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40年笔耕不辍 作家叶辛分享文学创作之路

2020-11-25 16:00:01
相关推荐

叶辛分享文学创作之路。(央广网发 广东人民出版社供图)

央广网广州4月28日消息(记者郑澍)“乡下没有什么书看,所以我把带去的书翻来覆去的看,这是无奈之举,但其实获益很大。”28日上午,《叶辛文学回忆录》新书分享会在广州图书馆举行,知名作家叶辛向广大读者分享了自己大半生的文学心得。

叶辛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69年去贵州插队,在乡间呆了十年。在分享会上,叶辛回顾了自己40多年的创作历程。

叶辛说,自己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作家,他的文学作品中不仅有个人的经历,更有对时代的记录和反思。他回忆,当年去插队的时候,他比别人多带了两个大木箱子,装满了从家里带的书,有莎士比亚的剧本,有中国古典名著。就是这两箱书陪伴他度过了艰苦的知青岁月。

从上海到贵州乡下,巨大的文化反差和物质匮乏,让叶辛的思想产生了震撼,而他选择用文学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想。他白天做农活,晚上就守着盏煤油灯写作,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而这段经历也成为他一生的宝贵财富。

自从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后,叶辛40多年笔耕不辍,其中,他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孽债》等分别再版20多次,至今仍受到读者欢迎。

叶辛分享文学创作之路。(央广网发 广东人民出版社供图)

“知青岁月让我拥有了两副眼光,一个是上海人看农村的视角,一个是乡下人看城市的视角。”叶辛说,在他创作过程中,这两副眼光可以随不同的人物角色来切换,让读者也能感受到强烈的反差。

《叶辛文学回忆录》收录了叶辛关于文学创作的反思以及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对人生、社会和历史诸问题的思考。

叶辛在为读者签名。(央广网发 广东人民出版社供图)

广东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倪腊松表示,文学回忆录系列”是广东人民出版社重点策划的选题,这个系列为研究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70年代以后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绕不过去的资料库,其影响力值得期待。

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郭小东表示,“文学回忆录”里的“回忆”,是一种饥饿,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追忆是带有价值观的,并非单纯的回忆,有对以往和时代的理性判断,这种心得、体会和理性判断,为文学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阅读经验,也为未来留下最真实的证据,因为每个作家都是他那个时代的证人,所以这个“文学回忆录系列”的策划是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眼光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家的猫作文 幸福一家人作文 四年级国庆作文 期待作文600字 一件事作文500字 幸福时刻作文 五年级作文写人 有小标题的作文 大雁塔作文 英语六年级上册作文 写物的作文怎么写 家庭生活的作文 遗憾作文600字 高中作文题 4年级下册作文 海棠花作文 写景作文冬天 夏天的雨作文 剪纸英语作文 关于奶奶的作文 友谊作文800字 写日出的作文 记事类作文 我生病了作文 难忘的生日作文 800字高考作文 道歉信英语作文 值得作文600字 作文素材是什么 思辨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