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姚杜纯子:在发射一线丰富自己的创作灵感

2020-11-25 19:50:01
相关推荐

陶纯和女儿姚杜纯子(受访者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只恒文

“5、4、3、2、1,点火!”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姚杜纯子见证了航天人为了北斗的顺利升空,所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智慧、心血和汗水。

酒泉和西昌,是我国“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姚杜纯子大学毕业后选择到西昌工作,酒泉的大风、戈壁滩的沙子、西昌的发射场、马兰的核试验场,院士金怡濂、顶级车工原公浦、航天员刘洋等,在她的笔下变得鲜活灵动,姚杜纯子把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爱跃然纸上。

“女儿大学毕业后,选择到大凉山区的卫星发射中心一线工作,虽然远离父母,但是她能够得到锻炼,在较为艰苦的环境下健康成长,让做父母的感到欣慰。”作家陶纯为女儿的选择感到骄傲。

新出版的《我们点亮星空》(中国文史出版社),收录了姚杜纯子近几年发表的一些报告文学和散文作品,题材主要是围绕国防科技和航天事业。“起初爸爸是不同意我搞创作的,因为他觉得女孩子干这个太辛苦。”姚杜纯子对《中国青年作家报》记者说,“当我把几篇发表了的东西拿给他看时,他说我的语言还是挺不错的,被他这么一夸,我心中暗自窃喜,他给了我继续写下去的勇气,往后写作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接到用稿通知激动得差点晕过去

陶纯:1976年前后,我大约12岁那年,偶然得到一本卷了边没了封面掉了不少页的书,一口气把它读完,被深深吸引。后来才知道那是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这本书像是文学的种子,植入我心中。那时在山东乡下,吃饱饭都难,几次想退学,下地干活帮家里挣工分,就因为心中存有读小说的念想——只有走出乡村,端上个铁饭碗,才能有更多的小说看,于是顽强坚持下去。

1980年,我只有16岁,参加高考,意外地被一所航空学校录取,学的是地勤专业。上了军校,就不愁没书看了,那几年我每天最想干的事情就是读小说,正是在那里,我播下了创作的种子,决心这辈子当一名作家。分配到部队后,开始动笔写作,三年时间写出四五十万字的小说,但是没发表一篇。正要打退堂鼓的时候,突然接到四川《青年作家》杂志的用稿通知,激动得差点晕过去。

从那以后,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久又考上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后回到驻山东的老部队,进入专业创作室,当时29岁。再往后又进入鲁迅文学院首届高研班学习,然后调到驻京某部队创作室。一晃马上入伍四十年了,我的军旅生涯其实就是写作生涯。

姚杜纯子:可能是遗传的原因,当然也肯定有爸爸的言传身教,我从小也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文艺作品。说到看书,还要从邻居阿姨送我的一套世界名著的缩写本说起,这套世界名著应该是我正儿八经看过的第一套文学作品。每本书大约包含三个故事,都是世界著名作家的代表作,有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小仲马的《茶花女》、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等,这些故事深深吸引了我。

当时我还在上小学,每天写完作业后,我便反复翻看这些书,看了一遍又一遍。爸爸那时也并没有特意让我去写一些什么,也没想让我走他这条写作的路,但是说来也怪,在众多学科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语文,从小学到初中,也一直担任语文课代表,我写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读给全班同学听。大学毕业,我成为航天队伍中的一员,工作之余我爱坐在电脑前,把一些感受和身边令人感动的事情写下来,这便是所谓的散文和纪实文学吧。

写作者的一生,一定是阅读的一生

陶纯:应该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出乎世上所有人预料,打乱了很多部署。作为一名作家,我倒觉得影响并不大,反正平时就是宅家看书写东西,影响主要是心理上的。

春节期间,我父母从山东老家来北京过年,看看我的新居。本打算小住一阵就走的,结果被疫情阻隔,住了一个多月才辗转回去。老人走后,我理了理思路,调整好状态,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一鼓作气写出三部中篇小说,一下子把一年的任务基本完成了,暂时停笔看书。满书架的书,我挑来挑去,最后把《红楼梦》抽了出来。年轻时读过几次,都没有读完,这一回咬牙读完了,而且读得非常认真,有的地方反复看,认真揣摩。

