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好记性真的不如烂笔头吗——职场中 好记性比烂笔头重要一百倍!

2020-11-25 21:35:01
相关推荐

每个人小时候都听父母和老师说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自己也深切体会光靠脑子记总会遗忘,记在本子上才是永久存在的。那么善于运用“烂笔头”的人,在职场上就真的很优秀吗?

技术员小M在某公司工作初期,他的职责是巡查记录公司里39台土工布纺丝机和其他车间辅机的参数,判定每天的参数是否符合内控标准,有没有被人调整过,如果有调整就记录汇总。于是每天他进出厂区的工作就是打开机台控制面板、调出参数、拍照,然后回办公室导出,放在文件夹并按日期命名。过了一段时间,生产总监就把他找去问话:

“昨天生产的0.5cm厚规格旁边出现了拉丝,当时他们的针刺频率是多少?”

“这个……我记录下来了的,等我回去翻翻数据。”

生产总监一头黑线……

“前天你们技术部开会解决胶料、硬块的问题,拿出方案了没有?”

“额,我那天记下来了的,那天的会议纪要都放你桌上了呀……”

生产总监一头黑线加一脸懵逼……

“刚刚打包机拉坏了四个膜袋,你们部门设定的夹边距离是多少?有没有管理规程?”

“那啥,管理规程不是质量部管吗?文件都在他们办公室里啊!”

生产总监一头黑线加一脸懵逼加濒临崩溃……

“那,你这一天天的都记了啥?”

“我这些全部都记下来了呀,我电脑上都有啊!”

生产总监一头黑线加一脸懵逼加想死的心都有了,便开启了喷狗模式……于是乎,三天后小M交接完工作就辞职了,因为他接受不了作为一个正规大学生却每天干查水表的活还要被各种喷;生产总监对他也没有挽留,因为他接受不了一个正规大学生连查水表的活都干不好,双方闹得不欢而散。

一、记录≠记住。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的确没错,关键在于的是人们对它的理解。很多人听惯了这句话而衍生的一种曲解就是,既然烂笔头更重要,很多人索性就抛弃好记性,把所有的事情都记录下来,往后不管谁问起来,或者需要的时候,自己往前翻翻笔记就搞定了,于是上课记笔记写完就完了,上班写日志写完就完了,到头来被人问起,第一反应就是“我记过”,然而脑中再无任何印记。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共鸣:

1. 初中高中记录的笔记从没翻过,可真到高考了重新翻看却已完全就看不懂了;

2. 工作上每次开会都做了会议记录却从没翻过,多年后翻开这些记录却记不起当时的情况是啥了;

3. 工作期间参加行业协会、政府组织的讲座,对着主讲老师的PPT拍了无数照片导到电脑上就再没看过,后面看到却完全不明白当时讲的是什么了;

4. 网上收藏了一篇文章,却三五年没有再回去看过,等到多年后看到这篇文章,第一反应就是“我原来收藏过这篇文章啊!”,却不记得自己当时看到这篇文章的感悟了;

还有很多例子,这里不再列举了……

相信很多人已经明白,原来自己用手记了那么多东西,却没用脑子去记住这些东西,但是在职场上交流和汇报的时候,一般是只带脑子不带电脑笔记本的,也不会给时间翻记录的,所以要把东西记在脑子里才是关键。

所谓学以致用,一定是搜集、记录、学习、应用整个过程,而不是在记录这里就断开了,如果没有后面的学习过程,根本无法谈及应用,没有办法实际应用的东西,在职场中不会有半点的价值。

二、主动的记忆与复习

记忆的保留是随时间而递减的,一般学了一节课,很快就会忘,就像我这种天赋不高的人来说,很可能10秒后就完全忘光光了。

2500年前孔子就告诉过我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学”和“习”是两个概念,学意味着接触、理解和记录,习则意味着复习、回顾和感悟,脱离“习”的“学”知识的根基永远不会牢固。

