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读《文心》 在鉴赏经典中 触发灵感

2020-11-25 18:20:01
相关推荐

《文心》是教育家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先生特为当时的中学生写就的关于国文的所有知识。这本书摆脱了说教,枯燥和乏味,把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巧妙地融合进有趣的32个故事之中。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岂止是中学生能读,作为成年人来说,在我们读完后也受益匪浅。

书中通过民国少男少女的青春故事,向我们生动展现了那个时代少年们的成长,与家国的变迁。让我们随着这些少年们在阅读写作中,感受中国汉语文化,随时代发展,常学常新的魅力。

下面我就这本书写下我的收获与感悟,希望能带给你一点启发。

一,关于阅读,优先选择古今中外的经典书籍来阅读。

在汗牛充栋的书籍中,优先选取适合中学生的书来读。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旺盛和知识积累的时期,时间有限,阅读上要有取舍。

正如书中所讲:“你们在学校里有许多功课,每日自修又需要好几点钟的时间。课外的余暇很是有限,所以读书非力求经济不可。”

于是,古今中外文学类的小说故事都是很好的选择,工具词典,字典又必不可少;古典诗词文学必不可少;贴近现代中学生生活和时事的杂志也必不可少。

1.通过阅读优秀的经典作品,来增加词汇和培养语感。

优秀的文学作品,犹一条有源头的长河,其中沉淀了丰富的养分,通过阅读可以从中积累词汇,扩大知识面,汲取养分。

通过诵读传统经典,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对母语的敏锐感受,为正确地使用母语,奠定基础。

书中敬业又懂中文教育的老先生讲到:“读,原是很重要。从前的人读书大都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功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

“我以为别的功课且不管,如国文,英文等科是语言学科,不该只用眼与心,须与眼与心之外,外用口及耳才好。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在八十多年后的今天,这些话语仍然是有道理的。语文,是包含了语言与文学的学科。既然是语言,就能够体现语言用来沟通的一面--开口讲话。

通过朗读,背诵经典美文,感知语言之美,提高自己的语言教养,于古于今都是适宜的。汉语是一种很美的语言,它的四声发声方法,抑扬顿挫,咬字归音,气息吐纳,都堪称最美。这种美,是由我们的文学源头-《诗经》来提供的。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阅读还是扩充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积累思想的一种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拥抱各个类别的概念和思想。只有拥有想要表达的内容,才能去写作。

这本《文心》中所讲的触发,关于阅读,关于写作遇到的困惑,都讲清楚了。

“读书贵有心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书中某句话,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时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得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见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

回到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这场肆虐人类的疫情,我想《鼠疫》和《血疫》这类书籍,是没有多少人去读的,因为觉得离我们的生活比较遥远。现在这些关于瘟疫的书籍的热销,也是一种源于生活的触发。

1942年,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因病退居去法国南部山区帕纳里埃。但是燃遍欧洲的战火追赶着他,当德军占领巴黎长驱法国南部时,阿尔贝加廖的休养地,变成了被战争围困的孤岛。在熊熊的战火中,成千上万人死去。他需要找到一个寓言体来言说法西斯这个人类自身的痼疾和人类面临的困境。

可以说,加缪写这本书,绝不仅仅因为写瘟疫而写瘟疫,而是对战争造成的人类杀戮的罪恶的强烈控诉!

当然,书读得多了以后,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写作是自然被提上来的话题。

二,关于写作方面:写作是生活,是源于生活的,忠于自己内心的有感而发,有感而作。

写作是表达自己所思所想,完善自我,激发自我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作家史蒂芬平克在《风格感觉.中道:“说话是人的本能,写作则是不自然的行为。养成写作能力是终身挑战。”既然是种能力,那就可以通过练习,慢慢习得。

在《文心》也讲到“文章的好坏,可从三方面来观察,一是文法上有无毛病,二是用辞适当与否,三是思想新鲜,正确,丰富与否。思想内容是靠多读书多体验的,普通人只有普通人的思想无法可求速效,只好终身修养。一般人平常所犯的毛病是文法的不当与用辞不当。”

文法的毛病,可在你朗读自己文章时,凭借过去朗读培养出来的语感去感觉,语句是否通顺,凭感觉直接能判断出来。

关于运用词语,除了讲究词语的意义之外,还应该留意词的情味上。从字面上推敲,根据朗读培养出的语感,去选择最恰如其分表达意思的词语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如“萧瑟”与“萧条”的声音不同,“尺寸”与“尺度”的不同。正确的遣词造句是写作的基本功,必须加强练习。

在《风格感觉》中,史蒂芬平克讲道:“先成为好读者是成为好作者的起点。写作者可以通过这个方法获得自己的技巧,在阅读中发现,欣赏,并对好作品进行逆向工程,破解它们好在何处。”

经典作品的品读和鉴赏,就成了写作必不可少的课程。

所以,在《文心》中,国文老师,图画老师,英文老师轮流给学生们讲解小说,诗歌,绘画的鉴赏方法。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中,在举一反三中触类旁通,切实做好“触发是要紧的功夫”。

2.在品读经典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们写读书笔记,增加对作品的理解,锻炼思考与写作能力。

“你们有你们的书在日日读着,如果你们的读书,不是浮光掠影的,必能随时有所见到。把见到的写出来,就是你们的读书笔记了。读书要精细,才能写得出读书笔记,反过来说,试写读书笔记,也就是使读书不苟且的一种方法。”

