到,要做就得做有品牌、高质量的东西,因为打起价格战,永远会有人拿出更低价格的东西来。”在亲眼目睹了河北同行的作业方式后,平敬满得出一条重要结论。

2015年后,平敬满自己出来单干,继续做女式皮包,但出厂价定位在80元至120元之间,这些产品的终端价格则可以再涨2至3倍。

他也拒绝过一些拼多多的商家的订单,因为对方开出的出厂价只有20元左右,他觉得这生意没法做。

“只要用最差的原料,做工粗糙一点,是可以做的,但是我想做有品牌和品质更好的东西。”平敬满说,他曾在广交会这种场合去请教一些设计师,得到的鼓励也都是要坚持做有品牌、有设计感的产品。这让他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为了加大设计能力,他还聘请了3位打版师傅,平时常和师傅们一起探讨新款式,3年来工厂里七七八八已经设计出1000多个版。

他去香港看过走秀。那些模特穿的衣服,“花花绿绿的,男的还戴个耳环”,他实在欣赏不来,但会关注模特身上背的包是什么款式、衣服大多采用了什么样的流行色,想着有哪些设计元素是自己可以借鉴的。

他指着自己展示间里的一款绿色软羊皮单肩包,颇为得意地介绍,原先客户发来的样板包是卡其色,但平敬满建议可以再多出一种他在秀场看到过的翠绿色,结果去年夏天3个月内就卖出了2万只,“当时忙到日夜赶工,靠这个包我们赚了不少钱。”

打版师傅们工作的木质大长桌上,摆着一只刚打好版的皮包实物,款式承袭了Burberry一款经典米黄色格纹手提袋,旁边还有一沓图纸,打版师用黑色签字笔记录下在打版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正的各种细节——“取消前后袋”“要改拉链的结构”。

“我发现中国市场好像很容易做,客户发过来的包都是大牌,是不是消费者都有一种崇洋的心理?”有一年,因为不断有客户询问一款香奈儿的小羊皮包,平敬满得出了这样总结。对于这类大品牌的产品,平敬满已经有很多改良经验——比如将香奈儿的logo去掉,或者将C改成一个圆圈,原版9个菱格可以改为8个或者12个,“我觉得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侵权就可以去做。”

一年以后,平敬满发现这款女包的销量开始下滑,直到有一天看着自己手里的iPhone 6他才猛然想到,可能是因为现在手机屏幕都变大了,而原版包的尺寸连一部手机都塞不下。于是他放大两公分,又在包链上加了个能伸缩的环扣,这款包又重新变得好卖了,直到现在,淘宝店每月还有上千的销量。

“大牌的产品有时候还没有我们考虑得周到。”平敬满说。为了防止别人抄袭,他还花几千元给这款包申请了专利。

聊完自家的生意,平敬满主动邀约,带记者去见识了狮岭镇的胡屋村。那里因为集中了一些“前店后厂”的档口,因而被称为狮岭的淘宝村。

白天老板们忙于管理工厂生产,所以每天下午5点后档口才会开门营业。全国各地的淘宝店店主会来这里挑选货品,有时候后面的工厂当天就可以安排物流发货。

为了了解市场行情,平敬满更喜欢不定时去城里的广州中港皮具城。有着16年历史的中港皮具城,驻着上千家皮包批发档口,空气中永远都有一股浓厚的皮具味儿。这里的档口有个特色——随着楼层升高,档口里展示的皮包的质量也越高档。这里的店主几乎都只做熟人生意,从档口门前走过,他们不会主动招揽生意,也不愿意与陌生人啰唆。

平敬满已经有几个关系熟的老板,他也知道,有些门店会将一些新款藏在窗帘后面,只供应给老客户。每进一家店,他会快速看一圈,遇到喜欢的,就询问一下材质和价格,在相熟的档口老板那里,他可以按5件的最低数量挑选一些皮包新款。

这些款式随后会被挂到他在阿里1688的工厂主页上,用来接一些客户的订单,生意好的话他就会拿回自己的工厂做。

最近一段时间,平敬满发现了一种帮自己学习各种时尚内容的新渠道——小红书。通过搜索“时尚”这个关键词,他就能看到外界眼下都在流行什么,此外他开始学习那些KOL的推广文案是如何写的。他告诉《第一财经周刊》,这些学习,全都是在为他的“优姿蔻”真皮女包即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的一款新产品做准备。

·Ⅲ·

#中大布匹市场和瑞宝制衣城#

广州市的海珠区,四面被珠江环绕,著名的城中村康乐村就位于该区。它与中山大学的南门以瑞康路相隔,在大约1.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密集居住着十多万外来人口。2016年,在广州市政建设部门的支持下,康乐村经过整治,铺上了沥青路面,而左手边约200米长的街区里开满了各种布匹店,这条路的尽头,便是广州国际轻纺城的入口。