职场中,很多时候会需要你能清晰表述分析的结果,会需要你一口答出产品性能、内控标准、公司规定、法律规定、财务数据、原料行情等等,进入企业不熟悉这些东西便不算真正的了解企业,对企业不了解的人无法对企业的方向做决策,也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无法为企业创造价值。

以自己为例,进入新公司一周后,我便记下了公司所有的产品图鉴(多达400种),提到什么产品什么型号我能立即在脑海中反映出这个产品的模样和大致大小,往后一周又记下了各产品的主要尺寸和材质,虽然采取的方法是强行记忆(也就是所谓的死记硬背,在这里不推荐),但是至少自己是主动去做事,且在实习期间拿出一份漂亮的实习报告也是抬高自己薪酬定位的例证之一。

笔记只是记忆的辅助,而非学习的目的。每天花5分钟记一记自己今天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对待这个案例我怎么处理的,副总怎么处理的,总经理怎么处理的,记下来,联想当时的情景,周末翻看一次、月末翻看一次,季度末翻看一次,半年翻看一次,年底再翻看一次,坚持三年你会发现,往后自己对待同样问题就能依照副总、总经理的思维和视角去处理,而未来就很可能去处理只有副总、总经理级别才能处理的问题了。

三、提升记忆力的诀窍

每个人小时候都是记忆力的巅峰,因为那时候除了学习和玩耍便没有其他的烦恼,学任何东西都会很安心。可是很多人在工作中再想找回小时候那种记忆能力简直难上加难,看得多、听得多,烦恼便多,就算想要潜心记忆一些东西,注意力也很难集中了。

在这里,有三种方法可以帮助记忆,一种是图像,一种是重复,一种是共鸣。

教大家两个单词:一个是apple,一个是abandon,相信不管是谁,对这两个单词绝对不陌生,也能一口答出他们是什么意思。

大家一看到apple,脑中就会浮现出一个苹果的图像(当然也有可能是苹果手机),所以一定能记住这个单词;

大家一看到abandon也知道什么意思,因为每次下定决心要背单词的时候,第一个词永远是abandon,重复次数太多,自然记得很牢。

而共鸣则是自己看到某个东西,便会想起某件事,激起心中的波澜,这便会让自己忘不掉这件事。以我自己的例子来说,以前预约某医院看病,医生叮嘱我“You must fast for 8 hours before the blood test tomorrow.”(明天验血之前你必须fast八个小时),当时我没懂fast八个小时是啥意思,什么叫让自己“飞快”八小时,是冲刺八小时吧,结果决定以身试错,决定第二天冲刺到医院,结果冲刺八分钟就已经口吐白沫,被救护车送往医院还付了800多刀的出车费。有了这次血的教训,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忘记fast原来还有“禁食”的意思。

这里往往只是拿背单词举例,对于工作任务、会议纪要、产品等等,也都需要借助图像、重复和共鸣来记忆的,这个便是见仁见智了。

对于注意力很难集中的人,我推荐一个办法:闭上眼睛,排除外界干扰,让自己在脑海中勾勒一个7×7的正方形方格阵,从上往下先画横线,再从左往右画竖线,如果自己眼前看到的这个勾勒的“动画”宛如看高清视频一般,白纸黑字一笔一笔勾勒出来的,那你的注意力就非常的集中。相信很多小孩做得到,但很多成年人开头一两次做不到,训练久了才能勉强做到。

四、记忆力的训练方法

记忆力分为三个方面——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逻辑串联能力。下面三个训练方法可以帮助你有效地全方位提升记忆。

1. 短时记忆

如果自己的短时记忆力需要锻炼,但又觉得自己要记的很多东西太过于枯燥,不妨试试下面的数字运算记忆游戏,可以帮助自己提升记忆力。

游戏需要三人(可以一家三口来做),一人做裁判,负责做记录,其余两人玩游戏,分为A和B,A先B后。由B先选一个1~50内的整数,A选一个运算法则计算后得出结果,B从这个结果开始再选一个运算法则计算得出新结果,再轮到A选法则算结果,以此类推,直至一方失败为止。可以选择的运算法则如下:

