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上游夜雨丨卢作孚与北碚公园

2020-11-25 09:40:01
相关推荐

卢作孚与北碚公园

赵宾

今年4月14日是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127周年诞辰,也是卢作孚开凿的“城市绿洲”北碚公园建成90周年。北碚是抗战时的“小陪都”,在20世纪40年代联合国制作的一张世界地图上,所标注的中国城市仅有三个,北碚是其中之一。北碚因嘉陵江环抱,处缙云山麓,是座花园城,花园城里有座中国较早的城市公园,它就是卢作孚与北温泉公园相继开凿的北碚公园。

1930年,卢作孚任嘉陵江三峡峡防局局长,为了发展北碚地方经济文化事业,拆毁东岳庙神像,建成了峡区博物馆,开辟周围20多亩墓地和30多亩荒破农地,开建公园,取名“北碚火焰山公园”;1936年更名“北碚平民公园”。1950年被北碚军管会文教部接管更名为现在的“北碚公园”。

火焰山上涌现出来的绿洲

在卢作孚次子卢国纪先生著《我的父亲卢作孚》载:在短短几年里,北碚的市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显著的标志是北碚平民公园建设起来了。

从1929年末开始,卢作孚就为平民公园的建设进行了精心的规划。他依据火焰山的自然地形,哪里应当建动物园,哪里应当兴修鸟禽栏,哪里应当建水池,哪里应当筑花圃,哪里应当修路径,哪里应当砌石级;甚至路应多宽,石级每段应有多少步,都一一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平民公园就是依照他的设想修建起来的。

在峡防局的一次主任联席会上,卢作孚主持专门的公园建设问题,决定由各机关主任担任公园建设指导专员,由各单位包干,投入义务劳动。卢作孚带领其弟卢子英等人亲自划线打桩,进行统一布局,全面规划。

公园的建设者都是北碚新营房受训的各期青年学生士兵。卢作孚带领这些青年以忘我的精神,用自己的双手和两肩,从嘉陵江边一担一担地挑鹅卵石和河沙上火焰山建造公园,为北碚民众开辟出了这片美丽的园地。除了饲养虎豹狼狐的洞窟是聘请泥石工人建造外,公园的的一池、一路、一草、一木,都是卢作孚领着青年学生亲手自己干,凝聚着劳动的汗水和辛劳。

1932年2月20日,《嘉陵江日报》刊载“卢作孚吊刘蜀鹃等哀辞”中说“温泉北碚,两有公园,锄土砌石,筑路莳花,游人所赏,泰半士兵为之,手枪兵者,其间精英,曷堪耗损!”他们从江边选取各种色彩的细卵石嵌筑三合土路,镶成花纹图案,并用卵石在路上嵌上筑路者的队名,一直存留下来,成为艰苦创业的最好见证。

卢作孚派人到江北县的静观场陆续买回笔柏、丁香、罗汉松、黄秧、垂丝海棠、白玉笛、玉兰、双桃花等花木,又从重庆买来苏州柏、刺柏、侧柏、月季、单格栀等多种花木在公园种植,在火焰山上创造出了视野宽阔,林木茂密,环境优美,鸟语花香,造福后人的一块绿洲。

抗战遗迹清凉亭

在公里绿树丛中,有一幢朱漆圆柱、琉璃翠瓦、建筑面积近250平方米的两层阁楼——清凉亭。

清凉亭原名“慈寿阁”,建于1935年。卢作孚的母亲六十大寿,亲朋好友纷纷前来馈送礼仪贺寿,卢先生辞谢不收,乃改捐献给公园。卢作孚将寿礼3500银元用作在公园“之字路”下的九倒拐修建了这座典雅阁楼,供老百姓观赏。后来,卢作孚觉得“慈寿阁”名字太狭隘,就改名为“清凉亭”,并请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清凉亭”铭碑。这幢座落绿树丛中,地势幽静,建筑别致的亭子,把公园点缀得更加瑰丽。傅琴心曾赋诗“千峰万壑郁葱笼,出峡春波宛似龙;更倩红楼凉一角,江山顿觉太玲珑。”

1939年2月,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携妻来到重庆后,就住在清凉亭,并挂上了“晓庄研究所”和“育才学校筹备处”的牌子办公,成为了陶行知在渝创办育才学校的发脉地。在此期间,梁漱溟、董必武、林伯渠等知名人士常来此与陶行知畅谈时事。陶行知还在亭中写了一系列“晓庄研究”报告,其中的重要内容便是“兵役宣传之研究”。在陶行知倡议下,北碚发起了志愿兵运动,先后有三批志愿兵共计479人奔赴抗日前线。