迷宫一样的轻纺城,内部分为5个大区,每个区都独立成栋,楼高七八层,相互之间用通道串联,四面横纵展开后每条主干又会延伸出多条分支,而后各自排列着主营不同特色布匹的档口。这里与中大九洲轻纺广场、珠江国际纺织城、新长江轻纺城等数十家批发城共同组成著名的“中大布匹市场”。

大概只有那些每日在此处忙碌穿梭的送货电瓶车是从来不会迷路。很多小货车最终的去向,是自此继续向南一公里外那片比邻一条污水河道、俯瞰如密林般的一大片矮旧楼群。

那里正是隐匿了上千家制衣作坊的海珠区瑞宝村瑞康工业区,它的另一个名字,是外人更为熟悉的“瑞宝制衣城”。

8月末的暴雨天,整个制衣城内除了快速闪过的送货电瓶车,各个街巷几乎看不到闲人。每一道狭窄的巷弄里,“永茂制衣厂”“鑫意隆制衣厂”……各种镶嵌于外墙的工厂招牌高低错落。那些牌匾除了突显厂名,通常还标注着工厂老板的手机号码,并简单注明业务范畴,诸如“专业加工梭织女裤”“专业承接针织来料加工”。

据说瑞宝制衣城在十几年前还是一片池塘,因为周围规模稍大的工厂已经无法供给足够的产能,政府才将这片土地规划出来用作制衣。在这片楼群里,每幢楼的每一层,格局都差不太多——400多平方米的空间,通常被一堵墙将整个层区隔成两家工厂。而广州市民每每关注到瑞宝,总是与“失火”的社会新闻相关。

田方政的“诗之颖服饰”,就坐落在制衣城最深处的28栋B组3楼。斑驳的外墙上早已经找不到门牌号,需要一路问询才能慢慢打听到。步入昏暗的楼道,墙面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广告。为防止闲人随意闯入,田方政特意养了一条狗,并在二楼的墙上用黑漆刷上“内有恶犬,请勿靠近”的告示。

属于他的那半层楼,大约200平方米,月租6000元,算是整个瑞宝制衣城最便宜的。走进车间,尽管所有的窗子都开着,天花板有十几台绿色的吊扇在快速转动,扑面而来的布料味道仍有些呛鼻。

整个车间里除了一张专门用来裁剪布料的大桌,剩下的空间摆了6组、每组3台打边机。田方政按照制衣的凵车(打边)、车位(贴标)和四线(拼合)三道大工序来分配人手。眼下因为是淡季,车间只有不到10人在埋头各自做事。在他们附近,各种花花绿绿的半成品和布料被随意丢在地上。

“每天看这些衣服都麻木了。其实衣服都差不多,不过是面料有些区别,印花图案不同,款式都是大同小异。”站在车间的中央,田方政随手拿起一件印有黑色字母的白色T恤很平淡地说,这件衣服的成本价是19.5元,制作工序上要先裁剪好布料,送到印花厂,印好图案后再拿回来继续缝制完工。

当被问及为什么会出现“5毛钱”的成本核算时,他猛抽了一口烟,转头看一眼窗外想了想该怎么回答,然后扔回了一句:“还好吧,还没有算到几分钱呢,一件衣服光是布料成本就得十二三元,最后每件衣服也只能赚一到两元。”

32岁的田方政,有着南方人特有的精瘦面容,短寸发型,头发已经白了一半,穿着带有污渍的短袖短裤和一双拖鞋,聊天时每隔15分钟就要抽一根烟。

7年前,他花7万元将这间厂房转租下来时,到手的还只是毛坯屋,连像样的窗户都没有。他花钱铺了地砖,又装上了窗户和窗帘,数年来不知道更新了多少次设备,制衣厂的生意就这样被慢慢打理起来。

他的办公室,地上摆着一个电饭煲,门后储藏着大米。再往里间走,就是卧室。多年来,田方政一直吃住在厂里,妻儿则留在湖南老家。他从没想过要租房住,更没有在广州买房的打算,因为他觉得,说不准哪天生意就不好做了,到那时他就准备回老家。

只有初中文化的田方政,一直是个爱琢磨事的人。16岁那年,老乡介绍他从湖南的一个县城跑到广州的制衣工厂打工,做了一年也没攒下什么积蓄,他便问老乡借了6000元学了半年打版,凭借手艺跳到规模更大一些的厂里继续做工。

到广州的第9年,田方政和朋友合伙在瑞宝制衣城承租了一个车间办厂,积累了一些上下游经验后,他就决定自己单干。

给别人打工那阵儿,田方政就跑到网吧注册过一个淘宝店的账号,他想向一些网店客服打听该怎么开网店,但是没人教他。自己开厂后,田方政又交3000元学费报名了一个淘宝培训班,可那时厂里的业务已经变得越来越忙,开淘宝店的事只能就此作罢。

眼下,“诗之颖服饰”的业务强项是T恤和卫衣,田方政已经不再像工厂刚开业那会儿,什么品类的单都接——毛衣和风衣他都做过。“时间一久,你根据自己的工厂规模和经验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品类,不适合的单子会流失,适合的越做越大。”田方政后来选择专攻T恤和卫衣,因为做起来相对简单。