(1)加法:+1、+2、+3、+4、+5、+6、+7、+8、+9、+10、+11、+12、+13、+14、+15

(2)减法:-1、-2、-3、-4、-5、-6、-7、-8、-9、-10、-11、-12、-13、-14、-15

(3)乘法:×2、×3、×4、×5、×6、×7、×8、×9、×10

(4)除法:÷2、÷3、÷4、÷5、÷6、÷7、÷8、÷9、÷10

(5)平方、开平方。

如果任一玩家运算过程中满足以下任一一条,则该玩家失败:

(1)本轮采用的法则之前被使用过(但平方和开平方不受使用限制);

(2)本轮算出的结果之前出现过;

(3)算出的结果大于等于51,或者小于等于0;

(4)算出的结果不是整数;

(5)计算错误(因为计算错误而失败的,请自行面壁1小时再玩)。

A和B不能看裁判记录的运算法则和运算结果,只能凭记忆找没使用过的法则运算出没出现过的数字,一旦出现失败条件,裁判立即叫停判定谁输谁赢,然后轮换。最后比谁坚持的轮次(A、B各运算一次算作一轮)多,比谁获胜的次数多。

我和朋友训练过程中最多一次坚持了17轮,看看有谁能打破这个记录。

2. 长时记忆

自己花半小时记忆30个东西——可以是30个单词,可以是一篇文章里的30句话,可以是30个产品对应图鉴,可以是30个随机物品等。半小时一到,或觉得自己自信已经全部记下来不会再忘了,就干一些别的能让自己思维专注的事,例如打游戏、看电影等等,不再去回想刚才记的内容。一天后,按顺序写出或说出之前记的30个东西,记录正确的比率。

我第一次训练的时候,只记住了第一个,现在数量在50个以下的,都能100%命中。

3. 逻辑串联能力

打开电视的新闻台,看一条正在播报的新闻,播报一结束,马上让自己口述刚才的新闻说的是什么,不能用写的,不能用想的,一定要说出来,用自己的语言从第三人称叙述,单条新闻叙述时间超过1分钟,每天练3条。

开短会的时候不带笔记录(切记不要用重要的会议去训练!),纯靠脑记,散会后再回想刚才开会主要的核心点在哪,获取了哪些新信息,记在笔记上,再和后续会议纪要做比对,多联系增加职场熟练性。

我第一次训练的时候,话都说不利索,现在可以清晰地梳理且流利地表达出来了。

五、写在最后

好记性虽然不如烂笔头,但烂笔头常有而好记性不常有,请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翻翻自己以前的工作笔记,看看自己是否记得当初记这行笔记的情形;翻翻以前收藏的文章,能否还能找寻当时分享这篇文章的感悟和心情;再看看以前上课、听讲座拍下来的PPT,找找以前的记忆。如果已经忘却了过去的记录,就从现在开始在记录后面加上复习和回忆的环节,让这些有用的记录在脑中更深刻。

如果自认为自己没有一个好记性,就让自己和朋友一起动起来,开动脑力训练吧,让曾经那个“看着励志的文章,过着颓废的生活”的自己一去不复返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恐怖作文 我的玩具作文 我的幸福 作文 作文大纲 约定作文 作文我想对你说 我的幸福作文 勤劳的作文 三年级下册的作文 跑步的作文 作文批注 作文300字四年级 日常生活作文 乒乓球作文 逆境作文 英语作文七年级 后悔的作文 动物园的作文 青春600字作文 分手作文 励志作文素材 的自述作文 的那一刻作文 作文好题目 展望作文 母亲节 作文 作文好的开头 初一下册作文 沙滩作文 成长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