2008年,清凉亭被正式纳入重庆市抗战遗迹名录。

红楼藏书楼价值连城

公园大门旁的一幢黛瓦红墙、飞檐翘角的楼房,是卢作孚1932年修建的,也是他在北碚修建的笫一大建筑物,1946年后成为一座“藏书楼”,人称“红楼”,最初作为卢作孚创办的中国西部科学院和兼善中学的校舍。抗战伊始,西部科学院迁往文星湾,兼善中学迁往鸡公山下毛背沱,红楼用作中央银行北碚办事处;抗战胜利后为北碚图书馆。

资料记载,北碚图书馆成立于1946年,为峡区图书馆、西部科学院图书馆和民生公司图书馆合并而成。建馆之初即选出晏阳初、卢作孚等15人组成理事会,张从吾为首任馆长,馆址选在红楼。

据北碚图书馆同志介绍,卢作孚一直重视古籍保护,曾特批资金用于收集流落民间的古籍和珍贵资料。抗战期间,张从吾就曾受他之托,赶赴成都,用50两黄金购,一大批古籍。后在馆藏古籍、字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梁漱溟捐献的《金农硃竹并题立釉》。金农传世的画本来就不多,而留有梁漱溟墨宝的《金农硃竹并题立釉》更是绝无仅有,其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难以估量。馆藏明代中期“吴派”的开创者沈周所绘的《水墨山水立轴》同样价值不菲。2010年,沈周所绘的《松窗高士》立轴的拍卖价为1.523亿元,而馆藏《水墨山水立轴》的市值也不低于此价。馆藏的清朝道光年间出品、采用六色套印技术的《杜工部集》等21部古籍,近年来入选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前些年,红楼一层辟为卢作孚纪念馆;2012年峡防局旧址修缮开放,卢作孚纪念馆移往;红楼一直为北碚图书馆红楼藏书楼,藏书80多万册,其中馆藏珍贵文献历史资料35万册,形成了以文史典藏为特色的藏书体系,1994年就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馆藏价值连城。

他走了,他又回来了

1952年2月8日,卢作孚在重庆家中突然“走”了,享年59年。消息传到北京,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深感惋惜。

2月12日,卢作孚被安葬在重庆南岸龙门浩,后于1999年10月被奉迁到北碚公园火焰山顶“作孚园”。

为追思卢作孚先生,北碚人民于1989年4月在北碚公园火焰山顶建成了“作孚园”。北碚人民把卢先生迎接回来,作孚园中置有各种卢作孚的碑文、浮雕。

他走了,他从这片绿洲把乡村建设的思想理念传遍了中国,他从这水峡江驾着“民生轮”驶向了海外······

他又回来了,回到了深深眷念的他的那份土地和北碚人民之间······

“忠实地做事,诚恳地对人。”“个人为事业服务,事业为社会服务。”“愿人人皆为园艺家,将世界建成花园一样。”卢作孚自勉。

几多回忆,几多乡愁,系着情,带着爱,铭刻在作孚园的碑文上,社会各界名人对卢作孚先生寄予了高度的评价。周谷诚称他是“北碚开拓者”。晏阳初怀念他“我一生奔走东西,相交者可谓不少,但惟有作孚兄是我最佩的至友······作孚有理想,有大志······他极富创造力,富有实现理想的才干和毅力。”梁漱溟夸赞“作孚先生胸怀高旷,公而忘私,为而不有,庶几乎可比于古之贤哲焉。”黄炎培说“把他的精神分析起来,他是耐苦耐劳的人,是大公无私的,是谦和周到的,是明决爽快的,是虚心求进步的,是富于理想而勇于实行的。”毛泽东高度评价他是“不能忘记的人”。

(作者系民建中央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民建重庆市委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暑假这样过作文350字 初三优秀作文大全 保护环境作文450 有温度的人作文 我的朋友作文400字左右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作文 父母帮助我的作文 我渴望自由作文 2013年英语一作文 静心学习作文 以换位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光阴的故事作文600字 革命故事作文 动物外形作文 生命的启示作文400字 小学四年级作文三百字 我的新学期计划作文500字 身边的故事作文400字 歌颂祖国的作文开头 小学生作文一件有意义的事 姐妹情作文 关于旧物的作文 一件开心的事500字作文 并列式作文范文 初中人生规划作文 我的家人作文600字 外卖英语作文 关于追星的作文题目 我的家人作文150字 留守儿童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