姚杜纯子:今年初,我硕士研究生毕业,本打算春节假期之后立即赶回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投入工作。来北京读研已经三年,我很想念一同战斗的同事们,很希望早点回到熟悉的岗位上去,一边工作一边体验生活,在发射第一线丰富自己的生活积淀和创作灵感。可是,一场疫情导致我回西昌的时间一延再延,拖到了三月初。回到单位后又在招待所隔离十五天。这期间我写了三篇“战疫”散文,去年底创作的报告文学《太空之女》在第三期《解放军文艺》发表,写的是女航天员刘洋,杂志出来后反响还不错;我的第一本书《我们点亮星空》也正式出版。此外,最近我集中精力重读了余华的《活着》,目前正在看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我记得爸爸说过:“读书,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是光瞎读书也不行,正确的阅读很重要,多读好书,才能使自己看到差距,所以写作者的一生,一定是阅读的一生。”我打算读几本好书之后,继续进行航天题材报告文学的写作。

家里有个现成的老师,是我这个年轻写作者的福气

陶纯:我以前并没有刻意引导她搞创作,因为这种职业之路很坎坷。我只希望她平平安安,干好本职工作就好。可是她还是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这是她个人的爱好使然。如果说我向她做过文学启蒙,那么无非是我经常叮嘱她多读点书而已,也向她推荐过一些我认为适合她阅读的作品。

她开始写作之后,写出初稿,一般都会征求一下我的意见,我会提出修改意见,督促她修改,并且借机给她传授一点“窍门”。写作虽然无捷径可走,但是经验还是非常需要的。她遇到写作中的问题,也会经常向我“讨教”。我当然是“不吝赐教”,把该说的都说给她,所以她进步还是蛮明显的。

姚杜纯子:小时候我比较深刻的印象是家里书多,比任何同学家里的都多。那时房子小,书柜占了很大空间,桌子底下床底下沙发底下都是书。爸爸喜静不喜动,最大的爱好便是读书了,经常在厨房做菜的时候还托着一本书看,把菜炒糊的事情自然是不少见的。我小时候还发生了一件特别搞笑的事情,那时我上幼儿园,正值调皮捣蛋的年龄,一天,爸爸躺沙发上看书,我在一旁玩弄他的头发,拿皮筋给他扎了两个小辫,他竟浑然不觉。到了晚饭时间,部队大院里可以打开水,爸爸丢下书本,提上保温瓶去锅炉房,一出门被在走廊做饭的奶奶发现了头上的两个小辫,简直惊呆了。爸爸爱看书,直接影响了我,好书是人类留给后人的精华,这辈子不读点好书,是很遗憾的。

我开始写作后,因为有爸爸做支撑,还是蛮有底气的,很少有发怵的时候,毕竟不懂可以问他,随时都可以请教。家里有个现成的老师,是我这个年轻写作者的福气。读书和体验生活大概是一位作家最基本的修养吧,爸爸一直都是我的榜样。

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我还只是一个刚入门的小兵,要走的路还很漫长,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注定风雨兼程,不管再苦再难,也会坚持下去。至于结果,管它呢,只要对得起自己就好。

《中国青年作家报》2020年8月11日4版

受访者简介:

陶纯(本名姚泽春),山东人。1964年生,1980年入伍。现为驻京某部创作室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6部,文学作品曾两次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两次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三次获得“全军文艺新作品奖一等奖”,两次获得“中国图书奖”。

姚杜纯子:女,1992年出生,201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2015年开始发表作品。2020年年初出版作品集《我们点亮星空》。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为自己喝彩作文600字 小小动物园作文300字 刷新自我作文600字 读书心得作文300字 美丽的什么作文400字 介绍元宵节的英语作文 为自己唱首歌作文 因为有我作文600字 过春节小学生作文 开学典礼作文500字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大全 下雪了作文200字 快乐的寒假生活作文 介绍饺子的英语作文 my hometown 英语作文 关于春节的英文作文 倾听作文600字 冬天作文300字三年级 假期生活作文400字 三年级童话作文300字 我的学校生活英语作文 介绍上海的英语作文 见字如面作文 春节放烟花的作文 邱少云的作文 快乐的元宵节作文 这边风景独好 作文 关于拜年的作文 好书推荐作文400字 myself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