一本书好在哪里,总的说出所以好的理由吧。

莎士比亚的“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雷姆特。”也正好说明这个现象。每个人由于年龄,经历不同,对一本书,对一个人,对某件事的,都会呈现大相径庭的看法,得出不一样的观点和结论。写读书笔记,不就是把这个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写下来吗?同时,通过写读书笔记,也是倒逼你读书要读出质量来,带着问题和思考去读。

放在今天,中学生和成年人完全可以从写读书笔记开始,锻炼自己的总结概括能力和写作能力。多读,多写,才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那天。

2.写作应具备的品质和态度:如实,真诚地去创作,如实表述是一种规格很高的写作品质。

韩愈道:“学以为耕,文以为获。”把读书学习看作是耕耘,把写作看成是收获。只有用心耕耘,才有收获;反之,则颗粒无收。

在这本《文心》中老师讲到:“习作只是法则与手腕的练习,应运之作只是对付他人和事务的东西,创作才是发挥自己天分的真成绩。因为创作全是自己的事,忠于创作,就是忠于自己。真正的创作绝不该有丝毫随便的不认真的态度。创作是贵精不贵多,时间和劳力是不能计较的。”

只有认真用心地去创作,一丝不苟的投入去写,本着对自己负责,更是对读者负责的虔诚的态度去写,才是一个创作者该有的写作态度。

《庄子渔父》道:”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在浮躁之风甚嚣尘上的今天,我读到这些,如遭禅师“棒喝”!

曹雪芹呕心沥血写就《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之作,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世界文学宝库贡献的珍品,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骄傲。

可创作背后的艰辛,困顿,非一般人能承受。

普通如我的大多数写作者,如实地书写,真诚地学习,在不断写作中提高,也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

三,关于学习成长:主动地吸纳知识,自主学习,才是一个人不断进步,心智不断成长的根本。

《论语》告诉我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主动去学,乐意学习,才是进步的根源!

在《文心》中,王先生对因家境贫寒不得不退学的乐华说:“我们要知道,进学校固然求得知识,但是离开了学校,并不就无从学习。学习的主体是我们自己。学校内,学校外,只是场所不同罢了。我们自己要学习的话,在无论什么场所都行。假如我们自己不要学习,便是最最适宜的场所,也只能得到七折八扣的效果。所以退学不是‘失学’;唯有自己不要学习才是真正的‘失学’。“

一个人乐于学习,处处是学校,尤其是“生活”这所大学校。有人说学习是枯燥的,辛苦的,那是你没有体验过,真正辛苦学会一个知识带给你的喜悦和成就之感。

如果乐意学,又怎么会觉得苦呢?生活处处是学问,时时需要学习。人如果投入到自己喜欢,乐意做的事,再苦都愿意。

正如曾国藩在《国朝先正事略序》中道:“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其中的“勇猛精进”为佛教语,指勤于修行,毫不懈怠。

写作是一件孤独的事情,是真的需要勇猛精进,才能始见花开!

正如《文心》中所讲:“书是文字写成的,我还希望你于有字的书之外,在留心去读读没有字的书。在你眼前有森罗万象的事物上获得新的出发。”。

生活是无字的书,我们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是我们写作的素材。既然我们学会了文字的使用,就应该持续不断地使用它。生活经历加阅读,得以让我们写作连绵不断;而写作,也是我们不断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生活经历,会触发更多的灵感,助力我们写出更多优秀的文章。

被称为美国‘’现代惊悚小说"大师的史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中》谈到:“一切艺术在一定程度上都要仰仗心灵感应,但我相信写作对其依赖最重。”很多写作者迫切想得到“灵感”的加持,希望好故事好点子,朝自己飞过来,助力自己下笔时文思泉涌。

其实两个之前毫不相关的,事物或者主意,碰撞到一起,是会产生新东西的,那就是灵感的来源,也就是事和事,人和人,人和书之间彼此“触发”而产生的想法和新东西,你要做的是及时捕捉住它,把它用笔记下来。

华文文学大家,王鼎钧先生在《灵感》中谈到:“所谓灵感,我认为这是作者对人生现象的一种敏锐的感受和反哺。这是经过长时间的投入、省察、酝酿、而成为的一种丰富的内涵,一项秘密的财产,然后,由于外界的刺激,他的内心突然起了一阵震动,就像弓使琴弦振动一样,他升华了他的人生经验,应用极恰当的形式组合了他的人生经验,用最适当的媒介表达了他的人生经验。”

由上所述,我们得知,灵感是需要等待、蓄积,酝酿的,更需要时刻准备、实践、积累着的,只有你日常有充分准备,那一种撞击的力量,才能诱发我们的灵感。

总结:《文心》不仅是一本关于如何教导读书写作的书,更是以教育礼赞成长的书!书中时刻提醒人们,日寇的铁蹄,一步步从东北踏到华北,救亡图存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当务之急!

学生的成长,需要“书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悟得,感知现实生活!

#一百天读书计划#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童心与老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仙人掌300字作文 春天的公园600字作文 享受生命中的温暖作文 我不怕因为半命题作文 身边熟悉的人的作文 糖果节作文600字 童年作文题目 关于坚持理想的作文 我的精神小屋作文 一个夏天的早晨作文 立意作文 关于微笑的作文600字 垒高自己作文800字 我的老师三百字作文 初中暑假作文600字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作文 禁毒安全作文 今天我很高兴作文 这也是一道风景作文 小白兔作文五年级 什么情结作文600字 关于惊喜的作文 关于诚信的高考满分作文 我与朋友再见时作文 长隆野生动物园游记作文 立春作文 20年后再相会作文 做与不做作文 作文华为 我的表弟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