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才子柳永科场失意 但文坛得意 创作灵感达到了高峰

2020-11-26 05:25:02
相关推荐

代卿相柳永,北宋皇祐年间,在江苏润州一间破敝的茅草屋中,一个穷困潦倒的老人去世了。奇怪的是,他出殡的时候,全京城的歌妓都来了。她们唱着这位老人生前写的四首曲子——《黄莺儿》 《雨霖铃》 《玉女摇仙佩》 《 煮海歌》穿着雪白的衣衫为他送行。其中一名女子,更是为他披麻戴孝,悲痛欲绝,两个月后便撒手人寰,随他而去了。老人死后,没有亲族来祭奠他,但是每年的清明节,都有歌妓来为他扫墓。直到宋高宗南渡之后,这种风俗才中断。后人有诗云:

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这个老人,就是北宋名动一时的风流才子——柳永。

柳永自幼便是神童,然而科场失意,直到五十一岁时才考中进士。其实他之前不是没有人选过。那时,他的名字还是柳三变。柳永家有兄弟三人,每个人的名字中都有一个“三”字。两个时一名“三复”、一名“三接”。少年时,他们兄弟三人在武夷山鹅仔峰下读书,由于他们均擅长诗文,所以当地人便称他们为“柳比三绝”。在当时,进士是要皇帝御笔批准的。原本柳永的名字在消士的行列之中,然而有一日,一首词传到宋仁宗的耳朵里。 这首词是这样写的: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原本是柳永早年落榜时所写,抒发心中的牢骚郁闷,然而在仁宗眼里,却又好气又好笑,说: “什么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简直狂傲得可以!既然把中进土当成‘浮名’,又何必做官?就去‘浅斟低唱’好了!”于是将柳三变的名字删了下去,并且永远地记住了他。

这下真是坑了柳永。要知道,柳永出身书香世家。祖父柳崇是知名学者,父亲柳宜曾在南唐做监察御史,人宋后官终工部侍郎。柳宜和范仲淹是好友。范仲淹看出了柳永的天赋,为了历练他,还曾经带他到边塞去开阔眼界。

有这样家世与际遇的人,是不会放弃对施展才能的追求的。柳永若不想为官,何必一考再考。然而事已至此,不能挽回。他开始多方游历,想要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他去过四川、陕西、湖北、江浙……羁旅天涯的种种不如意,又令他更加留恋在秦楼楚馆的欢乐生活,因而他一直没有中断对往事的歌唱。

他不断地扩大词的境界,丰富词的表现手法,并极富创造性地用民间口语写作了大量“俚词”。那时凡有井水处皆歌柳词,可见他的词在当时的影响。他发展了词体,今天所留存的他的二百多首词中, 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并且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而其中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为一直考不中,柳永于是将“三变”之名改为永。至于字,他选择了耆卿。耆,指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卿,就是卿相。

也许他的用意是自己要过了六十才能当上公卿,又或者当不上公卿,便在名字中个“卿”字吧。因为他在家族中排行第七,大家也叫他柳七。五十一岁时,柳永终于中了进士,任屯田员外郎。

后来因为出言不逊,得罪朝官,仁宗罢了他的官,圣谕道:“任作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从此,他出人妓馆酒楼,名妓们都求他赐一词以抬高身价。她们对柳永的崇拜甚至到了“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的地步。他也乐得漫游妓馆酒楼以填词为业,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的代表作有很多,我们最为熟知的是他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的一首诉说离愁别恨的词篇,全词篇幅偏长,极尽婉约蕴藉之凋,其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更是被称为千古绝调。在该篇当中,词人率先以铺陈目之所及之景出发,但这种铺陈当中亦融入别愁离绪,寄情于景,以景写情。随后自景物渲染氛围别离凄凉氛围之后,诗人再次描绘别离实事,寥寥几笔使得诗人与恋人别离的场面跃然纸上,仿佛近在眼前。

纵观柳永生平,从满腹文采意气风发的才子,到因为才气与傲气太盛仕途不顺的白衣卿相,白衣卿相在民间,专为乐伶填词曲。柳永是怀才不遇的,也是清高自负的,更是落拓不羁的,才子自负才名,一生潇洒不羁,他是白衣卿相,也是落在十丈软红当中的婉约才子。而在该诗当中,首先第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当中,词人开篇即运用了比兴,寥寥几字勾勒出了寒蝉低鸣时候,骤雨初歇的七月晚景,开篇就重重渲染了凄清与萧瑟之景。

正是因着从内心里同情、尊重这些身世悲戚的女子,柳永才赢得了她们的爱慕与关怀。于是,即便一生功名无着、贫穷困顿,但他总能在那些女子给予的温暖中,获得慰藉。

公元1053年,柳永走完了一生。在他出殡时,满城歌姬身着缟素,为他送别。每到清明,枣阳县花山,远近的人都会携着酒肴,在柳永墓前祭拜。

一方面是士大夫们的蔑视与不屑,另一方面却是广大市井黎民的喜欢与爱戴,柳永的一生注定是一个传奇。

在那场名为高雅与世俗的博弈中,谁都没有失败。

正是有了柳永对慢词和内容上“世俗化”的开拓,才有了苏轼、辛弃疾等人《水调歌头》、《水龙吟》一类光彩夺目的慢词篇章,并为此后绵延数百载的宋词的辉煌埋下基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12-05 01:42VI.Viller[西藏网友]IP:1743134183
    @灰原 哀柳永在遭遇科场的失意时,创作却达到了高峰,可见他的灵感真是源源不断,令人敬佩!
    顶9踩0
  2. 2020-10-03 09:45灰原 哀[浙江省网友]IP:3407425055
    柳永的才子形象在失意的科场中得以体现,但他的文学天分却在文坛上得意展现,真是自古多才人啊。
    顶3踩0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8全国卷作文 我关爱他人作文 关于祖国的作文200字 作文写给十年后的自己 我的老师作文500 尊敬的老师作文 200百字作文 有关海鸥的作文 新学期的打算初二作文 我会编童话作文 好朋友作文开头 他也是我的老师作文 作文五百字大全 与环境有关的英语作文 成长作文 什么的味道作文700字 五年级作文运动会 同桌冤家作文 清明节有感600字作文 有关玩的作文 日语作文我的暑假 拾起记忆的碎片作文 妈妈的一天作文400字 家人睡觉的作文 在温暖的阳光里作文 学习雷锋的作文 开学第一课初中作文 黄山的风景作文 初中生话题作文题目 与我同行作文