旺季工厂会有20多个工人,每天工作14小时,日产7000件衣服。这些订单几乎都来自淘宝和天猫。手脚快的员工月工资能达到9000多元,一般的员工平均也能拿到7000多元。夏秋两季过渡的这几周,正是工厂们的淡季——夏装的订单逐渐收尾,秋季衣服还没上市。所以车间里工人们做工的速度与平时相比也放慢下来,每天需要完成的订单只有1000件左右,一辆面包车都装不满。

田方政说,与七八年前相比,现在人工的成本已经翻了3倍左右。好在他厂里的工人算是稳定的,有些人从开厂一直跟到现在。缺人的时候,他会拿着自己工厂的衣服去离制衣城一公里左右的人才市场,那里常年聚集着各种临时工,只要遇到擅长做这种面料的衣服、价格合适且工时稳定的人,他就招回厂里。

2015年后,田方政把工厂对接到了1688平台,开出1万元的月薪,“重金”找来他形容为“专业的人”负责网上业务运营。在“诗之颖”的1688首页上,标着“网红明星同款女装工厂店”的说法,田方政说,这样就能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自己的业务能力。

通过1688平台,越来越多的淘宝店主找到了田方政下单,但留给他的生产周期也越来越短。每次一接到淘宝订单,他马上就会骑着电动车,先到中大布匹市场去采购原料。这些年他已经深知,“爆款”的概念背后实质就是一场时间竞赛。

“人家找到厂里,你光是准备面料都要一周多,做新款的速度没别人快,等到大街小巷都在做了,资源和机会都被别人抢走了。”

有时候,田方政也会主动出击,从面料商和印花厂那里打听些关于“爆款”的小道消息。面料商会告诉他最近市面上哪些面料好卖。比如今年年初他就打听到,彩色条纹会流行,于是早早请师傅打样了几件长款棉质T恤,“噼里啪啦两三天,十几二十个版就出来了,特别快”,推荐给客户,后来果然卖爆了。

今年夏天,田方政代工过一款印有小猪佩奇的童装短袖,他并不知道这个卡通形象的出处,只是凭经验觉得这个图案好看,于是就改版做了大人的衣服,结果“刚卖了一周客户就跟单了”。

“其实我这个不算是仿吧,客户做的是童装,我不过是把图案拿过来做了成人款,版型又不一样,没事的。”说到这些追爆款的经验,田方政有些得意,“马云一句话说得很对,没有什么假与不假,这个东西取决于价格和个人的心理。我们中国本来就属于仿制品大国,如果都打假了,还怎么仿?”

田方政又分享了自己的经营宗旨:衣服款式没有什么好与不好,只有客户觉得是否合适,他们觉得值就行。

他有个合作了两三年的淘宝客户,每隔一段时间会寄些ZARA的新款,原价在100到200元左右。田方政找到相同的面料仿出同款,报价只要60多元,客户会稍微加一点钱从淘宝店卖出去。田方政并不知道ZARA这个品牌的来历,他只是反复看过挂牌上的logo所以记住了它。他也从来没想过要去这个品牌的实体门店逛一逛。事实上,他按自己的从业经验,已经设计出一套商业故事——“ZARA的确是出款快,但如果市场上没有这么多想仿它款式的淘宝店去店里买东西,它的生意可能还没这么好。它可能就是专门给淘宝店提供一个设计而已。”

2017年年中开始,有一些拼多多的商家通过1688找到了田方政,但他们出价低、货量很大又要得急,田方政并不乐意接单。那些衣服也不是不能做,但按客户开的价格做出来的衣服,他觉得“根本没法穿”。

“就连我自己买件衣服也要25元以上的呢!拼多多上面十几元的衣服能穿吗?”尽管嘴上这么吐槽,今年春天,经不住诱惑的田方政还是让运营小二在拼多多上开过一家店铺。他挑了几款短袖,标价每件29.9元包邮。29.9元的售价再减去4元的快递费,这已经是他所能接受的几乎平进平出的底价。

他还花1500元刷了100笔订单,但随后的两个月,这家网店没等来一单生意,“该刷的也刷了,那还能怎么办?所以我说算了,还是专心做好自己的工厂吧,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按田方政的既定规划,他其实一直在等隔壁的制衣厂转让,好把那一半厂房也拿下来,这样才有机会继续扩大接单规模。

责编:李燕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 我的未来职业规划作文 四年级关于科技的作文 作文身边的人 窗外作文200字 环境描写的作文开头 学艺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珊瑚 作文优秀范文 童年作文开头和结尾 初中生托物言志作文 爱的作文 七年级下册的英语作文 我的朋友作文五年级 2019年高考作文题 这一年作文600字 以那截树枝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校园的作文150字 我的理想作文600字初中 家为话题的作文 亲情无价作文600字 什么让我什么作文 为爱点赞作文600字 有关禁毒的作文400字 我眼中的秋天作文500字 友善的作文500字 家规家训作文 光盘行动作文800字 大自然的音乐会作文 选择信念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